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象棋高手李开先
李开先(1502~1568),汉族,山东济南章丘人。明代家、戏曲作家。字伯华,号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嘉靖堂词社”,一时名流汇集,成就不凡,成为乡邦史上的盛事。李开先对后世影响甚深,直至现代,有许多研究者认为他才是《金瓶梅》的作者。
李开先自幼聪慧,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他是一位象棋高手,终其一生没有对手。虽然他最小就痴迷象棋,但象棋对于他毕竟只是一种副业,但是他的棋艺使当时那些职业棋手都望之披靡,而且写了不少诗歌来分解下棋的方法,总结他下棋的实战经验和记叙下棋时的情景。为后人留下几十首内容广泛的象棋诗。新中国成立后,新华书局将他的文稿编写成书。十岁时,他就写了第一首名叫《象棋口诀诗》。
诗云:将帅高坐金銮殿,
不离九宫不对面。
士将保驾不过河,
分别走口和走田。
车行直路无阻挡,
马跃日字任盘旋。
四门炮,读书一见辄成诵,为文下笔辄千言”。[2]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尤醉心于金元散曲及杂剧。
嘉靖七年(1528年)中举,次年中进士。在户部云南司任主事,先后两次奉命运军饷去宁夏边防。曾针对边患严重、防务废弛的情况,上奏朝廷,提出澄清吏治、富国强兵,扫除边患的主张,但未引起朝廷的重视。
嘉靖十三年,调任徐州监管粮仓。在任上大力整顿粮政,由于触犯宦官的利益,整顿受到抵制和破坏,最后以失败而千终。不久,调入吏部。先后任考功司主事、司勋司员外郎、文选司郎中等职,官制太常寺少卿。嘉靖二十年(1541年)夏,为权臣夏言所忌,被削官罢职,放归故里。李开先回乡后,在章丘绿原山与同乡好友结成“词社”,又组织成立“富文堂词会”。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其《闲居集》问世,收录诗词四卷、文章唱和,人称“嘉靖采飞扬。一日,一读书人在朝阳洞内读书,听见脚步声,知是李开先至此。便对洞口吟道:“人对青山山对人,不知谁是主和宾。”李开先听到这人吟出一道七绝的前两句,知是意在为难他。正在这时,一牧羊姑娘吹起了牧笛,李开先立即接吟道:“猛然谷里一声笛,唤出梅花陇外春。”吟罢,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在戏曲创作上,李开先既是编剧、又是导演和演员,李家戏班子的演员则从全国“海选“产生。李开先的后人说,李开先曾亲自在《断发记》中饰演男一号李德武,声情并茂的表演打动了很多听众,一位姓王的大户人家的小姐由此迷恋上了这位“明星”,成为他的铁杆“粉丝”。经过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相恋后,刚刚断弦的李开先迎娶了这位在他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王小姐,成就了一段曲坛佳话。
物影响编辑李开先一生“三好”:一好戏曲,二好藏书,三好交友。
曾改定元人杂剧数百卷,用金元院本形式定成杂剧《园林午梦》等六种,撰有戏曲理论著作《词谑》。其散曲《中麓小令》流传很广,当时乡村街头到处有人歌唱,为这部曲题“跋”的名流多达84人之多。李开先性好蓄书,藏书甲于齐东,与金陵焦竑称为“南北两大家”。做官时,其薪俸主要用来购书。回乡后,修建“藏书万卷楼”“词山曲海”为藏书处所,所藏以词曲话本最多,有“词山曲海”之誉。并根据藏书辑录了部分明代戏曲资料,评选了不少散曲和杂剧的曲文,对后世研究有较高参考价值。当时著名藏书家边贡、刘西桥等人也以藏书知名,但藏书不久即散佚,而李氏藏书长达百年。曾编辑有《李中麓书目》,早佚,据其《藏书万卷楼记》称:“乃仿刘氏《七略》分而藏之。楼独藏经学时务,总之不下万卷,余置别所凡五”。
李开先极为好客,凡志趣相投者均视为知己。曾至陕西拜访著名的戏曲家王九思和康海,三人一见如故,诗曲唱和。所藏书在明末清初被毛扆“汲古阁”、朱睦木挈“万卷堂”、徐乾学“传是楼”所收。李开先在当时文坛上颇受人所重,与王慎中、唐顺之、陈束、熊过、任翰、吕高等号称“嘉靖八才子”。
李开先墓位于章丘县埠村镇鹅庄村东,济(南)王(村)公路南侧李氏茔地内。1979年公布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6]李氏茔地东侧为李开先墓,墓前有碑一通,明崇祯二年(1629年)立,上书“太常寺少卿中麓李公墓”。碑前还有两方碑座,原有两块无字碑,据李氏后裔讲,后来李家破落,无财力刻字,故成无字碑。座前甬道两旁,有翁仲和石虎、石羊、石马各一对,形体完好。再前是石坊,由三根平滑的条石扣成门状,颇简陋。茔地西侧为李开先父母的坟冢。坟冢南端为简陋石坊,石坊北面,有石兽两排,石兽再北立石碑三通,成品字形布局。前两碑碑座为石雕,碑顶镌云龙浮雕,额题“奉天诰命”字样。茔地石碑,均为明代石刻,其中石坊上额“李氏先茔”及楹联“漫漫长夜何时旦,瑟瑟高松不计年”,为李开先之友、书法家苏州书写。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