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港岛旧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50 警队集体告假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五月十五日。

    京外部向英代办提出抗议,为新界事件发声,发动群众在英代办大门示威。当晚,上百名群众冲入英代办驻址,在代办领事办公室内,贴上“支持同胞,反英抗暴”的大字报。

    老家力量正式登场,给损伤惨重的新界市民打了一针强心剂。

    由此,新界骚乱发展为国际事件,多方怀疑幕后有大国博弈。老家通过本次事件,再次宣告收回港岛之决心,支持同胞之勇气。人日报、大公报、文汇报等报刊,刊登该消息,由爱国学校之学生,上街向市民发放报纸,国家银行中环总部在楼顶安装扬声器,进行鼓励宣传。

    十七日,中环三百余名佐派人士聚集,开始向太平山总督府游行,在总督府门外张贴大字报,要求总督尊重新界人民主权,总督一度成为市民游行示威的主要目标。

    佰立基临时转移办公地址至太平山警署,派出三百名军装警员维持秩序,当夜,总督府发生投掷炸药事件,造成两名公职人员死亡,港岛首次宣布九龙、港岛两区共同实施宵禁。

    但总督并未提高紧急状态等级,依旧维持在“戒备”状态,谨慎的使用武力。

    东方银行。

    司马祥穿着灰色西装,戴着眼镜,站在一块电子屏前,回头道:“九龙仓股价大跌,英资外逃,开始逐步买进。”

    “买进九龙仓。”

    黄世同猛的大吼。

    五十余名股票经纪坐在工位上,仿佛机器人接受到指令,纷纷拿起电话,拨打出去,大声喊道:“帮我买进九龙仓。”

    “全要。”

    “有没有九龙仓的股票?”

    “叮叮叮。”

    “刚有人挂售两千股?”

    办公室里。

    电话声吵成一片,像是销售公司一般,其实股票市场最早期的样子,就是菜市场买菜,吵吵嚷嚷。当“恒生指数”发布之后,各证劵公司才有一个认可的“公价”。

    按照恒生指数涨跌,港股都会进行一定比例的跌涨,只不过,个别公司业务优秀,市值坚挺,偶尔会呈现逆势上涨。上千号人扎堆在证劵公司里,有人挂牌卖,有人掏钱买,场面极其热闹。

    现在港股已经有一定的规范,可以采用电话买卖的制度,但依旧要有人在证劵公司接消息,上柜台进行买卖手续。别看东方银行里坐着五十几号人,证劵公司里还有六十多号人在帮手。

    “买进五千股。”

    “买进三万股。”

    “刚有意大利卖家挂牌两万股!”

    一名业务员大喊。

    “全收!”

    司马祥大手一挥。

    陈占表情紧张,上前劝道:“祥哥,收的太急小心砸底,要不要缓一缓?”

    “大老板一口掏了五亿现金出来,收一个九龙仓只是前菜,吃前菜都磨磨唧唧,怎么有胃口吃大菜?”司马祥个子不高,在金融市场上却极其有魄力,果决道:“买!”

    陈占急得满头大汗,头一回操盘上亿现金,心里难免有些发虚,生怕出现亏损给大老板宰了,但面对祥哥的决定,还是回头朝愣神的业务员讲道:“买!”

    “买!”业务员对着电话大吼:“只要是九龙仓的股票,一股都不要放过!”

    黄世同在火热的气氛中,低头点起支烟,颤抖的手指难掩激动,上前道:“九龙仓在外的散股本身就不多,而且码头仓储业务是铁饭碗”

    司马祥点点头:“有多少收多少,就算有人恶意砸盘,大老板也不会怪罪。反正涨跌都是控制在大老板的手里,我们只是负责买卖罢了。”

    越顶级的金融战,越受政治影响,越高明的操盘手,越不需要数据分析。高端的商战,往往朴实无华,收割起英资,华资更不会手软。

    自月初六七事件爆发以来,港岛市场经济一路下行,金融行业一片萎靡。

    恒指连跌七个交易日,华资老板们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英资试图撑了几天,以期港府能迅速解决本次事件,但港府在军事上解决了,在政治上却没有解决。

    伴随着北方正式发声,外资出逃终于爆发,首先,第一个出逃的就是意大利、加拿大、欧美等人的持股方。他们手上握有许多英资洋行的股票,但却不居住在港岛,对港岛的信息只来源于国际新闻。

    生怕港岛争端升级,燃起战火,把公司资产付之一炬,开始大笔大笔的割肉。要知道,战争是不可预料的,而一旦开战,上亿上亿的资产都将灰飞烟灭。

    重建的港岛,经济市场绝不会由英资主导,再加上北方一向强横的政策,没有国外老板敢赌。有道是“投降输一半”,在输一半和全输之间,他们是懂得选的。

    少数人敢赌港岛不会开战,跟进抄底,那是因为资金量少,抱着搏一把的心态,依旧影响不到市场。大资产从来不会赌,更趋向于安全。

    而外资开始出逃,又引起恐慌下跌,英资也忍不住,开始陆陆续续,一笔一笔割肉。

    楼市早已暴跌三分之一。

    司马祥制定了几个目标:“第一是收购九龙仓散户的股票,为大老板拿下码头仓储业务,第二是收购天星小轮公司,帮大老板垄断港岛轮渡市场,第三是收购太古洋行国泰航空,第四是收购怡和洋行的超级市场业务。”

    其中,扫空九龙仓散股,可以为未来收购九龙仓打基础。收购天星小轮不用提,收购国泰航空,则是司马祥个人很看好航空业务。加上太古洋行去年才竞标到可口可乐专营权,刚投资在建亚洲超级工厂,现金流不足,正是重创一击的好机会。怡和洋行的“惠康超级市场”是目前港岛最大的零食市场,一年现金营收过五千万。

    这四项业务如果能用三亿的规模拿下最好,剩下的两亿还可以收购一些“有利”的股票,为未来拿到印钞权作准备。如果钱够花,在楼市砸底的时候,还可以购置一些地产项目。

    这份方案是完全得到大老板点头的,至于其它华资公司想对谁下手,那是其它公司的事。毕竟,商会各位老板答应出钱抄底英资,不代表会把钱全部交给东方银行操盘。

    东方银行不过是作为吹响号角的棋手,各老板有各自的方向,不过华资老板们十分团结,一旦有华资收购某间英资公司,其余华资都不会入市抬价。

    到处都是肉,足够华资老板们吃到饱!

    汇丰、渣打、有利、太古、会德丰等洋行大班,纷纷想要约见总督,请总督尽快平息事态,减少英资的损失。他们完全预见到华资趁机反击,收购的方案,但资本出逃是不受个人控制。就算四大洋行联合在一起,也顶多勉强控制一下自己公司的下跌速速。

    向来关心经济的总督,在一片焦头烂额之中,也无力再管理资本市场。

    二十日。

    总督约见斗委会长“杨光”,委员“陆翰明”等人,双方在僵持进入谈判步骤,杨光提出新界自治,一切开发条款需经新界议员投票决定,总督同意设“新界区”,与港岛、九龙平级,并且在新界内遴选议员,决定新界事务,授予陆翰明、司徒英等人太平绅士勋章,等于同意新界区进入半自治模式。

    不同意陆翰明提出的“丁权”条款,死撑着不想放弃新界的土地权益。毕竟,港府只要名义上管辖新界,对新界内部自治其实一直是无所谓的态度,但港府需要荃湾一带的海岸线振兴经济,若是同意丁权条款,港府开发荃湾码头将付出极大代价,十年内的关税都在给新界乡民做贡献了。

    双方的谈判不欢而散,其实,杨光根本没打算与港府谈和。因为对他而言,港府与新界的利益都不重要,重要是把声势搞大,攥取政治自治,好向老板邀功请赏。

    总督则看出新界乡民的外厉内荏,判断新界乡民支撑不了多久,决意再给新界施加压力。毕竟,新界的小农经济基础薄弱,农田一周不耕就会杂草丛生,有华商给他们运送米面,总不能有人免费去替他们耕地吧?事件拖的越久,无形中对港府越有利。新界人这个月有救济粮吃,明年可不会有。

    二十一日。

    中环再度出现聚集游行,由于防爆应急部队人手不足,许多警员已经加班超过一周,不少人一天只能睡两三小时。导致港府不得不下令港岛区重案组负责驱散市民。

    佰立基大概是觉得事情已经快到收尾,用一用华人警员,顶多颁授勋章,升衔一级,付出多了多大代价。未想到,命令刚下达警务处,警务处长便亲自赶到总督府,递上一叠文件,苦涩的道:“sir,港岛区助理处长何定贤,行动部警司颜雄、重案组总督察陈子超,九龙区刑事组雷洛共计五十六名督察级以上华人警员递交告假申请,称病无法履职在岗。”

    警队中高层指挥官集体请假事件,前所未有,堪称是一次政治暴雷。

    佰立基心里一突,将一叠告假单扫落在地,根本无法接受,厉声喝道:“让他们即刻上岗,率兵前往中环驱散集会市民,否则再也不要来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