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毒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百二十六章 活雷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送走了额尔金和巴夏礼这俩王八蛋,杨猛也是满腔的怒火,这英吉利实在是难缠,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被动的局面就被他们给扭转了,接下来被动的该是自己了。

    “计长,给朝廷发折子,虎门大捷,英吉利二十艘战舰悍然进犯广州,我虎门官兵,一致对外,经一天炮战,击毁英吉利战舰四艘,重创七艘,其余战舰也遭到了严重的创伤,毙伤英军千余人!

    虎门炮战,大展我大清神威,虎门上下死伤百余,耗银一万八千两!”

    这就是杨猛要面临的第一个被动之局,若是让朝廷知道虎门炮战,一日耗资一百五十余万两,恐怕御晦之事,只能在梦里想想了,朝廷会十分果断的选择求和。

    “三爷,这折子的水分可是不小,这个说法有漏洞呐!”

    编谎话欺瞒朝廷,徐子渭是高手之中的高手,杨猛的意思他是明白了,但这话却是不能这么说的。

    炮战的消耗不少,死了百余人,击毁击伤英军战舰二十艘,耗资一万八千两银子,朝廷那边怕是不会相信的。

    “说说你徐计长的巧妙高!”

    杨猛的心思有些乱,这话有毛病,杨猛自己也找不出来,只能让徐子渭自问自答了。

    “可以这么说,虎门击伤英舰三艘击毁一艘,其余战舰,全是被水雷击毁、击伤!

    潘老爷那边道光年就造出水雷了,潘老爷这些年在广州没什么功绩,弄不好朝廷就要换人呐!接水雷之事。咱们一来可以替潘老爷谋些功绩。二来可以再降一降花销。

    用累二十颗。耗银八千两,击毁击伤英舰十六艘,这样一来,咱们的功绩也有了,可信度也高了,水雷这东西,虽说早已有之,但对抗洋夷战舰。这却是头一遭!”

    徐子渭的说法不错,杨猛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但徐子渭的一句话,对杨猛来说吸引力很大。

    “早已有之,早到了什么时候?”

    等着诺贝尔来了研发水雷,时间太晚,或许这一两个月之内,英吉利人就会对五大商埠动手,自己老泰山当初让壬雷斯研制的那物件,不怎么实用。若是自己上,说不定可以借鉴一些经验的。

    “前明嘉靖年间!御倭的武备之一。《武编》之中记载的很详尽。”

    这事儿徐子渭也是刚知道的,丁泰辰那边搜集水雷的资料,西山给发了过来,他也就扫了一眼,记在了心里。

    “操!又是几百年前就有的玩意儿了,狗日的大清,待老子进了京,非要给你一些难堪不可!

    让泰辰来一趟!”

    今日在额尔金和巴夏礼面前受了气,杨猛的脾气也格外的暴躁,若是这些东西都能发扬一下多好?可是……

    愚民、削弱汉人的实力,说白了,这华夏就是被满人拖入深不见底的耻辱深渊的,这么一想,对满人再过分,也是客气的了。

    “三爷,你要听水雷的事儿?”

    对于丁泰辰,徐子渭也得巴结着,差人通禀的时候,这位就给丁泰辰透了口风。

    “嗯!详细的说一说,近期英吉利怕是要祸乱江南的口岸呐!”

    “好!潘老爷之前让壬雷斯研发的水雷,除了在火药上有些独到之处,其他的都赶不上前明之时的水雷。”

    水雷这玩意儿听着霸气,其实也就是个大炮仗,壬雷斯熟悉火器不假,但以他的本事能研制出高效的水雷,那就真是搞笑了。

    “说种类,都跟壬雷斯的一样,不是拉弦就是点香吗?”

    这样的水雷局限性太大,杨猛希望看到的是触发式的水雷。

    “点香的漂雷叫做水底龙王炮,需要遇到敌舰的时候放出,容易受潮。

    拉绳的也有,叫做水底鸣雷,但这水底龙王炮和水底鸣雷,前明的高手都做了改进,也可以用触发式的。”

    丁泰辰的表述,杨猛没怎么听进去,但触发式这三个字,他却听的清清楚楚,既然有了前朝的好法子,相信这水雷,也不是很难造出来的。

    “图纸有吗?”

    “西山已经绘制了,我正让广州船厂那边试制呢!”

    “好!我看一看图纸。”

    有了徐子渭的提醒,丁泰辰这边准备的也很妥当,几张图纸当即就摆在了杨猛的面前。

    “水底龙王炮不能用,这东西的位置不固定,对各国商船也是个威胁,水底鸣雷可用,这锚雷之法妥当。

    咱们不是有马口铁吗?让铁厂制造密封的铁桶,这铁桶既可作浮筒也可以做药桶,让秦子祺那边测一下英吉利战舰和各国商船的吃水深度,以最浅的为准,在珠江口布置这种锚雷。

    底火咱们也有了,只是改造一下结构,不是那么困难吧?”

    看了图纸以后,杨猛乐了,到底是汉人的老祖宗,这设计图很详细,只要有了浮桶和触发装置,以广州船厂的水平,几天之内就能量产这东西。

    “三爷,不试一下了?”

    “试验是必须的,立马投入试验,十天之内成与不成,都要出上一批,就以一万颗吧!”

    杨猛的心情很急促,有些东西,只要差不多就成,至于试验,还是让英吉利的战船来做吧!

    “三爷,十天之内,怕是马口铁桶也出不了一万个啊!”

    “那就上机器设备,时不我待,老子也没办法。

    除此之外,泰辰,你要招一批有家口吃不上饭的老船工,老子要拿钱买命,价格你自己安排。”

    许多事情,想到了就要去做,至于仁义道德什么的,排在结果之后。

    “三爷。这些人要怎么用?”

    一听拿钱买命。丁泰辰的脸色也变了。这事儿伤民心呐!

    “近期准备一大批小型的蒸汽机,可以装在普通渔船上的,在渔船上装满土药,在船头放上触发装置,这东西比水雷和大炮准的多!”

    对于丁泰辰和徐子渭,杨猛也不隐瞒什么,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法子,恐怖袭击的法子。

    “三爷。这个法子虽好,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了,如今就是三瞪眼的时候,人口众多就是咱们的优势,告诉那些人,每炸毁一艘英军战舰老子赏银五千两,这样咱们的耗费也小一些。

    一天一百五十余万的消耗,咱们真是花不起啊!

    泰辰,忘了我之前说的了吗?身处这世道,就要吃人不吐骨头。老船工已经不能再挣钱了,对于他们家里来说。就是负累,与其老死,不如御晦战死,老子以后给他们树碑立传!

    而且这活雷之法,并不一定必死,只要适时的跳船,不仅能炸毁战舰,还能保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今日开始,训练他们驾蒸汽船躲避炮火,半月之后,将这些人发往其他商埠,这是抵御英军战舰,最及时、最有效、最省钱的法子了。

    虎门炮战,咱们经历一次也就够了,五大商埠各来一次,就是小一千万两的银子,这一千万两银子,可以购置多少粮食呢?

    抓紧去办吧!”

    省钱而高效的杀伤敌人,这是杨猛要贯彻的东西,至于代价,只要能够接受,什么样的代价不能付出呢?

    让列强打进国门,才是灾难的开始而已,饥荒,就是绞杀人口的最大凶器,与其饿死几千万,不如现在用人命来谋得战术上的先机,自杀式攻击虽说令人不齿,但在这个时候,绝对是省钱而高效的战舰杀手,这比什么水雷、鱼雷都好得多,这就跟智能导弹差不了多少啊!

    “还有,让广州船厂的人,试试在船尾加装竖药的效果如何,毕竟小型蒸汽机的造价要高过竖药几十上百倍的,如果在船尾加装横药,能支撑木船高速行进五里,那就用竖药代替蒸汽机。”

    想到了导弹,杨猛就想到了竖药,这东西做临时的动力应该是可行的,虽说操作不便,但速度比蒸汽机更快,成本比蒸汽机更低,而且,制造起来也更为简单省事,只要有充足的原料和木船,杨猛就能制造无数人工御使的水上导弹。

    “知道了,我这就去办,以竖药为主!”

    见三爷行事如此仓促,丁泰辰也可以猜测会谈的结果了,恐怕英吉利人,已经定下了攻击五大商埠的心思,不然三爷不会如此不择手段的。

    “快!快一些!再快一些!这竖药活雷,最好三五天之内准备妥当,让咱们的人提前在五大商埠招募老船工,至于制造竖药活雷之法,严格的保密!”

    港岛的英军战舰,随时可以出动,虽说杨猛有暂保五大商埠不失的信心,可信心这东西不是实力也不是手段,只有实力和手段到了,这五大商埠才能牢牢的攥在手里。

    至于南方沿海的其他区域,随便英军怎么登陆,上了岸,英军就不是那么可怕了,打陆战,杨猛整不死他们,而且,如今英吉利陆军的数量太少,没有三四万人,额尔金恐怕也不会打陆战的,毕竟大清是本土作战,有了上次虎门的教训,额尔金最近要做的除了袭扰五大商埠,就是请求本土增兵远东。

    但袭扰也是战争呐!杨猛要在这段时间之内,给朝廷制造一个洋夷不堪一击的印象,水雷和活雷也是必备之物。

    不知是前朝的设计完美,还是杨猛的运气不错,试制的三十颗多点触发式铁壳锚雷很成功,不管是入水的深度,还是触发装置的灵敏度都达到了杨猛的要求,设计研发成型一次成功,这在军火界也算是奇迹了吧?

    虽说这种铁壳锚雷有待战争的检验,但实验的数据,还是有相当说服力的。

    至于竖药活雷,虽说遇到了一点儿麻烦,但大体还是可用的,这麻烦在于航程短、速度快,只有一两里的航程,无疑是降低了活雷操纵者生还的可能,至于英军战舰的反击,以数量弥补就是了,一艘或许可以轻易的打掉,但十艘二十艘亦或是更多呢?

    这活雷的造价,很低,只有十几两银子而已,算上船工的抚恤或许高了一些,再算上杨猛的悬赏,或许又高了一些,但相对于英军的战舰来说,五千两银子击毁一艘,这买卖绝对算杨猛赚大发了。

    只要这活雷,靠近到战舰两里范围之内,这艘战舰的命运,基本就抵定了,几百斤土药,足以在水线的位置炸出一个堵不上的大洞了。

    简单的训练了几下,五大商埠,半个月的时间,就多了数千拿着一月十两银子饷钱的活雷操控者,一旦发现了英军的战舰,等待他们的就是可以自动转向、瞄准的海上杀器。

    多点触发式锚雷,也在广州船厂开始了大规模的制造,虽说仓促了一些,但只要有几百颗锚雷起到了作用,就足够大英帝国的那个女娃子哭出大鼻涕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