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后马其顿征战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北进色雷斯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公元前266年,安提戈诺斯再次起兵,按原计划率军北上进攻色雷斯。

    色雷斯与马其顿北部边疆接壤,拥有泰里斯、加泰、拜占庭三大城市及其周边的肥沃土地。色雷斯的马匹属于优良品种,同时,他们拥有非常不错的骑手。所以色雷斯人以前经常侵扰马其顿北部地区,抢劫这一带山民的财物。两国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且在边界发生多次小规模纷争中,色雷斯略占上风,捞马其顿人便宜。如今当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时,色雷斯人又开始担心马其顿人的报复,便左右逢源寻求帮助。

    色雷斯人最先找到的就是他们的邻居达西亚人。达西亚与马其顿西北边疆接壤,是个比较大的蛮族势力。它西面与日耳曼相邻,刚刚达到中等的蛮族社会发展水平。达西亚人和日耳曼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大部落联盟非常友好互不侵犯。达西亚拥有更为广阔的领土,包括大小数十座城镇、村落,实力比较雄厚,霸占着东欧。

    马其顿王国的再度崛起已成为事实,这引起周边国家的恐慌。所以胆战心惊的国邻国们就试着联合起来协力抗衡强大的一方。达西亚在色雷斯特使的重金和劝说下,同意签订盟约。但盟约的内容却始终没有达成共识,双方除了约定互不侵犯,互通贸易、地图信息交换外,并没有约定好更深层次的项目合作。究其原因,达西亚人并不怎么看好色雷斯,对他们来说有没有色雷斯都一样。况且达西亚与马其顿有着不少贸易往来,各部族首领也不希望现在就中断这条财路。如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那达西亚人更需要马其顿的友谊。因为他们在中欧地区遇到了同样强悍的罗马人,双方已经出手你一城我一镇的争夺着叛军城市和缓冲地区,爆发战争也是极有可能的。当安提戈诺斯从他的间谍埃吉塞斯·拉里萨等人发回的信件中了解到这些情况时,他心情很轻松。

    色雷斯人自知达西亚的承诺太保守,就又转身寻求东方的西徐亚人的友谊,西徐亚人痛快地与他们结成攻守同盟。关于西徐亚,马其顿的外交官曾做过一次考察,他反映西徐亚人是个剽悍的民族,他们生活中的人文气息就特别强硬,人人会骑马,善骑射。西徐亚人掌握的土地是辽阔的草原,主要的固定城邑只有五座,都是中小型城镇。城邑之间相距甚远,整个西徐亚是以部落联盟为体制。而且大部分人是游牧的生活方式。西徐亚的文化、经济落后,城镇发展水平有限,这就使得他们经不起消耗。从派往西徐亚的间谍搜索的情报中可得知:西徐亚军队以骑兵为主,配有大量弓骑兵,这种弓骑兵得益于其游牧特性,并无护甲可是机动灵活,他们手中的弓箭威力大,射程远,射的准,此外其作为弓骑兵却勇于近战;西徐亚重骑兵比较强悍,将军卫队的骑兵大部分来自于萨尔马提亚,这种骑兵全身披甲,具有很强的冲击力。要说西徐亚军队的缺点那就是没有什么像样的步兵,他们的步兵更像是炮灰,只是为骑兵拖住敌人制造战机。

    收到这些信息后,欧昂诺斯提醒说:

    “要注意西徐亚人。虽然我们现在与他们不接壤,但是随着色雷斯战争的进程,与西徐亚人的遭遇不可避免。他们的军队作战能力很强,主力弓骑兵作战靠的是机动和弓箭打击获取优势,这一点很难缠。如果和西徐亚军队开战,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针对西徐亚作战的特点,我们须做出特殊的兵种配置。才能确保战胜这个游牧民族。”众人表示同意。

    早在商量平定希腊的时候,欧昂诺斯就已经提出征服北方蛮族的战略思想。这是马其顿的安全形势所要求的。在完成了第一步统一希腊半岛后,进军北方的事宜就提上日程。安提戈诺斯回到塞萨洛尼卡后,也确实一直在着手准备第二步方略。

    色雷斯组织同盟的事件,无非是对马其顿王国的挑衅。他们有了西徐亚的支持和达西亚的友好中立,又变得肆无忌惮目空一切了。色雷斯军队开到两国边境耀武扬威,马其顿人终于忍无可忍。新账旧账一块,马其顿向色雷斯宣战!

    这次仍然是由国王安提戈诺斯御驾亲征,梅蒙担任其副手。梅蒙的外号冷血,是一员能打能杀的猛将。他跟随安提戈诺斯多年,一向忠心耿耿。出征的这支主力军团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武器装备上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其中希腊式民兵枪阵已经成为辅助部队,配置在二线。一线步兵主力是由马其顿方阵长枪兵及应征长枪兵组成,他们的超长枪经过锻造厂的加工,矛头变得更加锋利,枪身更结实不易折断。此外,长枪方阵有轻装步兵配合作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方阵转向和追击时不够灵活机动的缺点。这无疑提升了步兵部队的综合战斗力。还有,增加马其顿轻骑兵力,达到六个中队。军团已接近满编。

    马其顿军队向北进发,翻过上马其顿的巴尔干山脉,在出山口处遇到敌军。这队人马的主将竟是色雷斯的阵营继承人拜占斯,他带领镇边部队拦截马其顿部队入侵。

    两军相遇即摆开阵势对垒,安提戈诺斯来到阵前观察敌军情况:色雷斯方面部署在前排的是标枪兵,数量很多,一字排开构成了第一道战线;二线的重装部队,中间是长刀兵有6个方阵,两边是希腊民兵型枪兵方阵4个。再往外边是色雷斯骑兵,看样子是轻装骑兵,配有小型盾牌和标枪。站在最后的一定就是拜占斯所在的骑兵卫队。敌人是个满编团,而且前线的轻步兵站的分散,显得色雷斯人的战线很宽大。

    马其顿军队占据了地利,正好处于战场较高的一方。常规队形,核心是长枪兵方阵,紧随着是轻步兵(马其顿的轻装步兵部阵时在后边,一旦开打就会主动上前面分散敌人注意力或引诱敌人。),再往后是弓箭手。骑兵在第三线,分两翼部署。安提戈诺斯明析敌我状况后,心中已有定数。他骑马来到阵中央,用洪亮的声音鼓舞将士们说道:

    “马其顿的战士们,你们的勇敢还用我来激励么?你们与生俱来就拥有这种高贵的品质。希腊人严密的方阵怎么样?忒拜的无敌营怎么样?斯巴达重装方阵又怎么样?不都败在你们手中的长矛之下嘛,现在对面的色雷斯人运用长枪方阵只不过是我们马其顿人的学生。今天就在这个不错的平原上,我们要好好给他们来一堂教科书式的课程。教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马其顿方阵。”

    士兵们开怀大笑,发出闷雷般的吼声。梅蒙:“今天我们会是这个战场的主宰,打起精神!小伙子们。”士兵们又是一阵狂喊以及敲打兵器的声音。

    安提戈诺斯接着说:

    “不要看到敌人的数量而犹豫不前,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当真以为能挡得住我马其顿超长枪方阵的重重一次冲击么?他们能经受的住马其顿骑兵的集体冲锋么?不,他们会畏惧。只要你们的行动勇敢果断,任何军队都不能阻挡你们前进的步伐。

    在战略上你们是否相信自己的统帅,你们的国王—我—安提戈诺斯!”

    全体将士们高举手中武器:“是!”他们的声音是如此的整齐合一,“誓死效忠马其顿!”以至于近处的一片小树林里飞起一群鸟,不知这战吼声是否同样震慑到了色雷斯人。

    安提戈诺斯同样爆发出更洪亮的宣讲声“那么,请你们相信!我战略战术的有效性,和我对你们每一名士兵生命的珍视。我的命令会对我身边的每一个人负责,因而听到命令时你们不必怀疑,要立即执行,我告诉你们,这个时刻我希望你们的愚忠。同样,原地待命时任何人不得擅自退出战斗,离开岗位。你们的亲人们还等待着你们的好消息,你们的兄弟就在你身边。要做个忠诚的男子汉!

    现在,我的孩子们准备战斗!我们会赢得胜利。荣誉属于马其顿!”——“吼~”

    马其顿的士兵已经组成为了真正的军队,他们此刻是战争机器。

    安提戈努斯下令前进。此时,色雷斯的将军拜占斯也做完了战前动员,色雷斯士兵们开始叫阵。当马其顿军队前进到弓箭手射程后,安提戈诺斯下令停下来列阵,马其顿弓箭兵齐放排箭。这时马其顿一方还在高地上。将军下令:“先远程打击标枪骑!”于是,见到色雷斯的骑兵中箭纷纷翻落下马。色雷斯轻装骑兵开始纵马冲来,轻步兵也跟过来。弓箭兵毫不松懈,一支接一支射箭。安提戈诺斯见状令轻骑兵出阵迎战,三个马其顿轻骑兵中队调整好队形从步兵阵线开出。当色雷斯标枪骑冲过中间地带的中线,向前排的弓箭手冲过来时。弓箭手按预先的布置,并没有后撤。接着在他们身后的轻骑兵中队快速发起反冲锋,马其顿轻骑兵挺着长枪刺向敌兵,只见穿着浅蓝色的色雷斯骑兵被刺披下马,一阵冲突撞散了色雷斯骑兵的队形。他们见招架不住转身逃跑,慌乱之中骑兵们撞到踩踏了跟着他们身后的标枪步兵。紧追不舍的马其顿轻骑兵顺势从这些缺口杀入色雷斯轻步兵方阵中,两个马其顿重骑兵中队也前来支援枪刺剑砍,获得压倒性优势。虽然色雷斯相应地派出了长刀兵,但是骑兵的动作太快了,已经拿下了阵前第一战的优势。当敌军长刀步兵赶到时,马其顿长枪方阵已增援上来,骑兵回到步兵线后重整队伍。这些长刀兵根本不是马其顿方阵的对手,他们被如林一般的长矛捅的七零八落,倒下大半。此时,只有色雷斯的标枪步兵起到一些作用,但很快被轻骑兵驱散。战场局势已经变得明朗。

    安提戈诺斯下令前线进攻,分派了一些轻骑兵去追击敌溃兵。色雷斯剩下的就只有枪兵方阵和骑卫队有一定战斗力了。马其顿方阵踏着整齐的步伐,排着严密的枪林,逼近色雷斯的步兵方阵,而色雷斯的民兵枪长度不够,士气不足。两列枪兵经过一番互捅,正面较量后,色雷斯方阵溃散。与此同时,马其顿骑兵在安提戈诺斯的冲锋带领下,夹击了拜占斯的骑兵队,拜占斯战败被俘。马其顿获胜。马其顿军队在抢救伤员打扫战场后,来到一处平原扎营稍作休息,吃午餐的时间到了。同时,侦查兵已出发去探听虚实。因为据俘虏称泰里斯城中空虚。

    经过短暂休整后,马其顿军队继续向北全速开进,目标是攻占敌人重要城市泰里斯。马其顿的快速行军收到良好效果,他们未遇到重大抵抗就占领了泰里斯。泰里斯是座不错的城市,景色宜人,就是时值秋日,偶有凉风吹来,马其顿人觉得不太适应。毕竟这里要比塞萨洛尼卡冷。安提戈诺斯总感觉近日来身上发冷,他还在考虑着下一步是要继续北上进攻加泰呢还是先掉头南下收稳地盘占据海岸城市拜占庭。可是他头晕目眩极为不适,老国王病到了。他自己认为不碍事,但他还是召来了正在派奥尼亚练兵的欧昂诺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