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芙蓉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33章 着火了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个叫王春红的小姑娘,虽然瘦弱,却十分能干,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然有它的道理。

    几个孩子在院子里一阵疯玩,惹的杨老爷子拿着根棍子追了过来:“嗷嗷叫什么?大白天的,吓的我家院子里的羊草都吃不成了。”

    葫芦正站在石磨上撒欢,杨老爷子一把给他揪了下来,按在地上:“还淘气不淘气?”

    葫芦一面无辜:“我没有淘气。”

    “芙蓉,管管你弟弟呢,大呼小叫的,这成什么样子咧。”杨老爷子又开始找芙蓉告状。

    他跟葫芦就是九世的仇人,每次见面,就不能好好说话。

    芙蓉也不管,从篓子里捡了两块布,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剪起来。

    杨老爷子家的羊从圈里窜了出来,咩咩叫着往后山跑,他这时才慌了神,也没闲功夫跟葫芦在这墨迹了,提着棍就去追羊。

    “大姐…….我还有赵乐,还有王大宝,我们去王春红家玩行不行?”葫芦难得出门之前还探探芙蓉的口风,放在以前,他要去哪里,根本不会告诉芙蓉,自己牵着小狗就跑。

    “去吧,到人家家里别乱摸乱碰,要有礼貌。”芙蓉交待他。

    葫芦点头答应。

    虽然芙蓉知道,想让葫芦有礼貌,就跟让公鸡下蛋一样艰难。

    几个孩子嗷嗷叫着往王春红家里冲。

    孩子们在一起玩,哪怕是玩泥巴,都能喜滋滋的,王春红看起来很老实,见葫芦他们前面跑了,自己慢慢的往家走。

    芙蓉又看见了王春红衣裳上的补丁,如今虽说都不富裕。但一般都不会苛待了孩子,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都先供着孩子,可怜王春红爹娘都死了,她奶奶又上了年纪,听王婶子说,王春红家里的几间破房子,又窄小,又偏僻。如今别的孩子好歹有一身干净的棉布衣裳穿。王春红的衣裳却还覆盖着补丁。

    芙蓉剪好了布料,比了比长短,看样子。够给王春红做条裤子的。

    虽不是上好的布料,至少没有补丁。

    做着针线,芙蓉又跑神了,她想起了春娘。

    春娘疼惜葫芦的样子。

    春娘劈柴的样子。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来春娘。芙蓉心里就酸酸的。

    天气晴好,没有一丝儿风,王婶子切了不少萝卜条子,过了水,萝卜条子就变的软软的,芙蓉家的鸡都关在笼子里。院子里宽敞些,王婶子便借用了一小块地,在石磨边摊了两块白布。将萝卜条子扔在上面晒,等晒干了以后收起来,冬天下大雪的时候,拿出来吃,又筋道又弹牙。放一点酱油,用猪油一炒。就跟吃肉丝儿一样。

    一般的农家,秋季收了萝卜,总会晒一些,留着天冷的时候吃。

    王婶子摊匀了萝卜条子,在围裙上擦擦手,坐在门口看芙蓉做衣裳:“这些萝卜条子,我索性一块晒了,等晒好的时候,给你们一篮子,这样你就不用动手了,这点小东西,倒是费功夫,又是切又是洗又是晾的,横竖我一块晒出来,还省事。”

    “婶儿,又麻烦你了。”芙蓉一脸歉意。每次都让王婶子破费。

    王婶子拢拢头发,在线篓子里拿出一团黄线来绕着:“乡里乡亲的,有啥麻烦不麻烦的,对了,你跟葫芦去看春娘,春娘在那过的好不好?”

    芙蓉不知如何开口。虽说是去看了春娘,可一来一回,坐着驴车都花了一个多时辰,但刚跟春娘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便被老鸨撵出来了。

    王婶子看看天色,叹了口气:“唉,春娘在那种地方,能有什么好日子过呢,我不过是白问了。先前石米镇灾荒的时候,周围几十里吃不上饭,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时不时的,也有临近乡里的女人,或是死了当家的,或是死了爹娘,无法过活,就端个碗出来讨饭,可讨饭哪是人过的日子呢,能讨到饭,就吃一顿饱的,讨不到饭的时候,就只能饿着,不管是刮风下雨,都没有床睡,多数时候,她们睡在人家酒楼饭庄的廊下,有时候,去破庙里挤一挤。那时候下雪,我亲见冻死了两个呢,都年轻,才二十多岁的小娘子。”

    王婶子脸上全是怜惜之色。

    “春娘也才四十岁上下。”芙蓉又一次想到了春娘。

    “女人哪,莫说是二三十岁,还是四十多岁,你看看咱们石米镇,这男人靠天吃饭,女人就得靠男人吃饭,若是没了男人,没了家,那就可怜,连个遮身的屋檐也没有,春娘怕也是身世凄惨,不然,怎么会窝在那个地方呢。”王婶子一脸惆怅,扯住围裙擦擦眼角:“不过话说回来,呆在那个地方,总好过在外面没有着落,好歹能落脚。”

    芙蓉默默无语,她本来就觉得春娘很可怜,如今听王婶子这样说,她心里更难受了。

    “所以啊,女人哪,还是得有个好归宿,芙蓉,你也不小了,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终身大事了,你爹娘没了,你最大,婶儿也帮你留意着,哪家有不错的,就给你说道说道,不过听婶儿一句话,咱们虽然穷些,但不能去做人家的姨太太,找个老实的,实在的,嫁过去不受罪。”王婶子苦口婆心的。

    “婶儿,我还小,再等几年吧。”芙蓉推脱,刚才还在扯春娘,这会儿话头一转,转到了芙蓉身上。

    王婶子笑起来:“这孩子,不小了,隔壁的柳黄儿才十五,孩子都满月了。”

    这速度,芙蓉坐火箭也赶不上了。

    杨老爷子追了一圈羊,口渴的很,掂掂家里的茶壶,一点水也没有了,便踩了梯子,趴在墙头叫:“老婆子,你的话那么多呢,赶紧回来烧壶茶。喉咙里冒烟了。”

    王婶子摇摇头,站起来,叹口气:“这老头子,是越来越懒了,先前还烧个火,这些年,他灶房都很少进了。”

    “那婶儿你就坐下陪着我说话,他渴了自己烧水喝不就成了?”

    王婶子不愿意:“嫁到他们杨家,就是伺候他的,好歹我是个婆子,怎么能不给他烧水呢,这让别人听见了,还不笑话?”

    王婶子麻溜的回家烧水去了。

    就像王婶子说的,如今在石米镇,女人得靠着男人生活,就算嫁了一个杨老爷子这样,不知冷也不知热的,也得伺候着。王婶子说过,这是女人的命。

    自然,芙蓉不信命。

    才缝了半条裤腿,就听到孩子们嗷嗷着跑了回来,跑的太快,带进来一股风。

    葫芦一脸的黑,褂子上也黑了。赵乐一脸倒霉相,站在葫芦身后。王大宝更惨,新衣裳烧了个窟窿,露着里面的小衣。

    三个孩子站在院子里,灰头土脸。谁也不敢先说话。

    芙蓉放下手里的针,招呼葫芦上前,葫芦不敢。

    芙蓉冷脸:“葫芦,过来。”

    葫芦极不情愿的往前走,走到门槛那就站住了:“大姐,我过来了。”

    “着火了?”芙蓉问。

    葫芦点点头。

    原来,几个孩子到王春红家玩,王春红的奶奶在蒸红薯,几个孩子在人家院子里一阵掏摸,难得表现一次,有的帮人家扫地,有的帮人家烧火。很是卖力气。

    当然了,烧火的人是王大宝。

    本来王奶奶烧火烧的好好的,几个孩子硬是把人家拉出灶房,王大宝坐在灶前,一面往灶膛里塞柴禾,一面跟赵乐还有葫芦逗着玩。

    几个小孩玩跳木马,就是其中一个弯腰,另一个从他背上跳过去。

    葫芦最倒霉,要当木马。

    赵乐在他身上跳来跳去,身手矫健,很是欢悦,王大宝忍不住了,也蹦了出来,一连跳了十几回,把烧火的事忘的一干二净。

    后来,想起灶里还有火的时候,已经晚了,灶前烧着了一大片,锅里的水被烧干了,大铁锅被烧的通红,而灶前堆的柴禾,也烧的吱吱响。

    王奶奶当即哭起来:“作孽呢……家里就灶房不漏水,如今还被你们点着了。”

    王奶奶身子重,走路都很慢,救火当然也不行,几个孩子拎水,泼水,忙了好一阵子,还好,灶前的柴禾不是太多,火被控制住了。

    葫芦跟赵乐黑不溜秋,跟烧熟的土豆一样。用水洗洗,变干净了。

    王大宝就惨了,新换上的衣裳烧了个窟窿,他可不敢告诉他娘刘氏,不然刘氏又用打牛的棍子打他。

    “姐,你帮大宝补衣裳吧。”葫芦央求着。

    芙蓉低头,一针一线的缝手里的裤子:“大宝的衣裳是绸缎的,烧个窟窿,咱家又没绸缎,补不了。”

    葫芦怕王大宝听不见似的,跑过去叮咛:“我大姐说,补不了。”

    王大宝索性坐地上哭起来:“我娘要打死我了…….”

    葫芦围着芙蓉打转,嘴里一直念叨:“大姐,你给王大宝缝么,不然,王大宝要挨打。”

    一会儿功夫,王大宝哭的跟个茶壶似的,一脸的水。

    “好了,别哭了,我试一试。大宝,你把衣裳脱下来。”芙蓉只能将手里的裤子放下,开始忙活王大宝的衣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