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真不是个海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章 冷锻甲和马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冷锻甲确实好看,不光是金色,纯青色的本来也不丑,只是不如鎏金色优雅,但更添冷峻。

    且重量只有普通铠甲的三分之一,却能达到重甲的防御效果。

    唯一的问题是制造流程太过繁琐,太耗人工和金钱。

    主要分四个步骤构思绘图、选料、捶打塑形、养色四个步骤。

    第一步很重要,由于冷锻造工艺制作周期长,所以初期的构思就尤为重要,包括不同甲片的形状等等,都需要提前有计划。

    选料这块相对来说比较局限,凤凰城那边送来什么他们就得用什么。

    然后就是捶打塑形,工作台是一个大木墩,其上有几个用来固定不同形式的铛立、铁砧和捶打拉伸造型所用的凹槽。根据甲片的形状不同,以及其每一个弧度,每一处转折的变化,都有其对应的捶打方法,也对应各种形状的铁锤、木锤、铛立、铁砧等工具。

    最后就是养色,将打好的甲片放入潮湿环境中喷洒清水,经过一段时间等甲片表面长满铁锈,之后将加温干燥,用铁刷将表面铁锈清除,留有表面钝化后的黑色底色可以防止其表面再次生锈,最后擦上一层油脂保护即可。

    最后出来的成品乌青发亮,精美异常,如果不是用来打仗,当作工艺品来欣赏也是极好的。

    有了好的铠甲,自然还要配上优质的战马。

    林加德没有自己的马场,只能对外购买,另外还要从现在已有的战马中优中选优。

    一匹好马不亚于一辆好车,如何选,可是大有讲究的。

    华夏古代王朝,其以农耕民族为主,外围的高原农牧民族、草原游牧民族、森林渔猎民族无一不是想要靠近占据先天优势的农耕民族。

    只不过,这种靠近方式是以武力征伐得以顺利实现。

    高原农牧民族则以吐蕃、羌、氐这些民族为主,它们因为地处西藏、新疆一带,地理上的封闭性让它们几乎很少有机会能够染指农耕文明,或者真正的统治农耕文明。

    也正因此如,农耕民族所要面临的边塞军事威胁主要集中在北部的草原游牧民族、东北的森林渔猎民族。

    这些民族因为久居马上,其骑兵战斗力异常彪悍,经常能够看到横扫中原步兵的场景。

    “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

    为了能够应对这两大主要的军事威胁,从先秦时代,历代王朝开始注重对于养马场的经营,养马场的区域选择成为了重要的考虑因素。

    “马喜高寒,非炎方所利。”

    这也是为什么优良战马大多集中在边塞寒冷之地,西北、关中、河套这三个地方是至关重要的养马要地。

    西北一带因为大多数战马都需要从西域大宛国进行运转,路途太过遥远,购买、养殖成本极高。

    关中地区在很长一点时间都是王朝重心,这块天子脚下大批量饲养战马显然不合时宜。

    河套地区因为地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成为了饲养战马的不二之选。

    更何况,这块地方紧邻黄河流域,是块水草鲜美的军事要地。

    无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占据这里,它都能够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此地的战马可以快速奔袭前线组织防守,应对外来的游牧骑兵。

    当然,不是南方不能养马,而是南方不适合养大马。

    大马的体型巨大,而体型巨大的哺乳类动物在炎热的条件下都会本能地避暑,不然就不能维持自身体温的适度和恒定,进而导致生理机能混乱而病亡。

    所以,马其实无所谓生活在南方北方。

    但是,如果是在南方炎热的气候下,马是难以负重疾驰的——因为这会迅速提高体温,而很快倒毙。

    别说马,就是个人在酷暑下负重疾驰也会倒毙。

    因此,就决定了马在炎热气候下更容易死亡——在江淮一带,每年要倒毙十分之三的马匹。

    实在没办法,马在炎热的地区,就只能减少负重疾驰的训练。

    而战马都是要负重疾驰的是要能负重二百斤以上,日行一二百里甚至二三百里。

    未经过这种训练的马,就算长得高大,也无法充任战马——在炎热地区的大型哺乳动物,往往都是慢吞吞地走动,很少奔跑。

    君不见非洲人对付猎物的办法就是尾随,让猎物不得喘息全身发热高温不退然后倒毙。

    如果单纯热也就罢了,关键南方不仅热,还潮湿,这就为蚊虫病害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众所周知,马是比较娇嫩的动物,铜驴铁骡纸糊马,在这样的环境下越发容易发生健康问题。

    而最根本的问题是,南方面积狭小,指的是平原面积,不到北方的十分之一,山地丘陵密布、河湖港汊纵横,根本就没有多少空间可以养马。

    想想朗尼斯在黑水城外栽的跟头就知道,马意外崴脚断腿的几率比北方大得多,更无法为马提供足够的马料——除非马能上山啃木头。

    而北方的农作物秸秆,特别是梁粟黍秫糜莜麦小麦燕麦等等都是上好的马料。

    因此,越往南,越热、越湿的地区,大型马就越少。

    但是,并不存在不能养马的问题,马照样可以养,只不过不适合养战马罢了。

    骑兵战马倾向于使用烈性难驯的雄马。

    幼马购入之后,会先去势,然后饲养4年,指通常情况,非战时。

    在这期间对马蹄和马体做严格管理,有专门的铁匠量身定做马掌,并根据生长情况适时更换新马掌。

    而且定期洗蹄,每20天涂一次蹄油,并严格确保四蹄的高低差不能过大,否则马在大负重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崴脚。

    此外要针对性地对幼马进行长达5年野外适应性训练、快跑和慢步训练、适应群体行动的训练、与人亲和的训练。

    发育良好、比例匀称的马才能有效地工作,受伤的危险比较小,四肢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平衡能力和运动素质都比较高,发挥潜在的能力也比较大。

    一般,幼马满5岁后再进行7个月骑兵行军训练及各种运动方式训练、

    当然,也有从3岁就开始训练,甚至在战事紧迫时期,不经训练或经过短期训练之后就投入作战服役。

    再用5个月进行持久耐力训练。

    发育不均衡或比例失调导致过分受力或严重劳损的马还会淘汰,完成训练后的马匹才能成为正式的军马。

    但现在,林加德没有那么多时间从头养马,只能从商人手中购入成品马,价格倍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