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广告播出的第二周开始,大阳厂提货的车开始多了起来。
渐渐的,提货的车辆越来越多,在大阳厂门前排出几公里的长龙去,附近能够停车的地方也挺满了提货的车辆。
大阳厂原有的库存,不到一个月已经全部提空,外面拉货的车辆却丝毫没有减少的意思。
大阳厂的生产吃紧了!
李平急和生产科的赵科长根据厂里的销售任务,把生产计划一改再改,工人统统改为两班生产。大阳厂的产能已经达到了极限!
但即便如此,还是无法满足客户的提货需要。
李平心里火烧火燎,天天给生产科和车间主任们骂的抬不起头来,弄得这些人见到李平就像见到阎王一样,纷纷躲着走。
李平把心一横,干脆住到厂里,没白天没黑夜的在现场工作,他是真的拼命了!
与此同时,大阳厂扩张的速度也很惊人!先后扩建了两个铸造车间、三个机加工生产车间和三个组装车间,工人总数已经到了近三千人,但仍满足不了供货需要。
与生产形势一样喜人的还有驻外业务量成几何倍数增长,此时的大阳厂驻外办事处的总数也已到了惊人的地步。南方十几个省份基本每省一个办事处,这么多驻外机构,业务员的管理成了一个大难题,这事让李大海感到非常头疼。
他心里明镜一样,这些业务员在一线活动,手里攥着钱和产品,说白了全靠自律。对待这些人管理过苛不行,管理过松更不行。尤其不在跟前,管理难度更大!大多数时候,李大海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思虑再三,他向王元平提报了几次成立驻外销售公司,但均被否。
这一次,当他再次旧话重提时,不知为何,王元平却很痛快的答应了。
经过讨论,大阳厂成立东南和西南销售公司,隋勇和郭大年分任两个销售公司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享受副厂级待遇。
同时将十几个办事处按地域划分给了两个销售公司。
面对这么好的形势,很多人开始脑袋发热了,要求再度扩建,但王元平觉得不妥。
此时的王元平对于工厂管理理解的更加深刻,而他自己的性格越来越沉稳。对大家提的建议,刚开始他也觉得有理,但后来仔细琢磨和分析了一段时间,他觉得不妥。
经过反复权衡,王元平觉得还是谨慎一些的好,没敢贸然决定继续加大产能扩建。
对于王元平的谨慎,班子几个人很是不解,现在形势这么好,不趁机扩大再生产,等以后形势下来可就错失良机了。
而王元平此刻心里想的并不是单一增加木工机械的生产产能扩大,此刻的他在琢磨是不是利用这个机会,上马其它行业机械。
还记得刚回厂上任时和李平的那次谈话,也就是那次谈话使他下定决心提拔李平。现在他觉得李平当时提的建议可以实施了。
班子开会时,王元平发现李平竟然睡着了。看着他疲惫的神色,王元平有些不忍,他知道近段时间李平一直住在厂里,盯在生产上,这段时间就没有好好睡过觉,眼睛里充满了血丝,瘦的人都脱相了。
再看李大海和老谢嗓子都是沙哑的,话都说不出来,形容憔悴。
这样下去可不行,王元平心想:这几个人可是自己的左右手啊,一旦有一个趴下,那整个大阳厂的工作都会受很大影响。看来得想个办法让大家放松一下。
放松?去哪里呢?他紧锁着眉头,想了半天,突然想到了一个地方,栗山啊!去那里放松一下,吃吃栗山的栗子鸡,到山上去看看,应该能不错。
王元平打定主意后,抓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栗山的电话。
老支书一听,非常高兴:“我说元平啊,好长时间了,想让你过来一趟咱爷们聊聊天,但每次打电话你都说忙。这回好啊,来吧,就这个星期天来就行。你不知道,咱们栗山现在开了饭店,有了旅馆。跟以前那是大不一样了。过来看看你就知道了。”
王元平听完心里有些纳闷:栗山那地方开饭店?还有旅馆?老支书真能瞎琢磨,那地方弄这个谁去啊?
通完电话之后的周六,他叫上几位副厂长和杨丹开着车去了栗山村。
老支书说的不错,此时的栗山村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砖瓦厂盈利后,在老支书和栗军的努力下,村里先后建成了食品厂、面粉厂和织布厂,在村南的空地上盖起了栗山饭馆和栗山旅馆。
有了集体经济的支撑,栗山的老百姓纷纷安居乐业,再也不用顶风冒雪出去“唱门子”了,大部分村民都在自建的村办企业里工作,有了工作也就有了收入,再加上村里每年的分红,老百姓的日子好了很多。基本实现了老支书的夙愿。
由于砖瓦厂获利巨大。今年开始,老支书和栗军商量,在改善完学校和村委教学和办公条件后。逐步的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
村里改善居住的计划是,由村里统一规划标准,建设新房,今年的计划先暂时建设五十户。
王元平他们来到栗山的时候,这时,栗山的新建房已经建好,正在打室内地面。
一到栗山村口,栗军早早等在哪里了,见了王元平,连忙亲热的迎上去问长问短。大阳厂的几位副厂长见他们如此热烈,感到有些吃惊。
王元平给他们介绍了情况,大家这才明白。
众人说着笑着,进了新修建的栗山村办公室。王元平对这个办公室是很熟悉的,但此时的办公室里面的设置已经完全变样了,墙面洁白干净,显然是新刮的墙皮,地面铺的瓷砖铮明瓦亮。办公家具全部新堂的,看起来非常有档次。
王元平在老支书的办公室转了几圈,不住的点头,老支书和栗军看着他来回转,笑道:“我说元平啊,你就别转了,再转就成那什么了啊,哈哈。”
王元平听了,抬头笑道:“成驴了是不是,老支书啊,你想说什么我还不知道吗?哈哈。”不知为何,一到栗山,王元平整个人变得特别放松,平日紧绷的脸也松弛下来。
大阳厂的几位副厂长和杨丹面面相觑,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王元平这么高兴。
老支书见众人还在站着,赶快客气的说道:“你看看,光顾照顾这个家伙了,竟然慢怠了客人了,对不起!对不起!别怪乎我啊。”
“别怪乎”是洪南话,大概是怪罪的意思。
大阳厂的几位纷纷客气,找了地方坐了下来。
王元平看着老支书开玩笑说道:“老支书,这些天呢,我们厂的干部累惨了,我想找个地方放松放松,想了想,没其他地方可去。没办法,谁让咱们关系好呢,今天你管饭啊。我得宰宰你,吃个大户!哈哈。”
老支书假装脸一沉:“你个刮民党,我这里刚有点小收入了就宰我,太不够意思了,哈哈。”说罢,接着扭脸对着大阳厂几位领导说道:“你们这领导真抠门!你们快别跟着他干了,到我这里来吧,保证不错!”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笑声中,栗军悄悄的走到王元平跟前,附耳问道:“中午咱们去栗氏庄园吧。”
王元平一怔,看了栗军一眼:“栗氏庄园?还有这么个地方?我怎么不知道?”
栗军冲他挤了挤眼,笑道:“去了你就知道了。九叔,咱们走吧?”
老支书抬起手腕看了看表,点点头:“你领大家先走,我和元平在后边吧。”
众人跟随栗军走后,屋里只剩下老支书和王元平,王元平拿起盘子里的栗子剥开一个,填在嘴里嚼着,老支书看着他呵呵笑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说吧,什么事?”
“看你说的,这次真没事,就是这些天厂里的工作太紧张了,大家都快被我逼疯了,照这样下去非撂倒几个,我想着利用周日休息的空挡,到栗山来放松一下。”
“哦,我可都听说了,元平,大阳厂的改革力度非常惊人,职工说什么的都有,总体上表扬大于批评。不过,我还是提醒你一下,那天我听人说了一个词,正好用上,讲欲速则不达。”
“呵呵,老支书,多日不见,您的学问见长啊。”王元平干哈哈了几声。接着说道:“是的,这段时间的变革确实很快,取得的成绩也非常惊人!我也是担心,怕再往下改会出问题,所以,带大家出来,一来是看看栗山放松一下,二来是到这里大家的思想会静下来,专心讨论事情。只是,这样一来给您添麻烦了。”
“嗨!这是什么话,咱们还分彼此啊,就这样吧,走啊,去看看栗氏庄园怎么样?”
跟随这老支书,王元平从栗山村一路走来,说实话,栗山村的改变令他感到震惊!
除了砖瓦厂之外,新建了几个小型工厂也是红红火火,看样子效益不错。村庄南部的坡已经整平了,面积有栗山村那么大!此刻,正在建设民房,工地上人车沸腾。
见王元平疑惑,老支书介绍:这就是集体新盖的房子,第一批五十户,全部是二层小楼,预计再有两个月差不多就盖好了。到时先把一些五保户、困难户和经济能力较差的农户搬进去。
听着老支书的介绍,王元平暗暗赞叹,不由得想起自己家乡,海崖经济发达的村子不少,但这样为百姓考虑的却很少。
老支书确实是为民办实事的好支书。这样的支书恐怕全洪南也找不出几个来。看着老支书佝偻的身影,王元平热血沸腾,心想:这样的支书真的让人肃然起敬,栗山村能够摊上这样的支书是栗山老百姓的福气。
等到两人一起来到栗氏庄园的时候,王元平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栗氏庄园”就是在栗成林的院落旁边盖了一个平房,这个平房是专门供来栗山参观、学习和玩的客人准备的。
自从栗山的砖瓦厂建成后,名气渐渐出去了。来这里参观的县乡和周围的兄弟乡镇干部们渐渐多了起来,人多了,吃饭就变成了一个大难题。
于是,在征得村里大部分人同意后,栗山村盖起了这十几间平房,接待之余也能赚到点钱。
王元平听老支书介绍之后,心里一动:大阳厂每天拉货的车这么多,各地的客商和司机吃住都去乡里,来回几公里不太方便。厂里办公楼前边的外围可以建一排房子,既能解决这拨人的吃住,又能为厂里创收,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对!就是这个主意,待会讨论工作时,一并商量一下。
本文来自看書蛧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