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宋英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十章 试探(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令梁子岳松了一口气的是,王崤峻和张维信听完他的问题并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王崤峻没有说话,而是端起茶杯悠闲的喝起了茶。张维信表情也依然相当平静,他对梁子岳说道:“梁子果然是个细心的人,观察力超强。不错,正如你所说,现在团队内部确实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我和老王也都有所察觉,也正在研究,希望能找到一种最有利的解决方式。梁子你如果有什么见解的话,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详参详。”

    张维信回答的很程式化,说完便一直看着梁子岳,希望能从他的眼神、表情、动作中,看出他今天来找自己谈这些问题的动机。毕竟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还是有些见不得光的,在没有得到对方确切目的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以实相告的。

    梁子岳是聪明人,他能感觉到张维信话中的试探,于是回答道:“老张你太高看我了,我要是能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还用得着来找你们谈吗?我这人只是善于发现问题,对于解决问题可就不在行了,这拿主意的事还得你们来做。不过,我在这里可以向你们保证,只要是你们做出的决定,我梁子岳绝对会遵照执行。”

    对梁子岳的回答张维信似乎挺满意,旁边一直悠闲喝茶的王崤峻也暗暗点了点头。张维信先向一旁的王峰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到门口看着,然后才对梁子岳说道:“既然梁子这么信任我和老王,那我就开门见山的说了。首先,我和老王并不觉得你所说的这两个情况是什么大问题。当然,我并不是说你分析的没有道理,只是你分析的虽然有道理,但并不全面。没错,这两种情况确实有造成团队的内耗或者分裂的可能性。但是,我认为这种不利的结果既不是必然的,也不是可能性最大的。在我看来,这种情况只要处理得当,绝对是利大弊的。

    就拿第一条来说,关于决策权咱们刚穿越过来的时候确实是有决议,而且这个决议在通过的时候确实也是适应当时的实际情况的。不过,事情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情况在变化,相关的政策自然也要跟着变化。你敢说咱们当初制定的那些政策就是绝对正确的,不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业的发展而做出改变吗?

    我认为,团队决策权之所以会向一部分手中集中,并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些人有意为之,而是大势所趋。团队中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有些人善于搞科研,有些人善于经商,有些人善于指挥部队,而也有些人善于人员管理、战略决策。每个人都希望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你要非让他们参与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工作,其结果肯定会是事倍功半。

    为了商量一些大事,咱们也已经召开过几次全体大会。你是个善于观察的人,如果你仔细回忆一下就不难发现,其实每次召开全体大会的时候,真正愿意在会上公开发言,表达自己意愿的只是少数人,而且基本就是固定的那几个人。其他人之所以不愿意发言并不是说大会不允许,相反的,每次委员会都会一再的鼓励大家踊跃发言,结果那些不说话的人表现依然如故。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这些人并不是不愿意参与到团队决策中去,他们不发言是因为他们的意见或者诉求已经有人为他们说了,而为他们说话的就是那几个在大会上经常发言的成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几个人就是为他们表达自己意愿的代言人,或者你也可以把这几个人理解成前世议员、人大代表,诸如此类的身份。要说,现在团队的可分配利益其实已经不算小了,但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位团队成员对利益分配的情况提出过质疑,其原因就在于此,所以你刚才所担心的那些情况并不会发生。”

    梁子岳听完点点头,又若有所思的问道“老张你的意思是,现在咱们团队实际上是在向所谓的议会制发展吗?”。

    张维信却摇了摇头,说道:“你这种说法并不贴切,咱们现在的状况只能算是民主集中制与团队目前所处实际环境相结合的产物。而且,这种形式也只是适用于咱们当前的境况。至于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那就要看团队能发展到哪一步了。不过,我想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种决策方式只适用于咱们团队内部。在对外方面则要遵从这个时代的标准,其中也包括飞龙寨先锋营,你不能指望在十世纪套用十七世纪才开始出现的政治制度。”

    这下梁子岳算是听明白张维信的意思了,知道这位熟悉历史的“张大教授”现阶段打算推行的是一种内外有别的决策方式。在团队内部施行类似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方式,而向外人展示的是这个时代习惯的下级遵从上级的决策方式。他同时也明白了张维信近段时间以来,围绕着王崤峻的地位问题暗中进行诸多布置的原因——张维信推行的这两种制度都需要有一个作为领袖的人物存在,而王崤峻就是他认为最适合的人选。

    想明白了这些,梁子岳很庆幸自己能够下决心来找王、张二人谈话。这会儿张维信既然已经把计划和盘托出,也就是自己该表态的时候了。于是,他站起身,学着这个时代人的样子,向王、张二人一拱手,说道:“信哥这一席话说得我是茅塞顿开,我梁子岳今天把话放在这儿,从今往后我就跟定峻哥和信哥了,唯二位哥哥马首是瞻。”

    梁子岳的表态使王崤峻和张维信很满意,他们俩双双站起身,王崤峻说道:“梁子能有这句话就够了,今后只要咱们兄弟齐心协力,一定能闯出一番事业来。”说着,伸出手和梁子岳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随后,三个人又坐了下来,气氛也比刚才要融洽了许多。梁子岳提的第一个问题算是有了答案,但他对第二个问题依然有些担心,问道:“决策权的事兄弟我已经明白了,但我对团队内部存在派系的问题还是有些担心,如果信哥的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遭到质疑,那咱们面对的反对者可能就不是某个人而是某个小团体了。那样的话,岂不是增加了咱们推行计划的难度。”

    对于梁子岳对派系问题的担心,张维信显得胸有成竹,他将当初在飞龙寨对王崤峻讲的那一套理论拿出来,对梁子岳进行了一番教育,希望能够化解对方的不安。

    梁子岳听完张维信的一番说辞后,基本上已经认同了他的观点,但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说道:“信哥说的倒是在理,不过我总觉得此事还是存在不确定性,要是能有什么方法让团队的所有成员加强相互信任,使大家虽然分属不同派系,但心还会往一处想,劲还会往一处使就好了。也就是说,有一种高于派系的关系存在,使大家的派系之争只局限于团队内部,而不会影响团队对外的形象和今后的发展。”

    梁子岳的这个想法还真引起了王、张二人的关注,他们俩之前也曾担心过因为派系的存在而造成团队内耗的问题,只是感觉这种内耗的程度不会很严重,对团队的发展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也就没在这个事情上过多的进行思考。这会儿梁子岳提出了这么个解决思路,让他们俩感觉很有新意,于是都静下心来,与梁子岳一起仔细琢磨起来。

    过了一会儿,三个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就听一直在房门旁边望风的王峰冷不丁冒出一句:“我说信哥,你们要是一时想不出办法来,不如咱们以后慢慢想,反正这也不是多急迫的事情。现在时候可是不早了,您要是再不给我讲《红楼梦》,我今天晚上没准就要睡客厅了。您不知道,子淇这小辣妹看着挺大大咧咧的,对听故事这件事可是相当热衷的。她现在每天都催我给她多讲,打算赶快把《红楼梦》听完了,好接着听四大名著的另外三部。”

    “四大名著?”王崤峻有些不解的看着自己堂弟,“子淇怎么会知道四大名著的,你小子老实交待。”

    王峰发完了牢骚才发现,自己说漏馅了,只好做低头认罪状坦白道:“这个……,这个是我前几天不小心说漏嘴了,结果被小辣妹连威胁带诱惑的给套出了实话。不过,我保证,我只是告诉她这是当初在海外流传的四部小说,别的可是一个字都没漏。”

    王崤峻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喝斥道:“你还敢说自己一个字都没漏,你这漏得还少呀,《三国演义》、《西游记》都还好说,你就告诉我,你打算怎么给她讲《水浒传》,你打算怎么向她解释那个还没建立的北宋王朝。”

    原本也被王峰气得表情很纠结的张维信,这时听到王崤峻说出《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两部书名的时候,突然脑袋中灵光一闪,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道:“《三国演义》、《水浒传》,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梁山泊一百单八条好汉,嗯,这倒是个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好法子。”

    于是,他拦下还要斥责自己堂弟的王崤峻,说道:“老王,你先别急,讲故事不过是小事,先不用管它。刚才你说《三国演义》、《水浒传》,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加强团队向心力的办法。”

    王崤峻听张维信想到了办法,也就不再理王峰了,他先是疑惑的看了看张维信,不知道对方能从这两部书里想到什么办法,不过,很快就眼前一亮,说道:“你的意思是咱们可以效法刘、关、张,以及梁山好汉们,来他个‘清园’三十五位穿越者大结拜?”

    张维信点点头,说道:“不错,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你觉得怎么样,可不可行。”

    “这件事在可行性上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是……,咱们这些来自现代的人当中,又有几个能像刘、关、张或者梁山好汉那样,把结拜兄弟当亲兄弟一般看待呢?”王崤峻虽然明白张维信的想法,但对这样做的效果还是没有把握。

    张维信却一摆手,说道:“有没有效果也要试过才知道,不试永远也不会有结果。况且,咱们已经到这个时代快一年了,大家无论愿不愿意,都已经或多或少的接受这个时代的理念了。别的我不敢肯定,但我敢保证所有成员对结拜这件事都会赞成。而且,我相信事在人为,结拜的效果好坏,还是要看咱们怎么去引导。”

    “我同意信哥的看法,就算达不到预期效果,至少也不会使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恶化。”梁子岳对此建议也表示支持,和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王峰。

    见几名心腹成员都同意,王崤峻也下定了决心试一把。于是,四个人又商议了一会儿,决定由张维信出面去找徐、李两位委员商量此事,如果对方也同意的话,就召集所有在“清园的穿越众就此事进行表决。如果建议得到通过,就选择合适的时间举行正式结拜仪式。在张维信离开之前,王崤峻又补充了一点,表示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把玉虚子师兄也算上,也算是众人对他当初收留之情的反馈,张维信答应着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