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转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979. 差距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起国内的钢铁企业,尤其是涉及到特殊钢材领域,当然要数宝钢和鞍钢,而这两家企业的背景,居然都是出奇的一致,都是和日本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鞍钢就不用说了,当年是在建国前,就是日本人留下的底子,虽然后来被苏联人给搬了个空,可是后来建国之后,咱们国内和前苏联关系好的蜜里调油的时候,前苏联又把很多当年搬走的东西,给搬了回来,美其名曰是援建,其实是因为那些日本人的东西,苏联人已经看不上了,在前苏联发挥了几年余热之后,就只能被淘汰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这些日本破烂,在后来鞍钢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而宝钢方面就更不必说了,因为鞍钢在建国前被日本殖民时期,一阵乱挖,乱采,导致这里的矿石储量已经不行了,而且矿石的含铁量也不是很高。

    而建国后在攀枝花找到的铁矿又是比较繁杂的杂铁矿,所以国内的富铁矿实在不富裕的情况下,国家就开始建设了宝钢。

    还把厂址设立在了浦海,说实话浦海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环境,真的很不适合发展重工业,但是出于要从海外大量进口铁矿石的成本方面的考虑,国内还是把这个钢铁厂设立在了浦海。

    再加上后来一系列的浦海方面出身的领导人登上了国家领导人的位置,出于本位主义的考虑,在那些年头是没少给浦海方面政策倾斜。所以浦海的宝钢也是在那个年头发展的如火如荼。

    但是说起宝钢真正的发展。也是和那个喜欢在南边画圈圈的老人有关。当年正是他在日本出访的时候,和日本的新日铁提出的要求,而新日铁才派人过来,帮助宝钢实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当然也给予了一部分的技术支持。

    也正是这部分技术支持,再加上后来国家的政策扶持,这才让宝钢这个国内钢铁领域里的后起之秀,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登上了国内钢铁行业老大哥的宝座。

    而鞍钢和宝钢这两家工厂,最出名的可不光是以产量取胜,还是以他们对特殊钢铁的冶炼能力而闻名。

    宝钢方面在特殊钢领域是因为日本人转让技术,这就不提了。

    单说鞍钢,在建国后,北省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的时候,这个工厂辉煌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一直到改革开放时期,这家工厂都是全国闻名的铁老大。

    当年很多红二们,都是拿着领导的批条。以成本价,甚至是低于成本价的价格。从这里拿走钢材,运到南方转手就大赚一笔。

    可是他们赚了一笔,南方得了实惠的同时,可是把鞍钢给坑惨了,这样赔本赚吆喝谁受得了啊?

    可是没辙,当时是计划经济,怎么经营,都是领导说了算,所以大家不乐意,也只能忍着。

    再到后来,改革开放,南方经济崛起,尤其是宝钢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下,迅速的崛起,鞍钢迅速的走向了没落。

    当年给人白干,现在自己的资源快空了,又没有国家的政策扶持,鞍钢差点就在短短几年之内,走到破产的地步。

    还好北省这边还有个北海舰队基地,还有北海舰队,所以鞍钢就又和海军方面搭上了关系,开始专门生产军用特殊钢,而且还专门去德国的蒂森克虏伯方面引进了一些技术。

    这才勉强靠着军方的订单是缓过了神来,不过二十年过后,当年的铁老大的位置已经换了个,在这个行当里,宝钢这个后起之秀无疑成了国内的老大,而鞍钢则是成了跟班小弟。

    不过在特殊钢市场领域,这两家企业,还是不分伯仲的,要说起来,鞍钢的特殊钢冶炼能力,比起宝钢来还是要强一些的。

    宝钢是从日本人哪里得来了一些技术支持,可是那都是日本人七十年代的技术了,虽然那时候是在国内处于领先,可是后来宝钢的人也一样不思进取,根本就没有对技术进行过深度研究发展,所以 他们的特殊钢才还是停留在那个阶段。

    而鞍钢这边虽然从德国引进技术的时候,也被克虏伯是卡过不少脖子,可是毕竟德国人的技术还是要比日本人稍稍过硬一些,所以他们在国内出产的特殊钢,还是很有口碑的。

    只不过之前,他们的特殊钢产品,一般都是专供军队,很少像民间市场供应,所以知道的人不算多。

    这王部长,这次来北省就是专门奔着鞍钢来的,之前他去宝钢那边考察了一圈,可是考察的结果令他很失望,宝钢现在就是一个以量取胜,而且是靠国家政策扶持的企业。

    在自己的独门技术上,依旧是靠引进外国的技术,自己研发方面根本就一片空白,这让他很是失望。

    于是他就来到了北方,可是到了鞍钢考察了一圈得出的结果,一样让他很失望。

    引进高铁项目,是一个长期的项目,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他早就制定好的计划,可是他之前研究高铁的时候,一直关注的都是那些比较高深的电子工程方面的技术,比如什么牵引力控制,电力基站的配置,信号控制等等方面的,对于像火车的轴承,轮子之类的关注的还真就不是太多。

    以前如果要是生产普通的火车,他倒也并不担心,毕竟普通的火车,在国内已经运行了将近上百年了,这火车的车轮,和轴承什么的,咱们几十年前就自己能够生产了。

    可是这次要玩的高铁可就不一样了,现在国内的火车普遍速度,也就是一百**十公里,这还是特快列车的速度。

    可是如果玩高铁的话,那最起码是二百公里每小时的时速起步,一般最低的标准是二百五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不过这些他都没放在眼里,在他看来,最起码也得是三百公里每小时以上的时速,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现代化高铁。

    可是如果要是让火车达到这速度,那现在用在普通火车上的轮子和轴承,那就承受不足了。

    他也做过专门的调查,以前最早搞出能够承受这样力道的特殊钢的是法国,后来德国人也搞了出来,再后来是小日本。

    而发展到现在,搞这玩意最出色的居然是后来居上的小日本,他们的新日铁专门给新干线做配套的车轮和轴承。

    这些车轮和轴承,在外人看来,和普通的火车车轮轴承都一样,都不过是球墨铸铁而已,可是人家的强度和寿命,就是要比你普通的球墨铸铁要高上好几倍不止。

    当年咱们国内也曾经引进过一套瑞典的摆式列车回来做过研究,那套列车上的车轮,是瑞士提供的。

    这段时间,他就一直在研究这个车轮,还专门找了中科院的院士来帮忙研究。

    而且还从宝钢和鞍钢的方面拿了他们最好的球墨铸铁的样品来做了比较,结果令他是大失所望。

    宝钢目前最好的球墨铸铁,25厘米厚的样品,放到国标一百倍四百倍的显微镜先检验,看到的铸铁结晶组织,竟然和一枚大红枣一半的大小。

    而鞍钢的效果要好一点,可是同样的样品,同样的显微镜下观看,看到的铸铁结晶组织,也有大概花生米那么大小。

    而再看看人家那个来至瑞士的车轮产品,同样的标准,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铸铁结晶组织,也不过就是芝麻粒那么大小。

    这一下就显示出了差距,难怪人家的球墨铸铁,做成的车轮和轴承的使用强度,和寿命,各方面都要好于咱们。

    而咱们确实和人家有着巨大的差距啊!

    这才刚想搞高铁而已,可是在这车轮和轴承上就吃了这样的一记闷棍,说实话王部长还是感觉非常郁闷的。

    今天正好也是喝酒聊天,而杨玉河好像是无意,但是却又是有意的和他们提起了这个少年家里居然也在搞钢铁企业,这就让王部长不能不提起精神了。

    “小李,没想到,你们家居然还涉及到了钢铁领域了呢啊?怎么样?你们家搞得是什么级别的钢铁?你王伯伯,现在所在的铁路部,可是用铁大户,说不定咱们之间还能有机会合作呢?”

    王部长脑筋一转,就笑呵呵的对李逸帆说道,杨玉河在自己面前这样说,好像是无心,但是意思很明确,如果他要是不能闻弦歌而知雅意的话,那他就坐不到今天这样的位置上了。

    反正铁路方面确实是用钢铁的大户,每年的用量都是数以亿记的,从这中间分出来一点给这少年有什么大不了的,能够靠这个和杨玉河结交好关系,可远远要比这点订单的付出划算的多。

    王部长心中很快就有了权衡,而李逸帆这百年则是面色一喜,他可没想到这王部长居然会这么给面子。

    “呵呵,那可太好了,我们家也是最近在做产业结构的调整,然后才进军这个领域的。。。”(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