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娶妃后,我有了读心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百三十一章取消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确实有点少,几千斤的土豆听着多其实也没多少,要把四千亩地全种上,得全靠那些红薯了。

    皇上吃过午饭便拿着一袋子土豆带着他的朝臣们满意的回了宫。

    就在朝臣们都以为皇上会大肆奖励一番瑜郡王时,右相终于上了一封重病请退的折子,隔天皇上便在朝上提出取消丞相制,成立内阁的事。

    “启禀皇上,大兴朝从建国之初便实行丞相制,皇上怎么能擅自更改开国皇帝的旨意呢?”

    皇上道:“开国之初之所以设立丞相制,是因为靳、鲁两位大人陪太祖皇帝出生入死,三人亲如兄弟,大兴初建,两位大人便要功成身退,太祖皇帝为了留住二人才设立左右丞相之位,以示自己离不开两位大人辅佐的意思。

    这丞相之位本就是为靳、鲁二位大人所立,如今二位大人早已不在,就连他们的家族都已没落,取消丞相制有何不妥?”

    众朝臣哑口无言。

    看这些人都不说话了,皇上又道:“两位丞相在时,就是由几位大学士和他们一起处理机要事务。

    即日起成立内阁,内阁成员即为原来的五位大学士,大学士原为五品官,升为三品。

    原督察院另立一位督察御使,品级正一品,右督御史鲁大人升任督察御史。”

    原来的大学士,就是皇上的秘书,官职不高不说,还没什么话语权,如今不仅从正五品升为了正三品官,还不用在左右丞相的监督下做事了,可以说是地位上升了一大截。

    督察院原来是左督御使和右督御使为督察院的最高长官,分别为正二品,现在则是右督御史连升两级,成为了正一品督察御史,左督御史张丛一下子沉了脸,原本他和鲁大人是同级,现在,人家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他心里简直憋屈极了。

    然而皇上的话还没说完,“原御史大夫顾献升为正二品右督御史。”

    鲁大人和顾献立刻出来叩头谢恩。

    谁也没想到,取消了丞相制顾献竟然直接连升三级。

    皇上让二人平身,“另外,所有朝臣的俸禄也要上调,一品从一品官年俸调整为六千两,禄米六千石,二品从二品官俸禄五千五百两,禄米五千五百石……”

    “同样,贪污罪的标准改为五百两起步,凡犯贪污罪者,轻则重打二十大板,并收回所有贪污所得,罚银双倍,重则直接免官。”

    意思就是,朕给你们长俸禄,你们若还去贪,那就别当官了,回家吃自己去吧。

    众官员立刻不纠结取不取消丞相制这件事了,因为大家最关心的始终是自己的利益,反正,不取消丞相制,他们也做不了丞相,可是这次长俸禄却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

    “还有!”朝臣们平时都怕了听皇上说“还有”二字,可是今日这两字听在他们耳里分外的顺耳。

    “兵部尚书官复原职,赏黄金五百两。”

    得,与他们没什么关系,不知怎的,这些朝臣们竟然有些失望。

    兵部尚书早就该官复原职了,毕竟当初在谈判桌上来的那么一出不过就是做戏,也好在当时顾献够嚣张,让老奸巨滑的明宣王信了兵部尚书的那番说辞,若换个人,肯定达不到那样的效果。

    接下来,皇上就将九品十八阶的官员薪俸调整表发了下来,朝臣们是越看越兴奋。

    原来的正从一品和正从二品官员俸银是每月一百八十两加禄米双倍,其他级别的官员没有双倍俸禄可拿,三品官一年就一千多两的俸禄加一千多石的禄米。

    现在就好了,三品官一年光是俸禄就有四千五百两,还有四千五百石的禄米,就是区区九品小官每年也能领个1000两白银加同数量的禄米,要知道原来的九品官每月才能领三十两银子外加一点禄米。

    下朝后,齐掌院,六部尚书、督察御使鲁大人、辰王和太子全被叫去了朝阳殿议事。

    一是春闱在即,皇上依然命齐掌院负责这件事、

    另外,皇上还要考察下面的官员,这个考察和吏部的考核完全不同,成员基本于皇族成员组成,太子安王,瑜郡王,二皇子三皇子五皇子七皇子再加一个督察御使,考核过程采取打分制,一个官员一个官员面试,连六部尚书都不能例外,综合分数高的留下,不合适的,春闱马上开始,自有人能随时顶上。

    于是,当晚就有不少得到消息的官员匆匆活动起来,皇上的话还言犹在耳,收受五百两就是犯了受贿罪,见到那些提着礼物上门的,脾气好的,就被客客气气的请了出去,脾气不好的就直接被连人带礼物骂了出去。

    在这风口浪尖上,谁敢收那些礼啊,他们又不想回家吃自己!

    于是,从初十这天开始,由辰王带着一众侄子(苦熬三个多月,七皇子的小作文终于被皇上勉强通过了,禁足自然也就解了)和鲁御史组成的强大打分团便在各部转悠了起来。

    大到尚书侍郎小到主事,每一个都会被察问一番,当然这些问题都是辰王私下找叶寒瑜研究后定下的,然后以辰王为首的打分团为他们每个人打分,打完分后的册子再全部呈给皇上御览,考察过的人才能继续留任或是升职,分过于低的要么被贬职,要么就只能回家吃自己了。

    这些考察团的成员真以为只是打分就行了吗?他们还要列出如此打分的一二三点,当然你也可以说你对此人不熟不予置评,那就不需要打分了。

    皇上主要看的就是六儿子的评价,其他人的评价并不重要,因为其他人只是被拉去陪绑的!

    叶寒瑜的评价几乎写的是满满当当,有无能力以及优缺点,还有他们各自是谁的人,比如那位兵部的楚侍郎,上次青楼那件事中叶寒瑜就给楚侍郎做了标注,但那时并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问题。

    但这次,叶寒瑜就直接写上了,楚侍郎就是安王的人。

    若这件事是别人捅了出来的,或是安王一直老老实实的窝在安王府中当他的病秧子,皇上一定会怀疑那人别人用心,但很不可巧,他的儿子中最没有“上进心”的就是老六,他不会用这种办法阴别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