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极品公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56章 无畏猛士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奉天殿。

    朱棣躲了几天清闲,倒是十分的舒坦,但是这种舒坦日子还没过几天就被蹇义和夏原吉两个老臣又给破坏了。

    朱棣暗叹,不过自己清闲了几天也不能还不管朝政不是,不然那些御史又要拿奏折来淹死自己了。

    此时朱棣正襟危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蓄势待发的各位大臣,一股傲气也自胸中而出,声若洪钟道:

    “朕前几日龙体抱恙,未能临朝,深感不安,今日身子刚一好些便赶紧来上早朝了,就是为了听一听诸位爱卿朝议。”

    下面排列为首的蹇义和夏原吉偷偷白了他一眼,心里暗道:若不是我们进宫请你,怕不是还能再修养两天。

    朱棣本人不是一个怠政的人,只是偶尔也想偷得清闲,大臣也深以为然,所以并没有去打扰他。

    不过蹇义可受不了了,皇帝再不临朝,自己承受得压力可就太大了。

    “皇上,工部上下连夜赶工,终于在今日子时修缮好了奉天、华盖、谨身三殿。”

    工部尚书宋礼立马就站出来说道。

    今日朝议,最紧要得一件事便是三大殿的事情,他也知道朱棣最为关注这件事。

    三大殿乃是自去岁刚修建好的,这才刚刚迁都就遭了雷击,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朱棣听了脸色不见悲喜,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让人捉摸不透。

    “爱卿辛苦了。”

    话音刚落,殿内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

    督察院的左都御史乃是刘观,此时脸色阴沉,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若是皇帝一上来就发脾气,怒斥三大殿走水的事情,他们反倒是有底气开口,可如今这副样子实在是不好找由头开口。

    但是他不动,身后跟着的一帮人却是一个个如坐针毡,有些沉不住气了。

    朝中许多人本来就对迁都一事存有反对意见,只是奈何朱棣一意孤行,联合几位亲近的大臣力排众议做了决定,如今他们正好借题发挥。

    刘观没有注意到身后一道无畏的身影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

    “皇上!臣有话要说!”

    朱棣抬眼看了他一眼,似乎对此人没有印象。

    督察院那么多监察御史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上殿的,这人跟在刘观身后,看来是早有预谋啊。

    朱棣的眼眸微张,看向刘观,直看的他额头冷汗直冒,暗暗责怪那人不知轻重。

    龙须那是能随便触的吗?

    “皇上!自古天怒乃是示警的表现,前些日子三大殿失火乃是雷击所致,雷者,天罚也!”

    此话一处,殿上顿时鸦雀无声。

    众人皆是有些瞠目结舌的看向此人,心底暗暗佩服。

    真是不怕死啊!

    天罚?

    这不就是再说朱棣这皇帝做的不行,导致上天要责罚他吗?

    他们顶多敢说一些什么天象示警,希望皇上能检讨自己之类的话,像这种几乎是指着鼻子痛骂的事可没几个人敢做。

    刘观此时脸上已经满是苦笑了,心里更是像吃了黄连一般。

    朱棣听了果然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一双眸子阴冷的可怕,直盯着殿中间站的这人,眉头紧锁。

    他倒是想听听接下来他还能说出什么话来,似乎这才只是个开头?

    只见那人依旧一脸的无畏,沉声说道:

    “皇上自登基以来,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臣实在想不出除了迁都一事还有什么事能使上苍如此震怒,降下神罚!”

    殿内顿时哗然,还真是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我们集体哀悼你!

    朝中大臣支持迁都的有,反对的也不少,各执己见,吵得不可开交。

    朱棣面上布满了乌云,看着这人问道:

    “朕似乎没有见过你,你叫什么名字?”

    若是换了一人早已被这话吓得屁滚尿流了,但是这人似乎真就不怕死一般,昂首挺胸的说道:

    “臣督察院监察御史李时勉!”

    朱棣听了淡淡的点点头,说道:

    “迁都一事乃是国事,由朝中诸公共同商议出来的,非是朕一人决定,尚且朕上承天命,下顺人心,登临大宝,为何上天会降罚?难道说朕非天子?”

    这一席话说的刘观有些瘫软,他没想到这愣头青会这么说,看样子皇上已经被彻底激怒了。

    唉!自己的左都御史看来也是做不久了……

    李时勉这下倒是有些措不及手了,沉默了许久,方才说道:

    “皇上自然是天子!但天象示警自古然也,非是臣杜撰而出,南京乃是龙脉风水之地,比起北京来说更适合镇守大明国运!”

    朱棣的脸色这才缓和几分,自胸中吐出一口浊气,瞥了他一眼道:

    “朕乃是真龙天子,朕在哪里,哪里就是龙脉之所,迁都一事,大局已定,不必再议了!”

    见皇帝拍板,兵部尚书方宾赶紧出来附和道:

    “皇上所言极是!臣也觉得旧事不必重提!”

    “臣附议!”

    “臣等附议!”

    见众臣都出来打圆场,李时勉想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只能俯首。

    刘观倒是也因此松了口气,暗暗捏了把冷汗。

    ……

    下朝后,朱棣便往乾清宫去。

    “皇上,要不要将那李时勉……”

    马云试探着看了朱棣一眼说道。

    还不待他说完,朱棣就摆了摆手,说道:

    “他原来是干什么的?”

    马云立即说道:

    “此人原本在翰林院供职,前不久调入督察院。”

    朱棣略微思考了一会儿,沉声说道:

    “将他调回翰林院吧!”

    马云点了点头,称是。

    将这么个人留在督察院,对于朱棣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想想自己整日要被这么个人骂,而且这么敢开口,就不禁有些头疼。

    调到翰林院也好些。

    不过这一场风暴总算是过去了,朱棣也松了口气。

    要不是他故布疑云,今日这关可没那么好过。

    为君之道,在于制衡,当年他爹废除了宰相,加强了皇权,这就造成了皇权和文官集团权力之间的不平衡,这场拔河比赛变得逐渐艰难了起来。

    朱棣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数十年后,大明的皇权逐渐被内阁所压制,后来不得不依靠太监集团来帮他拔河,又造成了宦官乱政的局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