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军帐之外,众将们都是兴高采烈地议论起来。
上百余员战将聚集在一起,说话都是声音洪亮,连打气喷嚏来,都是气动山河。这也是武人一贯的作风,看得有几分粗俗。而文臣也是站在一边聊天。赵国没有什么文武殊途,所以文武大臣们也是站在一并攀谈。帐外此景称之,战将如云,谋臣如雨
而在大帐之内,几员大将,以及重要谋臣,也是坐着那,脸上挂着笑容。
王马汉将泥泞马靴的拖下,放在火边烤火道:“从河内一路打到河东,又过了黄河,眼下距离长安只有两百多里,咱们再加把劲,就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王马汉乐观的情绪,带动了众将。
薛万彻旁顾左右笑着道:“现在赵军六大府军中,五路府军都渡过黄河,会师于此,这就是近十五万精锐,陛下,眼下直捣长安就听你一句话了。”
听薛万彻这么说,徐世绩当即道:“薛大将军,王大将军之言,太过乐观,我们渡过黄河,但是西路军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微臣心底忐忑不安,依微臣之见,眼下该派人马向河西方向搜寻,得到西路军的消息后,再作决定。”
“这才是稳妥之见。”虞世南表示附和。
两边大将各执一词,这时候李重九问道:“前几日要叫你们侦查李唐主力动向的事情,作得如何?”
张玄素道:“风闻司已是在处理此事,据消息前几日出现在黄河边的,并非是李世民的人马,而是其故意布置下的疑兵,实际上不过几千乡勇罢了,而李唐皇帝的御旗也是令人假冒打得,李世民并不在此处。”
张玄素说出此言,众将都是惊讶,若是黄河岸边不是李世民的主力,那么很显然李世民并没有在长安。
王马汉好奇道:“李世民这么故弄玄虚是为什么?难道就是为了掩盖他不在长安?”
“不错”薛万彻此刻也是一下坐直了身子道,“李世民既不在长安,肯定是去了河西或者是洛阳,那么故意布下疑兵之阵,让我们不敢轻易渡过黄河。而在绛州,蒲津关的阻击,也是为了延误我们进军的度。”
薛万彻这么说,帐内欢喜的气氛,一扫而空。
众将不禁在想,李世民到底是去了洛阳,还是河西。
尉迟恭问道:“洛阳方向有什么消息?”
姬川听此言道:“洛阳方面,我们有水路可以联络,随时可以察知洛阳的情况。之前进兵时要求水驿每六个时辰,禀告一次唐军动态。而最新的消息是,两天,洛阳方面禀告,潼关方向唐军毫无动静。大概三个时辰后,昨日的情况也是应该到达了。”
听姬川这么说,众人释然既然如此洛阳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既然唐军不是去了洛阳,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去了河西!”单雄信开口言道。
“河西?河西有我大赵二十万大军?李世民有那么好的胃口,一口吃下?我不信。”薛万彻先提出反对。
“那么如何能解释,河西到现在一点消息也没有呢?”单雄信提出质疑道。
虞世南当下道:“单将军有所不知,风闻司的情报,李世民在我大赵的兵锋之下,有打算放弃长安,逃至蜀中了。”
王马汉点点头道:“我看有这个有可能。”
虞世南,王马汉的想法都有些一厢情愿,过去是有大战时,一方打到敌军国都,兵临城下时,其国主率军而降的事。但是这不适用于现在的李唐,至少所知李唐十万精锐主力还没有被击溃,现在投降是不可能的。
众将各执一词,对于李世民所在产生犹豫。
薛万彻这时候道:“猜测李世民主力在哪里毫无意义,眼下长安就在两百里处,唾手可得,我们没有理由放弃长安不攻,而原地等候西路军的消息。若是李世民在西面与王都护的西路军决战,而胜负未分,那么我军正可以乘此良机,攻下长安城。”
薛万彻的意思,众将都是认可,因为张玄素他们当初制定进军的计划同时,也是如此构想。
长安是关中重心,攻下长安的意义,不言而喻。
李重九也是赞成继续向长安进军,这时候姬川小声地道:“陛下,微臣怕这是李世民计谋,若是唐军引诱我军孤军深入长安,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可能!就算李世民击败了王君廓,但是二十多万大军,一场败战,怎么也会有消息漏过来。”薛万彻解释道。
李重九点点头,他对于王君廓还是有信心的,二十万草原精锐,李世民还没有这么好牙口。而眼下大军已渡过黄河,长安就在眼前,若是顾及没有西路军的消息,而不敢进军长安。不说这些大将,就是下面的士卒也会多心的。
什么叫箭在弦上不得不,眼下就是这样,一路奔袭了上千里,连破唐军数路人马,眼下长安就在眼前,却束手束脚了,这不是自己的将道。
当下李重九伸手一按,众将都是停止了争议。李重九目光扫过众人,肯定地道:“朕已拿定主意,无论李唐主力动向如何,明日即进军长安!”
渡过黄河,没有太多休整。尽管没有西路军的消息,但是李重九仍是决定向长安进军。李唐派出单雄信部的室得奚部大将乞阿术率三千骑兵,往西搜寻,打探西路军的消息。
之后李重九又留军两万守蒲津,护卫浮桥和粮道,再加上留守河东,绛州的人马,也有近五万之。李重九采用是稳扎稳打,虽然是派军留守后路,会分薄了前军攻击的力量,但是为了保护长达千里的粮道,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最后李重九自己率领十五万大军,向长安进。兵马虽从二十万减少至十五万,但都是赵国最精锐的人马。
行军前,当地有一儒生自告奋勇而来向李重九,道:“陛下大军倾国而来,长安城池坚厚,并非旦夕可下,而李唐有德之主,祖上乃是老子之后,又出自西凉王室,也是皇家帝胄。陛下为一己之私,兴兵讨伐,岂不闻名不正而言不顺,不如适可而止,就此罢兵,两家言好。”
李重九听这儒生的话,对左右笑着道:“此乃是腐儒之见。”
那儒生道:“在下不是腐儒,当年项羽不从儒生之见,焚咸阳,失了霸业,而刘邦听从儒生之言,却得了天下,陛下不可不三思。”
李重九怒叱道:“长安就在眼前,尔敢于军前胡议,来人斩之。”
大臣姬川见了不忍道:“陛下,不要以言获罪。”
李重九道;“此人动摇我军心,不杀不足以平朕之怒。”
说完这名儒生与历史上劝谏项羽的那个儒生一样,被拖出去斩,最终李重九没有听这儒生的话,而是率军朝长安而来。
虽说距离长安有两百余里,但作为政治中心,长安范围很大。比如前方的同州,在汉朝时称为左冯翊,在过去与京兆尹,右扶风,一并合称三辅,在汉朝时由三位管理畿辅的大员管理。
左冯翊今日的辖区,就在同洲,合阳一带。
李重九大军前锋抵达同洲,同洲城已是一座空城,城中居民尽去,连粮秣也不见分毫。而左近的合阳也是一般,赵军前锋抵达后,觉也是一座空城。李世民连合阳和同洲都不守,显然是要放弃二城了。
“这是要坚壁清野啊!”
赵军众将也是久经沙场,一下认出了李唐的套路。
“李世民难道真的是要坚守在长安,等我们决战?”
这时候赵军不少大将也是动摇了,向李重九劝诫,要等候西路军的行踪,再作决定,否则就真是孤军深入了。当然更多的大将却认为,李世民根本没有余力击败西路军,若是畏惧不前,反而失去了夺取长安的机会。
李重九当下没有停止进军,而是亲自率人马继续前进。
一日之后,赵军兵马前锋抵达泾阳,而泾阳距长安仅四十里。
沿途村庄皆无,但见地里的禾苗都放在那,却无人耕种,李世民竟是将黄河以南十数县百姓尽数搬空,这是真正坚壁清野,断绝了赵军渡过黄河后,任何补给来援。
大将单雄信提议,再派一军守同洲,加强对粮道的保护,否则一旦粮道被切断,十五万赵军不需五日,就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李重九听了答允派单雄信率两万五千人马,镇守同洲,三原县,以策后路安全。
不过大军抵达泾阳后,终于看见了唐军驻守的兵马。前方探马回报,泾阳城防守严密,无法查探。
李重九得知后,又派大将柯木伦率两千人马,从渭河上的中渭桥通过,往长安城下查探。
不过半日后,风尘仆仆地的柯木伦返回大帐。
李重九见柯木伦如此问道:“你与唐军接战了吗?”
柯木伦抱拳道:“是的,陛下。”
原来柯木伦的两千骑兵,从渭水之上,渡过中渭桥,绕来到长安西面的横门。
刚抵达城下,就遭到唐军骑兵伏击。唐军骑兵有三千之众,不过一场厮杀,柯木伦反而击退了唐军骑兵,全身而退。同时柯木伦回报长安城头,旗帜无数,城头上满是士卒披甲守护。
听到柯木伦回报的消息,赵军众将顿时都是心安了,原来唐军主力哪也没去,就镇守在长安。
“好个李世民,真的要固守长安与我们一战吗?”
“不可能,长安城池虽然高大坚厚,但是周长三十几里,唐军士卒就是一里上驻守个三千人马,也是守不过来。”
“什么话,唐军或许只要守皇城就好了。王世充当年守洛阳也不是这样,李唐围攻了半年都没有拿下来。”
“那么你说,唐军要坚守长安,与我们一战吗?”
“是啊,不过也不怕,我军粮道虽长,但若是分兵攻破了潼关,从洛阳那运粮就方便多了。”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的,将长安唐军军情道了个七七八八的。
李世民会学王世充,固守长安?李重九是一万个不信,自古以来,没有外援,就没有必守之城。当年王世充死守洛阳,是相信李重九会从河北率军去洛阳救他,这才咬牙坚持了半年。
而今日李世民困守长安,又去指望哪里的人马来救他呢。
至于军粮消耗,围困长安城二十万大军足够了,以赵国现在的粮草储备,从洛阳运粮,围困长安城个一年绝对没有问题。
李重九道:“不必争论了,朕要亲临城下,一探长安虚实。”
众将听了都是诧异,然后一并道:“末将愿率部与陛下一并。”
李重九摆了摆手道:“不必这么人多势众的,只要朕的廷卫军与朕一道就可以了。”
“这怎么可以?”
“陛下人马太少了,若是长安唐军主力出击如何是好。”
李重九摇了摇头,拒绝了部下建议。
次日,李重九率五千廷卫军,亲至长安城下。
雄伟的长安城城墙竖立于面前,历史记载长安城,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池。与之相比,东罗马帝国引以为傲的君士坦丁堡,只配作长安城的卫城。
在国内这长安也远胜过王世充驻守的洛阳城,那时洛阳城城周也不过十几公里。
所以要李重九相信,李世民是准备固守长安城,与赵军在城下决战,是根本不可能的。三十六公里的城墙,怎么守得过来。
不过李重九今日一来,就是一探长安城虚实。
李重九先率兵马从中渭桥渡过渭河,在长安北面一带徘徊。自己与姬川,张玄素,虞世南在马上对着长安城城墙指指点点,一派指点江山的模样。而李重九身后明黄色的龙旗,早令长安城上的唐军士卒知道是赵国皇帝亲自驾到。
顿时城头上旗帜舞动,大批披着铠甲的唐军士卒,在城墙上行动,并架起弓弩严阵以待。
李重九初时见城上唐军人多,不由惊讶,仅仅一处城墙上就有这么多人马,若是长安城各处都是这样,那么李世民的主力,真是屯驻于在长安城城内。
李重九心底虽是怀疑,但面上却是谈笑自如,随即与部下一并骑马绕城而走。李重九从长安城北,纵骑至长安城城东而去。
城东之处,乃是灞水,泾水和渭水交横之地。前方横跨灞水的就是传闻中的灞桥。
李重九策马与张玄素等人一并临于灞桥之上,以马鞭指着城头上谈笑,同时观察着城上唐军动向。但见不久城墙上,一队队的唐军士卒,从远方调来。
兵马竟也有好几千士卒。
见之一幕,李重九一旁的姬川和虞世南,皆是低声道:“陛下,看来唐军主力就在长安城城内,否则不可能调动如此迅,这倒是令我们虚惊一场。”
李重九听了摇了摇头,随即突然策马朝城墙下前奔。
“陛下!”
“陛下!”
姬川,虞世南等人都是惊呼。李重九亲自策马逼近城下,万一中了什么流矢如何是好。
但见李重九轻骑往前,至城下两百步之处,从马鞍旁掏出一弓,勒马半停。然后李重九张弓拉箭,朝城头上一箭射去。城头上唐军不由惊讶一呼,纷纷举盾或者是弯身闪避。
但却听见城下赵军突然一并欢呼。
唐军放下盾牌看去,但见悬挂在城楼一面绘着唐字的旗帜,缓缓从城头上,显然是被李重九一箭射落。
赵国三军尽数欢呼!
城头上的唐军不由气恼,纷纷拔箭还击。
李重九这时候策马已回,转头看向唐军,但见唐军士卒还击,弓力疲软,多是射到半途坠落。但是士卒犹自不知仍是拼命朝城下射箭,直到一人喝停,众士卒这才停手。
李重九见此点点头,心底有数,当下勒马返回。
虞世南,姬川,张玄素三人都是率领廷卫军人马赶上。
虞世南道:“陛下,一箭射落唐军旗帜,足以摄破唐军之胆,一箭之后,长安今夜百姓无人敢安枕矣。”
听了虞世南的夸赞,李重九将弓一放,不由哈哈大笑道:“当年朕千军万马,一箭射伤始毕可汗,今日这不算什么。”
李重九话音刚落,一旁姬川道:“陛下,不可再如此轻身犯险了,阵前斩将夺旗,此不过是匹夫将勇,如何是赵国的皇帝呢。”
听姬川直言,李重九笑而不语,这时候一旁张玄素才缓缓道:“陛下英明,这一箭已试得长安城下虚实了!”
张玄素一眼,姬川,虞世南都是大惑不解。
这时候长安城头,一名穿着直袍的书生走到城楼上道:“城下莫非是赵国天子吗?在下房玄龄在这里有礼了!”
李重九听了不由抬起头看去,但见对方四十余岁,手持折扇,气度从容。
李重九道:“朕在幽京时,久闻秦王幕僚之中,房谋杜断。今日一见先生,实不虚此行,只是不知另一位杜先生在哪里?”
房玄龄听了李重九这么说,脸上浮出笑容,显然是因为堂堂赵国皇帝,都听过自己名声而感到高兴。不过房玄龄笑着道:“陛下好心机,莫非是借着问杜先生,揣测吾主身在何处吗?”
李重九哈哈大笑道:“房先生这么说,就太小看朕的气量了,朕早已确定,此刻李世民并不在城中,那么杜如晦必是随驾而去,对吗?”
房玄龄脸上皮笑肉不笑道:“陛下不用再故意试探了,房某不是三岁小孩,不会被陛下套出话来的。此来城上不过是为了一睹陛下风采,同时有言劝之,陛下兵多将勇,横扫天下本再反掌之间,但眼下却轻兵冒进,岂不闻强弩之末的道理。眼下陛下中了吾主坚壁清野的计谋,若是早早退兵,尚且可保半壁江山,不失一国之主,可要执意在长安城下虚耗,那么陛下性命不用多说,几十万大军恐怕也是转眼烟消云散。”
“大胆!”
“放肆!”
姬川,虞世南都是同时大骂,这个房玄龄实在是太不知好歹了。
李重九止住二人,从容地笑着道:“房先生,这样的话,朕自领兵以来就听得无数次了,耳朵都长老茧了。而今呢?朕依旧好好的,而对朕说过这些话的人,都已成了朕的阶下囚了。”
“房先生,既是有话要劝朕,那么朕也有话劝你,早早献了这长安城,降了朕,以你的才能治理一个县是可以的。至于杜如晦嘛,他若降朕,可以治理一个郡。怎么样要不要考虑一下?”
李重九说完,赵军众士卒都是捧腹大笑。房玄龄在城头上哈哈大笑,然后拱手道:“陛下口若悬河,张仪苏秦不能及,不过打战不是嘴皮一动就可以打赢的,在下在这里拭目以待。”
“那么朕也拭目以待!”
李重九点点头,他早已是看见城墙上唐军,悄悄运来两辆大型弩机。李重九自是知道唐军要干什么,这房玄龄果真歹毒,这边与自己说话,那边要派人暗算自己。
当下李重九拔马而走。赵军从东渭桥再次渡过渭水。
见唐军没有追来,姬川不由问道:“陛下为何知道李世民没有长安城城中?”
李重九道:“你们也看到朕方才一箭朝城头射去,那些守城唐军士卒用箭反击,射得杂乱无章不说,所用之弓弓力不过一石,这样的兵最多称之乡勇,怎么可能是李世民在关中久练的精兵。”
姬川听了恍然大悟,但同时道:“那陛下也不该亲身犯险啊。”
李重九笑着道:“若是朕不亲临城下,以身作饵,守城唐军士卒怎么会轻易引弓射之,至于安全之事,朕自有分寸。”
姬川听了不由佩服,当下不说什么了。
当下廷卫军返回大帐,众将早就担忧了侯了一个上午,眼见李重九平安无事,都是大喜。
李重九道:“长安城下不过乡勇,并非是精锐,眼下我军已至长安城下,攻城并非上策,朕已有……”
正待李重九与众将商议之时,一名将领入内道:“陛下,风闻司的人得知了李世民主力所在,特来禀告陛下。”
“让他进来。”李重九面色不变。
不久一名男子奔入大帐,向李重九道:“属下风闻司洛阳署秦岚拜见陛下。”
早是有人查验过此人身份,确实是风闻司安插在长安在细作。李重九道:“长安的风闻司之人,为何今日才来向朕禀告消息?”
秦岚垂泪道:“陛下,并非是属下办事不力,在一个月前,李世民突然出手,派心腹于志宁率领人马捣毁了我们风闻司在长安的数个据点,几十个兄弟被俘,被杀,或是不知下落。当时卑职侥幸外出办事,待看到同伴在城楼刻下示警的暗号,这才侥幸逃了性命。”
风闻司在长安安插数年,给赵国带来了很多重要的情报,立下了很多功劳,但之前一直没有怎么被李世民针对。而这一次李世民突然出手,破除风闻司的据点,显然是雷霆一击,已经是蓄谋很久。
李世民的目的,就是要大战前破坏赵国所有的耳目,让李重九进入关中后,失去情报来援,成为聋子瞎子。
“李世民真是狠辣啊。”李重九不由叹道,自己看来还是低估这位强劲敌手。
“那么李唐主力现在哪里?”薛万彻不想等对方分说直接问道。
“还在河西,但已是正在向长安返回了。”
“那么这么说,李世民的唐军主力和王君廓的二十万大军交战过了?”薛万彻立即追问。
众人都是盯着这名风闻司的细作秦岚。
秦岚点点头道:“应该是交战过了,这个因为风闻司情报网络被破坏,在下很多消息也不知道,但是这一次来见陛下,是因为扶风那边的弟兄告诉我,河西的唐军主力,遣人至长安举露布告捷,沿途告之,说已是全歼了赵国西路军!”
“胡说!”
“造谣!”
“李世民的诡计!”
“二十万大军怎么可能被全歼!”
在场赵军大将没有一个人相信。r1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