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章 阮王拓土与拓土阮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海宁着急毛慌赶回缅北地区的同时,彼得和拉祖莫夫斯基,则和他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返程之路,虽然彼得以后是要前往那里的军校学习的,但他现在并不准备动身。相反的,他的偶像,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对现在的他而言更具有吸引力。

    彼得在德意志境内并非是毫无人脉关系的,他虽然放弃了瑞典王位的继承权,但本身仍然掌控着荷尔斯泰因公国的封地,而这块地区在当时是普鲁士的邻居,加上双方同属于德意志地区,所以来往也是非常紧密的,因此即便是在柏林,彼得也能够找到很多像样的朋友。

    不过菲特烈二世本人是并不经常待在首都柏林的,他更喜欢待在波茨坦。所以彼得换回来一些时间用于等待之后,才顺利的通过秘密渠道见到了这位偶像。

    对于腓特烈二世来说,一位非常膜拜他的俄国皇储对于整个普鲁士的利益来说都是极其要紧的,那不仅仅意味着在外交上完全可以多出一个朋友,甚至可以意味着在军事上也可以多出一个盟友。

    而且这个小伙子一见到他就来了一个熊抱,并且喋喋不休地夸赞着他的功绩,讲述着自己对他那些观念的理解,显然这是一个十足十的狂热追随者。

    但普鲁士国王毕竟在整个欧洲政坛也算是一个耳聪目明的人物,所以海宁的蝴蝶翅膀带给彼得的那些改变,他也是有所耳闻的,能够在这位俄国皇储那里得到相同待遇的,并非只有他腓特烈二世一人,那位原本应该与他同行来到此地的海宁,恐怕在彼得的心中还拥有着更高的位置。

    说到海宁,腓特烈二世不禁忍不住询问起了她的下落,但得到的回答却是让人略感惊讶的,彼得对他没有任何隐瞒的意思,而且海宁在临走之前也没有叮嘱彼得要注意这一点,所以他干脆直接的告诉了对方,海宁已经返回他的老巢去处理一些紧急事务了。

    彼得的措辞在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看来,显然是耐人寻味的,因此他赶紧询问那些紧急事务的具体内容。谁都能够看得出来,这位国王是寄希望于海宁内部的动乱能够牵扯他的经历,至少也要让他在某些报价上做出让步。

    是的,普鲁士虽然没有足够的土地,让海宁开展他的行政管理服务试点,但如果有人愿意带着他们一起在海外扩张的话,普鲁士的雇佣兵完全可以彰显出他们第一的风采。

    事实上在北美殖民地经常互殴的英国和法国,都经常来到德意志地区寻觅雇佣兵。德意志士兵的素养在他们两国看来,显然是要远远高于普通士兵的。

    腓特烈二世也因此而做好了向海宁抬价来准备,然而他至今为止都还没能顺利的接触到海宁本人,所以这两种想法也都未能得以落实。

    而且更糟糕的是,雇佣兵的情况或许可以另外谈,但海宁和环球集团因为内乱而放低价格之类的幻想,就很快被面前的彼得给打碎了。

    在彼得给这位普鲁士国王的讲述过程当中,桂家人的小小动乱和某些土司的别有用心根本就微不足道。而且国王陛下还很快从这位小迷弟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东西,那是对海宁的膜拜。

    海宁虽然已经离开了欧洲范围,但始终和彼得保持着通信,因为彼得在名义上仍然是他键盘侠一样的参谋,而他回去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落实彼得当年的某些想法。

    看到自己的构想就要逐步成为现实,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兴奋不已,何况是彼得这种本来就刚毕业的家伙。所以即便是在普鲁士国王这个偶像面前,他也毫不掩饰的表达了对海宁的夸赞。

    就这样,腓特烈二世得到了一系列关于海宁的最新进展。而实际上彼得的讲述其实是支离破碎的,真正发生的事情要远远比他的讲述复杂的多。

    大明大同主义联合帝国的构想,作为环球集团的重要机密之一,并没有被分享给彼得,但中兴会这样的组织,由于和欧洲局势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海宁并不介意彼得知道。

    而且有些东西也确实超过了彼得的想象,他和海宁都曾经是智慧保险措施的郑信,恰恰在忠心会成立的那段时间里,到第四基地前来探访。

    在半年之前接到邀请之后,他和他的朋友已经多次拜访第四基地。那个时候这里还是一连串混乱的矿坑,只有附近兰纳王国的几个贵族稍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好吧,他们此时的身份也谈不上有多高,因此这种荒凉没有成为劝退他们的理由。而最近,随着越来越多的华裔人口向这里迁徙,荒凉之地也很快诞生出了一片繁荣景象,这就更加让他们几个,尤其是身为华裔后人的郑信感到欣喜若狂了。

    在阿瑜陀耶王朝的地皮上,他们并非不会因为华人的身份而受到排挤和歧视,要不然他的父亲也不会让他拜那位财务大臣为义父。

    因此,在这里能够见到这么一片华人聚居的群落,他们内心当中还是颇能感受到温暖的。因此他们甚至在言谈举止之间也流露出了更多温馨的笑容。

    那是已经来到宫里雁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郑信的入会仪式,在1752年的11月28日举行,而在12月15号以后,他就已经被允许参与兴中会的核心探讨。

    同时参与探讨的还有万根等上百名仆人,以及近期被拉拢进来的另外几名华人。

    万根等人的出现,是海宁为了掌控这一秘密组织而必然做出的决断,其他几名华人则是在经过考核之后被认为扎实可靠的未来骨干。

    郑信其实是属于他们这一部分的。

    至于他们探讨的内容,倒是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一些远方传来的消息。

    这是海宁统一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步骤,当然这样的目的是不方便讲出去的。

    因此,万根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和探讨,潜移默化地进行这一工作的。

    而在前线折腾的海宁,倒是给他们提供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

    首先是刊登在《缅北综合快讯》上的一条消息,一名叫做查尔斯·梅西耶的法国小伙,成为了海宁横渡大西洋的天文学参谋。

    这位22岁的小伙子,原本是法国天文学家约瑟夫·尼古拉斯·德里希尔的助手。

    据说原因是小伙子的法语写得不错,大概是有点中国书法的意思。

    但小伙子显然更愿意进行天文观测虽然德里希尔也给予了他许多指导和帮助,不过,由于他在历史上的巨大名气,长空在到达法国之后,不久就将他招揽了过来。

    相比起天文观测上可以提供的帮助,拥有强大数据库的长空远远超过了德里希尔。

    小伙子也没怎么犹豫就选择了跳槽,毕竟长空许诺给了他丰厚的薪水和完善的研究条件,以及这一次出海航行的机会。

    地球上不同纬度的星空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在同一天观测同一颗星星,也会有明显的高低不同。

    但同一经度就不是这个情况了,人们会看到相同的高度,只是时间早晚有所不同而已。

    海宁的这次航行虽然是东西方向的,但仍然略微带有纬度差,这稍微考验到了通过天象来判断自身位置的航海者们,但对于一名天文学爱好者来说,通过六分仪之类的装置来完善这些测算过程是件很轻松的事情,所以这个小伙子会很快派上了大用场。

    不过这家伙更喜欢琢磨天空当中那些星星的排布,同时研究那些非常奇怪的天体。

    海宁对他的研究给予了很高的支持,不但允许他同乘自己的坐舰“东方旗鱼”号,还授权他使用这艘旗舰上的所有天文仪器。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得到特权待遇的法国人,先前,一个叫做居里奥的年轻人也被授权研究蒸汽机,那可是海宁发家的手段,寻常人根本不可能有这般荣幸。

    这些都让宫里雁和郑信感觉到了巨大的危机感。

    海宁的仆人当中,原本就有很多不是华人面孔,这让他们下意识地觉得,海宁发展的重点完全可以不放在他们这片。

    加上他在欧洲的扩张,远远超过了对亚洲的关注,所以郑信和宫里雁这群华人代表,早就希望他能够重视中南半岛的事务。

    但万根却表示,在未来的20多年里,海宁在亚洲的行动,只会基于教育成果而制定计划。

    虽然郑信和宫里雁都不反对加强教育,而且他们也都年纪尚轻,并不是等不起的人,可海宁这样的决定,仍然让他们感到太过保守。

    无奈之下的万根,只好向海宁要来了两个可以具体实施的计划。一个是发展海贸,另一个则是夺取金边王朝南部,以及此处被越南阮氏侵占的几块地皮。

    海贸是利润来源,这个自不必多讲。

    参与领土争端,则是准备渔翁得利——以海宁在印度的做法以及在缅甸的部署来看,这个目的是不难猜到。

    只是,英法两国是势均力敌,东吁与孟族之战,则已经到了收网的时间,但柬埔寨的金边王朝,在阮氏这个越南的割据势力面前,却好像长期处于劣势。

    海宁如果参与进去的话,首先是空间局势上很难找到两败俱伤的机会,其次是短期内也不太可能达成卓有成效的目标。

    但万根好像根本不在乎这一点,他只向与会之人简单介绍了一下当地的历史背景。

    阮氏自从越南的南北朝以来,就一直坚持着越南向南扩张的策略。占城是第一个受害者,但显然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一过程被一位历史爱好者简单地概括为阮王拓土。

    其大致个过程是这样的。

    1693年的时候,阮氏占领了占城故土,并在几年之后将其改为平顺营。

    营是阮氏采取了一种行政区划,1744年的时候,阮氏的地盘被划分为12个营,大概就是12个省的意思。

    1698年的时候,阮氏越过占城故土向西南发展,割取柬埔寨的柴棍,并设置定边营等区划,后来改为嘉定府。

    1708年,金边王朝境内的河仙地区,迫于阮氏的压力而不得不选择归附。阮氏在这里设镇,但因为此地和阮氏本土之间还隔着一大段距离,所以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允许河仙自治,随后阮氏一直试图打通这块飞地与本土之间的联络。

    1732年的时候,他们做出了第一步尝试,夺取了障碍地段当中的核心地块,美萩,并改设定远州、龙湖营。

    但这并没有改变根本性的问题,反而还制造出了另一块飞地,因为夺取了这一连串地区,和两边已经拥有的控制区域都不接壤。因此阮氏在之后的20年里,仍然在酝酿对障碍地段的侵蚀。

    如今的阮氏当权者名叫阮福阔,1738年上台,在位已经14年,反对势力早被清理干净,本人又有点好大喜功的毛病,因此即便不去翻看历史,也可以猜到这家伙肯定会在未来几年里发动战争。

    而这样的战争,在海宁已有的标准之下,肯定会被视为一个不错的机会。

    至于金边王朝无法提供有效帮助的问题,对于海宁来说并非难事。

    首先,阮氏政权所从属的越南黎朝,是大清最重要的一批藩属国。在壬申条约签订之后,海宁已经有了前往藩属国进一步经商的大义名分。因此渗透瓦解阮氏的统治,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前提条件。

    其次,越南境内的华人数量非常之多,甚至其中有一批是所谓的前明余孽。撇开他们本土的那些不去讨论,即便是在阮氏的拓展方向上,也有很多可以举出来的例子。

    1679年,明朝遗臣杨彦迪和陈上川在走投无路之下请求阮氏庇护,阮氏却利用前明的大义名分,迫使金边王朝割出柴棍附近的东浦来安置他们。

    20年后,中国的改朝换代已经基本完成,明朝遗臣们手下能战的老兵也已经基本老去,阮氏便直接出兵控制了这一地区。

    其实,河仙镇也是类似的情况,而且当时担任总兵的鄚天赐,正是南明官员之后。

    因此就连宫里雁也认为,从他们那里可以得到不少的帮助,而且阮氏的所作所为也应该受到清算,想必当地华人也愿意提供帮助,所以海宁的计划并非全无成功的可能。

    更何况,根据内部通报,经过集团严格整训的军队数量在今年年底就将超过19万人,简单培训并手持线膛火枪的民兵更是超过10万人,虽然大部分都会被投放在缅甸和印度,但以目前的培训速度来,等阮氏打响战争的时候,海宁的兵力恐怕早已超越了20万。哪怕只是从中分润出一小部分以来投放到阮氏战场上,那也将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甚至很多人都认为,这样规模的武装,完全有希望直接吞并整个黎朝,何况是只占据半壁江山的阮氏。

    既然有这么大的成功几率,他们自然积极地为这个“拓土阮氏”的计划而忙碌起来了。

    与此同时,以大清东印度公司为名义的贸易商团,也开始逐渐敲开朝鲜、日本、越南、琉球以及东南亚各个岛国等藩属的大门。

    而在这个纷乱的世界里,所有的商贸团队都不得不面临安全威胁,所以训练武装护卫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步骤。

    由于大清允许东印度公司在境内招纳人员,同时乾隆也像伊丽莎白女皇那样希图窥伺一下环球集团的练兵方法,因此双方在军事上也达成了一定的合作,清军当中的士兵和将领,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名额参加集团的培训和选拔。

    那位给公司高管办理朝廷挂职的吏部员外郎,不幸被乾隆钦点成为了这其中当中的一员。

    与之类似的情况也在俄国发生了,一名叫做苏沃洛夫的火枪兵,在白山和女皇的协议作用之下,被拉到伏尔加河流域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整训。当然这个细枝末节的东西是不会被彼得介绍给他的偶像的。

    但这次整训仍然是规模宏大的,而且其中不乏俄国的精锐,比如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近卫团和谢苗诺夫斯基近卫团,这些军队都是彼得大帝当年所倚重的。

    如此大规模的整训,自然也不可能躲过外国间谍的刺探。

    英国人和奥斯曼帝国更是早早地得到了消息,后者立刻召见了海宁派过去的使者,并表示了严重关切,而前者不得不重新考虑起对待俄国和海宁的态度。

    用乔治二世陛下的话说:“海宁与俄国女皇的勾结,既让俄国军队拥有了东方的神秘战力,也让东方的魔头拥有了更多的魑魅魍魉。”

    魑魅魍魉这个词,这位汉诺威王朝的君主是肯定不会用的,但海宁在准备南下密西西比三角洲之前所得到的情报里,白山已经为他做好了完美的翻译。

    东方魔头的称呼,似乎是整个欧洲近期对他最大的褒奖。

    但海宁却不在乎这个。

    因为在彼得的讲述当中,他的雄心壮志远不止于此,辽阔的北美洲也将出现他谋划的痕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