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寻巴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0045章 夷陵古玩街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0045章夷陵古玩街

    去夷陵我没有自己开车,觉得目标太大不方便。

    夷陵的大而繁华令人吃惊,要在这茫茫人海中寻找三个人真如大海捞针。我只好先将酒店定下来,行李放好再做打算。

    先从哪里入手呢?我想还是先去转转古玩市场吧。

    夷陵广场是夷陵市最著名的广场,在夷陵城区南。古玩市场位置在夷陵广场中间一条南北向的小巷里,小巷两边大约有四五十家店铺,本地区的人为多。一半是以瓷器玉器为主,奇石字画也是一个大项,估计有一二十家,杂项有四五家,专门经营玉器的两三家。另外还有一些摆地摊的,诸如旧连环画、旧人民币、古钱币等等。在这样的市场,多半还是以赝品和现代仿古的工艺品居多,要陶到真的好东西估计难度大。

    我先到一家玉器店找找线索。一个瘦瘦的中年男人见我进来立起身来,看来是把我当成了散客,热情地介绍起柜中东西来。

    目测了一下他店中的陈列品,真是五花八门,样样俱到。从原始古玉器到辽金春水秋山玉到明清挂件玉佩再到缅甸翡翠都有。

    我先让他拿了一件红山文化的古玉器来端详,店老板立即喜形于色,大夸我是识货的人,并喋喋不休地介绍着这件“作品”:

    “你看这材质,标准的老岫玉,再看这沁斑,多自然,绝对不是染上去的,再看这土锈,刚出土不久的,绝对靠谱。”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观察着我的反应,见我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立即补充道:

    “是那边的考古队员偷偷顺出来的东西,来得便宜,你如果想要的话,这个数。”说完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比了个“八”。

    我没理会他的唠叨,仔细观察这玉猪龙,玉质是没有问题的,但轮廓过于锋利规整,明显现代机器加工的痕迹,更为画蛇添足的是在猪龙的背脊上加了两条棱线,而所谓“沁斑”,只不过选用了一块带杂色的岫玉边角料,玉料内生成的杂色石晶粗看还真有点像沁斑,再看穿孔,很顺直的一个正圆型,也是明显用机床上的管状工具一次钻出来的,为了模仿原始玉器的喇叭形穿孔,而在孔口周围做了一点喇叭形的扩展,内径却是十分的一致。

    我虽然不是文物专家,但因为参加过几次文物鉴定培训,自己又买了很多书来钻研,这些低仿的东西还是看得出来的。

    店老板见我沉默不语,又用拇指和小指比了个“六”:

    “这样吧,六万,不能再少了,实在是朋友急需用钱,这东西转个手就可以净赚两三倍。”

    我装着犹豫的样子,对他说:

    “实不相瞒,我这次是受朋友的委托,想买点巴文化的古玉器,朋友正在筹备一个巴文化博物馆,玉器方面比较缺乏,比如这类东西。”

    说完将自己事先画好的巴王权杖柄图纸递给他看,店老板看了看图纸,使劲摇头:

    “从来没见过这东西,看起来像根骨头,叫啥名字啊,我帮您问问。”

    这是我早料到的结果,但还是有点失望,心中还存点念想:

    “这样吧,如果有人来售卖这样的东西,或者你知道哪家有这件东西立即通知我,会给你介绍费的。”

    店老板立即点头:“那是一定的,但这件东西呢,真是件好东西呢,要不要再考虑一下,价钱还可以商量。”店老板仍不死心,继续推销他的红山“玉猪龙”。

    我只好编个借口搪塞他:“这样吧,我拍张照片,发给朋友问问。”

    店老板很失望的神色,但立即又掩饰住:

    “拍照可以,千万不能给任何第三人看哦,您知道这个来路的东西不能让官方知道,生意做不成不要紧,影响了朋友的前程和我的饭碗事大。”店老板继续演绎着他的圈套,只是我还不算“棒槌”。

    离开玉器店,又来到一家杂项店,守店的却是一位老头,见我进店,却没有起身,继续看一本线装老书,因为是杂项,所以玉器、陶瓷器、金属器、牙角器、宣炉、钱币、铜镜、鼻烟壶什么的都有点。

    毫无例外的,东西大多是赝品,偶有一两件真东西,也只不过是些不值钱的民间用具。为了引起老板的重视,我假意让他拿了件清末的粉彩帽筒端详起来。老板见我要的第一件比较靠谱,脸色就和悦了些,但只是静静地看着我,并不开口。

    看完这件帽筒,又拿了件巴式铜戈来看,却是件赝品,但仿得还算逼真,只是皮色和锈迹露出了破绽,铜皮是用强酸腐蚀了的青黑色,锈是新染上去的,漂浮而浅薄。

    我于是交还给他,问有没有这一类的真东西。老板看我像是个识货的主,迟疑了会儿,从里屋拿出一件报纸包着的东西来,展开一看,却是一柄巴式古剑,约五十公分长,没有格和柄,尾部是个细细的带孔的插销状突出,是用来绑缚剑柄用的。巴人的剑柄是用两快木头做的,用麻绳将之绑缚在尾部的突榫上,再在木柄上裹上麻布或丝绸,与越剑的带柄裹绸不同。

    剑身成黑绿色,是氧化生成的银锈,与强酸腐蚀的效果大不同,我在龙格的铜匠铺已见到镀水银的剑身,所以经过两千年氧化后变成这种颜色应该没有问题,剑身两侧有排列整齐的凹坑,是为血槽,也与我的“金蛇剑”不谋而合,剑尾部还刻有一手掌纹,亦是巴国的重要标志,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把真剑。

    老头见我看的仔细,不断点头,知道是个行家,于是伸出两个指头来。

    “两万块?”我装模作样地问道。

    “二十万。”老头又用两只手的食指相交比了个手势。

    “太贵了,能不能少点?”我继续演戏,要调查到我真正想要的东西不假戏真做不成。

    “货真价实的东西,没得少。”姜还是老的辣,老头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

    “这不是我要的东西,是受朋友委托。”于是我又把先前跟玉器老板的话如法炮制一番。

    老头却不置可否,当我提出拍照时也被拒绝,直言到:“如果您做不了主,就叫您朋友亲自来定夺。”说完,将那剑用报纸裹起来放回柜子中。

    “老人家看看有没有类似的东西,价格好商量。”我将权杖和怪斧的图纸拿给他看,老头看到图纸的时候眼光闪烁了下,随即淡淡的口气说道:“没有见过这种东西。”

    照例留了电话给老头,却没有得到热烈的回应。

    离开老头杂货店的时候,感觉到后背一直有道尖锐的目光盯着,心想是不是老头把我当调查失窃文物的便衣警察了。

    随后又走了几家古玩店,依然一无所获。只好悻悻然回到旅馆,洗澡睡觉,躺在床上理理头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