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奥古斯特三世的这番话谈判总算是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之前双方好像是在介绍各自的立场,但实际上是摆出困难来抬高自己的要价。这在后世是很常见的伎俩,并没有值得多余解释的地方。
伏尔泰虽然不是一个政治家,但他毕竟成长在法国见惯了那些附庸风雅之下的虚伪与肮脏。因此他在这次谈判过程当中表现的还是十分出众的,至少从海宁的角度来讲,他完美的完成了讨价还价的流程。
至于双方具体的报价究竟是什么对于海宁来说反倒没那么重要,他要的是奥古斯特三世的一个态度,而对于伏尔泰来说,这种精细的活计以他对环球集团的肤浅了解,根本是无力完成的。所以他只能告诉奥古特三世,海宁会专门为此派遣另外一支代表团前来进行仔细的商讨,不过,萨克森和波兰方面必须立刻公开宣布收回之前对荷兰人的承诺。
这位强力王的子嗣并不像他老爹那样一味的追逐力量,当遇到强者的时候,他也知道该怎么办。甚至他在这方面的语言功力,也细腻到足够让他的父亲为之而感到骄傲的地步了。
两天之后,他的公开场合表示:环球集团正在准备与他展开谈判,目的是为了让萨克森人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考虑到这一点,先前萨克森对荷兰的承诺将不得不收回。同时,他声称自己已经得知了南非方面发生的事情,对于环球集团感化了布尔人,并救助了无数当地土著的行为表达了极高的赞许。他承认环球集团在当地取得的所有政治军事行动的成果,也鼓励萨克森的雇佣兵积极的参与到环球集团做领导的伟大的事业当中去——所以他们只能以公民的身份参加,而选帝侯能够从这其中所收到的好处是有限的。相比起荷兰人拿到的大头来讲,那群家伙在殖民地所做的恶贯满盈的罪行,确实不值得萨克森人为之辩护。这点小账,他作为强力王之子还是能够算清楚的。
当然,奥古斯特三世在背后的想法不会公然出现在如今欧洲的各大报纸之上。这些报纸虽然以最快的速度,在最广泛的地域,对发生在萨克森的事情进行了宣传,但在数以十万计的读者当中,能够真正领悟奥古斯特内心的,恐怕只有他那些贵族同行们。而且,有鉴于那群家伙的反射神经素来很长,所以他们作出反应的时候,半个四月已经因此而从人们的手指缝里溜走了。
而在这段时间里,海宁曾经观看过的歌剧《乡村先知》的作者卢梭,正在经历着人生的一系列坎坷。
4月9日他搬出了都市,并准备迁居到退隐庐——这一系列变故都被他写进了自己的回忆体著作《忏悔录》当中。
《忏悔录》是一部别开生面、独具匠心、无出其右之作,在它之前的旧的文学中不曾有过这样的先例。
卢梭不取名《回忆录》,而叫《忏悔录》,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忏悔”一词,据《辞海》所作之解释,“乃佛教名词,‘忏’为梵文‘忏摩’音译之略,‘悔’是它的意译,合称‘忏悔’,原为对人发露自己的过错,求容忍、宽恕之意。按佛教制度规定,出家人每半月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西方天主教、基督教等教派的善男信女,为求得上帝的饶恕,也需要不时地前去教堂找神甫进行忏悔。
卢梭为自己的这部著作取此书名,也正缘于此,他在第一章一开头便道出了自己的初衷:“我在从事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
通过全书,作者是在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描写自己,毫不隐讳自己最下流最可耻的行为。
这种豁达的心胸,其实在虚伪面积的法国并不罕见,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被认为是大多数人都受不了周围的气氛。
对于海宁来说这方面的情况似乎更加恶劣,一些与法国人打交道的时间久了之后,他也觉得自己似乎应该找一种媒介来舒缓一下自己的心情。
有意思的是,卢梭的这本《忏悔录》其实是后来才出版的,若不是海宁身为穿越者,恐怕都不会知道这本书的内容。但海宁拥有比这更加时髦的文体形式。
在21世纪,年轻人们通过写博客而让世界上的所有网民都有途径了解他所经历的事情,有见于文字在表达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后来出现了vlog来进一步发扬了这种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
这可真是一种与时俱进,而且是那种精确到分钟甚至毫秒级别的俱进。
以海宁现在所处的环境来说,他当然是不可能让其他人在第一时间看到自己微博的,但他仍然尽其可能地表达了自己的某些想法。
这种大胆的尝试,极有可能对环球集团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毕竟他所掌握的都是集团内部最为重要的信息,一旦泄露出去的话,有些人肯定是有办法加以利用,并给集团带来威胁的。
为此,他需要一种折中的方案,首先是他用笔名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其次是化用第三人称这种欧洲传记当中常见的方式,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描述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最后,他干脆选择在一些隐秘的地方进行试点发行,而不直接求诸于广泛的影响。
什么样的地方才是最适合的呢?一直在为环球集团用秘密小抄的方式影响着的苏格兰显然是这方面独一无二的天堂。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即便苏格兰的地方主义者竭尽全力的保证这些小差不为英国政府所知,但那些希望从英国王室手中得到更多好处的人,依旧出卖了这些苏格兰的同胞们,他们为了悬赏金额,努力的在为那些英格兰人搜罗这些小报的来源,不过,目前为止,在苏格兰地区活动的那些ai机器人们,并没有任何一个受到这方面的影响。
不过即便如此,海宁对于这些人的做派也是越来越愤怒。他无法原谅英国政府的这些迫害行为,让他的读者只能以一种近似于鼠窃狗偷的方式,才能够读到他所惊心筛选的报纸文章。
因此,在梅诺卡岛所进行的谈判当中,环球集团所派出的代表在他的授意之下,曾经不止一次的抨击过白厅方面的这种行为。乔治二世也多多少少地感受到了海宁所希望施加的压力。而且,海宁虽然在四处散发的那些传单上阐述了不计其数的理念和发明原理,却自始至终没有从实质上与苏格兰的那些保守势力达成任何协议。甚至他们双方都没有进行过正式的来往,也没有情报表明有任何私底下的勾当是能够威胁到帝国命运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乔治二世也不觉得需要给环球集团的这些行为施加太大的约束力,毕竟他们现在正忙着和对方谈判,任何不友好的举动,都有可能让目前的努力完全付之东流。
而且,这位老国王还越来越坚信,此前已经宣布站在法国和俄国一边的海宁,并不一定会因为盟友的选择而完全向英国开战,虽然法国是英国的直接竞争者,而俄国也看英国不爽,大海您所谋求的似乎是普鲁士的相关利益,以及荷兰那个不知怎么得罪了环球集团的倒霉蛋。
随着环球集团与荷兰的矛盾公开,以及萨克森选帝侯国在两者之间的左右摇摆,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了这样一点:环球集团也和他们一样明确的意识到了自身的占位完全可以影响到敌对双方的胜负结局。因此他们正在强调的利用这一点来为自己换取利益。即便法国和俄国已经成为他的盟友,但英国方面也认为可以让他们对自己不加以威胁。
在之前的时候,俄国与英国方面所签订的协议当中,就包括变相的避免在接下来的战争当中直接交手的条款。随着时间的流逝,欧洲各国也已经通过自身的情报系统打听到了相关的消息。这让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了效仿的希望。
在这方面本身就是参与者的因果,自然掌握着更加明显的时间优势,既然他们可以与环球集团重点影响的俄国,签订不直接交手的协定那么,在和环球集团的直接谈判当中,他们自然可以将类似的条款也添加进去。
事实上在梅诺卡岛的各种谈判当中,最重要也最为国王乔治二世所关注的,就是这方面的相关进程。但之前,因为环球集团态度暧昧的缘故,这方面的进展一直难以让人满意,不过现在上帝好像给他们大英帝国带来了一个天赐良机。
既然环球集团对荷兰如此的不满,而荷兰又公开的声明要组建一个反对环球集团的联盟,那么英国就索性将自己的立场也作为谈判条件加入到梅诺卡岛上所进行的各种争论当中好了。
海宁是个在决策上很明智的人,相信他能够在第一时间就判断出双方的合约,完全可以在这个相互利好的情况之下迅速达成。
需要与法国人一决高下的英国人也没有时间去理会荷兰人的事情,所以即便王国内部也有很多人支持与荷兰人结盟共同对抗环球集团的选择,但考虑到越来越吃紧的经费问题,他们还是不得不下环球集团以及自身的实力做出了妥协。即便荷兰的执政者安娜公主是来自汉诺威的,与英国现有的王室同出一系,他们也不能在这方面流露出任何侥幸的迹象。
原因是很简单的,根据王氏所获取到的消息,安娜公主在荷兰内部并不掌握真正的权力,就算是不论瑞克公爵,也需要在很多事情上与那些国会议员们打交道,而那些议员们代表着的是需要经商致富的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些人的利益往往和公主殿下并不相同,那么他们的利益也就和汉诺威并不相同。而与荷兰结盟就意味着要保护这些人的利益,这对于汉诺威王朝来说,相当于费心费力的去维护一群白眼狼的发展潜力。
这是王室成员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没有人愿意当冤大头,这也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那些人正是他们在生意上面直接竞争对手。
所以纵然有一两个原因,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希望与荷兰结盟,但更多的人还是把希望放在了环球集团身上,相对来说他们能从法国人那里抢下来的肉,应该比从荷兰人那里得到的更多——欧洲的战争虽然还没有正式开打,在英法两国在北美殖民地的冲突已经持续了两三年之久,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有很多趋势已经越发明显起来,法国人的财政状况远不如英国这样好,所以战争的消耗很有可能将会让他们率先倒下。英国人已经看到了胜利的趋势,甚至已经和环球集团约定好了分赃的协议,目前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避免节外生枝,所以他们需要和环球集团达成更加全面的协议,至于荷兰人,这群人即便对英国再是重要,也不能影响这个大局势。
更何况,他们素来都是英国的敌人。
敌人的利益就是要出卖的,所以国王给出的崭新条件当中,就包括成人环球集团在南非所取得的各种成就。这番措辞与萨克森的那位选帝侯奥古斯特三世如出一辙,甚至已经有人在暗地里猜测,他们的这番作为是之前就已经商量好的,目的也很简单,采用统一的格式化文本来制造出一种类似于口号的表达现象,然后在欧洲范围内加以推广,以此形成对荷兰的外交包围。
荷兰人恐怕当初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所提议的反对,环球集团的联盟还没有形成一个反对他们的联盟,就在悄然之间发育出雏形来了。
对于英国人的这番作派,海宁是给予了高度评价的。他们不光是在利益交换这种传统项目上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更是将之有机的融合进了现有的局势当中,而且还在清楚的定位了自己想要追求的利益之后,理性的做出了取舍。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理性只是感性的相对而言,绝对的理性并不是人类能够企及的分析水平。所以,英格兰人所自诩的理性判断其实是很成问题的。虽然这种问题现在还没有萌发出来,但以后必然会让他们追悔莫及。
不过这其中所牵扯的奥妙对于海宁来说也属于是机密,所以他是不会轻易说出去的,况且英格兰人现有的表现已经足够让他满意,所以他准备适时的奖励一下他们。
既然,他们正在苏格兰地区大肆搜捕那些散发小报的人,并密切关注着小报的内容,是否有怂恿苏格兰保守势力的嫌疑,那么,海宁就索性在那些小报上给他们送去一些小小的礼物好了。
4月12日,就在梅诺卡岛上的谈判,因为英方承认了环球集团在南非的军事成就而取得飞速进展的时候,苏格兰的那些街头小报上也很快出现了另外一条让人震惊的,但是同样关于梅诺卡岛的消息。
一座地中海的小岛,若不是因为海宁的“颐指气使”,恐怕都无法成为两大势力的谈判中心。这样一个连英国渔民都不一定知道的岛屿,有什么资格可以在一天之内全提出两条重磅消息呢?
答案是这座岛屿虽然不被英国渔民们所关心,但却被英国海军们所关心的孩子们所关心的,英吉利倒在他们的北方而制作梅诺卡岛,在他们的南方,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英法之间爆发矛盾和冲突的话,这次岛屿完全可以被皇家海军用来从背后偷袭法国人。
这是法国人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如果他们想要做什么的话,必然会拿这座岛先开刀。
而这条出现在苏格兰街头小报纸上的消息,就是法国人已经在4月8日派出了一支舰队——这条消息是按照海宁早先的设想,以一名能够接受到他的第三者的口吻描述出来的,其大致的内容大概是海宁接到了欧洲那边传递来的消息,说留守在法国的那些集团员工们通过种种迹象推断出了这支舰队的攻击目标。
这些细节对于苏格兰人来说当然是充满了吸引力的,因为他们是第一次如此及时而又准确的了解到一场大国斗争的细节画面。
这让所有能够看到这种小报纸的人都陷入了疯狂之中,而英国王室那边,其疯狂的程度就不是这些小小刁民可以媲美的了。
因为帝国的情报系统已经拿到了确凿的证据,内阁和相关机构更是为了防止法国人的军事行动,而在几天之前的4月6日从朴茨茅斯派遣了一支英国军队前往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