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建昌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十章 无稽之谈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延龄与众翰林学士,一起进到一个名叫“彩凤楼”的酒肆。

    不知的还以为这里是什么秦楼楚馆,问过掌柜才知,不过是因附庸风雅而得名。

    翰林院所在大明门之东,周围是鸿胪寺、户部和礼部等衙门,棋盘街周边书市及客栈等众多,来往士子名流也多,沿途开个酒肆,好像不附庸一下风雅,都没人会来光顾。

    “这个名字好,身无彩凤双飞翼,若是有个什么名家来给你题个匾额,相信铺子里的生意更会蒸蒸日上。”

    张延龄笑着跟酒肆掌柜打趣。

    酒肆掌柜人老而憨厚,或许平时见过像今天这么多年轻士子的情况也多,只是礼貌笑笑,没太当回事。

    张延龄就没好意思告诉他,眼前这些可是大明学士的精英,新科的状元、榜眼、探花和十九名庶吉士,再加上一个建昌伯和长公主驸马……

    随便拿出个人,给他写个匾额,他都不亏。

    众人上了二楼。

    这酒肆二楼的空间并不大,本来摆着五张桌子,张延龄一次全都包下来,一桌六个人,围了四桌。

    等铺子里的伙计把酒菜上来之后,即便是这些也算是见过市面的进士,也都有些惊叹。

    每一桌可不是四菜一汤那么简单,每一桌冷盘、热盘、鸡鸭鱼肉等等,都有十几个菜,就算他们中有很多人也是富贵人家出身,也没见过这么吃饭的。

    等酒也上桌之后,张延龄自斟一杯,站起身笑着做开场白道:“诸位都乃是我大明文坛菁英,所代表的是我大明的学子学风,在下学问浅薄也无与诸位攀比的能耐,日后或在翰苑中留习一段时间,望能从诸位身上多习得一些学问,还望诸位不吝赐教。”

    “今日之酒宴,乃是在下替天子敬诸位,天子以仁孝节俭立国安民,我等也当遵圣诲不当浪费,酒宴结束后若诸位有用不完的酒菜,便让人整理,诸位不方便归家的,在下会让人给诸位送到府上去。”

    “请吧!”

    张延龄的开场白,主要阐明三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先自谦一下,表明自己无意跟翰林学士竞争,几分诚心先不说,至少把场面话先说足;第二,表明是替皇帝宴请翰林学士,言下之意你们随便吃不用拘束,就算吃了我的饭也不用跟我结交;第三,就是张延龄的一点小心思,饭菜吃不完的带走,你们下午还要回翰林院不能回住处,我让人给你们送回去,顺带也就知道你们都住在哪,方便以后我单独拉拢。

    对于在场翰林学士来说,眼前这酒宴的档次,怕是比之宫廷赐宴都不遑多让。

    他们平时可是吃不起这些的,大鱼大肉的,一桌六个人怎可能吃得完十几个菜?最后若能打包送回家一些,让家里人也开开斋,总算不枉费守着清苦翰林差事混清名。

    朱希周与张延龄一桌,见张延龄话说得如此自然,登时心中好感倍生,也赶紧自斟起身道:“那我等就一起敬建昌伯一杯。”

    在场大多数人都看不起张延龄,更不想跟张延龄过从甚密,王九思是没在,但张弘至等人可是在的。

    可眼下吃人的嘴短,再者有带头的,也就起来敬张延龄一杯。

    酒过三巡之后,众人好像也就没那么拘束了,最初还有些人想藏掖,筷子基本都不动,但见有些人洒脱吃得很香,也就忍不住动筷子,一时间彩凤楼二楼一片其乐融融的模样。

    ……

    ……

    宴席过半。

    本来张延龄宴请,众人应该多过来单独敬他的酒,可都各怀心思并不想与张延龄走得太近,以至于此宴席上少了穿插敬酒的环节。

    但还是有一人从最远处的席桌起身来,拿着酒杯到张延龄面前,此人的出现并不会显得突兀,正是之前回答不出建文史事的张弘至。

    都以为他是心有不甘继续向张延龄挑衅,谁知他走过来之后,却是先恭敬敬酒。

    张延龄与他对饮之后,张弘至又以虚心求教的口吻道:“不知建昌伯师从何人,会有如此好的学问?”

    读书人到底是知情守礼,官宦之家的子弟更是有不错修养。

    “阁下,其实在下不过是随便研读了一些书籍,并未拜师。”

    张延龄所言乃是实情,但在张弘至等人听来却并不像是实话,但张延龄不说他们又勉强不了,张弘至只好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就在此时,酒肆掌柜匆忙上来,走到张延龄面前,显得很局促问道:“这位客官,不知您对小店的酒菜可还满意?”

    张延龄皱眉道:“满意是满意,你可有要紧事非要上来打扰?”

    掌柜道:“客官您见谅,楼下来了一群官人,说是与今日设宴之人相熟,非要上楼来,老朽不得不上来问问是否与您同行的宾客?”

    张延龄心想,今天宴请的是翰林学士,天下读书人的典范也就这么多,还有谁是想来蹭吃蹭喝不成?

    崔元就坐在张延龄旁边,闻言不解道:“或是陆公子?让我下去看看?”

    他话音落尚未起身,就听到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却是楼下一群人不等传报,自行上楼来,一行有二三十人之多,簇拥上楼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楼梯口等处都给挡住。

    张延龄不由皱眉。

    这些人,正是前几日在酒肆被他以藏头诗骂了的那群人,当首的就是那日设宴的生员牛恪,还有王建平、李叶等人,独缺少了作《蠹虫赋》的安琳,后面有当日一起曾出现过的书生,也有陌生面孔。

    “就是他,总算找到了!”

    “挡住门口,今天这群斯文败类一个都别想走!”

    人群里有人大喝。

    听这话的意思,好像他们找张延龄不是一天两天,大概是当日被骂心里不爽,一直想找张延龄报复。

    也难怪。

    若只是当日在酒肆被骂,他们也不会痛恨至极。

    关键是事后这件事被人添油加醋,传到街知巷闻,这下他们的名声是被彻底搞臭。

    身为读书人,失节事大,大概是拼了老命也要找张延龄讨个说法。

    张延龄才刚在公众场合露面,就被这群人给找到。

    朱希周等翰林学士心中不解,好好来吃个饭,怎么还能整这么一出?这都是谁?

    张延龄已起身,打量这群人,微微冷笑道:“这是什么阴风,竟将一群孤魂野鬼吹出乱葬岗了?”

    牛恪一听怒目圆瞪,真的好像一头老牛一样,怒骂道:“好你个无耻之徒,今天你可就等着惹官非吧,官府的人可有叫来?”

    楼下还有人在守着,闻言回道:“已去请了。”

    这下令朱希周等人更为不解。

    官府?

    官非?

    我们不就是官吗?

    朱希周好歹也是翰林学士赴宴的发起人,尽管他不想涉及其中,还是起身道:“诸位,尔等是否有何误会?可否坐下来说清楚?”

    牛恪怒目相向,指着朱希周道:“尔等之人,与斯文败类同道,便也乃无耻之徒,竟不知世上有如此恬不知耻之人,竟还有脸活在世间,枉为读书人!”

    骂的人是畅快淋漓,听的人则是一脸懵逼。

    不就是跟建昌伯出来吃个饭?这又是斯文败类又是恬不知耻无耻之徒的,你们这群读书人是什么身份?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横加指责?

    崔元一看这架势,便知要糟糕,赶紧走出来道:“诸位,想必尔等也知在下的身份,不知可否给几分薄面?”

    牛恪冷笑不说话,一旁的王建平走出来道:“你自称是永康长公主驸马,堂堂长公主驸马岂会跟无耻小人走在一途?不过今日我等也不与你们为难,便只找这斯文败类一人算账。”

    “哈哈!”

    张延龄大笑着,“你们要找我算账?怎么算?”

    王建平脸上带着阴损笑容道:“以为治不了你?你这狂徒,居然敢在市井之间作诗暗讽大明朝堂,妄议朝政,将朝中重臣比喻为寒冬蛀虫,实乃大逆不道。”

    “我等已报了官府中人,将你拿下,任你如何在官府中砌词狡辩也为徒劳,今日我等可将你亲手作写之诗带来,我等也乃人证!”

    说着还将一幅字当众展示,正是当日张延龄亲自所写的那篇《寒冬蛀虫诗》。

    居然还都给装裱好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群人要拿来收藏。

    却是跑来指证张延龄“妄议朝廷”。

    朱希周往前走两步,看了看那幅字,回头再看看张延龄,脸上带着惊愕。

    若说张延龄的才学可能是临时拼凑,但张延龄的字可是清楚在那,字如其人,没个几十年的功底有此等浑厚的笔力?

    张延龄本来以为这群人要出什么高招,听了这群人的话,突然替他们感觉到悲哀。

    “好!好!好!说得有理有据,连当日我所写的诗都带来,我还如何辩解呢?没错,这首诗的确乃本人所写,便如尔等所言,讽刺的乃是当朝三大蠹虫,对了朱学士,您可知晓这朝中三蠹虫都是谁?”

    张延龄突然把问题抛给了朱希周。

    朱希周顿了顿,随即摇头道:“在下……并不知晓。”

    “这有何难的,当朝三蠹虫,一为宦官李广,二乃张鹤龄,三乃张延龄……朱学士认为在下的诗,是否将此三蠹虫讽刺到体无完肤呢?”

    朱希周此时已苦笑说不出话来。

    张延龄狠起来自己都骂,通过这种方式妄议朝廷?

    滑天下之大稽!

    探花陈澜走出来,一边给那些读书人打眼色,大概是想把这群人给劝走,一边道:“旁人作此诗都能理解,可是您断然不会作出如此之诗,妄议朝廷之罪……更是无稽之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