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很显然,在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人在乎他是不是会失态,在顺治扔出这么一个大杀器之后,谁还在乎一个太监是不是御前失仪了。
就在顺治抛出这个原子弹一样的提议之后,整个太和殿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死寂之后,下一刻,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只见那一个个大臣,丝毫没有曾经的高官风度,一个个甚至连奏请都懒得做了,纷纷上前劝解道。
“万岁,此法万万不可开,后宫干政,乃是大忌,牝鸡司晨,只会惑乱朝纲,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万岁爷万万不可如此任性,让皇后娘娘干政一事,绝对不容商议,臣恳请万岁爷收回成名。“
“万岁爷,女子惑国,自古有之,皇后娘娘固然才学广博,乃是女中豪杰,但也仅仅只能司理后宫,若是干涉朝政,只会使乾坤倒转,阴阳不分,祸国殃民,就在顷刻之间,还请万岁爷三思,此事万万不可。“
“臣附议,女子干政,自古以来,皆是昏君谗臣当道之时,万岁爷乃是不世明君,上天之子,当顺应天命,司理朝政,而不是让女子干政,此乃大忌,万万不可。“
“不错,当年武后执掌,残暴异常,使得大唐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实在是天下的罪人,死后才连碑文都无人于立,可见此事万万不可,万岁爷若是一意孤行,老臣只能以死相谏,以求万岁爷回心转意了。“
不仅仅是满朝文武,就连一开始,想要抬举谢瑶环的蒙古王公,这个时候都又些慌了,不错,他们想要抬高谢瑶环的地位,保住蒙古数代的荣耀,而且,蒙古出身的他们,对于后宫干政也没有那么抵触,毕竟这样的事情,在蒙古也很常见。
不过,不抵触是一回事,同意则是另外一件事了,蒙古王公虽然不抵触,却也知道,让女子干政,在大清江山来说,是一个不小心就会动摇国本的存在,和给皇后上徽号这样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事情来说,女子干政的牵扯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连蒙古王公都不敢怠慢,一个个也是纷纷上前劝解。
一时间,在真正意义上满朝文武都反对的情况下,整个太和殿都变成了一个菜市场,整个乱成一片,所有的朝臣,不论党派如何,不论身份如何,这一次,枪口都是一直对准了顺治,其中心思想就是两个字,不行,更有几个耿直的老臣,情绪激动的脸色通红,颇有一副顺治如果一意孤行,就要撞死在太和殿的石柱上的感觉。
终于,看着这一幕,顺治一把抄起龙桌之上的杯盏,朝着地上就是重重的一砸,啪的一声,响亮的声音瞬间回荡在太和殿中,原本嘈杂一片的太和殿顿时陷入一片死寂之中,只有几个老臣因为情绪激动而大口大口的喘息声隐隐可闻。
顺治冷着一张脸,眼神锐利的从众人的身上扫过,冷哼一声,“吵啊,继续吵啊,怎么不吵了,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大清的龙脉所在,是大清的国祚所在,是商议朝堂大事的太和殿,不是尔等的菜市口,如此吵吵闹闹的,你们眼中还有大清,还有太和殿,还有朕这个皇帝吗?“
这话一出,朝臣的脸色赫然一变,不管是谁,在顺治说出这话之后,纷纷跪下,“臣等御前失仪,冲撞万岁,还请万岁爷降罪。“
“降罪?“闻言,顺治嗤笑一声,脸上满是冰冷的触感,冷声道:”原来,你们的心里,还有朕这个皇帝,朕还以为,朕只是个摆设呢?朕要给皇后上徽号,你们不许,朕要让皇后陪朕处理朝政,让朕能够少听一点你们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可你们呢,这个不许,那个不许的,是不是,朕这个皇帝做的实在不到位,是不是,朕应该退位让贤你们才许啊。“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跪地求饶,“万岁爷息怒,万岁爷息怒,奴才断无这等大逆不道的想法,还请万岁爷息怒。“
除了一个个求饶请顺治息怒的朝臣之外,满朝文武之中,也不乏有精明强干之辈,却是从顺治的盛怒之中,听出了顺治的真正意图,说白了,顺治还是想要给谢瑶环上徽号,今日所做的一切,明面上看是要谢瑶环参与朝政,不过是为了逼迫众人同意给谢瑶环上徽号罢了。
这就好比,你和一个人商量,要在屋里开一个窗户,他可能会拒绝,可是,一旦你说你要把墙给拆了,后来退让一步,只需要开一个窗户的话,那么他十有八九就会同意,这种拆墙开窗办法,可以说再简单不过了,在场的多的是老狐狸,顺治的手段自然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不过,简单的办法,往往也最为有效,哪怕是知道顺治是在用拆墙开窗的办法,激的他们不得不同意给谢瑶环上徽号,他们也要考虑一下,如果不上当,顺治会不会真的一拍两散,摔盆砸碗,豁出去让谢瑶环帮着处理朝政。
和这一点相比,只是象征意义上的上个徽号,怎么看怎么是能够接受的,可是同时,如果这一次退让了,下一次,顺治再有什么要求可怎么办,总不能每一次顺治用这一招,他们就都同意吧,一时间,朝堂上下,又一次陷入死寂之中。
就在朝臣们思来想去,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的时候,这时,一个四五十岁左右的老臣,犹豫了一下却是上前说道:“万岁爷,微臣有本启奏。“
“讲!“顺治闻言看了此人一眼,发现是刚刚封为中和殿大学时兼吏部尚书的金之俊,是彻头彻尾的保皇派,站在自己这边的,当即说道。
“臣沉吟许久,认为皇后娘娘料理后宫事务,已然十分劳累了,若是在涉及朝政,怕是娘娘又些吃不消,万岁爷素来心疼娘娘,想来也不舍得娘娘如此烦劳,不过万岁爷考虑也甚是有理,帝后和谐,乃是天下之福,万岁爷为黎民之父,娘娘乃百姓之母,父母并论,才是人伦大道,处理朝政太过劳累,不如还是给娘娘上徽号,以示夫妻和睦,帝后和谐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