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制药工厂既然要建在江城,不知道龙葵的种植基地,打算安排在什么地方,是要安排在青霞村还是马连子村呢?”李修诚突然问出了一个让人有些意外的问题。
听到这个问题,包括沈薇在内都是稍稍愣了一下。
可看周萧露出来的神情,沈薇怀疑他就是在等这个问题。
“不会安排在马连子村,也不会安排在青霞村的。”周萧回道。
“那两个地方都不合适?”李修诚也笑了,他好像也在等这个回答。
“青霞村是绿意的大本营,那边的种植区域已经饱和,就算我想要把龙葵的种植基地安放在那里,也是没办法的。至于马连子村嘛,也挺缺地方的,而且村里人手不够,也不适合,您身为咱们江城这边的父母官,肯定知道江城现在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用来种植龙葵的吧?”周萧说。
“唔……江城的话,有两个模范村,倒是挺合适的。”李修诚说着,将秘书的手包拿了过来打开手包,手包中拿出了两叠照片,“这个村是杜家村,这个村是茂林庄村。”
“李先生倒是早有准备啊!”周萧接过照片。
“绿意是咱们江城的一面旗帜,在我的办公室,绿意的事情仅次于人命。”李修诚捧了一句。
周萧淡淡一笑,和沈薇看起了照片。
这两个村子都是李修诚精心挑选出来的,首先是犯罪率最少的两个村子,其次是外出务工人员最多的两个村子,当然两个村子的贫富程度是差不多的,在面积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距离市区的距离也差不多相等,要看的就是看哪个村庄更顺眼了。
“李先生觉得哪个村庄更合适?”周萧将这个问题甩给了李修诚。
既然是李修诚挑出来的,对这两个村子,肯定还是他更加了解。
“杜家村。”李修诚说。
“为什么是杜家村?”周萧问。
“因为杜家村可以给周先生带来三亿的补助,也可以让更多人支持开发杜家村,以绿意公司现在的号召力,就连我都不得不羡慕啊!”李修诚感慨了一句。
不是单纯的感慨。
是真的羡慕,发自内心的羡慕。
他的上一任给他留下了一个大烂摊子,自己蹲监狱去了。
万幸的是,有个绿意公司可以作为突破和开发点,要不然李修诚就真的要骂娘了。一个空降下来的一把手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估摸能在这个位置上蹲个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虽说这个位置也不低了,可李修诚今年才三十多岁,等到五十岁的时候还趴在这个位置上,多少让人有些不甘心。
“杜家村,也可以,那么就……”
周萧话音未落。
“叮咚!”
门铃突然响了。
沈薇歉意一笑,连忙起身去开门。
按门铃的是段建和段海两兄弟,段海的伤还没有好全,就一双腿还勉强能看,其它的部位都绑着纱布和绷带,看起来相当可怜。
“嫂,嫂子好。”段海战战兢兢的问好,眼睛都不敢随便瞄沈薇一下。
他知道周萧在,也知道沈薇非常漂亮,更加知道周萧不只有一个沈薇,还有舒雨晴,甚至是其她女人,但他根本不敢在沈薇的面前乱嚼舌根。
“呵呵,我弟弟。”段建连忙介绍,又说:“听说周先生来了,不知道周先生现在有空吗?”
“现在恐怕是……”
沈薇刚要拒绝,周萧的声音适时响起:“是谁啊?”
“是段先生。”沈薇说。
“那让进来吧,没关系的,您说呢,李先生?”
“是凤洋县的段建?”李修诚明显知道周萧和段建之间的那些矛盾。
“没错。”
听到周萧允许,段建有些迫不及待的进了门。
今天有门!
听起来周萧现在正在招呼客人,这个客人也认识自己,说上两句好话,和周萧的过节说不定就能暂时过去了。
段建拿了拖鞋,也给段海拿了拖鞋。
他们当然是享受不到沈薇给他们拿拖鞋的服务了,他们也不敢,今天是上门求办事儿的,又不是让人家来伺候的。
二人战战兢兢到了客厅,一看到沙发上坐的那几个人,顿时垮住了!
所以说,刚才那个说认识的,是李修诚?
段建“咕嘟”一下,咽了一口唾沫,视线再转向李德生,再看看乔聪,还有李修诚的秘书。
他战战兢兢地问候道:“李先生,您怎么也……”
李修诚笑道:“来找周先生谈一些事情,不会碍着你们吧?”
“当然,当然不会,这位是舍弟,段海。”段建连忙介绍。
“伤成这样还工作,真是辛苦。”李修诚眨了眨眼睛,似是嘲讽般的说出了这句话。
“是挨打了。”段建可不敢瞒着。
“哦?段先生在江城也算有些名气了,真想不到会有什么人敢打段先生的弟弟。”李修诚上下打量着段海,缓缓道:“看起来伤的不轻。”
“是他自己该打,追求一个姑娘,结果人姑娘不肯,他找上门,就……”段建一脸尴尬,实话实说。
“如果是我,我肯定给他送进去了。”乔聪捧哏道。
“送进去,没个一两年,怕是出不来。这么一说,挨顿打,换了两年自由,这顿打也算没白挨。”李德生也插嘴了。
到这个地步,段建哪儿还敢乱说话,只能不住擦着额头上沁出的汗水,一面聆听着李修诚等人的教诲。
事后,段建有好好想过。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段海一个强X未遂肯定有了,要直接给送进去,没个两三年是下不来的,和两三年的牢狱之灾比起来,挨这一顿打,就实在是太轻了。
这是周萧特意这么干的?
没见到沈薇之前,段建还没这么想,见到沈薇之后,就坚定了他的这个想法。
周萧不缺女人。
舒雨晴确实是漂亮,但和沈薇这样的女人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
如果他是故意暴打段海,就为了日后缓和关系呢?
有了这个想法,才有了段建的三番五次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