刘辩松开手,白光渐敛,佛咒却绕梁不止,久久回荡。
杨凤静静的坐着,清泪长流。他坐了很久,最后拜伏在刘辩面前,泣不成声:“陛下——”
“好了,起来吧。”刘辩拍拍杨凤的背:“我只能助你悟命,跨过这个门槛,能不能破境,还要看你自己的努力。”
“谢陛下。”杨凤抹了抹眼泪,坐了起来。“请陛下降诏,臣万死不辞。”
刘辩笑笑:“守住并州,就是朕给你的任务。”
“守住并州?”
刘辩示意杨凤坐下,将自己的计划对他解释了一遍。
他将朝政交给刘协,又安排了四个人辅政,但这还远远不够。平定天下,不等于就解决了贫富分化、土地兼并的问题。杨彪、皇甫嵩等人不管是哪里人,说白了都是世家,区别只在于实力大小,他们本质上是要汲取更多土地的,能从大局出发克制贪念的毕竟是少数人,作为一个阶层,他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那黄巾军怎么办?张燕、杨凤、郭泰都已经归顺朝廷,可是一旦被夺走了土地,他们肯定还会铤而走险,再次造反。就算没有黄巾军,贫富分化造成的贫民也会成为新的不安定因素。
刘辩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一是他没有这个学识,二是他没有这个时间。他只能先给黄巾安排一个前程,让朝廷看到他们的实力,不至于漠视他们,不至于肆无忌惮的争权夺利。另一方面。黄巾军中虽然有不少将领也出身豪强,可是毕竟他们与普通百姓更接近。他们会主动制衡朝廷,为自己争取生存权利。
除了彰示黄巾军的实力。影响朝廷的决策,将人口众多的黄巾军安排在四周还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稳定边境。西凉的兵力雄厚,郭泰的实力差一点也没问题。东南北三面却必须强化,所以让张燕去江南,杨凤守并州,管亥联合陶谦、陈登等人牵制青州。
这三人中,杨凤肩负着威慑匈奴、鲜卑的任务,责任最重,如果他的实力太差。很难完成这个任务。助他悟命,又将郭淮、郝昭留在杨凤身边,都是出于这个目的。
“郝昭是个人才,好好待他。等他悟了命,你向长公主请命,选合适的导引图谱给他,助他修炼。”刘辩淡淡的说道:“郭淮这样的世家投机心理太重,你要留心一点。可以用,却不能不予以限制。”
“臣明白。”杨凤连连点头。刘辩这是给他机会。让他向郝昭、郭淮施恩,有了这些并州世家的支持,他的实力会大大增强。更何况刘辩还助他悟命,跨过了这个门槛。他已经一跃而与张燕并肩。除了徐晃、吕布那样的传奇人物,没有人可以轻易的击败他。
……
离开太原,刘辩一路北行。沿途先后召见匈奴单于于扶罗、雁门太守裴茂等人,授以机宜。二月中。他到达弹汗山。
鲜卑附义王槐头、王相阙居迎接,幽州牧刘虞。度辽将军公孙瓒也赶来见驾。
刘辩单独召见了公孙瓒。
公孙瓒接到诏书,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行营,身边只带着一骑。此人年约三旬,面白如玉,身高八尺有余,英姿飒爽。公孙瓒带着他直接走进了刘辩的御帐,刘辩有些奇怪,公孙瓒这么做是不合规矩的,有失礼之嫌。
“陛下,臣斗胆,向陛下推荐一个人才。”
“人才?”刘辩笑了起来:“能让你白马将军公孙瓒认为是人才的,可真是不多啊。”
公孙瓒哈哈一笑,他生性自负,目无余子,这已经是人所皆知的了。“陛下,此人真是人才,如果不推荐给陛下,臣觉得有负臣节。他是常山真定人,姓赵名云,字子龙。”
“赵云赵子龙?”刘辩不由自主的直起了身子。在三国名将中,赵云赵子龙绝对是排在前列的,与关羽、张飞并肩,甚至有人认为他的武力值比关羽还要高。听到这个名字,就算刘辩已经将吕布、关羽等人收为部下,也不免生出几分兴趣。
“正是他,陛下也听过?”公孙瓒眉毛色舞。他推荐的人才如果早就为天子所知,正说明他有眼光。
“听过。”刘辩心道,何止听过,简直是如雷灌耳啊。“他什么时候投到你的麾下的。上次在北疆的时候,朕可没在你的身边看到过他。”
“就在半个多月前的事。”公孙瓒笑道:“不知陛下有没有收到消息,御驾北行弹汗山的消息传出之后,袁绍就惊慌失措,担心陛下会从飞狐道入冀州,两道夹击,所以他只派了颜良到河间,屯易县,准备与臣作战,自己却亲率主力赶到了中山。如今中山、常山二郡已经戒严。赵云早有预料,抢先赶到幽州,投入臣的麾下。陛下,这种德才兼备的臣子,臣岂能不推荐给陛下。”
刘辩点点头,转身看向赵云:“子龙,你怎么知道袁绍会转道中山、常山?”
赵云躬身道:“启禀陛下,其实早在陛下派徐晃以百骑破孙策之时,臣就猜到袁绍会提兵北上,做好了准备。这次不过是凑巧,听说袁绍派人去无极甄家,估计他会转道中山,却没想到他会驻兵于此。公孙将军错爱,臣愧不敢当。”
“见微识著,不愧是悟命之人。”刘辩缓缓点头,有些同情的看了一眼公孙瓒。公孙瓒是个直肠子,天赋虽然不错,却静不下来,所以一直没有机会悟命。他看不出赵云已经悟命了,也不知道赵云来投奔他并不是因为他个人的魅力,而是因为赵云不看好袁绍。一旦遇到比他更合适的人,赵云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他。历史上,赵云与刘备见面之后,就像扔一块抹布一样的放弃了公孙瓒。
其实当时刘备要人没人,要兵没兵,而公孙瓒却是割据幽州的军阀,赵云抛弃他,并不是贪图刘备的实力,只是因为他觉得公孙瓒不是一个合适的主公。赵云已经悟命,而且境界非常稳定,可见不是近期才悟命的,他也许和吕布一样很早的时候就悟了命,只是一直没表现出来,不像吕布那么招摇而已。
“有德有才,的确是个人才。子龙,可愿到朕的身边做个郎官?”
赵云面色平静的拱拱手,躬身一拜:“能为陛下效劳,臣所愿也。”
刘辩满意的点点头,宠辱不惊,赵云的心性不是常人可比。这样的人能活到七十多岁才寿终正寢,也是性格使然。比起关羽、张飞来说,他也许更难得,可惜历史上的刘备没能充分利用他。
让人带赵云出去换装之后,刘辩对公孙瓒说道:“伯珪,你向朕推荐了一个人才,朕必须要赏你。你猜猜看,朕会怎么赏你。”
公孙瓒笑了:“陛下知道臣不擅长揣测人心的,再说了,陛下赏什么,臣都高兴,又何必去猜。”
刘辩嘴角一挑,笑了。公孙瓒心里一惊,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脸上的笑容一僵。
“伯珪,去弹汗山的神庙,陪朕闭关,什么时候悟命,什么时候出来。”
公孙瓒大惊失色:“陛下,易县战事紧张,臣岂能在此悟命。”
“区区颜良,折腾不起大浪,你不必担心。”刘辩摆摆手,不容公孙瓒分辩:“朕现在安排在四方的将领都是悟命之人,破境者也不乏其人。你身负北疆重任,连命都没悟,以后还怎么和他们并列朝堂?伯珪,光有天赋、勇气还不够,做大将,还要有大将的心性,你缺的就是心性。不要再说了,立刻回营收拾收拾,今晚就随朕去神庙闭关。”
公孙瓒无语,只得应了。回营交待了事务,收拾了一下行李,随刘辩赶往弹汗山。
……
神像的笑容依然那么神秘。
刘辩回了一趟中原,还是没能解开神像之谜。刘焉居然敢违抗诏书,扣留卢夫人不放,实在有些出乎他的预料。由此看来,儒门对人心的影响力还是不小的,有了天命这个招牌,在某些野心家的眼中,儒家大力提倡的忠孝就退居其次,成了可有可无的幌子。
相反,倒是那些没什么学问的寒门,对皇室还保留着一些敬畏。
站在佛像面前,刘辩沉声问道:“伯珪,知道你为什么一直没有悟命吗?”
公孙瓒叹了一口气,事已至此,他想跑也跑不掉,只好老老实实的听刘辩吩咐,尽可能早一天悟命了。态度端正之后,他也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他一直没能悟命?
“臣一直在战斗,却静不下来。”
“没错。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动静相参,方能成就大道。战事之余,好好坐下来想一想,也许比继续战斗的得益更多。你不缺少战斗的经验,你缺少的是一个反省的机会。从现在开始,你就好好的补上这一课,将这些年的成败得失认认真真的梳理一遍。”
他指了指神像:“你什么时候听能到神像的叹息,什么时候才能离开了,否则,你就等着老死在这神殿里吧,反正出去也没什么用。”
“神像……还能叹息?”公孙瓒两眼睁得溜圆。
刘辩笑而不语,转身出殿,命人锁上大门,将公孙瓒关在了神殿里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