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笔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四章:靖康之辱/宗泽卫京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靖康之辱:

      

      在金将宗被迫退兵的时候,种师道向宋钦宗建议,趁金军渡黄河之际,发动一次袭击,把金军消灭掉。宋钦宗不但不同意这个好主意,反而把种师道撤了职。

      金军退走以后,宋钦宗和一批大臣以为从此可以安稳度日了,哪料到东路的宗望虽然退了兵,西路的宗翰率领的金军却不肯罢休。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金军又开始对北宋发动进攻,太原、真定很快失守。十一月中旬,西、东两路金军相继渡过黄河。钦宗君臣知道金军渡河向东京进军的消息后,吓得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退敌。宋钦宗派大将种师中带兵前去援救,半路上被金军包围,种师中兵败牺牲。投降派的一些大臣正嫌李纲在京城碍事,就撺掇宋钦宗把李纲派到河北指挥作战。

      李纲明知道自己遭到排挤,但是要他上前线抗金,他也不愿推辞。李纲到了河北,招兵买马,准备抗金。但是朝廷却命令他解散招来的新兵,立刻前往太原。李纲调兵遣将,分3路进兵,但是,那时的将领都受朝廷的直接指挥,根本不听李纲的命令。由于3路人马没统一领导,结果打了一个大败仗。

      李纲名义上是统帅,却没有实际指挥权,只好向朝廷提出辞职。宋钦宗撤了李纲的职,把他贬谪到南方去了。金国君臣最怕李纲,现在李纲罢了官,他们就再没有顾虑了。金太宗又命令宗翰、宗望向东京进犯。

      这时候,太原城被宗翰的西路军围困了8个月后,终于陷落在金兵手里。

      太原失守后,两路金军同时南下。各路宋军将领听到东京吃紧,,主动带兵前来援救。宋钦宗和一些投降派大臣忙着准备割地求和,竟命令各路援军退回原地。

      面对两路金军不断逼近东京,宋钦宗被吓昏了。一些投降派大臣又成天劝宋钦宗向金求和。宁波钦宗只好派他弟弟康王赵构到宗望那里去求和。

      赵构经过磁州(今河北磁县),州官宗泽对赵构说:“金国要殿下去议和,不过是骗人的把戏而已。他们已经兵临城下,是求和的态度吗?”

      磁州的百姓也拦住赵构的马,不让他去金营求和。赵构也害怕被金国扣留,就留在了相州(今河南安阳)。

      没过多久,两路金军已经赶到东京城下,继而猛烈攻城。城里只剩下3万禁卫军,不久就差不多逃跑了一大半。各路将领因为朝廷下过命令,也不来援救东京。这时候,宋钦宗已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眼看末日来到,没有办法,宋钦宗痛苦了一场,亲自带着几个大臣去金营送降书。宗翰勒令钦宗把河东、河北土地全部割让给金国,并且向金国献金1000佢锭,银2000万锭,绢帛1000万匹。宋钦宗一一答应,金将才把他放回了城。

      宋钦宗派了24名官吏帮金军在皇亲国戚、各级官吏、和尚道士等人家里彻底查抄,前后抄了20多天,除了搜去大量金银财宝之外,还把珍贵的古玩文武、全国州府地图档案等也抢劫一空。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七日,金人扶植张邦昌建立傀儡政权。四月一日,金将宗望、宗翰押着被俘而扣留在金营的宋徽派、宋钦宗和皇子、皇孙、后妃、宫女等400余人回归金国,同时满载掠夺的大量金银财宝。金军退兵时,还将宋宫中所有的法驾、卤簿等仪仗法物和宫中用品,以及秘阁、太清楼、三馆所藏图书连同内侍、内人、伎艺工匠、倡优、府库蓄积席卷一空。

      

      宗泽卫京:

      

      靖康二年(1127年)二三月,金废宋徽、钦二帝,册立张邦昌为楚帝,后撤兵北归。金退兵后,东京军民和朝廷旧臣就不再拥戴张邦昌,各路“勤王”兵马也纷纷开往开封,声讨张邦昌。张邦昌无奈,迎宋元祐皇后入宫垂帘听政。四月,元祐皇后手书至济州,让康王即帝位。五月初一,赵构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皇帝位,即宋高宗,改元建炎,重建了宋王朝,历史上称为南宋。

      宋高宗即位后,迫于舆论的压力,不得不把李纲绍回朝廷,担任宰相。而实际上他们任的却是亲信黄潜善和汪伯彦。

      李纲担任宰相后,提出许多抗金的主张,还极力在宋高宗面前推荐宗泽。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元祐六年(1091年)进士。曾被召任为宗正少卿,充议和使,因他反对议和而改任磁州知州。他在磁州时曾击退金兵。宗泽是一位坚决抗金的将领。金兵第二次攻打东京的时候,宗泽领兵抗击金兵,一连打了13次胜仗。

      宋高宗对宗泽的勇敢早有耳闻,这次听了李纲的推荐,就派宗泽去东京府做知府。

      这时候,金军虽然已经从东京撤出,但是东京城经过两次大战,城墙已经全部损坏了。金兵又经常在北面活动,东京城里人心惶惶,秩序混乱。

      宗泽在军民中很有威望。他一到东京,就杀了几个抢劫犯,东京的秩序便渐渐安定了下来。

      宗泽到了东京之后,积极联络各地民众组织起来的义军。河北各地义军听到宗泽的威名,都自愿接受他的指挥。这样一来,东京城的外围防御巩固了,城里人心安定,存粮充足,物价稳定,重新恢复了大战前的局面。

      但是,就在宗泽准备北上恢复中原时,宋高宗和黄潜善、汪伯彦却嫌南京不安全,做好了继续南逃的准备。李纲因反对南逃,被宋高宗撤了职。

      不久,金军又分路大举进攻。金太宗派大将兀术(又叫宗弼)向东京进攻,宗泽事先派部将分别驻守洛阳和郑州。兀术带兵接近东京的时候,宗泽派出几千精兵绕到敌人后方,把敌人退路截断,又和伏兵前后夹击,把兀术打得狼狈逃窜。

      金军将士对宗泽又害怕,又钦佩,提到宗泽,都称他为宗爷爷。宗泽依靠河北义军积蓄兵马,认为完全有力量收复中原,便接连向高宗上了二十几道奏章,要求朝廷派大军北伐、收复失地,并请求高宗速还东京。但高宗一直没有批准他的出兵计划,他多次奏请高宗还京,都被黄潜善、汪伯彦所阻。

      这时候,宗泽已经是70岁的年迈老人了,他见朝廷没有收复中原的想法,一气之下,背上发毒疮病倒了。一些将领去问候他,宗泽已经病得很重,他睁开眼睛激动地说:“我因为不能报国仇,心里忧愤,才得了这个病。只要你们努力杀敌,我就死而无憾了。”

      将领们听了,个个感动得流下了泪水。宗泽临死之前,用足了全身的力气,呼喊:“过河!过河!过河!”然后才闭上眼睛。东京军民听到宗泽去世的消息,没有一个不伤心流泪的。

      宗泽去世后,朝廷派杜充接替宗泽的职位。杜充是个昏庸无能的人,他一到东京,就把宗泽的一切防守措施都废除了。没多久,中原地区又全部落在金军手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