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六章 撕破脸皮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协抬起头,深深吸了一口气,如今他虽然境遇没有丝毫改变,但已不再是几年前懵懵懂懂的那个自己了。

    郭汜密令车队返回的消息,是有人私下报之刘协的,换言之,大部分人还蒙在鼓里,事情还有所可挽回!

    刘协是绝对不会再回长安了,郭汜这一路走来,看来已经反应过来了,他正在渐渐被刘协孤立!

    眼下杨定杨奉,董承甚至张济,都开始渐渐向刘协靠拢,郭汜虽然名为众人首领,但做事不留余地,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背离。

    其实真正和郭汜相投的,还是其曾经经的同侪李傕,虽然两人年初闹翻了,为此打的长安破败不堪,但是转来转去后才明白,其他人更靠不住!

    所以郭汜密令车队返西,未必没有重新和李傕联手的意思,刘协刚刚逃出长安虎穴,岂会甘心再返回去?

    他必须要改变当前被郭汜主导的局面,想办法继续返回雒阳!

    刘协让左右心腹分头去找靠得住的大臣,带去了自己的口谕,最后刘协向所有人宣布,晚上宴会群臣。

    消息传出后,文武百官们都明白,肯定有事情要发生了。

    很多人心中又喜又忧,喜的是这些日子以来,刘协对局势展现了出了惊人的掌控能力,在这个年纪,他比起的绝大部分祖辈们做的好上太多了。

    但有些清醒的大臣也有担忧,刘协个性太过刚硬,虽然表面不显山露水,其实内心极有峥嵘,根本不愿意做出妥协,往往会和逼迫他的人死斗到底。

    宴会如期进行,郭汜在席间端着酒杯,半是威胁半是劝解,车队不应该再东进了。

    他面对刘协,昂头陈言道:“天家,前路危险,不能再去了。”

    刘协身体轻轻前倾:“将军何出此言啊?”

    郭汜早已经准备好了说辞,便道:“天家,前方便是司隶,如今陷入战乱,要是继续往西,便会被战火波及,危及天家性命啊。”

    刘协惊讶道:“哦?我倒是听闻冀州兖州征战不休,怎么司隶也打起来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郭汜没想到刘协会装糊涂,脸色阴沉下来。

    给你脸不要脸,也别怪我说破了!

    他抬头道:“启禀天家,那反贼吕布,先是从兖州叛乱,占据了一郡之地,如今又向西攻入司隶境内,往北进入河内,往西逼近雒阳!”

    “若是天家返回雒阳,那吕贼必然危及天家性命!”

    刘协面色不变,心里面却是渐渐转冷。

    那是朕亲封的温侯,被你们逼走的!

    还有司徒王允,也是被你们杀死的!

    虽然刘协自登基始,就一直被权臣挟持利用,但在刘协看来,李傕郭汜无疑是最恶劣的一伙,远比王允董卓尤甚。

    董卓不管怎么说,还是以灵帝遗命为借口,废了刘辩,扶植刘协登基。

    而王允吕布虽有所不合,但还是愿意放权,正当刘协以为随着自己长大,能渐渐掌握权力,重现大汉辉煌时,李傕郭汜樊稠领兵攻入长安,将刘协的美梦再次狠狠粉碎。

    他们赶走吕布,杀死王允,完全控制了汉庭,一切重新回到原点。

    如今刘协眼见郭汜又拿吕布出来说事,有恃无恐地威胁自己,但刘协却不能对此公开表态。

    他抬起头来,环视堂下文武百官,大部分人皆是低头不语。

    王允这人施政能力有问题,得罪过很多人,导致他被杀时,很多官员都在看热闹,堂下的官员,有些人还参与了此事,自然不会说话。

    而另外一些人,虽然有心直言,但是对郭汜心存畏惧,也做了缩头鸟。

    郭汜见众人哑口无言,正得意洋洋时,有人站了出来。

    他大声道:“故司徒王允、故司隶校尉黄琬于国有功,可听允恭等葬!”

    众人皆是大惊,纷纷抬起头来,见发话之人,赫然是身为卫尉及尚书令的士孙瑞!

    士孙瑞,右扶风平陵县人,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举孝廉出身,起家鹰鹞都尉,迁执金吾、光禄大夫。

    初平年间,拜尚书仆射、联合司徒王允、中郎将吕布共诛董卓。

    因为王允自专讨董之功,后来雒阳被李傕郭汜攻陷时,士孙瑞反而避开了报复,得以身免。

    但他早已成了郭汜的眼中钉,其为人耿直,恒不畏死,如今在满朝万马齐喑的时候,又毅然站了出来。

    文武百官暗暗敬佩其勇气的时候,也捏了一把汗,郭汜有兵在手,只要一声令下,士孙瑞便会身首异处!

    果然郭汜木露凶光,把手一摔,冷然道:“两个反贼,有何需翻案处,公欲追随其后乎?”

    士孙瑞也是横眉怒对:“汝欲将雒阳之事,再做一遍吗?”

    郭汜大怒,按住了腰间剑柄,后边的侍卫也纷纷上前。

    士孙瑞却是不退反进,上前两步,怒视郭汜。

    郭汜却是退缩了,这几年来,他多受手下谋士贾诩劝导,也变聪明了一些,不是以前一味砍人脑袋的凉州武将了。

    杀士孙瑞容易,但是必然激起文武百官和汉帝的反感,更重要的是,会给一直窥伺自己的杨奉张济等人口实。

    他按下剑柄,冷哼一声,转身大踏步离开。

    他虽然不会亲自动手,当堂杀死士孙瑞,但背后有的是办法。

    见郭汜离开,文武百官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郭汜是有仇必报的,看向士孙瑞的目光中,都带着些可惜,知道其难一劫了。

    士孙瑞却是缓缓环顾四周百官,目光坦然,仿佛在说,在座诸位,如此不堪!

    刘协也不敢直视士孙瑞的目光,他微微侧过脸去,心中极为复杂,就这样害了士孙瑞,值得吗?

    千里之外汉庭发生的事情,袁熙并不知道,但在他的谋划中,自己的前进的道路上,迟早会和汉庭有所交集。

    当然,这是有前提的。

    打下易京,占据幽州,然后击败黑山军,打通涿郡通往河内的太行山通道。

    袁熙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一年间做到,眼下只能一步步来。

    当前最紧要的,当然就是攻入易京,击败公孙瓒。

    他望着远处的易京城池隐隐约约的轮廓,从城墙之外数里,直到袁熙脚下的山丘,绵延十几里的,是袁军满山遍野的营寨。

    他侧身跳下马,孙礼上来将马牵走。

    袁熙带着郭嘉赵云太史慈进了营帐,里面诸将肃立,坐在上首的,赫然便是袁绍。

    此次大战,袁绍亲自率大军,来到易京城外坐镇!

    袁熙略略一扫,发现除了坐镇邺城的袁尚和几位谋士将领,其他人几乎都到了。

    袁谭,沮授,田丰,审配,郭图,淳于琼,文丑,张郃

    这是倾巢而出,毕其功于一役!

    袁熙大步上前,拜道:“涿郡太守袁熙,率骑卒二百,步卒三千,依令依时赶到!”

    袁绍点了点头,指了指空的位置,袁熙见状,领着郭嘉三人站定。

    袁绍向袁谭道:“伱向显奕说下当前情势。”

    袁谭出声道:“我和阿父前日合兵赶到后,两边交兵,公孙瓒军不敌,退入城中坚守。”

    “如今工匠正在组装攻城器具,准备这几日攻城。”

    “眼下大家有所争执的是,是围而不攻,坐等援兵前来消灭之。”

    “还是在援军赶到之前,抓紧攻城,攻陷易京。”

    袁熙一怔,公孙瓒还有援军?

    袁谭似乎看出了袁熙的想法,说道:“我们得到消息,黑山军张燕出动十万大军,准备三路往易京救援。”

    袁熙一惊,他前脚走,后脚黑山军就动了?

    而且若真的有十万人,即使其中只有三万兵,对易京这边的压力也不小。

    他突然想到,要是这十万人都被打散,黑山军就垮了,太行山通道不就空出来了?

    他随即将这个念头赶出脑海,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张燕也不是泛泛之辈,和袁绍大军打了好几年,也没有被歼灭,可间还是很有本事的。

    沮授出声道:“算算黑山军到易京的距离,如果在张燕大军到来之前,全力打下易京,最多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这样的话,就要放弃中途所有的城镇。”

    “如果分兵防守,堵住黑山军出太行山的通道,便要分出兵马,现在出发堵截。”

    “这样的话,便不能全力攻城,若是易京打不下来,黑山军又防不住,我们便会无功而返。”

    众人听了,纷纷讨论起来,各抒己见,但足足说了一个时辰,还是没有得出什么头绪。

    袁熙知道虽然对于自己来说,易京之战近乎开卷考试,但预想和实操差别很大,后世历史和此世走向不可能完全相同,若有细微处弄错,结果可能会天差地别。

    众人争执的焦点,在于全力攻城,能不能打下易京。

    虽然袁绍号称十万大军,但公孙瓒在城里也有数万人,全力守城,加上粮草富足,确实很难打下。

    除非出现变数。

    袁熙现在也不管了,他现在只有一个目标,尽快打下易京。

    他开口道:“必须要想办法将其主力引出城来消灭,才好打进城去。”

    众人心说这话有道理,但关键是,对方怎么出来?

    袁熙沉声道:“前期肯定是消耗战,关键点在于,黑山军快要赶到的前几天。”

    他说了自己的构想,众人听了,先是大摇其头,这想法太冒险了!

    袁熙说道:“如不分兵抵挡黑山军,要是让两边回合,我军必然不好受。”

    田丰出声道:“即使公子计策成功,我军打进城去,那上百座望楼,也不容易攻下,可能还要一个月。”

    袁熙又说了一番话,众人眼前一亮,这法子听上去确实可行!

    沮授心中惊讶不已,他曾向袁绍私下提出过这个方法,没想到袁熙也想到了!

    他出声道:“但几天时间太短,黑山军要是加快行军,会把我们堵在城里,进退两难。”

    袁熙说道:“所以需要有人拖住他们,但不需要太远,相隔数天路程即可。”

    一众谋士听了,越发觉得这想法可行,袁熙最后说道:“当然,这只是最后不得已的办法,说不定之前城池先攻破了呢?”

    袁绍听了,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显奕这句话最有道理,不先打一场,谁知道会怎么样?”

    “后日便开始攻城!”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