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港岛豪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86章【中区地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又是一年的春天!

    吴光耀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入眼的是对面一片翠绿的山脉;

    头微微低下一点,入眼的是一片草地,是后世的哥尔夫球会(高尔夫球场);

    头再微微向南偏移,入眼的则是深水湾海湾和沙滩。

    回过身子,床上还有一位美少妇,不是林月如是谁!

    “几点了?”林月如迷迷糊糊的问道,显然还未睡醒。

    “6点了,我去跑步,你要不要一起!”吴光耀邀请道,不过根本没有寄予希望。

    “不要,回来记得叫我起床上班!”林月如说完自顾的闭上眼睛,睡了起来。

    吴光耀得意的笑了笑,不是林月如不爱锻炼,而是自己每天晚上精神好,折磨她的够呛。

    ......

    早上八点半,吴光耀出现在长江实业,职员和管理层纷纷问好;

    他们的眼神充满着敬佩,‘鲨胆耀’名不虚传,又一次抄底成功。

    此时,港岛的地价已经趋于稳定下来,甚至有回升的趋势;

    综合原因有三方面:

    第一,触底反弹,房价和地价在1958年底已经跌到底部,即业主不愿意卖,抄底的人多了起来。

    第二,港府在1959你那1月发布了一个数据,该年港岛本地公司注册数为3620间,外国公司392间;全年贸易总额82亿港元,进口贸易49亿港元(转口港贸易),出口贸易22亿港元(工业生产总值),对内地贸易11亿港元(出口为主),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第三,因为各种原因,港岛再次迎来人口暴增潮;对面源源不断的流入人口,将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也为房地产带来了一丝希望;不少人都知道,港岛前一波房地产的火热,有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内地来港人口基数大。

    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吴光耀坐下之后,也就一盏茶的时间,史俊就来到了办公室。

    “老板,中区有块地王要拍卖!”

    听了史俊的话,吴光耀立马来了兴趣,说道:“什么样的地王?”

    “这块地皮在中环轮渡码头的后面,如果用来建高层商厦,足以俯瞰整个维多利亚港口。这块地皮5.5万平方尺,港府规定投拍底价为400港币每平方尺,也就是底价为2200万港币。”

    听完史俊的话,吴光耀略显激动的说道:“那天开始拍卖?”

    “半个月后,报名截止还有10天。”

    “用长实的名义去报名!”

    吴光耀毫不犹豫的指挥史俊去报名,因为这块地实在太好了;

    众所周知,中区是港岛的商业中心,商厦林立,哪怕是后世,也是清一色的高楼大厦。

    但是这些大厦虽然在繁荣的中区,却很少有濒海的大厦,因为濒海的地盘基本是港府的行政单位和社会公共事务所在地,比如说中区警察总部、中区消防局、中区军营、抽水站、污水处理厂、中环轮渡码头等。

    在1970年,置地公司花了2.5亿港币的天价,拍卖了一块地皮,建成了后来的怡和大厦;这块地皮就在中区填海地段,建成的怡和大厦就可以俯瞰整个维多利亚港。

    史俊说的中区地王,吴光耀也是知道的,来港岛这么多年来,熟悉的再熟悉不过了;这块地皮位于中区填海地皮上,中区轮渡码头的后边,对面就是尖沙咀;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和后世的怡和大厦相隔不远。

    而400港币每平方尺的起拍价,稍稍有点贵;但是别忘了这里是中环,这块土地的性质是商厦,这个价格已经很划算了;再过10年,这里的地皮将是10倍以上。

    港府之所以拍卖这块地,吴光耀也有一些猜测,无一是想炒热地价,毕竟港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靠的就是这个。

    对这块地,吴光耀却是志在必得,吴光耀虽然在本岛这边也有不少商业用地,但论地段都不算很好。

    这些地皮和物业随着前面的高楼大厦的兴建,将很难看到维多利亚港美丽的风景,因为会被遮住。

    想想都觉得可惜,所以,吴光耀特别喜欢濒海地皮,用来盖靓楼。

    ......

    离中区地王拍卖还有十天,但是港岛已经有不少财团磨刀霍霍;

    其中欧美、东瀛财团也加入进来,前面虽然发生了地价暴跌,但是对于大型财团根本不受影响,因为他们有实力度过难关,也只有那些冒进的地产商,才会被银行逼得没办法。

    但是这些外地财团,吴光耀显然不放在心上,因为他们不会孤注一掷和吴光耀比拼;吴光耀主要的对手是置地公司,这个怡和洋行的左右臂,有中区地王之称,肯定也会加入这次的拍卖。

    此时的怡和洋行的实力,可不是七八十年代那样弱;毕竟那个年代,怡和洋行在海外投资占比高达60%以上,正是因为这种鸡蛋哲学,反而害了怡和洋行,让华资占了上风。

    战线拉的越长,反而越容易被人击败,就是这个道理!

    高峰时期,怡和洋行在全世界有600多个子公司,可以想象怡和的战线拉的有多长;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子公司,所以怡和在港岛的公司控股基本都在10%到20%,华资轻轻的一碰,他就会把脆弱暴露在外。

    吴光耀不同,虽然在国外投资也有,但是绝对算不上多。

    手中随时可动用的现金流,怕是仅此于汇丰银行、渣打银行。

    怡和总部

    凯瑟克家族在去年,得到了伦敦三家商业银行的支持,收购了渣甸家族的所有股份,正式成为了怡和洋行的大股东。

    所以,此时的约翰·凯瑟克成为了怡和洋行真正的王,身兼怡和、置地、九龙仓三个公司的大班。

    此时,中区拍卖地王的事情,置地第一时间报了名,准备拿下这块土地修建商厦。

    “大班,据港府那边传来的消息,长实地产业报了名!”一名高管匆匆来到凯瑟克的办公室,汇报道。

    “什么,那华人小子不是已经购买了上百万平方尺的地皮了吗?”凯瑟克一脸的不敢相信,因为他觉得吴光耀的子弹应该打的差不多了。

    “大班,吴光耀基本垄断了全球的拉链供应,每年能收获几千万美元以上的利润,就是汇丰银行也眼红的很!”高管提醒道。

    凯瑟克感觉全身一松,无力的躺在了椅子上。

    哪怕是2000万美元的利润,怡和洋行也只有仰望的份,虽然怡和一年的总利润有这么多,但是这些利润都需要给股东分红、来年的投资,所以根本就剩不了几个钱。

    而那个华人小子的拉链产业不同,完全是净利润,可以放到自己账上的。

    其实,凯瑟克这一点理解做了,PG拉链的利润,吴光耀不是每年都可以纳入私人手中的。

    比如1957年的利润,一部分需要去意大利、新西兰、墨西哥等国投资建厂;因为近几年,国际贸易竞赛好像有点升级,吴光耀担心拉链产业被其他国家制裁,所以只有在国外建厂才能避免这些。

    而且每三年要换一批设备,也是一笔高昂的费用;还有投资耀世工业的各种工厂,也是需要钱的。

    但是,平均下来,吴光耀每年还是可以拿掉1800万美元的资金,充入自己的荷包。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7年,吴光耀已经拿到了上亿美金的利润;除掉各种投资的,比如联想电器、联想电子、麦德龙、星耀酒店管理公司、海水浴场等,吴光耀手中还有足足7000万美金,也就4亿港币。

    其实这点钱,在这个时代已经不算很多了,毕竟明年有个吕志河就以1港币投得一个矿山,邱德根也宣布家族资产为1.1个亿。

    但是别忘了,吴光耀随时可以调动的资金,很多公司账上躺着太多的资金,吴光耀都不高兴去拿而已。

    “你去打听一下拍卖师是谁,然后邀请他和我一起吃个饭?”凯瑟克很快想到了一个主意。

    “是,我马上去办!”高管习以为常,商业的事怎么可能干干净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