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笔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九章:刘禹锡游玄都观/诗杰白居易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禹锡游玄都观:

      

      王叔文改革时,不但一批宦官恨王叔文,还有一批大臣因王叔文地位低而办事专断感到不满。到了唐宪宗时代,大伙都纷纷攻击王叔文,原来支持王叔文改革的8个官员都被当作是王叔文的同党而降职。把韦执谊等8个人全部派到边远的地方做司马(官名),历史上把他们和王叔文、王伾合称作“二王八司马”。

      “八司马”当中,有两个著名的文学家,就是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俩是好朋友,柳宗元以写散文闻名,刘禹锡以写诗著称。这一次,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永州和朗州都在南边,离长安很远,那时候还是边远落后的地区。

      他们俩在那里一住就是10年。日子久了,朝廷里的大臣想起他们来,认为他们都是有才干的人,放在边远地区太可惜了,就奏请宪宗,把刘禹锡、柳宗元调回长安,准备让他们在京城当官。

      刘禹锡回到长安,感到长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朝廷官员中,新提拔了很多他过去看不惯、合不来的人,心里很不自在。

      京城里有一座有名的道观叫玄都观,里面有个道士,在观里种了许多桃树。时值春暖季节,观里桃花盛开,招引了很多游客。有些老朋友邀刘禹锡到玄都观去赏桃花。

      刘禹锡过了10年的贬谪生活,回到长安,看到这绡新栽的桃花,触景生情,就写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郞去后栽。

      刘禹锡本以诗著名,这篇新作品一出,便在长安传开了。有一些大臣本来就不愿意召回刘禹锡,读到这首诗,就开始细琢磨里面的含意。也不知道是谁说,刘禹锡这首诗表面是写桃花,实际是讽刺当时新提拔的权贵的。

      这一下子捅了马蜂窝,唐宪宗对他也不满意起来,本来主张留他在京城的人也不便说话了。刘禹锡又被贬到播州(今贵州遵义市)去做刺史。刺史比司马高一级,表面上是提升,其实是贬官,因为播州地方比朗州更远更偏僻,那时候还是荒蛮之地呢。

      刘禹锡的老母亲已经80多岁了,需要人照顾,如果跟着刘禹锡一起到播州,上了年纪的老人很难受得了这个苦。这使刘禹锡感到为难!

      这时候,柳宗元在长安也呆不下去了,朝廷把他改派为柳州刺史。柳宗元了解到刘禹锡的困难情形,决心帮助好朋友。他连夜写了一道奏章,请求把派给他柳州的官职跟刘禹锡对调,自己到播州去。

      柳宗元待朋友一片真心,让许多人很感动。后来,大臣裴度也替刘禹锡在唐宪宗面前说情,宪宗总算同意把刘禹锡改派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以后,刘禹锡又被调动了好几个地方。14年后,裴度当了宰相,他才被调回长安。

      刘禹锡重新回到京城,又是暮春季节。他到玄都观旧地重游,知道那个种桃的道士已死,观里的桃树吹倒和枯死了很多,满地长着野葵燕麦,一片荒凉。他想起当年桃花盛开的情景,联想起一些过去打击他的宦官权贵在政治争斗中纷纷下了台,而他自己却是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为抒发他心里的感慨,他又写了一首诗,诗里说: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郞今又来。

      一些大臣听到刘禹锡写的新诗,认为他又在发牢骚,很不满意,便在皇帝面前诬毁他。过了3年,他又被派到外地当刺史去了。

      ———————————————————————————————

      诗杰白居易:

      

      中唐时期的白居易是一位为世人所熟悉、所敬慕的诗人,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他也是堪称一流的大诗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出生在河南郑州新郑一个官僚士族家庭里。幼时的白居易聪明过人,五六岁起就开始写诗,八九岁时已能按照复杂的音韵写格律诗。

      16岁时,白居易初次进京应举,当时的苏州太守韦应物把他引见给大诗人顾况。他送上新诗作《赋得古原草送别》,顾况看看诗卷,轻轻吟诵起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顾况读完后不禁拍案叫绝。从此,白居易的声名大振。

      白居易20岁时回到安徽宿县家中,废寝忘食,发奋攻读。从28岁起,他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十年之间,三登科第”。

      白居易在中央和地方总共做了40多年官,中间也曾辞职和被贬过,但他为官清正廉洁,从来不向恶势力低头。

      白居易在陕西周至县当县尉时,结识了陈鸿、王质夫,三人同游仙游寺,聊天中时常谈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白居易感慨兴叹,于是大家鼓励他写一首叙事诗,后来终于写成名篇《长恨歌》。《长恨歌》以刚刚成为历史的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诗人意在写出这一桩历史上莫大的悲剧,以为将来之鉴。全诗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对唐明皇的纵情误国和杨贵妃的恃宠致乱作了讽刺和批评;这是符合诗人的创作意图的。但是写到的半部分,诗人几乎把所有的才气和情感都倾注在这两位爱情悲剧的主角上,对他们的不幸寄寓了深深的同情。以现在的作文标准来看,这几乎可以算作“偏题”,一定是不合格的了,但多亏诗人是受情感的驱使而不是受理智的约束,才有了这传诵不衰的爱情名篇。

      现在看这首长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着力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生离死别以后双方的思念之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中极力地铺陈和渲染了马嵬之变以后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哀思悼念: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在入蜀途中,风尘荏苒,一路仓皇,尚且见月伤心,闻雨肠断,回到昔日共同生活的长安,睹物思人,又是怎样的凄楚心境: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桃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

      走在昔日同行同止的故地,看见芙蓉绽放,就想起了爱人的笑靥;看见新柳垂枝,就想了爱人的细眉。这里的一枝一叶,莫不关联着心灵最深处的那份情感。生死悠悠,相别经年;在帐冷灯昏的深深寂寞里,度过了多少年不眠的长夜,爱妃的一缕芳魂却从未入梦以慰相思。于是有一个临邛道士帮助寻找,上天入地两处茫茫都不见。后来,终于在海上虚无飘渺的仙山之上找到了杨妃。仙境里的她,玉容寂寞梨花带雨,原来是一样的苦苦相思。她殷勤地迎接了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情,重申前誓,以回报玄宗对她的思念: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刻骨的相思化为了不绝的长恨,杨杨的爱情得到高度升华,普天下的痴男怨女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激起了强烈的心灵震撼。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回环往复而又缠绵悱恻的旋律,使这首诗成为了一个精妙绝伦的艺术珍品。

      白居易为官期间也很关心百姓的疾苦,如诗歌《新丰折臂翁》就和杜甫的名作《兵车行》有些类似。诗中借一位88岁的老人追述他当年“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得大石槌折臂”的惨痛故事,说明了百姓不愿参加不义之战的真实心态。《卖炭翁》则对下层劳动人民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而对仪仗凌人的官宦充满了憎恨。

      公元807年,白居易被授翰林学士,3年后,被任为左拾遗。因屡次直言进谏和写了不少讽喻诗,白居易为权贵们所嫉恨。在一连串的恶毒攻击下,唐宪宗不分青红皂白,把白居易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一打击使白居易郁郁不乐,在悲哀和愤恨中,写下了“似诉平生不得志”的传世名篇《琵琶行》。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去浔阳江头为友人送行。在醉不成欢、满目凄凉的分别时刻,忽然听到了阵阵动人心弦的琵琶声。原来是一位独守空船的女子正用琵琶抒发自己的哀怨。她本来是京城长安的一位色美艺高的名妓,在年长色衰之后,不得不委身于一个重利轻情的商人,就这样飘零于江湖间,一天天地打发自己的寂寞时光。琵琶女的一席倾诉和凄凄切切的琵琶曲,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遭遇。20年前自己也曾心怀壮志走进长安,但几番坎坷,几番磨难之后,也和这位可怜的歌妓一样被抛出了京城,过着屈辱的生活,于是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深沉感叹。这首诗不仅内涵饱满,而且在艺术上也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典范。

      后来,白居易又被召回长安。在长安城,也看到昔日的朋友们个个为了权势明争暗斗,意识到此地不可久留,于是上奏本,力求外放,得到了批准。

      白居易晚年目睹朝政黑暗,对政治斗争深感厌倦,便辞官隐居洛阳。在那里,他十分喜爱清幽的香山寺,便携书僮移居那里,并和寺僧结社,经常唱酬,自号“香山居士”。

      此后,白居易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诗歌创作中去了。他一生共写了2800多首诗,后人对他的为人和文学成就有着高度的评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