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高低起伏的山路上。
朝鲜西边连绵的大山,给了他充足的安全感。
多尔衮看着神色惊慌的朝鲜两班贵族和脸色惶恐的昭显世子。
他走过去,看向昭显世子,面色温和的说道:“昭显世子,你不要害怕。
我们这是清君侧,昭显世子认为当代朝鲜国君李倧昏庸无度。
昭显世子大义灭亲,借兵助剿,我们会拥立昭显世子为朝鲜新的国君。”
昭显世子明白,这是多尔衮为了方便统治朝鲜,减轻朝鲜贵族和百姓对于后金的反抗,想出来的一套说辞。
他肯定会成为傀儡国君,等到后金势力在朝鲜站稳脚跟,他就会被一杯毒酒送走。
如果汉人能打败八旗,攻下朝鲜。
到时候他的下场会更惨,自己到那时,会选择直接饮用一杯毒酒。
昭显世子用女真话,语气谦卑的说道:“摄政王大人,我一定会配合你们。”
多尔衮拍了拍昭显世子太子的肩膀,哈哈大笑道:“不错,你很不错,女真话学得很好。
汉人有句话,我很认同。
识时务者为俊杰。
昭显世子只要配合我们,你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多尔衮对于范文程这个计策很满意。
多铎一路攻城略地,已经快打到朝鲜的都城平壤。
他们这一路,打着协助昭显世子清君侧的旗号,朝鲜的两班贵族开始有一定的反抗,当他们发现无法阻挡八旗大军之后。
两班贵族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他们立刻就加入清君侧的队伍。
多尔衮突然听到八旗军阵后方,传来了哭泣之声。
他神色一变,让范文程教导昭显世子和朝鲜两班贵族应该做什么事情。
他立刻赶到后军之中,查看是后军之中是怎么回事?
八旗势力刚刚稳定,现在经受不起太严重的事件。
多尔衮第一个想法,是小大汗福临经受不住旅途劳累,直接去世。
大玉儿看到多尔衮回营,他的泪水不住淌下。
“多尔衮,出大事了。”
多尔衮眉头一皱,询问道:“大汗的身体怎么样?”
大玉儿擦了擦眼泪,道:“大汗的状态很好,没有出任何事情。”
多尔衮又问道:“汉人越过朝鲜边界,主动向朝鲜发起进攻。
前线的八旗子弟,挡不住汉人的进攻,造成一些伤亡。
这件事我早已经预料到。
辽东平原地区一马平川,我们利用骑兵之利,能在那里攻破大明的防线。
汉人的兵锋更强,我们想利用辽东平原防守,那也没有办法。
朝鲜这里完全不同,从汉代到明代。
中原王朝或地方诸侯,都对朝鲜有着短暂的统治。
但最后都没有形成有效的统治。
主要原因就是朝鲜西部地区多山,非常有利于防守。
汉人的火器最为犀利,在这种多山的地形之中,火器的力量受到限制。
我们只要整合朝鲜的力量,建设朝鲜八旗。
依靠朝鲜八旗这种炮灰力量,守住朝鲜不算困难。
一时的失败,不影响我们最终的胜利。”
多尔衮的信心很足,他选择东进朝鲜,就是觉得朝鲜这里,胜机最大,他有把握挡住汉人的进攻。
大玉儿一边哭泣一边说道:“多尔衮,我说的不是这件事情。
有部分八旗兵逃到朝鲜这里,他们带来了沉阳城的消息。
我们留守在沉阳城的族人全军覆没。”
多尔衮面色如常,道:“这种情况我早有预料。
我们都留在沉阳城,那也改变不了战争的结果。
我和岳托两人带这么多人逃出来。
只要有一方存活下去,我们后金还有在兴起的机会。
我们这种草原部落,就是韧性强。
蒙古部落当时已经快被人吞并,铁木真能带领蒙古部落崛起。
我的父汗以七副铠甲起兵,把后金发展壮大。
我现在兵甲数万,手中的实力远超父汗。
我还有什么理由放弃,我相信早晚有一天,我会带领后金再度崛起。”
大玉儿看着自信的多尔衮,道:“多尔衮,我刚才的话没有说完。
我们哭泣是因为汉人关于八旗儿郎的处置。
八旗贵族基本都失去性命。
女人全部被处以流放,男人全部被贬为奴隶。
属于建州女真部落的男人,无论年龄大小,全部被汉人阉割。”
多尔衮听到这个消息,他眼睛瞪大,愤怒的吼道:“奇耻大辱,奇耻大辱。
我宁可他们被汉人杀死,也不想他们屈辱的活着。
汉人这是在用这种办法,侮辱我们。”
多尔衮立刻召集八旗所有贵族,当众宣布了这则消息。
多尔衮抽出他的佩刀,把他的金钱鼠尾头发,割下了一小绺头发。
他以发代首,发誓道:“汉人逼迫我们,我们已经没了退路。
我们女真人与汉人势不两立。
汉人对我们的恨意,已经毫不掩饰。
我们现在唯一的选择,那就是与汉人血战到底。
我们投降或是失败,最好的结局,那就是变成一个太监。
我们要做堂堂正正的八旗男儿,不做没有卵蛋的怂货。”
多尔衮心中恨意翻腾,但他利用这个机会。
统一了八旗子弟的思想,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已经与汉人不死不休。
多尔衮安排的心腹,立刻高声喊道:“血战到底,不死不休。”
八旗的贵族齐声喊道:“血战到底,不死不休。”
贵族手下的军队,他们跟着贵族齐声喊道:“血战到底,不死不休。”
多尔衮看着士气如虹的八旗子弟,他对后金的前景更有信心。
由于血仇的刺激,现在八旗子弟的士气重新回来。
多尔衮大喊道:“攻破平壤不封刀,你们的妻妾和包衣奴才,会重新回来。
我们要利用朝鲜重新崛起,大家随我上阵杀敌。”
多尔衮带着士气如虹的八旗军队,向着朝鲜的都城平壤发起进攻。
………………………………
朝鲜皇宫之内,当代朝鲜国主李倧把自己的次子凤林大君李淏叫进宫殿之中。
李倧任上就是多事之秋,他是政变上台,在任上也经历多次政变。
朝鲜经历过倭寇入侵,遭受到极大的损失,被掳掠的人口就有十多万。
朝鲜朝局又经常动荡,他只能勉力维持。
李倧任上朝鲜又被后金入侵,他只能卑躬屈膝,把昭显世子送去沉阳城为质子。
李倧在暗中谋划力量,借助大明的实力,反抗后金。
没想到正在积蓄力量的时候,时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朝鲜投入重注的大明,直接被内部崛起的反贼推翻。
朝鲜之前积累的人脉,全部消失不见。
没了大明的支持,朝鲜根本就没有办法反抗后金。
朝鲜正在犹豫,是否改弦易帜,派人前往大华王朝,请求大华王朝的册封。
朝鲜一旦做出这个选择,他们必然会被后金再次入侵。
正是因为有人的利益受损,朝堂上关于这个事情的讨论,一直没有取得共识。
只是像往常一样,拖延了几个月时间。
这几个月时间,时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华的实力强悍,向后金发起进攻。
后经无力反抗,多尔衮带着八旗大军,直接向朝鲜攻来。
李倧派遣朝鲜最强大的军队抵抗。
仅仅用了大半月时间,后金的八旗军队,已经快打到平壤城。
朝鲜训练的军队,根本没有办法抵挡八旗大军。
特别是后金以昭显世子的名义,用清君侧作为掩饰。
有了这个名义,就给了两班贵族投降的借口。
朝鲜现在,已经无力抵抗后金的军队。
朝鲜现在走错一步,那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传下来十六代的李氏朝鲜,将会不复存在。
李倧看着自己次子李淏,他的性格与自己类似,也是坚定的挺明派。
一直在谋划着反抗后金,让朝鲜重归大明的藩属国。
李倧语气沉重的询问道:“李淏,你对现在的时局有什么看法。”
李淏立刻跪在地上,恭敬的说道:“父王,请让儿臣领兵抵抗八旗军队。
儿臣哪怕是战至最后的一兵一卒,也绝不会让八旗军队进入平壤。
儿臣请父王退守汉城,由儿臣在平壤抵抗八旗军队。
只要我军节节抵抗,拖到天朝的军队进入朝鲜,我们就能取得胜利。”
李倧听着李淏的话,他满意的说道:“李淏,你的忠心可嘉,但不能螳臂当车。
我们朝鲜的力量太渺小,根本挡不住八旗军队的进攻。
天朝的军队,我们绝不能凭借天意,慢慢的等待。
李淏,你知道父王我为什么不想做后金的藩属国,而是千方百计想做大明的藩属国。”
李淏站起身,恭敬的回答道:“父王,后金的侵略性太强,我们做后金的藩属国,早晚有一天,后金会把朝鲜一口吞下。
做大明的藩属国却十分安全。
大明的洪武皇帝把朝鲜列为不征之国。
大明历代皇帝也都恪守这个祖训。
一旦朝鲜被外敌入侵,比如万历年间被倭寇入侵。
大明还出动大量的军队,帮助朝鲜驱逐倭寇。
这种不会侵略我们,遇到危险还会帮助我们的宗主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怀念。”
李倧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没错,对于我们来说,后金是豺狼,大明却是护家的忠犬。
现在的形势,明显是汉人与女真人激烈斗争,我们朝鲜人被这两方势力斗争波及了。
2k
我们小小的朝鲜,绝不能完全倒向某一方势力。
现在的朝鲜就十分危险,一旦昭显世子清君侧成功。
朝鲜就成为后金手中的傀儡。
后金最终取得胜利,朝鲜会直接被后金吞并,我们李家不会有好下场。
大华王朝击败后金,占据朝鲜。
他们为了清算支持后金的朝鲜,我们李家也不会有好下场。”
李淏神色大变,冷汗都出了一身,连忙询问道:“父王,你这么说,我们朝鲜已经没有好下场了。”
李倧苦笑道:“我所说的结局,这是昭显世子清君侧成功,是我们朝鲜完全倒向后金势力。
我们作为一个小国,在这种两雄争霸的时候。
绝不能把所有筹码,全部压到某一个势力上。
狡兔三窟,作为一个国家,更需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李淏,我准备派你去大华王朝的京城求援。
我们朝鲜两面下注,昭显世子下注后金势力,你去下注大华王朝。
这样无论是哪一方胜利,我们李家都有一丝喘息的机会。
更何况现在大华王朝的胜率更高一些。
我们必须要派出身份足够的人投奔大华。”
李淏听到父王这么说,他就明白自己的定位。
自己需要前往大华王朝,像取代大明的大华求援。
大华王朝取代大明王朝,朝鲜作为大明王朝的藩属国,主动投入大华王朝的怀抱。
这种万邦来朝的局面,中原王朝的皇帝,一向是非常喜欢。
李淏感觉只凭借凤林大君这个身份,没办法让大华皇帝看中。
他立刻跪下请求道:“父王,我只作为一名王子,人微言轻。
现在还不知道大华王朝的皇帝,对我们朝鲜的态度如何。
儿臣请求父王封我为朝鲜国君。
儿臣以朝鲜国君的身份向大华王朝求援,这才能有更大的机会,求来天朝的大军。
天朝大军击败后金之后,朝鲜还由我来统治。”
李倧刚听完李淏这个说法,他眼底闪过一丝杀气。
李淏也要谋求朝鲜国君的地位。
他随后思考李淏的话,觉得这个方法,确实更好一些。
亡国的国君亲自去宗主国求援,成功的概率更大一些。
“李淏,父王答应你这个请求,仪式一切从简,父王这就召集两班重臣,宣布传位诏令。”
李倧说到做到,他立刻通知两班重臣。
宣布把朝鲜国君传位给次子李淏。
两班重臣,都以为李倧学习宋徽宗。
在城破之时,把国君的位置传给自己儿子,以保全自己的名声。
但国君李淏接下来的做法,惊呆了两班重臣。
朝鲜第十七代国君李淏宣布亲自去大华王朝,请求大华王朝皇帝的册封。
在朝臣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朝鲜国君李淏带着几位亲信大臣,乘坐船只前往大华王朝的京城。
太上皇李倧继续主持朝鲜的政务。
多尔衮带兵打到平壤城下。
太上皇李倧知道平壤根本守不住,直接打开平壤的城门,向清君侧的八旗大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