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笔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漠北之战/苏武牧羊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漠北之战:

      

      经漠南、河西两大战役打击,匈奴势力遭受重创,但仍未停止南下骚扰汉边。公元前120年,匈奴又从右北平、定襄攻汉,杀掠千人;还用汉降将赵信计谋,欲把汉引至漠北歼之。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决定来一次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经过充分准备后,武帝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统骑5万、4万随军私人马匹、几十万步兵及转运者,分别从定襄(今内蒙和林格尔)、代郡(今河北蔚县)出发,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予以打击。

      卫青率领精兵出塞,寻歼单于本部,同时令李广、赵食其从东面迂回策应。抵达漠北后,“见单于兵陈而待”,卫青当机立断,创造性地运用车骑协同的新战术,命令部队以武刚车“自环为营”,以防匈奴骑兵突袭,而令5000骑兵进击匈奴。伊稚斜单于乃以万骑迎战。两军从黎明战至黄昏,杀得难分难解,临近日落时,突然刮起大风,飞沙走石,两军不辨敌我,卫青乘势分轻骑从从左右两翼迂回包抄匈奴。伊稚斜单于见汉军人马尚强,情知再打下去会吃亏,遂趁夜幕降临时,跨上一匹千里马,率数百壮骑杀出重围向西北方逃走。匈奴军溃散,卫青乘势追击,斩杀和俘虏敌人19万余名。

      与此同时,飞将军李广和赵食其肩负着迂回截击匈奴单于的任务,日夜兼程行军,然而大漠深处一眼望去全是茫无涯际的荒沙,找不到一个当地人。李广军因没有向导,走迷了路,李广焦急却无可奈何,怕再往前走与卫青主力军队更会不上面,下令回军南还。

      卫青经过殊死血战,击溃匈奴单于主力,本期望李广能在单于后方截断伊稚斜的退路,然后汉军前后夹击,围歼单于,但北追200余里却不见李广军,伊稚斜单于最终逃脱。卫青继续挥师挺进,兵至寘颜山赵信城,缴获了匈奴屯集的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并在其地休整一天,然后放火烧毁赵信城后班师回国。到达漠南后与李广、赵食其会合,卫青差人往李广军营询问迷路经过,并说要上报天子。卫青派去的人劝李广把走失单于的责任推卸给赵食其,以避惩罚,但李广为人正直,并不答应。卫青闻讯恼怒,又遣人催逼李广幕僚去中军受审,李广说:“他们无罪,迷路责任在我,我自己去受审。”来人走后,李广慨然叹道:“我自年少从军,与匈奴大小70余战,想不到今天却被大将军如此催逼,我已年过花甲,怎能再受这样的侮辱?”说罢拔剑自刎而死。左右无不泪如雨下。

      率兵从东路出代郡的霍去病却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足以使他彪炳史册。他深入2000余里,凭借兵精马壮的优势,对匈奴左贤王发起猛烈攻击。战不多时,左贤王就率亲信弃军而逃,匈奴兵大溃。霍去病即率众追击,一直追到狼居胥山,歼其精锐,斩杀北车耆王,俘屯头王、韩王等3王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俘虏70443人;并封狼居胥,登临翰海,祭告天地后班师凯旋。

      漠北之战重创了匈奴势力,从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危害汉朝百余年的边患基本得到解决。

      霍去病从此威名远扬,汉武帝十分喜欢他,并下令给他建造府第,被他拒绝。他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名句,世世代代激励着后人。年仅24岁的霍去病于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去世,武帝在自己的陵墓旁为他修了一座状如祁年山的坟墓,用以表彰他抗击匈奴的卓著功绩。

      武帝战胜匈奴,打通了到塔里木盆地及中亚的商路,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归属于汉朝。从此,在从中原到中亚的丝绸之路上,西汉的外交使节和商人来往不断,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中西交流的一座桥梁。

      ————————————————————————————————

      苏武牧羊:

      

      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以后,双方停战了几年。这时,匈奴已失去大规模进犯中原的实力,便表示想和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想借机进犯中原。

      公元前100年,匈奴觉察出汉朝又有出兵的迹象,便派使者到汉朝求和,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了。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派中郞将苏武持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汉朝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献上礼物。在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儿。

      原来,有个汉人使者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器重他,封他为王。卫律一个部下叫虞常,对卫律很不满,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是故友。虞常和张胜见了面就暗地里商量,想杀了卫律,再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由于虞常办事不够严密,泄露了计划,被单于抓起来,交给卫律去审问。

      事情发生后,张胜害怕了,才把虞常跟他密谋的经过告诉了苏武。虞常因受不了卫律的酷刑把和张胜密谋的事说出来了。因为张胜是苏武的副使,单于命令卫律去叫苏武来受审。苏武对常惠等人说:“我们这次出使匈奴,是为了汉匈和好。如今我出庭去受审,使汉朝受到侮辱,我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去呢?”说着,拔出佩剑向自己身上砍去。卫律急忙把他抱住,可是苏武已经把自己砍成了重伤,晕了过去。

      单于暗暗佩服苏武是个有骨气的人,希望苏武能够投降,像卫律一样为他效劳。于是每天派人来慰问苏武,劝他投降。

      他们用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有让苏武投降。于是单于下令把苏武关在一个大地窖里,不给饭吃,不给水喝,候用饥饿来迫使苏武投降。但是意志坚强的苏武却毫不动摇。

      匈奴单于实在拿他没办法,就只好命令把苏武送到北海边上(原苏联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去牧羊。并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就送你回汉朝去!”

      北海这个地方,终年白雪皑皑,荒无人烟,连鸟兽也很稀少。苏武饿了,就掘取野鼠洞里的草籽来充饥。过了不久,单于又派人来劝苏武投降,苏武依旧坚决地予以拒绝。每天,苏武一面牧羊,一面抚摸着出使时汉武帝亲手交给他的旌节。日子长了,旌节上的毛都脱落了,苏武还是紧紧地抱着那根光秃秃的旌节,艰苦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单于死了,匈奴发生了内乱,分成三个国家。这时候,汉武帝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当昭帝派使者到匈奴打听苏武的消息,匈奴谎称苏武死了,汉朝使者也就相信了。

      后来,汉使者又去匈奴,苏武的随从常惠当时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了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又惊又喜,他想出一个主意,见了单于,严厉地责备说:“匈奴既然有心同汉朝和好,就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里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栓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而且在北海牧羊,你怎么说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跳,还真以为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都代他传达消息呢。便向使者边道歉边说:“苏武确实还活着,我们马上就放他回去。”

      苏武到匈奴的时候才40岁,在匈奴遭受了19年的摧残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百姓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看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还拿着光秃秃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都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