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高阳还是带着父母和孩子,然后古雅雯、吴若涵和吴晓月,高月一家,还有刘宜霏等三个漂亮姑娘,两名安保,十几号人一起,回了一趟老家。
古文龙和吴兰,还有温玉琴和刘丽,吴鹏、何勇,都留在城里休息。
先去石门村果园看了一圈,让老爸高应学高兴高兴。
现在,家里的财富,在高应学和李秀珍眼里完全就是一堆难以计算的数字,惟有站在家乡的土地上,看着那些熟识的乡亲,在这片巨大的果园里挣钱养家,才感觉实在又亲切。
之后,又回了老家的土房子,还是那副样子,还是邻居张婶一家在帮着照看,虽然高阳一家都不需要了。
按照高应学的意思,这个土房小院要保留着,安排高月和江兵,每年给张婶一家付一万块的照管费。
高阳一行五辆车,开进这片院落时,顿时沸腾了。
附近20多户乡亲,家里有人的,都上门来打声招呼,高家小院很快就围满了人。
高阳牵着天天,古雅雯和李秀珍抱着瑶瑶和石头,教他们一一叫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或者哥哥姐姐什么的。
刘宜霏、林昀娇和杨溟看在眼里,都若有所思。
然后,李秀珍又从吴晓月手里接过一个包,里面有准备好的现金,每户乡亲都送了两万块钱,说是感谢大家过去的帮助。
家里今天没来人的,李秀珍也备了两万块,委托张婶先代为保管着。
每户人家都乐呵呵接了钱,都知道高家现在发达了,高阳都是全国知名的大老板了。
很快,有两个院子里的高中生,认出了刘宜霏,惊喜得满脸通红,鼓足勇气过来打声招呼,索求签名。
刘宜霏也是一脸笑容,满足了粉丝的愿望,这一下子,院里这些乡亲恍然大悟,原来是电视里的明星来了。
大人小孩,都围着刘宜霏求签名,刘宜霏也笑着一一满足。
杨溟看在眼里,心里挺骇然的,没想到刘宜霏知名度这么高。
直到一个高中女生,看着杨溟好一阵,猛然想起她也是新《神雕》中的女演员,出演的是郭襄。
于是,院子里又是一片沸腾,杨溟也开开心心签了几十次的大名。
高阳一行本来想中午返回锦阳的,张婶等人一听,坚决要留吃饭。
于是,各家各户都去搬桌椅,凑碗筷,捉鸡逮鸭,还杀了一只羊。
十几个大叔大婶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准备了十桌坝坝宴,真的热闹着过大节了。
高阳也没拒绝吃这顿临时准备的坝坝宴,感觉挺好。
这样的氛围,也能让快满5岁的,已经有点懂事的儿子天天,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知道自己的祖辈曾经过着怎样的生活。
再过两年,瑶瑶和石头,还有吴若涵肚子里这两个孩子,高阳都会让他们回老家来,带着他们祭祀祖先,接触这些乡亲。
从高阳这一代开始,高家,也会有真正的家族了。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薪火不断,归根结底,还是民间最基本的氏族传承。
家庭和家族,才是华夏人心里的那个港湾。
这便是高阳一直抱守的观念。
林昀娇和杨溟,都是土生土长的京城姑娘,刘宜霏这个少女大明星,从小也是在大都市生活,还在美国生活了好几年。
今天这样坐在农家小院,跟几十号男女老少一起吃坝坝宴,看着这些人满脸欢笑,听着不大听得懂的本地土话。
欢声笑语间,有些大叔甚至大婶嗓门很大,也有个别小孩子抢着上桌吃肉,被父母大声呵斥。
三个姑娘,还是第一次体验这样的农家生活,感觉挺新鲜。
只有吴晓月熟悉这样的场景,默默吃饭,想起了自己几年前过的日子。
快中午两点时,高阳一行回到了锦阳西山花园,高阳中午喝了不少酒,回家后倒头便睡。
醒来时,已是下午4点半过了,身边的吴若涵早已经起了。
高阳漱了口,洗把脸,下到一楼,几个姑娘和吴若涵,正在喝茶聊天。
林昀娇眼疾手快,抢先给高阳递上一杯茶。
高阳坐下来喝口茶,笑问:“昀娇,你们以前体验过今天这样的坝坝宴吗?”
林昀娇道:“高总,我没吃过乡下的坝坝宴,挺好吃的。”
刘宜霏和杨溟也说没体验过,夸赞中午的饭菜好吃。
林昀娇道:“高总,我们听阿姨说,中午跟你喝酒的那些人,有你小学和初中的同学。”
高阳点点头:“是的,有三个小学同学,一个初中同学,年纪相仿,小时候在一起玩的,还有十好几个吧,很多都在沿海打工。”
林昀娇又道:“高总,你们一家这次回老家,阿姨直接给这些乡亲发钱,是一种风俗吗?”
高阳道:“这不是什么风俗,昀娇,如果你老家也在这样的农村院子,你偶尔回来一次,会怎么做?”
林昀娇道:“我可能会买些礼物送给大家吧。”
高阳摇头一笑:“昀娇,对我老家这些乡亲来说,钱,就是最好的礼物。
你们在石门村也看到有一些家里条件不错的,建起了两层甚至三层的小楼,你知道,建这样一栋小楼,需要多少钱吗?”
林昀娇摇头,杨溟忙问道:“阳哥,要花多少钱呢?”
高阳道:“两层小楼,每层120平米,六七万块钱就够了。
因为没什么装修,很多人家,地板上甚至都不贴瓷砖,墙上也只是抹了水泥。
很多乡亲,家里攒够三四万块钱,再找亲朋好友借钱,就开始建新房了。
有了这样一栋小楼,家里有儿子的,娶媳妇就容易多了。”
“原来农村里的房子这样便宜。”林昀娇和杨溟,包括刘宜霏都很意外。
高阳又问:“昀娇,你和溟溟都是从小就在京城生活,你们小时候,街坊邻居打招呼,都习惯说什么?”
杨溟脱口而出:“大家都习惯说,‘您吃了没?’”
高阳点头一笑:“我们老家也是一样的,前几年,我爸妈这样年纪的,还习惯这样打招呼。
你们也看到了,我们老家这个院子里,有我三个小学同学,一个初中同学。
实际上,我们都是小学同学,86年开始念初中的,那一年刚好开始试行9年制义务教育,之前上初中都需要考的。
我们小学同学中间,一起念初中的,其实只有60%左右,其他同学小学毕业后,家里就不让上学了,留在家里帮着种地。
那时候刚开始推行义务教育,家长不让孩子上学,老师劝不了,也只能作罢,后面两年才严格要求,家长的观念也逐渐改变了。
这些乡亲不让孩子上学,还是因为家里穷,半大的孩子能帮忙干活了。
我们小时候都没上过幼儿园,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牵牛放羊,或者帮着家里割猪草什么的,要分担家务的。”
杨溟好奇道:“阳哥,猪草是什么?”
高阳笑道:“猪草是一种统称,指的是那些能用来当作猪食的野草。
那时候,我们背着背篓,手里拿着小弯刀,一大清早就在田野寻找猪草……”
高阳一时兴起,给几个女孩讲起了小时候的生活,吴晓月都听得津津有味。
林昀娇和杨溟终于明白,高阳这次回老家,为何会给石门村六组的每户乡亲,直接送了2万块现金。
2万块钱,都够一个大学生四年的生活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