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和熹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十二章 班固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肇自一举扫平了外戚窦氏集团的势力之后,开始亲理政事。他每天早起临朝,深夜批阅奏章,由每六天一次的大起,改成每日大起,从不荒怠政事,凡事亲历亲为。

    他深感吏制对大汉王朝的重要性,因而自七月初到腊月底,他下了两次纳贤令。一条条雷厉风行的新政一一出台,很难想象,皆是出于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天子之手。

    首先他决定封赏刘氏王族。

    对于帮助除掉窦宪一族有功的刘庆、刘伉自不必说,赏赐给他们大量的铜钱,丝帛。刘伉本以为自己这次凶多吉少,却不料因祸得福,只感动得焚香祷告,祈祷汉室平安。

    刘肇又封弟弟刘寿当济北王,刘开当了河间王,刘淑当了城阳王,刘万岁当了广宗王,并且将分封各王都留在了雒阳,陪皇伴驾。一样一来,兄弟和睦,情谊深厚,个个奉公守法,忠心耿耿。

    唯一让刘肇心中难过的就是司空任隗在自己选妃前夕去逝。刘肇大哭了一场,让任屯厚葬,并在癸丑日,封大司农尹睦为太尉,录尚书事。

    十月己亥,封宗正刘方为司空。下令韩棱彻查所有窦氏党羽,统统罢官免职。

    韩棱也不手软,深查窦宪一党,以至于几个月都休息不好,甚至都没有时间洗澡。犹如在死灰上又狠狠浇了一桶冰雪水,自此,窦氏一党已成绝望。

    不久,判决下发,太尉宋由被指控为窦氏党羽,刘肇下策书罢免宋由,宋由因怕被深究。自杀。

    中郎将耿夔,由于与窦宪有关系,被免职,封地被剥夺。

    已经在永元三年去世的耿秉,他的封地本来由他的儿子耿冲继承,但是由于和窦宪有关系,封国被撤销。

    这时。已经看清形势的太傅邓彪。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辞去主管中枢机要的职务,刘肇下诏同意。当然,尽管官员减少了很多。大汉王朝却从来不缺乏才能之人,由于官员的举荐,又一批有德有能之人受到了重用。大汉王朝出现了中兴之象。

    但是这些人中,只有一个人的处决让刘肇犹豫不定。那就是班固。

    窦宪当政的时候,班固投靠了窦宪。成为了他的谋臣和笔臣,窦宪败亡之后,对于班固的才华,刘肇有扼腕之感。

    班固虽然文学修养好。但是对于他的儿子,班固显然不会教育他们。因此班固的孩子总是仗着是班固之子而在洛阳城里为非作歹、寻衅滋事,干了很多违法之事。

    很多人都曾向都尉府或洛阳令告发。但是他们却拿班固的这些孩子没有办法,毕竟班固的后面是窦大将军。

    所以很多百姓都咒骂班固。官员们也都班固心怀不满。

    班固不仅对教育自己的儿子毫无办法,也不约束自己的仆人。有一次,洛阳令种兢乘着自己的小车出行,结果在路上就遇到了班固的家奴。这位家奴喝的醉醺醺的,满身的酒气,就在街上耍起了酒疯,说什么都不让种兢的车通过。

    种兢见到一个奴才敢挡他洛阳令的路,十分生气,便命令手下官吏喝令他离开。谁知这人不听,还破口大骂起来,种兢气不过,便命令手下人打他一顿。

    这时那家奴才慌了神,借着酒醉大骂:“我是班固府上的,你们怎么敢打我?我要告诉班大人,让你们吃点苦头。

    种兢一听这醉酒的奴仆是班固府上的,便气不打一处来,平时这班固的儿子为非作歹,他接到了多次的告发,却因为窦宪的原因,只得忍气吞声,如今一个小小的奴仆了翘起了尾马,看来这班固也是一个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的家伙,真是不可理喻。

    种兢正准备收拾他一顿之时,突然想起班固的后台是窦宪,便只好隐忍不发,把那个奴仆赶走了事,但是这件事,种兢却记在了心里,想寻机报复班固。

    到了永元四年,窦宪被打倒,窦家的宾客也都被逮捕审问。种兢感觉报伊仇的机会来了,他便借机把班固关起来,进行审问。

    班固是一名文学家,也是史学家,他的笔下描写无数古人冤死狱中,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有这样的一天。就在种兢的种种拷问之下,或许是有感于周勃被狱吏侮辱的故事,班固死在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一代文学大师,一位品行很端正的大儒,竟然因为自己的儿子和奴仆为非作歹而招人嫉恨,最后死于狱中。真是让人唏嘘。

    刘肇正在犹豫该怎样处置班固时,却得到了班固死于狱中的消息,不由大吃一惊。

    他找来种兢和韩棱,当面询问原因。

    韩棱对于班固的死也十分吃惊,他并没有让人处死班固,所以便把目光投向了种兢。

    种兢已想好了说辞,跪拜上奏道:“陛下,班固自知罪大于天,在狱中郁郁而终!”

    “这就是你的理由?”刘肇背着手在殿中来回走着,他的声音很慢,却字字都发出铮铮金石之音,千斤重锤般敲击着种兢的心。

    “班固是一代大儒,朕问过,你对他竟施了刑,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你对他动刑,比杀了他还要难过。壮士悲歌还要讲一个刚毅,活个气节,你做得太过了。”

    韩棱目光一闪,冷笑道:“种大人,我听说你和班固是有些过节的,不是挟私报复吧!”

    种兢的脸上出现的汗珠,他本来以抓捕窦宪之功,正在升迁之列,所以韩棱问他,还是带着一丝不服,争辩道:“他在我狱中,我拷问他与窦宪一党的关系,这也是职责之内,情理之中,韩大人。你这是蓄意诬陷。”

    韩棱刚要说话,刘肇打断了他说道:“朕没有杀班固之意。班固有三不可杀!”

    他停在了种兢的面前,直视着他的眼睛,目光闪烁的光芒吓得种兢低下了头,心里头开始打鼓。刘肇冷笑了一声,接着说道:“其一,他的《汉书》还有《志》没有写完。班固死了。没有人来继承他的衣钵完成《汉书》,这是大事,史书是后代人借鉴的榜样。你却阻了后人之路,此一罪也。其二,他儿子虽不肖,他却是洁身自好。虽是你之过,朕却要为你担之戕害史官之罪。与武帝相提并论,这是欺君,此二罪也。”他讲到这里,种兢已吓得两腿发软。他只为了一笔私怨,却不料罪大至此,暗道此身难逃。

    刘肇顿了顿。叹道:“他虽是投靠窦宪,但并没有谋害过任何人。罪不至死,你这是逼杀人命,此三罪也!你陷朕于不义啊!”

    “陛下,臣知错了,请陛下恕罪!”种兢哭着磕头磕得砰砰响,刘肇却摇了摇头,“你私意大于公心,这是不仁之举,朕不想再见你这种不义之人,韩棱,按照国法,该怎么治罪就怎么治罪吧,明天诏告天下,朕向班固致歉,厚葬!”

    韩棱大惊,硊倒奏道:“陛下,不可,天子之威严何在,怎可为了种兢一个小人之举,而损我皇之名,不可啊!

    刘肇苦笑道:“朕的威严?亲名臣,远小人,正天下才是威严!不用讲了,朕决心已下。”

    第二天,刘肇下了罪已召,立刻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众臣纷纷出班阻止,刘肇看了一眼在后面不显眼处站着的李郃,见他正眼含赞许之意,心中便觉得一松,道:“朕,是为天子,便有是非之明,错便是错,才可让天下人臣服。班固之死虽是种兢报复之过,却也是朕犹豫不定,久未裁决之故。天下有识之士,都因明主而投,因昏愦之君而散,朕正是招贤之时,怎可因此伤了天下志士之心。你们也不必劝了,朕旨意已下。明发天下!”

    众臣见事情已不可挽回,只得做罢,司空刘方出班奏道:“陛下,《汉书》还未完成,此时可选何人续写?”

    丁鸿出班奏道:“兰台令傅毅才华堪比班固,可以续写《汉书》。”

    正在这时只听下面唱官道:“皇上,班固之妹班昭求见!”

    刘肇一愣道:“班昭?快传上来!”

    只见一名年长的妇人走上殿来,鬓间已见白发,虽如此,依然背脊挺直,缓缓而入,自带了一般女人没有的英气。

    刘肇从御座上下来,走到班昭面前,深施一礼,“大家,朕有礼了,朕对不住班孟坚,还让大家亲来殿上,朕心中有愧啊!”

    班昭平和的笑了笑,“皇上,我已听到了陛下的罪已诏,臣女十分感动,我今天来不是想给兄长说道理的,我只想请求陛下,让臣女完成了父兄的遗愿,继续写完《汉书》以全兄长未尽之责。”

    刘肇眼中含泪,“大家,朕以师礼待之,从今以后,大家可以随意到东观藏书阁,将《汉书》续写完成。

    ~~~~~~~~~~~~~~~~~~~~~~~~~~~~~~~~~~~~~

    (班固不仅著作《汉书》在沿革地理学的开创和地理资料的保存方面都是卓有成就的,他是中国封建社会颇有影响的历史地理学家。

    他还是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辞赋家,著有《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等。班固另有《咏史诗》,缇萦故事,为完整五言体,虽质木无文,却是最早文人五言诗之一。《隋书?经籍志》有《班固集》17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班兰台集》。)

    (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太后临朝后,曾参与政事。

    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