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旭烈兀横扫阿拉伯
在东亚的阿拉伯国土上,以蒙古为首的多国联军的左路军,由布喀帖木儿和库喀伊而喀率领,右路军由台古塔儿怯的不花率领,旭烈兀自己率领中路军,气势汹汹地杀向了奔木乃奚城。木乃奚城的首领兀克乃丁,派遣弟弟萨恒沙到联军总部,提出情愿和平谈判的请求。
旭烈兀是蒙古名将,生于1217年,卒于1265年2月8日,出生于蒙古高贵的黄金家族,他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拖雷的儿子,是忽必烈、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兄弟,四人同为拖雷正妻唆鲁合贴尼所生,旭烈兀是伊利汗国的建立者,西南亚的征服者。
作为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有着身份血统上的天然优势,而他的一次次的辉煌战绩也证明了他无愧于杰出军事统帅的称号。他将“上帝之鞭”伸向了西亚,在真主的土地上建立了蒙古人的国家,伊儿汗国尽管延续时间不长,但它的出现完全改变了西亚历史的走向。
在草原上长大的旭烈兀,从小也练就了一身功夫,而在成吉思汗对子孙的“天下土地广阔河流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尽情去扩大自己的领地”的鼓舞下,他也获得了很多的实践机会。18岁那年,他随堂兄拔都远征,横贯东欧大草原,一直打到了今匈牙利境内。
旭烈兀攻打到木乃奚城,他在那里居高临下,对兀克乃丁的请求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对使者说,如果要进行和平谈判,必须首先全部撤毁全部城堡,首领亲自前来向联军投降,那样才能得到联军的宽恕。
萨恒沙回去几天之后,也没有见到他们的动静,多国联军就指挥军队攻打了进去,连续攻占了几座城堡。兀克乃丁在强大的军事攻势下,根本无力抵抗和还击,又派遣使者向联军可怜兮兮地请求宽限一年的时间,到那时他就会亲自前来投降。
旭烈兀性情急躁,没有那么好的耐性,没有依从兀克乃丁的请求,就告诉使者说:“你们的首领如果真心诚意地来投降,就立即遵照约定行事,这样我就可以饶他不死!”
使者回去后,仍然没有回音,这就大大地激怒了旭烈兀,他大发脾气,命令三路大军,昼夜不停地围攻城市。兀克乃丁知道急性子的蒙古人是很难对付的,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拖延的地步了,就走出城来向多国联军投降,立即把城外的五十多座防御城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全部无情地毁坏了,昔日繁华的城市全部被夷为平地,为了保全自己,卖国求荣,以表现出自己投降的诚意。
旭烈兀因为兀克乃丁多次使用花言巧语,背信弃义,奸诈狡猾,认为他以后还会重新发动叛乱,想把他处死,无奈已经和他约定在前,不能自食其言,就劝告他到蒙古朝廷去向大汗谢罪,旭烈兀就在到蒙古的途中将他刺杀而死。
战争结束后,旭烈兀残酷无情,下令屠城,城市的民众无论男女老幼,全部杀死,顿时硝烟弥漫,尸横遍地,鸡犬不留,非常惨烈。
旭烈兀对进行木乃奚的时候,整个城市都变顾一个血肉模糊的冤死城,他们中间也有几个人死里逃生,偷偷地逃出城来,联络了当地的回教徒,逃到八哈塔等国避难去了。
八哈塔在今天阿拉伯河的东岸,是回教创始人谟罕默德降生的地方,他著有《可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为民众所信仰,在过去,伊斯兰教也称天方教。
后来伊斯兰教逐渐盛行,主持传教的人叫做哈里发,过去也翻译为汉语,就是代理上天管理人间事务的意思。到蒙古平定西域的时候,哈里发所属的地区逐渐缩小,已经所存无几了。当时正是木司塔辛继承了哈里发的位置,他懦弱无能,昏庸无道,只知道贪图享乐,痴迷于音乐,喜欢观赏戏剧,他不理政事,国家事务都由他臣下主持办理。
手段强硬的旭烈兀乘势力继续进军,他先向木司塔辛送去了书信,指责他故意收容叛逃的人,如果能与蒙古远征军作战,就立即率军前来迎战,如果不能作战,就立即向蒙古远征军投降。
木司塔辛没有与蒙古军队交过手,不知道蒙古大军的厉害,根本没有当一回事,他给旭烈兀的复信语气很强硬。旭烈兀非常愤怒,就率军向西渡过波斯湾,遭遇八哈塔军队,前面的军队吃了一点败仗,后面的军队继续跟上来,蒙古军队背靠着,排列成阵式,攻打了一天都没有取得胜利。
两支军队分别驻扎在河岸边,蒙古军队采取奇袭的方式,在晚上挖开河堤,放水灌进敌人的军营,随后率军进行袭击。八哈塔军队猝不及防,突然间听见敌军到来,急忙从睡梦中起来进行抵抗,没想到地上全是大洪水,突然间半身都被淹没了,淹死了一大半的人,就是那些侥幸逃脱的人,也被蒙古军队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旭烈兀又联合军队进行攻城,那里的城市非常坚固,很难攻占,旭烈兀命令士兵修筑堡垒,从四面对城市进行合围,撤掉了民众居住房屋的屋瓦,到处设置了炮台,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大炮,接二连三地向城市里发射炮弹,噼噼啪啪的响声,昼夜都不停息,木司塔辛感到非常恐惧,连忙派遣使者向蒙古军队乞求投降。他真后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前倨而后恭,自取其辱。
旭烈兀这时也得理不饶人,没有听从木司塔辛乞求投降的要求,只是命令军队进行猛烈的攻击,木司塔辛只能被动挨打,毫无办法,只得忍痛割爱,冒着很大的风险,派遣他的大儿子和第二个儿子,出城拜见旭烈兀请求投降,都江被拒绝,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木司塔辛得自己捆绑了自己,亲自出城向蒙古军队降。
旭烈兀进入城市以后大肆屠杀,整个城市洗劫一空,纵火焚烧,肆意屠杀,鸡犬不留,长达七天,空前绝后,惨不忍睹。被杀害人大约有八十多万人,蒙古军队只有天主教徒,和外国侨民的房屋不进入,他们才没有遭到屠杀,得以保全性命。
在哈里发的宫廷内,到处都是金银和财宝,作为宗教领袖的哈里发,也同样贪得无厌,蒙古军队对金银财宝也并不讨厌,全部照单子全收,把宫廷中的金银财宝抢掠一空,在那里大有收获,满载而归。对宫廷里的七百多名妇女,上千名奴仆,长得不好看的,都全部杀掉,长得漂亮的妇女,却全部被留了下来,重新利用,供野蛮的将士纵情享乐,任意践踏和蹂躏。
阿拉大地这时遭遇了灭顶之灾,大都在蒙古军队的屠刀下变成了鬼神,蒙古军队却旗开得胜,欣喜若狂,截然相反。他们无半点恻隐之心,真是太不人道!
旭烈兀认为城市城中伤亡人数众多,死尸堆积,臭气熏天,让人难以忍受,就把部队迁移到乡驻扎了下来,命令士兵把木司塔辛推到大帐前,责问他为什么傲慢无礼,不听从劝告,拒不投降。言词非常严厉,木司塔辛自己知道无法免除罪过,按照伊斯兰教的习俗,他请求占领军将领,允许他洗澡以后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也难以理解,木司塔辛已经是快死的人了,还要洗澡干什么,简直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但是这是伊斯兰教的风俗,表示他们对神和天主的敬仰。
与此同时,木司塔辛的长子以五个宫廷内的个人,也愿意跟随他死去,旭烈兀命就满足他们的要求,把这几个求死的人一齐包裹在毡毯内,放置在大路上,驱赶着战马来来往往地践踏,直到把他们踏得粉身碎骨,残酷处死。古代蒙古军队如此惨无人道,自古罕见。
第二天又把木司塔辛的第二个儿子以及他的亲人家族,亲朋好友,全部杀害。只有幼小的儿子谟拔来克沙,总算得到了蒙古军队的格外优待,免予处死,后来他娶了蒙古的女子为妻,生育了两个儿子,终于保存了血统的延续,没有让祖宗的后代断绝。也许他的祖宗在天有灵,保佑他的后代的延续。
旭烈兀大获全胜,一面飞速向朝廷传递捷报,一面把军队分为两部分,派遣大将郭侃向攻占印度,自己刚率军向攻打天方即阿剌比亚,去了。
蒙哥汗听说向西南进军接连传递捷报,心里非常高兴,认为时机成熟,准备大举进攻消灭宋国。过去乃马真皇后称制当政的时候,曾经派遣使者月里麻思。到宋国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协定,到了淮上的时候,被宋国当地的守将逮捕和关押起来。
宋朝逮捕和关押了蒙古使臣,是在狮子头上挠痒,极大地激怒了蒙古人,促使蒙古军队又生出侵犯宋朝的念头,淮河和蜀地四川一带,在那时一起动荡不安,战乱不息。只因为蒙古正在发生内讧,意见分歧较大,没有派出大军大举进攻,因宋朝的守将还能勉强支撑,坚持防御。
蒙哥汗继承皇位以后,听说月里麻思已死,他正在朝思暮想向南进军,真是瞌睡来的时候,别人送来了枕头,这时真是机会到了,于是就派遣大军向南挺进,留下年少的弟弟阿里不哥驻守和林城。
那时四川陕西一带,虽然有宋国的将领蒲择之、刘整、杨立、张实、杨大渊等人,占据着险要地形进行防守,令人无奈的是遇到蒙古军铁骑,快如旋风,锋利如刀,无法抵挡,蒙古军队所到之处,宋朝军队都无法抵挡,无不遭遇沉重打击,一次又次地惨败。
蒙哥汗率军向南进军,渡过嘉陵江,进入剑门关,守卫将领杨立英勇战死,张实兵败后被逮捕,蒲择之、刘整等人驻守成都,也被蒙古先锋部队纽璘,也记载为耨埒。攻破陷落,蒲择之等将领败溃逃散。
蒙哥汗进入阆州的时候,守城将领杨大渊是个软骨头,把城市拱手相让,投降了蒙古军。收服在阆州以后,蒙古军队继续围攻合州,蒙古人以汉制汉,先派遣宋朝投降将领晋国宝,对守城将领王坚进行劝降,很有骨气,王坚拒不投降。
晋国宝劝降不成,被骂得狗血淋头,无可奈何,只得返回驻扎在峡口,王坚这时并不放过晋国宝,王坚立即派遣将军带兵把他捉拿回来,捆绑到阅兵场上,宣布晋国宝卖国求荣,罪不可赦,立即传令把他斩首示众。
王坚大敌当前,含着眼泪,哭泣着带领全军宣誓,同心同德抵抗蒙古军队,打开城门奋勇出战,全军将士奋勇当先,争先恐后,誓死如归,与敌军展开激战,战争一直持续到当天晚上,蒙哥汗遭遇强手,无法取胜,只得后退十里安营扎。
几天以后,蒙古军队又兵临城下,又被王坚军率领的宋朝军队打退。这样一方进攻,一方防守,相持了几个月也不相不下,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
蒙古的先锋将军汪德臣,见久攻不下,就采取了新的方式重新发起进攻,在军队挑选精干的军士,下决心发起更猛烈的攻击,当时准备齐全攻城的器具,军士们舍死忘生,在秋天漆黑漆黑的夜晚督促士兵发起猛攻,登上城墙,王坚大敌当前,也镇定自若,率领军队顽强抵抗。
两支军队奋勇地激战了一个通宵,直到第二天天明的时候,才看见城墙上,城墙下,尸如山积,流血遍地,惨不忍睹。汪德臣愤怒起来,对着城墙高喊说:“王坚赶快投降!”
他的话还没有喊完,冷不防一块大石头从他的顶猛击下来,他连忙将头一偏,连忙躲过,这块巨大的飞石却正好打在他的右肩上,把他手中的令旗,也被打落了下来。
蒙古军士见到主将已经身负重伤,自然就失去了锐气和斗志,放慢了攻城的进程,这时大雨倾盆,攻城的墙梯也溜滑不堪,大量墙梯被摔坏,蒙古军队失去了攻城的器具,只好纷纷向后撤退。当天晚上,汪德臣由于在战场上身负重伤,无法抢救,在军中死亡。真像他发起攻击时宣誓所说的那样,誓死如归。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