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王二十三年,鲁僖公六年,齐桓公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54年。
应齐侯之邀请,齐侯、宋公、鲁侯、陈侯、卫侯、曹伯六国诸侯再次会盟,共同商讨伐郑之事。
郑国逃盟,又勾结楚国,以此出兵也算师出有名。
而另一方面,晋国灭虢、虞两公爵国之事所造成的动荡还在华夏各国间持续发酵着。这一对比,齐国这个老大哥虽然也有自己的私心,且齐侯十分好大喜功,但是比起晋国动辄就灭人国来说还是要好上许多的。
中原如今确实需要这么一位老大哥带领着,仅凭它“迁邢存卫定鲁”之事,人品多少还是有保证的。
所以五国诸侯们再次不辞辛劳地前来会盟,安定郑国,就能安定王室,楚国、晋国这两个狼子野心的大国也能有所收敛。
许国自然也是齐国的忠实盟友,此次许国虽未参加诸侯会盟,但是国内早已枕戈以待。许国就在郑国南境,自然也是会参与此次诸侯伐郑的行动中去的,郑许昔日仇怨不小,自也希望收复那些仍被郑国占领的疆土。
所以六国会盟实际上仍是七国联军,之前的八国诸侯集团除了郑国这个反骨仔外,其它各国的亲齐政策并无发生改变。
于正也率领着自家军队跟随着卫君参与了此次盟会,不过盟会其间,他让和自己有些交情的齐国工正,受封于田的大夫陈完陈敬仲代为引见,却是去求见了齐相管仲。
“管仲大夫,这位便是卫国的于正大夫,‘铁’之一物便是出自此人之手。”陈完领着于正进入管仲的居所,为二人介绍道。
“久仰久仰,某与于正大夫于两次诸侯盟会也有数面之缘,只是一直未有深交,深以为憾。今日还要托敬仲代为引见,实乃管某失职。
于正大夫黑山铸铁炼兵之事,闻名数国。改‘恶金’为‘良铁’,器质不输铜器,实乃惊世之才。如今我齐国军中也有军部分卒采用了铁制武器,以弥补铜兵的不足。”
管仲也显得很热情,直言久仰于正大名,更说起了如今在山东各国间日益兴盛的铁器贸易。
铁,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在楚国和齐国都有铁器的踪迹。
《国语·齐语》记载,管仲曾向齐桓公谏言:“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欘,试诸壤土。”
可见齐国是有铁的存在的,只是因为炼制技术的原因,齐国所产铁的硬度不足,因而被称为恶金,只能用来制造农具种田。
所以当于正的黑山硬铁大行其道的时候,齐国自然也是十分吃惊以及艳羡的。管仲也曾组织工匠们就冶炼硬铁一事展开攻艰战,但是成果一直不大。
管仲思咐道:今日,于正主动前来拜访自己,明显是有求于己,自己或许可以借此逼他说出冶炼硬铁之关键所在。
三人于门口见礼寒暄了一番,管仲这才将两位客人让进了室内,一一坐定之后,于正也将自己此行的目的缓缓道出。
“我之宗室,乃武王所封之邘国,堂堂邘叔之后。可自强郑东迁以来,周边数国宗庙社稷倾覆,邘国也被割去大片领土,独留邘邑,依附郑国而存。然郑国压迫不止,又强征邘民为伍,邘民苦不堪言。
今日郑国勾结蛮夷楚国,蛊惑天子,人所讨之。我邘国不愿再为虎作伥,愿脱离郑国,加入到齐侯‘大义’的行列,恳请齐侯允之。”
于正大义凛然的说道,希望齐国能支持邘国独立,这也是削弱郑国之举。郑国的附属国可不知邘国这一个,比如之前被楚国所俘虏的聃伯,聃国也是郑的附属国。还有申国,申国虽是侯爵,但已为郑国所夺,同样成为附属。
若是邘国能借此机会独立,或许其它附属国也会蠢蠢欲动,倒是郑国必将分崩离析。
然而管仲何许人也,他如何能不明白于正的小心思,故而特意问道:“于正大夫所言不无道理,邘国既有独立之心,我齐国必当竭力襄助。
然而,君乃卫国大夫,如今既非邘国公子也非邘国大夫,却如何能代表邘国朝堂的意思?”
管仲似笑非笑,看着于正。
于正则言:“邘国毕竟是正的母国,生养之地;邘民也多是正的宗族之人,所以……”
于正还欲再说,却见管仲大夫一个劲地笑着摇头,似乎并不认可。
这时,一直在旁听着二人交谈的陈完却突然开口言语道:
“子敬,当着管仲大夫的面,你还是直说吧,汝是否有意邘侯之位?”
于正被陈完突然之言吓了一跳,不过他马上也反应过来,既然是有求于人,还是真诚为好,更何况管仲乃千古名相,又岂会看不穿自己的心思,这般藏着掖着反显得自己小家子气。
于正还是第一次在人前展露自己的野心,只见他眼神犀利道:
“不错,正若能登上邘侯之位,必先使邘国重新独立,然后再从强郑手中收复失地,重建邘国社稷。
若正是邘侯,今后定当以齐侯马首是瞻,为齐侯扼守虎牢门户,看守好上洛之路。”
说出这番话,于正心中愈发坚定,明确了自己的方向。
“很好,如此我们便可以来谈一谈具体的条件了。”管仲笑着道,一副看着羔羊的样子。
最终,于正付出了两千斤铁为代价,管仲这才应允下来,会让于正独自领着自己的军队,从北面进攻,恢复邘国故土。
齐国不会插手邘国国君的更立问题,但是如果于正能顺利登上君位,齐国也会立马予以承认。
虽然这只是管仲的许诺,但是管仲在齐侯心中的地位如何人尽皆知,既然管仲已经答应,那么此事八九不离十再齐国便能通过。
而等于正真正登上邘侯之位后,于正还需向齐国传授硬铁冶炼的技术,这才是此次交易的重点,真正的各取所需。
以齐国的实力,也根本无需担心于正会反悔,到时刀兵加之则悔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