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志公传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因图色设局害命 为全节烈女殒身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小志公在父母的疼爱下日益长大,萧士夫妻中年得子,异常欢喜。

    萧士饱读诗书,知道这孩子必有来头!因为一般人家不会丢弃儿子,即使丢弃,也不会放到树上鹰巢里去!而且在小志公的襁褓里发现一片金色树叶,不知是谁放进去的,也不认识是什么树叶。先曾丢弃过这片树叶,但树叶自己又回到襁褓里,与志公形影不离,于是好好收藏起来。

    萧士夫妻悉心抚养小志公,很快就发现志公天赋大异于常人!

    一岁不到就能开口说话,三岁识字,五岁会写文章,而且过目不忘!

    萧士喜出望外,越发悉心培养,把自己平生所学倾囊传授,小志公很快成了一个才子!

    这天晚上,窗外下着大雪,一家三口坐在屋里吃火锅,其乐融融。

    萧杨氏夹了块羊肉放到志公碗里,志公嫌弃地把筷子一放,不吃了!

    萧士责怪妻子:“儿子向来不吃肉,你又何必勉强?”

    萧杨氏委屈地说:“宝贝正在长身体,谁家孩子不吃肉?”

    萧士说:“我家儿子就不吃!你忘了,了尘方丈说过,他将来必是佛门中人。”

    萧杨氏说:“方丈就说说而已,我儿子这么有出息,难道你不想给他找个合适的媳妇,传宗接代,光耀门楣?”

    萧士说:“我从得了这个儿子后,好多事情都看开了。就算我们儿子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了,百年之后他和我们都不在了,谁还记得?佛经我是越看越喜欢,众生皆苦,哪个活得开心?皇帝怕人篡位,大臣怕人参奏,将军怕出战战死,女人怕遇到负心汉,男人怕养不了家老婆跟人跑了”

    萧杨氏叹了口气,说:“我只是拜观音求子,不想儿子将来当和尚!夫君,明天我们在去同泰寺,拜会了尘方丈,看他怎么说?”

    萧士颔首同意,夹了些青菜、蘑菇放到志公碗里,小家伙欢快地吃了起来。

    第二天巳时,萧士一家登上鸡笼山,来同泰寺拜见了尘方丈。

    同泰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刹。梁武帝曾先后四次到同泰寺出家为僧,主要建筑有:药师佛塔、大雄宝殿、观音殿、豁蒙楼、景阳楼、香台、胭脂井等。

    同泰寺与皇城隔湖遥遥相对,整个寺院依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盛极一时,无愧于“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之誉!由于皇帝的尊祟,同泰寺俨然是南方之佛教中心,天竺高僧菩提达摩从天竺来建康时,就居于此。

    梁武帝经常到寺里说法讲经,听众逾万,并曾先后四次到同泰寺舍身为僧,脱下皇帝龙冠蟒袍,穿上僧衣,在寺中过起僧人生活,人称为“皇帝菩萨”。

    中国禅宗原始的宗风,其实是达摩的“达摩禅”、傅大士的“维摩禅”、以及志公后来创立的“大乘禅”组成。

    一家三口进了同泰寺,小志公欢快异常,在寺里跑个不停,如鱼得水。

    萧士对妻子说:“你看,儿子与佛有缘吧?在我们家里,他不大说笑,除了读书有兴趣,别的孩童找他玩耍,他还不爱搭理!你看他进了寺庙,多么开心?”

    萧杨氏说:“出家有什么好?不能吃荤,不能结婚,我们养他一场,老了依靠何人?”

    萧士叹了口气,说:“我看佛经,悟出一个道理!做人谁不苦?成婚有成婚的烦恼,出家有出家的快乐!你忘了咱们孩子是观音菩萨送来的,必然与佛有缘。而且,佛教提倡孝道,本师释迦摩尼佛也是先完成人道,才去修佛道。佛经记载,一人得道,九祖升天,将来我们沾儿子的光呢!”

    说话之间,夫妻二人已经走到方丈室门口,门开着,却空无一人。

    忽然身后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二人转身一看,了尘方丈笑容可掬站在身后,旁边还跟着笑嘻嘻的志公。

    了尘方丈伸手延客,让进方丈室,亲自泡茶。

    茶香袅袅中,萧士问:“方丈,我们夫妻特来请教,志公什么时候能出家?他在家里不吃荤,也不爱和孩童玩,沉默寡言”

    了尘方丈沉吟道:“多蒙二位施主抚养他,每次他来寺里玩,我都和他谈话,他文化进步很快!至于出家一事么,需水到渠成,强求不得。其实傅大士也来过寺里几次,对这孩子颇为关切,他的佛法修为远在我之上,将来若能拜他为师,强过老衲百倍!”

    萧士说:“弟子也看佛经,听闻傅大士提倡‘维摩禅’,方丈能指点一二么?”

    了尘方丈说:‘维摩禅又称为‘居士禅’,起源于佛陀同时代的一位居士叫维摩诘,又称维摩大士。维摩大士有四大特点:

    1、他是在家信众,有妻子儿女,却能指导出家众修行佛法。

    2、他资财无量,从政、经商圆融无碍,却智慧圆满,证悟到佛的果位。连被誉为‘法王子’的文殊菩萨也赞叹他,甘拜下风。

    3、他辩才无碍,善于随众生根基采用不同语言度化他们,佛陀的十大弟子、诸多菩萨都有与维摩诘居士辩论、甘拜下风的经历。他被誉为古佛‘金粟如来’转世。

    4、他的修行方法是‘不二法门’。佛陀亲自将《维摩诘经》命名为《不可思议解脱经》,修学维摩诘居士的‘不二法门’,可以得到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不二法门’最初由傅大士所倡导,傅大士是‘中国维摩禅’的祖师,被誉为‘弥勒菩萨’转世。

    ‘维摩禅’以儒行为基、道学为首、佛学为心,提倡‘出世与入世不二、有为与无为不二、生活与修行不二、自利与利他不二’,以心为修行道场,是最贴近大众生活的修行法门”

    萧士喜道:“这么说,我也能学?傅大士何时来?”

    了尘方丈沉吟道:“傅大士随缘度化,忙碌异常,何时出现,并无定期。施主还是看缘分吧,好生抚养志公,将来你必定受益。还有一事,你喜饮酒,近来印堂发黑,恐有不测之祸,慎之慎之”

    萧士枯坐了一会,说:“富贵有命,生死在天,随他去吧。如在下遭逢不测,志公还望大师照拂。”

    了尘方丈默然颔首,萧士和萧杨氏心中忐忑,告辞回家了。

    只过了三天,了尘方丈的话应验了,萧士酒后遭遇了临川王毒手,不幸被害死!

    当时科举制度跟近代大略相同,要想博取功名先得考秀才,因此秀才之选最为重要,是踏进仕途的基础。而秀才都由各州郡的“中正”官把持选举,故所举多世家豪族。建康的中正官叫萧志高,是皇族旁支,与萧士并无瓜葛。

    萧士有个好友叫卢玉明,与萧士颇为相得,两人经常诗词唱和,把酒言欢,算是知己之交。卢玉明本来也是布衣,但名利心重,家境尚可,去年重金贿赂了中正官萧志高,选为秀才。

    这天傍晚,卢玉明兴冲冲地来找萧士,说:“萧兄,今晚我在‘燕来楼’宴请‘中正’萧志高大人,我在萧大人面前说了你许多好话,还把你的文章给他看了!他想见一见你,晚上我们一起去饮酒?”

    萧士兴味索然,说:“多谢卢兄美意,我早已无心于仕途,耕读持家,把儿子拉扯大就行了。”

    萧杨氏劝道:“夫君,卢大哥一片美意,你就去吃顿饭何妨?”

    卢玉明笑道:“弟媳之言有理,你去见机行事,也并非所有官员都是坏人,投契就深聊,谋个秀才,送礼的钱愚兄替你出了!不投契吃顿饭就散场,也不会拿你为难。”

    话说到这份上,萧士只好说:“多谢卢兄,待到申时我骑驴去你家便是。”

    卢玉明大喜,说:“我有备而来,带了两匹马来,你我一人一骑,马上出发,先去建康城里逛逛,然后赴约,去那‘燕来楼’。”

    萧士还在犹豫,萧杨氏拿着一叠诗稿走过来,说:“夫君,把你的得意之作带上,给萧志高大人看看。”

    小志公默默地站着不说话,萧士临出门时抱起他亲了几口,不想这一别竟是诀别!

    “燕来楼”其实离得并不远,鸡笼山在玄武湖南,“燕来楼”在玄武湖北,隔湖相望。湖水清澈,鱼虾极多,湖边林木葱郁,是处风景胜地。

    “燕来楼”傍湖而建,楼高三层,以湖鲜菜为主,食客极多,生意兴隆。

    卢玉明带着萧士骑马一路游玩,来到楼下,把马匹交给小二;包厢早已定好了,二人先坐下喝茶。

    卢玉明亲自给萧士斟茶,一边劝他:“老弟,自古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历代都是当权者生杀予夺,我们平民百姓只能顺势而为,才能在动荡的时局中混口饭吃。”

    萧士惊讶得瞪大了眼睛,问:“卢兄,今日你为何判若两人?平时你与我诗词唱和,也是个有气节的文人。孔圣人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今日你为何说出这等话来?”

    卢玉明看了看萧士,欲言又止。

    萧士端起茶杯啜了一口,说:“安贫乐道,是我们文人的本分,孔圣人当年也不得志于诸侯,到处游说,最终终老田园。但他的儒学,影响了中国上千年!今日的科考,不还是以孔子学说为考题么?无非是有人求身前名,有人求身后名,如此而已。”

    卢玉明淡笑笑,说:“兄弟一直是儒雅之人,耕读世家,淡泊名利。愚兄却不同,家里经营着商铺、当铺,不得不与官府打交道,所以沾染些市侩习气,也是在所难免。”

    萧士淡淡一笑,说:“人各有志,卢兄。只不知这位萧志高大人秉性如何?若是粗俗不堪,这顿饭不吃也罢。”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狂妄的笑声,进来一个人。

    卢玉明毕恭毕敬地站起来,拱手施礼:“萧大人,在下恭候多时。”

    萧志高收起笑声,打量了萧士几眼,问道:“这位就是萧士先生?”萧士只好作了个揖,与他见礼。

    萧志高随即坐下,卢玉明赶紧吩咐小二上菜。

    三人对酌,卢玉明极力奉承萧志高,不住地说好话,萧志高却对他爱理不理,反而跟萧士很客气,问长问短,频频敬酒。

    萧士也不明就里,但萧大人对自己客气,自然要应酬,频频回敬。

    萧志高酒量很大,边吃菜边敬酒,很少敬卢玉明,大多敬了萧士。萧士酒量也不小,但禁不起萧志高连连敬酒,卢玉明也不住地敬,很快觉得上头了,推杯不喝。

    萧志高说:“萧先生的道德文章,我早有耳闻,如今不喝,莫非瞧不起萧某?”

    萧士忙说:“大人误会了,在下酒量浅薄,已是不胜酒力。说到文章,倒是带了几篇,请大人指正。”说着从袖子里拿出自己的文稿,递给萧志高。

    萧志高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读到妙句,频频点评,说的话倒是内行!

    卢玉明跟着帮腔,两人一唱一和,说得萧士高兴,反过来敬二人酒,很快喝得东倒西歪!

    萧志高和卢玉明诡异地对视一笑,萧志高说:“卢秀才,我跟萧士初遇,你送他回家吧。”

    卢玉明谄笑着说:“那是自然,大人慢用,我先送他回去,再来陪您。”

    萧志高把手一挥,小声说:“不用了,今天就到这里吧,你我心知肚明,事情成了,王爷重重有赏!”

    卢玉明连连点头,眉开眼笑,出去结了账,扶起萧士下了酒楼。

    卢玉明把走路都东倒西歪的萧士扶上马,萧士只知道抱着马脖子,已经认不清路。

    卢玉明拿起马鞭狠抽一鞭子,马儿嘶叫一声,一路奔去

    这是条沿湖的路,视线开阔,人也不多。就在萧士趴在马上奔到一座桥口,停在路边的一辆马车忽然开动起来,正对着萧士一撞!

    萧士翻身落马,摔落在地,头上汩汩血流,人还迷迷糊糊的,趴在地上没有知觉!

    跟在后面的卢玉明大吃一惊,赶紧下马,拦住马车,抓住驾车的,一顿拳打脚踢!

    很快有人围观,好事者去给里长送信,里长匆匆赶来。

    这时已经有人拉开卢玉明,里长赶紧上前察看,倒地的萧士已然气绝身亡!

    出了人命,事情闹大了,里长把肇事者押去县衙,卢玉明把萧士的尸体放在马背上,一路跟去。

    县令从家中匆匆赶来,仵作验尸,死者是酒后误被马车撞死,偏偏肇事者是替别人驾车的,家里没钱!县令左右为难,急传马车车主,好说歹说,车主赔了五两银子,驾车的被打了二十大板,结案

    卢玉明只好带着萧士的尸体,去萧家报丧,已是月明星稀。

    萧杨氏都睡下了,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放声大哭,昏厥过去!

    小志公也被惊醒,呆呆地站着看,双目流泪,却说不出话来

    卢玉明苦苦相劝节哀,掏出二十两银子,连夜请人为萧士治丧。

    萧士头七刚过,“中正官”萧志高和卢玉明联袂来到萧家,劝说萧杨氏:“夫人,逝者已矣,你孤身一人,孤儿寡母如何过得日子?临川王爷见过你一面,至今念念不往,不如搬进王府,做一个如夫人,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萧杨氏冰雪聪明,闻言大惊,但不露声色,说:“亡夫尸骨未寒,且待过了七七再议。”说完端茶送客,二人觉得尴尬,只好走了。

    萧杨氏随即脱下孝服,抱起小志公,去“燕来楼”走访。

    很快得知,那晚喝酒的只有丈夫、卢玉明、萧志高三人,小二看见,萧士被二人轮番灌酒。又打探出,卢玉明是找萧志高买的个秀才,而萧志高早已拜在临川王门下!

    萧杨氏异常冷静,知道丈夫被人设局算计了,祸根就是临川王看上自己!万没想到,事情都过去六年了,临川王还不放过自己!

    萧杨氏反而坚强起来,心知自己报不了仇,临川王也不会放过自己,冷静地安排后事!

    萧杨氏亲自动手,把薄田卖了,给小志公准备四季的衣服,棉、单、夹、纱,一直做到十八岁的衣服!

    料理完这些,萧杨氏抱起六岁的志公,去同泰寺找了尘方丈。

    不巧了成方丈出去云游了,萧杨氏无心再等,向知客僧讨来纸笔,写了封长信给方丈;又给了知客僧十两银子,托他照料小志公,日后交给方丈;随后嘱咐志公说:“孩儿,为娘回娘家住些日子,准备给你爹下葬,你就待在寺里,以后要听方丈的话。”

    志公才六岁,高高兴兴地答应了,还挥着小手,把母亲送出寺门。

    萧杨氏回家,抱着丈夫的尸体哭得死去活来,随即拿出剩下的银两,请人把丈夫薄葬在屋后,竖了块石碑。料理完这一切,萧杨氏沐浴更衣,去药铺买了包耗子药,回到家里平静地躺在床上,服毒身亡!

    无巧不巧,第二天,萧士的好友卢玉明再次来萧家提亲,一眼看见萧杨氏的死尸,吓得魂飞魄散!

    消息很快传开,乡邻们愤愤不平,萧士夫妻在世对人和善,人缘较佳,但乡邻们不知其中缘故,一起来到同泰寺,找了尘方丈诉说。

    了尘方丈刚刚云游回来,看完知客僧转交的萧杨氏长信,双目流泪,正要下山看看,乡邻们七嘴八舌地告知了萧家惨状!

    了尘方丈老泪纵横,但又不敢说出真相,怕临川王报复这些淳朴的乡邻,就说:“我已知此事,人死为大,老衲这就下山,还请各位乡邻帮着料理后事。”众乡邻纷纷答应,说萧家遭此横祸,太惨了,小志公还请长老收养,了尘长老一口答应。

    小志公下山之后才看见母亲死在床上,短短几日,双亲连续亡故,悲伤得昏厥倒地!

    了尘方丈连忙救醒,吩咐同来的和尚先送志公回寺休养,自己和乡邻合力把萧杨氏与丈夫合葬。料理完后事,想想萧宅已成凶宅,留之徒增伤感,索性一把火烧掉

    就在志公正式入住同泰寺的当晚,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傅大士突然来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