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 大数据板分院帽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间进入五月下旬以后,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环球集团在乌拉尔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的上游地区,顺利的搭建起了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基地的雏形。

    当地的绝大部分民政管理权限,也已经按照四河协定的要求移交到了他们手中。接下来,就是海宁照搬照抄21世纪的一些先进制度,给当地带来一些迅猛的改变,从此确立起行政管理服务套餐的良好印象,以便在欧洲各国掀起一场趋之若鹜的风潮。

    而这场风潮的终点,虽然也肯定会包括相关国家实力的增长,但主要还是为他借鸡生蛋的谋划铺平道路,甚至他还可以借此机会成功的渗透进当今世界最为发达的一些先进国家,并且从内部逐渐掌握管控这些国家的权利,从而以较低的战争成本,实现自己天下大同的夙愿。

    而这一过程的最后阶段,显然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因此海宁才需要早早的树立起这样一个良好的印象。

    不过,伊丽莎白女皇给的这四块试验田,都太过偏远,如果没有一定的传媒基础,恐怕人们根本看不到那里的成就。这也是海宁最近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除此之外,海宁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是,这四块试验田不但面积有限,而且人口稀少,生存条件恶劣,对于一般的种田党来说,想要在这里崛起,并且反推女皇的朝廷,实在是太过困难。

    不过,这些先天的条件也并不一定都是坏处,人口稀少,意味着管理成本相对轻松,同时调整政策也相对容易,所谓船大难掉头,没有过多的负担,自然就方便玩出许多花样来。

    负责管理第五基地的仆人米林科维奇,最近就在尝试着玩出这样的新花样来。

    乌拉尔河的上游其实还有不少游牧部落,相对于其他三条河流来说,这里的人口数量算是最多的。

    但对于米林科维奇来讲,管理这些人口还是太轻松了一些。

    他和青橙一样,是机器人仆从当中,装载着脑电波分析仪器的那一批个体。而且米林科维奇的型号还要更加先进一些。

    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结合其他附有类似功能的仪器所得出的结论,米林科维奇可以精准的分析人们的性格,评估他们的能力,并结合当地的社会生产实际情况,大体上预算他们未来的发展路线。

    这显然是脱胎于后世所谓大数据预测能力的一种新技术。只不过他们获取初始信息的手段更加先进而科学,以至于更大程度上保证了预测的准确性。当然,他们所掌握的数据,其丰富的来源程度也远超21世纪,这也是精准度可以得到保障的原因之一。

    而且,有了这种精准度的保障之后,一些其他的额外运算,也都变得富有意义起来。

    比如,穿越者们最为惧怕的蝴蝶效应,在米林科维奇看来就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的情况。

    拿一个孩子的成长进程来举例的话,如果他以后能够成为宫廷重臣,而穿越者们认为拥有历史投机的价值,那么穿越者们一定会小心翼翼的不去改变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但是在米林科维奇的大数据面前,穿越者们就可以不用如此小心翼翼的行事。因为有准确的计算模型,所以穿越者们可以进行一次虚拟演练,尝试用一些被认为可能合理的方式来加速孩子的成长。这样的尝试进行的多了,自然就可以形成一个对应数据库,而后者就像是函数关系甚至是加法口诀那样,已经被总结出了许多可用的客观规律。这样的话人们就可以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说起来这不过是一种穷举的数据库建立方法而已,在科学实验当中,它甚至拥有着许多不同的名字,但同样因为这种方法过于简单,仅凭简单的科学素养就可以实现,因此它的名字反而也显得并不那么重要。

    相对来说,那种数据库的价值反而更大一些。

    当然,价值最大的还是可以达到那种精确结果的算法。在正常的科学进化过程当中,这种算法恐怕也得通过穷举的方式才能够被最终总结出来。但在海宁这里,因为他意外得到了ai机器人的帮助,所以这个过程就被省略下来了。

    因此,他现在只需要将这些先进的手段加以利用,就可以轻松的实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用途。

    这些用途,有一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甚至即便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也不会马上被引起重视。但有一些却让人震惊的如同魔法一般,比如米林科维奇即将在第五基地推广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制度,分院帽。

    分院帽这个词来源于著名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哈利-波特》系列。那里面有一顶可以根据孩子们的潜力和本性,将他们分配到不同学院当中的神奇帽子。

    而在现实当中,虽然人们迟迟无法精确的做到,但也一直有人在宣扬着因材施教的学说。在大数据发明之后针对学生的性格和基本功进行定下培训,似乎也成为了将来可以实现的一种教育方式。

    但因为相关的科技才初出茅庐,加上人性的复杂远不是一般的数学模型可以定义,另外,窥测人性深处的规律往往也被认为是对人格的亵渎,所以这类技术并没有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但是在米林科维奇这里,这些阻力已经都不再存在。在刚刚成立的招生过程当中,分院帽制度就被直截了当的运用了起来。

    当然,米林科维奇并没有去做一顶帽子,即便他做了,那也是已经没有魔力的帽子,真正起作用的是他新片当中记载着的算法。这些算法可以临时调整各种参数,海宁在后来就听说,这些参数当中有一些是用来评估孩子们是否容易对环球集团产生效忠情感的。

    类似的评估标准还有很多,更符合环球集团利益的学生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条件。尤其是软硬件设施还不够充沛的时候,普通学生所能够接受到的几乎就是一些纯粹的素质教育。

    不过环球集团内部的所谓素质教育和21世纪的也有极大的不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首先就被要求不得脱离生产实际,相比起21世纪那些层层筛选精英,并把他们送进机械、化工等工厂,以及某些高端科研院所的制度来说,环球集团所进行的教育似乎就是电子厂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从业培训一样。

    其实,海宁最想做到的就是像培训电子厂员工那样培训科研院所的研究员,这一点在理论上其实并不是无法做到的。专科教育就是解决一些人才缺口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历史上也是得到过证明的。只不过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对通识教育特别在意。教育制度首先要重视的,就是培养孩子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有世界观作为基础,其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算是有所着落。

    这样的观点其实并不被海宁所认可。他甚至觉得,他所受的通识教育,对其世界观的影响恐怕还没有改善体内dna对此类认知的决定能力。

    当然他的观点可能是错的,不过相同的原理之下,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也有可能是被错误的评估了。

    不过,本着小心谨慎的原则,海宁仍然坚持了相对成熟的通识教育制度。只不过是将更多的务实性的内容贯彻到了里面。

    抬头俯窥天地,低头修渠种菜,是他这种教育方式呢最好写照。当然在乌拉尔地区这种农业式的描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相反,孩子们需要在学校里进行马术方面的专项训练。这本来都是家长们应该进行的教学内容,但现在,他们可以安心的去放羊了。

    由于当地的生活规律和习俗与海宁等人竟然不同,所以孩子们的作息时间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他们不需要在中午头里回家去吃饭,因为学校会给他们提供免费的饭食。

    一些每天只吃两顿饭的孩子,也在这一阶段当中被改变了一些习惯。当然这会招致他们家长的反对,因为学校总是会放假的,而在假期里,习惯了一日三餐的孩子会很容易感到饿,这当然就给孩子们的父母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但现在,因为开学时间都还没有到来。所以孩子们的家长更愿意让他们到这些免费的食堂去混天熬日头。为此,一些家庭宁愿冒着损失一些劳动力的风险去完成这件事情。

    劳动力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也成为了所有试点区域最为紧俏的资源。这些原本从事着简单放牧生活的人们,在最近接触到了许多来钱的路子。

    有些人做起了辛苦的矿工,有些人则成为了枯燥的羊毛工人,有些人则在学习更加复杂的铁匠手艺,还有些人正在试图摆弄一些闻所未闻的瓶瓶罐罐。

    他们的工作都很辛劳,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不得停歇,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家里的孩子能够留下来照顾牛羊,那自然可以帮他们一个大忙。

    实在不行的话,如果孩子们也可以去做工,那也意味着家庭可以多得到一份收入。但让人无语的是,尊敬的女皇和来到这里的总督大人,米林科维奇用最强硬的命令告诉他们,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进入学校进行学习,否则的话,相关的家庭虽然不会失去劳动的机会,也不会因此而被克扣劳动的报酬,但却有可能会不会换一个地方去劳动,比如更加遥远的勒拿河流域。

    没人愿意到那种苦寒之地去。

    所以,所有人都选择了妥协,而且没有附带任何一丝犹豫。

    甚至,有些人为了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还听从了总督大人的意见,跟随着孩子们一起掌握一些环球集团带来的新知识和新理念。

    其中有一些,甚至和附近的某些局势有关。

    虽然正式的开学仪式还没有举办,但孩子们已经可以隔三差五的去学校聆听老师们的宣讲。最近一段时间里,因为附近突然多了一群难民,所以老师们就讲起了准噶尔人和哈萨克人的恩怨情仇。

    这些故事里出场了许多人物其中有一些是英雄,有一些是狗熊,但也有一些目前正处于成为英雄或者枭雄值钱的狗熊阶段。

    在老师们的描述当中,阿睦尔撒纳就是这样的一类人。

    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一直想要成为准噶尔部的实际控制者。为此他可以和任何人合作,包括往昔的敌人,现在他正在谋划投靠准噶尔部最大的敌人也就是大清帝国。他希望能够借助清国的力量夺回属于自己的土地,然后再以此为根基,摆脱清朝的控制。

    这样反复无常的想法,虽然在政治家们眼里恐怕是息烽平常的,但在朴实无华的牧民心中,毫无疑问就是一种卑劣而又肮脏的行径。

    所以,第五基地的所有牧民几乎都对这个叫做阿睦尔撒纳的人失去了好感。就连驻扎在这附近的一些俄国士兵,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这股浪潮的影响。

    有意思的是这群士兵们还观察到了另外的一些现象。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些新学生的父母此时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在接触到第五基地之后,已经对周围的局势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这原本是部落贵人们才会关心的事情,如今也成为他们这个群朴实无华的人,可以一探究竟的了。

    这让他们下意识地感到了一些自豪。

    而他们此时还没有意识到的是,这正是海宁为了地方有些人的愚蠢行为,而事先在乌拉尔地区进行的准备工作。

    有了这样的民意和认知基础,如果俄国人仍然如同历史上那样,强行接受阿睦尔撒纳的投降,老必然会成为一件大事人心的事情,甚至还有可能会爆发抗议,或者干脆是反叛这样激烈的表达方式。

    其实,类似的情况,海宁并不是没有做过。在子民们面前揭穿某些封建贵族的传统野心,也算是环球集团这个新时代的领路人最常做的事情。

    出现这类现象最为猛烈的就是印度和缅北这样落后的统治区域。不要说印度的那些土帮主了,就连环球集团的合作者,某些缅北的土司们也已经觉察到了某些事情的不对。

    他们不知道的是,海宁早就已经猜到,随着越来越多的适龄孩童进入学校,平等的受教育意识会在他们步入社会之后焕发出更多的利益诉求。到时候,旧有的统治制度必然会受到威胁,土司与这些新人类之间的矛盾也会变得愈发激化。为了避免孩子们在将来的相关斗争当中处于下风,海宁干脆我觉得对他们的教育内容进行了改良,不但狠狠的揭穿了土司统治的黑暗弊端,还赋予了他们许多科学上的、精神上的斗争武器。

    火铳、大炮、蒸汽机只不过是这其中的一部分罢了,一些已经被历史先贤们验证过的理论,也已经不需要那群孩子们再走一遍弯路了,因为这些理论,被他而皇之的写进了课本里,成为了教育这种可以加速人类学习和进化的工具的具体内容。

    而且,科学的武器和精神的武器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尤其在这个黑暗愚昧的时代里,某些科学的光明完全可以驱散某些封建的鬼魅。

    1752这个年份所属的大时代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知还有许多未曾明朗的地方。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没有提出,电磁学说也才刚刚有了一点萌芽。对于人类最初的来源,对于世界本质的样子,很多人都还懵懵懂懂。

    在这种情况之下,所有的精神力量都需要科学的分析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自信,而在这方面的手中虽然有很多,但真正能够给予帮助的人却寥寥无几。

    所以,这是一场寻觅人才的旅途。

    尤其对海宁来说是这样的。

    5月29日,随着英国方面最终做出妥协,同意割让马里兰殖民地给环球集团,以此达成对标法国人条款,避免过于强大的法国和环球集团合作之后给英国人带来的麻烦,海宁和他的环球集团终于可以派出人手去接管那边切萨皮克湾周边的土地,并从此出发去寻找那个叫做富兰克林的男人。

    他的闪电实验将会是下一个打破愚昧阴霾的锋锐武器。

    海宁对这一点是非常看重的,因此他已经准备好深深的感谢一下富兰克林。当然现在他还没有见到对方,不过为这件事情做出重大贡献的彼得,已经可以狠狠的粘上一把光了。

    在英国人做出妥协这件事情上,彼得实际上起到了莫大的作用。由他所倡导成立并实际联系的北方同盟,虽然知道协议有所进展的时候,仍然没能本质上确立起来,但自从英国间谍在获知了相关情报之后,乔治二世和他的内阁就已经感到了莫大的威胁。

    英国引以为豪的海军,有一项别人都没怎么注意到的重要短板。他们虽然在北海附近活动,在后期不禁却往往采购自售价更低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北方同盟的成立将波罗的海险些变成他们的内海,这意味着皇家海军完全有可能处于断供的威胁之下。

    何况北方同盟的成立意味着海宁可以拥有更多的海港。虽然英国人还没有真正见识过环球集团海军的力量,但仅仅是登录这两个字也已经足够让他们在见识过的陆军战力面前瑟瑟发抖。

    所以他们果断的给自己找了台阶儿,并试图抢在法国人之前达成初步的协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