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坚守我的海工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两百一十三章 野心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范嘉航这话说得是痛心疾首。

    没办法,作为早年参与过常规潜艇研制攻关的技术人员,范嘉航对于潜艇动力系统的情况可谓是知之甚详。

    五六十年代得益于苏联的技术转能让,国内常规潜艇的动力系统说不上世界先进但还算过得去。

    可到了八十年代,国内在这方面就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之前国门还未开放,范嘉航等人还没觉得什么,等到改革开放后范嘉航有机会跟着相关部门组织的代表团出国, 这才发现,人家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已经甩国内很远。

    具体有多远!

    按照范建航的估计,最起码有30年的差距!

    因为国内的常规潜艇的最新款035型所使用的柴油机是源于苏联二战末期研制生产的产品,而德国最新款的209—1400型常规潜艇上的MTU柴油机则是七十年代末的产物。

    两者相差正好30年。

    至于性能就更不用说了,209—1400型常规潜艇上的MTU柴油机即便是没有任何减震降噪的设备的LUO机,启动后的声音都不是很大。

    而035型潜艇内的柴油机就算加装了减振降噪设备,启动起来的噪音依旧令人十分头疼。

    至于可维护性、使用寿命乃至功率上,MTU柴油机更是全方面碾压国产货。

    连国内十分重视的常规潜艇动力都如此,就别说水面舰艇了, 只能说更加拉胯。

    作为还是部门的干部,陈处长自然清楚国内这方面的痛脚,不由得点点头,然后好奇的问:“那株江厂在这方面有什么特别的吗?难道就凭这么一台JJZ—110B真空喷丸除锈机他们就能弄出高水平的船用大功率发动机?”

    “一台设备当然不能,但要是他们持之以恒,不断完善这类高水平加工设备,我相信株江厂终会有一天把困扰国内造船行业的痛脚给彻底解决的!”

    说着,范嘉航忽然压低声音:“我这几天跟从株江厂那边的人听说,他们已经开始船用柴油机壳体铸造的试验了!”

    “这么快!”陈处长有些惊讶,而范嘉航却摇了摇头:“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株江厂其他有关船用柴油机的配套设备也已经着手准备了,只要这次出口文莱的设备回款一到位,就可逐步上马!”

    陈处长点点头:“恩,这次回款除了拿出三分之一上缴邕江外,其他的都基本上留在株江厂, 而绝大部分会被用于技术上的研发。”

    范嘉航听了这话心里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他之前还想着株江厂哪来那么多钱给员工开出那么高的待遇。

    等在株江厂盘亘了几天后, 他才算知道, 原来人家株江厂跟他范嘉航印象中的普通厂根本就是两码事。

    普通场上面虽然婆婆不多,就一个,但产出的利润除了少部分用于厂子的正常运转外,其余的几乎全部上缴。

    而株江厂头上的婆婆虽然有三个,可真正要求上缴的就一个。

    其余两个一个因为株江厂经常提供评价的高性能武器装备和弹药,甚至某些时候连研究经费都不用部队负担,自己扛起所有。

    令婆婆之一的海军陆战队,也可以说是N舰队着实是不好意思开口讨要,而是以一种支持株江厂研发和扩大再生产的名义,将这部分留在了株江厂。

    具体有多少,范嘉航不得而知,总之绝对不少。

    因为株江厂向波斯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出口的大量“特殊工业品”全部挂在N舰队这边的账上,其他两个婆婆根本无权染指。

    所以光这部分资金就足够株江厂挺直腰杆子给全厂干部职工提高待遇了。

    至于另外的婆婆中信公司,人家本身就是以培育骨干企业为己任,对于株江厂这样刚刚转型到新业务,整体成长潜力巨大的企业单位,中信公司一般是以培育和扶持为主,自身不投钱就不错了,怎么可能从株江厂这边抽血出去?

    所以这部分也被留在株江厂。

    三分利润独得其二,任谁有了这样的财力腰杆子不硬!

    当然,有钱并不是范嘉航对株江厂评价颇高的主要原因,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还是株江厂在研发投入上的力度。

    在范嘉航看来不是简单的多与少能形容的,而是要用惊人来描述。

    因为除了留下很少一部分作为整个厂的正常运转外,几乎所有的利润全部被温大伟投入到船舶前沿技术和工艺的研发研究当中。

    而这也是范嘉航要说的第二点:“如果说JJZ—110B真空喷丸除锈机能看出株江厂的未来,那另一款JJZ—315C型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接机便完整的展现了他们当下的野心!”

    “哦?具体说说看!”陈处长眉头一挑,拿起酒瓶为范嘉航满上酒水,而此时已经完全放开的范嘉航直接就满上的酒杯端起一饮而尽,然后继续说道:“你知道现在株江厂的厂房里有多少JJZ—315C型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接机?”

    “多少?”陈处长问。

    “32台!”范嘉航报出了个数字,陈处长闻言不免有些诧异,因为这点儿焊机数量简直不值一提,要知道即便是小型船厂,焊机数量也要在30台以上。

    毕竟船舶制造最基础也是最普遍的就是焊接,焊机少了怎么能行。

    范嘉航似乎对陈处长的反应早有预料,见状不由得笑了笑,自己拿起酒瓶自顾自的满上,然后举起酒杯再次将杯中的酒喝得一干二净,这才缓缓的说道:“那你知道株江厂合格的焊工有多少?”

    “多少?”陈处长再次问。

    “64个!”范嘉航说道,然后伸出两根手指:“跟他们的JJZ—315C型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接机的比值正好是2:1,这个比例怎么说呢?

    跟日本那些享誉世界的主流船厂的比例是一模一样的,远远高于咱们国内那些所谓大型船厂的5个焊工才一台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接机的水平,更远胜于那些连一台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接机都没有,却整天自觉良好,牛气哄哄的船厂,所以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次没等陈处长发问,范嘉航便带着些许的醉意说道:“这意味着株江船舶制造厂想要成为国内……不,应该是这个世界一流的造船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