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球战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四二章 厉害的二当家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六零九年四月,朱由栋的奏章通过通政司进入内阁。内阁的两位阁老叶向高、李三才在票拟上签的意见是“拟按议行事,着兵部办理”。之后司礼监这边也飞快的批红,并迅速转交给兵部。

    兵部拿到这封奏章后,上下官员高兴坏了,走流程般的问了兵科给事中的意见并且自然没有被封驳后,马上就开始具体操办起来。

    到了这一年的六月,兵部拿出了整套方案:

    其一,准予重新充实横海卫,按大明祖制,将横海卫恢复到五千六百户标准。鉴于此时横海卫只有三十余户,所差户数,建议由户部协调各地方,尤其是前些年水患严重的河南归德府、南直隶的徐州、淮安府等地负责凑足相关户数。

    其二,兵部重新核定横海卫武官编制,计指挥使一,千户五、百户五十、总旗一百、小旗五百。以上编制,兵部负责从各军镇抽调杰出将门子弟担任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官职。总旗、小旗待户部移交户数满额后,由横海卫选拔后交兵部备案。

    其三,协调户部,划拨靖江岛南岸一千顷(666平方公里)沙地为横海卫驻屯地。

    其四,横海卫自万历三十九年(1611)起,每年向朝廷缴纳粮食、特产等,合计折银五万两。这笔银两,全部纳入兵部。

    户部在接到兵部交过来的方案后,马上回复:前面三条没问题,最后一条,建议两部平分。

    然后两个部门在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扯皮后,在李三才的反复协调下,最后达成协议:兵部三万,户部两万。

    至此,大明中央政府各个部门全部达成共识,横海卫复建一事就正式的进入了具体操作阶段。

    在这中间,当然有御史提出反对意见,说什么如此置靖江百姓于何地之类的话。但是这些杂音,在北京各方大佬的集体弹压下,也只是溅起了一点水花,之后便了无声息了。

    到了这一年的八月,正式的复建横海卫的圣旨终于下达,具体经办部门,也落到了南京户部和南京兵部的头上——实际就是落到了朱由栋手里。

    在这么几个月里,朱由栋也不是傻乎乎的在那里等待。

    他又开了一个金手指:水泥。

    说起来,华夏是全球石灰石矿藏最丰富的国度之一,在21世纪,除了香港、澳门、上海之外,几乎所有的省级行政区都有石灰石矿产。具体到这个时代的南直隶来说,离朱由栋近的常州府,远的庐州府,都有大量的石灰石矿。

    靖江,在21世纪是一个经济实力很强的县级市。虽然其地理位置是长江北岸,但是当地老百姓说的都是吴侬软语。是典型的江北吴语城市。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因为靖江以前只是长江江流中的一个小沙洲。之后随着长江泥沙的不断堆积,慢慢的成了一个岛,再到岛的北岸和江北完全链接成为一体。

    不过至少在1609年,靖江还只是一个长江中的岛屿,土地面积大约五十多平方公里。成化年间,明帝国在这里第一次设县。到了现在,整个县有人口约七八万(21世纪靖江常住人口近70万)。

    这么小的一个岛屿,再加上还有这么多的人口,所以兵部也只敢建议户部划一千顷沙地给横海卫了。

    朱由栋拿到这一千顷沙地后当然不可能去种田,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在上面盖房子。而且是用水泥盖那种五六层高的楼房。不如此,无法留出更多的土地来做军事训练!

    是的,虽然他的奏章上说的是复建横海卫,主要是为了缉私,为了拱卫长江口,但是这些功能,现在的崇明沙所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为什么还要去重复建设一支水军呢?这块地方,是他拿来训练陆军的。

    在这样一个时代,骑兵暂时还没有到淘汰的时候,而炮兵建设又必须跟上。所以,一千顷的土地真的不多。因此,必须要把水泥拿出来,以此修建高密度住宅区。

    “殿下,朝廷的圣旨已经下来了。”

    “好啊!终于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袁先生,还请委屈您一下,请您先以吾的西席身份,做横海卫复建的执行总理。”

    “在下领命。”说完这话后袁可立捉狭的一笑:“学生定然不负东翁厚望。”

    “哈哈哈哈,袁先生说笑了。既然如此,你这样的西席,这价钱可一点都不能少,这样吧,每年的常俸暂定五千两,以后吾找到了新的生发,就邀请先生入股。”

    “好,如此,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说起来,沈鲤推荐的这位袁可立,可真的解决了朱由栋身边很多的问题。

    现在,朱由栋的团体里,孙承宗、熊廷弼分镇西南东北,温体仁、魏忠贤留在北京看家。在南京这边,曹三喜是财务兼生产总管,张以诚负责宣传和教育,徐光启是科技主管,刘招孙李世忠管军事训练和朱由栋的日常安保,颜思齐李国助是海军苗子,田尔耕是情报总管,曹化淳算是不管部部长(什么都不具体管,但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填),王承恩是朱由栋个人生活主管。

    这么一套班子,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便是:没有一个副职,什么事情都需要朱由栋来拍板,一旦需要多部门写协作,就必须要朱由栋亲自出来协调。如此,在朱由栋累得要死的情况下,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也不高。

    而更大的问题是:朱由栋的这个团队,实在是年轻得不像话,而且缺乏老奸巨猾的人在朱由栋身后出谋划策。这三、四年来,很多事情如果直接上不行,需要使用计策的话,几乎都是朱由栋自己在思考。

    这种情况,一年两年可以,但长期下去怎么行?

    现在,袁可立来了,这些问题一下子就都解决了。

    在朱由栋充分授权后,袁可立马上组织相关人员开了一个工作会议,然后做出如下分工:

    其一,曹三喜先期划拨二十万两白银以及水泥、铁料、砖瓦等建筑物资。一个月之内所有物资必须全部在靖江岛卸货。所需船舶,由曹三喜自行联系徐家解决。

    其二,曹化淳负责与常州府、靖江县的地方官协调,尽快落实划拨土地。如果这些土地上有居民不愿意搬迁,尽量用白银解决问题。为此,袁可立责成曹三喜再单独为曹化淳编列了五万两白银的预算。

    其三,方山实验室这边的工匠,要先期上靖江岛勘探地质,按照太孙殿下画出的房屋草图进行地基载重测算和相关区域规划(生活区、训练区、装备存放区)。

    其四,方山学校的四年级学生(目前方山最高年级),本学期的文化课和操课直接减半,剩余时间,要到工地上实习。

    其五,金陵日报要对此展开宣传,要让大明的百姓知道复建横海卫的意义。

    其六,刘招孙、李世忠等人,负责接待即将陆续到达南京的新任横海卫军官。在地方转运的难民抵达后,先在其中挑选能够充任战兵的壮年男子。

    其七,方山工厂要将以前已经实验定型的铠甲、火枪等进入量产阶段,最迟明年要装备整个横海卫。

    其八,太孙殿下要亲自出面,接待从各地转运来加入横海卫军户的难民,方山医学实验室要对抵达的难民进行相关体检,避免有恶疾进入靖江岛。

    以上工作,从本年的八月开始进行,每一旬各部门集会,各自汇报进度。一旦有拖累全局的,将上报太孙殿下进行责罚!

    混吃等死说

    感谢黑炭是只猫,品味川渝,隐者图书馆三位书友的打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