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粟裕谈淮海战役(2)
这时,刘伯承同志率中野两个纵队在豫西作战,把敌人引向桐柏山区,陈毅、邓小平同志率中野主力于10月22日晚攻克郑州,24日收复开封。25日陈毅、邓小平同志向中央军委建议所部下一步不去淮南,而是集结于永城、毫州地区,无论出宿蚌线或打孙元良都更方便;中央军委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并于30日指示陈、邓进至萧县地区,对徐宿(县)、徐砀(山)两线相机行动。这样,中野、华野便将在战役上协同作战了。我于10月31日电报中央军委:
“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中央军委于11月1日复示:“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这就从组织领导上明确了两大野战军在一个战场进行战役协同。这是淮海战役演变为南线决战的一个重要条件。
演变为南线决战的第二个重要条件是辽沈战役的胜利结束,没有辽沈战役的胜利,我们也不敢下那样的决心。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一个多月东北野战军歼敌45万人,全国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军已在全国范围内,在数量上、质量上、技术上都占优势了。
这时,当面敌情也发生了重要变化。11月7日我们得知敌四十四军已在6日撤离海州,向黄伯韬兵团靠拢,我军立即进占海州、连云港。原定攻打海州已不需进行。当时东北之敌只剩下锦西葫芦岛一处。中央军委几次通知我们这处敌人的动向。海州、连云港被我攻占后,如蒋介石将该处敌人经海路南调徐州战场,也只能绕道上海、浦口,再转运到蚌埠,将失去及时支援的时机。同时,长期隐蔽在国民党军中的何基沣、张克侠两将军即将率部在台儿庄、贾汪地区起义,一旦起义成功,华野可以通过其防区迅速切断黄伯韬的退路,全歼黄伯韬兵团已更有把握。此外,我们又得到敌人有撤退徐州,以淮河为第一线防御之说。有了上述这些条件和情况,我觉得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我们对战役发起后及下一步作战形势作了估计,我和陈士榘、张震于11月7日午时联名发电谭震林、王建安,并报中央军委、陈邓,建议中野主力直出徐蚌段,切断徐敌退路,使邱、李不能南撤;华野主力于歼灭黄伯韬后,协同中野攻击徐蚌段,孤立徐州;下一步或继歼黄维兵团,或歼灭孙元良兵团,或夺取徐州。当时我们认为,不论如何发展,孤立徐州、截断徐敌陆上退路,甚为必要。
11月7日夜,陈士榘同志已赴前指,我进一步就争取在长江以北与敌人决战的问题与张震同志商谈。我们多方分析后于11月8日辰时发电报告中央军委、陈邓,并报华东局、中原局。在这份电报中,我们估计了蒋介石可能采取的两种方针:第一,以现在江北之部队再加上由葫芦岛撤退之部队,继续在江北与我周旋,以争取时间,加强其沿江及江南、华南防御。第二,立即放弃徐州、蚌埠、信阳、两淮等地,将江北部队撤守沿江,迅速巩固江防,防我南渡,并争取时间整理其部队,以图与我分江而治,俟机反攻。接着我们分析了蒋介石若采取这两种方针对我之利弊,认为蒋如采取第一方针,使我在江北仍有大量歼敌的机会。如能在江北大量歼敌,则造成今后渡江的更有利条件,且在我大军渡江后,在苏、浙、皖、赣、闽各省不致有大的战斗,也不致使上述各省受战争之更大破坏,使我军在解放后容易恢复。但如此对江北及华北各老解放区的负担仍将加重,又为不利。如果蒋采取第二方针,可以大大减轻我江北及华北各解放区的负担,使这些解放区迅速得到恢复,但我今后渡江要困难一些(当然困难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并且在渡江后,在苏、浙、皖、赣、闽各省尚需进行一些严重的战斗和部分的拉锯战,且在江南大量歼敌的条件比江北差,这又是不利的一面。我们建议如果各老解放区尚能对战争作较大支持,以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为更有利。如果认为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是对的,则我们在此次战役于歼灭黄伯韬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即以主力向徐蚌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歼灭之(或歼孙元良兵团,或歼黄维兵团)。
我们的建议电报发出后,先收到中央军委11月7日晚的指示:第一仗如能歼敌21个至22个师(整编旅),包括可能起义者在内,整个形势即将改变,你们及陈邓即有可能向徐蚌线迫近,那时蒋介石可能将徐州及其附近的兵力撤至蚌埠以南。如果敌人不撤,我们即可打第二仗歼灭黄维、孙元良,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
但是,如果徐州的敌人南撤,我们怎么办这个电报还未明确。接着收到了军委8日电示:“虞(7日)午电悉。估计及部署均很好。”随即又收到军委9日复示:“齐(8日)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给。”这个电报虽短,真是字字千钧。中央已下定决心将徐州之敌就地歼灭,将淮海战役变成南线决战。
后来,刘伯承同志率中野两个纵队由豫西进入淮海战场。中央军委于11月16日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
四、有人请粟裕谈谈歼灭黄伯韬的作战,粟裕说:
华野围歼黄伯韬兵团是一个大仗、硬仗,是由运动战转为村落阵地攻坚战。打黄伯韬有许多值得谈的问题,我只讲几个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