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风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166章 亲临前线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安思顺也好,哥舒翰也好,如果换在李隆基独秉大权的时候,哪怕留他们一条性命,也一定会把他们打发到山穷水恶之地,当个县尉之类的小官,自生自灭。可是,现在的大唐已经不是他这个天子金口玉言决断一切的时候了。

    所以,当杜士仪亲自上书,言辞诚恳地为哥舒翰求情,说哥舒翰虽有失律以及诬陷安思顺之罪,然则如今是对叛军用兵的紧要关头,不若发去西域,以白衣效力军前,戴罪立功,李隆基竟是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然而,对于杜士仪上书提及重新启用王忠嗣之事,他却装起了糊涂。可这时候重新派出使者前往利州益昌郡也来不及,他唯有希望那边没露出痕迹来。

    而高力士的百般规劝也起到了作用,李隆基想到如果东边的安禄山叛军还没解决,西边的陇右兵马也来上一场叛乱,后果不堪设想,他竟只能针对陇右军民的联名奏疏,以捏造叛贼书信的罪名,将哥舒翰发落到安西大都护府军前效力,然后又复安思顺为陇右节度使,以河西节度判官高适知河西节度事,抗击吐蕃进犯。而与此同时,杜士仪和裴宽为将卒请功的奏疏,李隆基也不得不一一准奏。

    一边是真正展现出了全部实力的杜系,一边是逼死自己宠妃,又杀了宰相的北门四军,李隆基竟发现自己没有可以信赖的人!而北门四军直到现在还没有回到长安,听说此前那些逃兵竟然祸害乡里,杜士仪已经命仆固怀恩亲自带兵,一面搜捕逃兵,一面安抚乡里。与此同时,杜幼麟则正在招募飞龙骑,据说长安官民应者如云,其中招收的几乎都是此前守城有功的勇士。他知道没办法反对,思来想去,只能想办法给高力士安了一个兼知飞龙厩以及左羽林大将军的职衔。

    哪怕只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他也希望通过和杜家关系良好的高力士,设法掌控这样一支新生的禁军,同时加强对未来北门四军的控制。

    事已至此,对于空缺出来的两个相位,李隆基也就不纠结了,在一路把叛军赶出关中的郭子仪风尘仆仆从潼关赶回来之后,他便支撑着病体出现在了勤政务本楼的大朝上,授杜士仪为右相,裴宽为左相。然而,对于朝中公议设立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他却没有立刻表态,回到宫中更是大光其火。

    宗室当中,人望高的已经凋零殆尽,他如果设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那是不是相当于皇位也可以拱手让人了?以杜士仪如今展现出来的那锋利獠牙,掌控的这一支支精锐平叛兵马,又怎会真的俯首听命?而姜度和窦锷这两个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不但把控宫门,姜度更把两宫都给清洗了一遍,他竟不知道谁能用谁不能用!

    当这场大朝会结束之后,杜士仪和裴宽郭子仪并肩出宫的时候,全都是百感交集。裴宽已经年纪一大把了,他虽然因为笃信禅佛而被不少人讥嘲,但素来是众望所归,李林甫对他一直忌惮非常,故而没少在背后捅刀子,幸而一直得到各方援助,还有弟弟裴宁帮忙,总算一路逢凶化吉,如今终于熬倒了李林甫和杨国忠,一举登上相位,他回首来路崎岖,自然唏嘘不已。

    “君礼,虽说出征之事尚未定下,但长安这边千头万绪的事务自有我在,你到时候就放心和子仪去平叛吧。”

    “多谢裴兄。”杜士仪笑着对裴宽一拱手,见人已经匆匆前往政事堂了,他也无意去和那些繁琐的政务打交道,冲着郭子仪一颔首道,“子仪,我们去春明门城楼看一看?想当初,这是长安守卫一战中激战最烈之地。”

    “好。”

    杜士仪和郭子仪登长安东城春明门城楼,到底说了些什么,除了当事者两人之外,其余人不得而知。别人只知道,郭子仪只是回家和妻儿团聚了一晚上之后,便立刻回归潼关。而杜士仪也没有去等那些迤逦数里的皇族宗室回归长安,而是次日便上书请将兵前往河洛。李隆基还想用政务繁忙,留着杜士仪,只派仆固怀恩前往平叛,可裴宽却进宫百般陈情,差点把这位天子又气得吐血。

    如若杜士仪麾下大将各自建功,回头只要一个个加官进爵,他们自成体系之后,就会脱离杜士仪的掌控,可现如今杜士仪要亲自前往河洛督战!即便他到现在都咬牙就是不给杜士仪一个正式的名义,但只凭右相这一身份,再加上在朔方安北两路大军之中的声望,杜士仪便有号令三军的本钱!

    临行前夕,杜士仪却并不在宣阳坊杜宅,而是在平康坊崔宅。尽管长安已经解围好几日了,但他连日来东奔西跑,连杜幼麟也只是那天在禁苑中耳提面命了一次,其余家人就更加没工夫见面说话了。所以,抱了抱宋锦溪送过来的,自己的第二个孙子,又抱了抱外孙女,他只觉得一颗心不知不觉柔软了几分,连说话的声音也温和了下来。可对于曾经最熟悉兄长的杜十三娘来说,杜士仪的每一句话仿佛都带着几分铿锵之音。

    “子仪怀恩全都是大将,奇骏亦是能够捏合兵马的人才,再加上都播那一路兵马,即便我不去,此次平叛也应该不会出纰漏。但我若是不出面,陛下即便素来忌惮皇子皇孙,也一定会在宗室中矮子里拔高子,派一个人到前方去充当大元帅。只要这样一个人有半点私心,又或者行事犹豫不决,就会给将士们平添无数掣肘,所以我一定要亲临前线。来日万一有这样一个人派下来,也只有我能压得住他,我敢压得住他!”

    杜士仪把话说得如此露骨,在场众人谁能听不懂?旁听的嗣赵国公崔承训心惊肉跳,脸色都有些发白了,可想想自己的伯父崔泰之,父亲崔谔之当年同样是提着头去诛二张,除韦后,他又不由得苦笑自己到底生在承平年间,没有父辈的魄力,此前除却答应崔五娘和崔九娘,派出所有家丁,他也只是出了些小力,没想到也因此官居卫尉卿,将作大匠。可看着嫡亲侄儿崔朋站在杜士仪面前,年纪轻轻便已经官居一方主司,他又生出了崔家后继有人的骄傲。

    万年令官居正五品上,那可是真正称得上天下第一令!

    一一叮嘱过家人之后,杜士仪见崔俭玄的长兄崔承训站在一旁始终没吭声,便缓步走到了他面前,郑重其事地拱了拱手。崔承训立刻回过神来,赶紧还礼不迭。可他一声相国刚刚出口,杜士仪却摇了摇头。

    “崔杜不但是姻亲,而且相交已有三十余年,崔兄不用和我客气。接下来朝中多事,裴相国一个人独木难支。我此次是来不及了,希望你替我去拜访一下王摩诘,请他出来为生民百姓做些事情。然后替我转告夏卿,太子殿下、广平王和建宁王枉死在前,请他仔细想一想,这样的无根之木是不是值得依靠。”

    崔承训听到杜士仪是要自己去当说客,而且对王家兄弟二人的说辞完全不同,他不禁为之大讶。尤其是对自己的妹夫王缙,杜士仪这话里话外,仿佛竟是暗示王缙曾经和太子李亨有关系,他只觉得一股寒气直冲脑际。等到杜十三娘带着崔家和杜家小一辈们送了杜士仪出来,他几次想要追问什么,可话到嘴边却不知道如何出口。就这么一肚子胡思乱想到了仪门处,他突然发现寡居多年的崔五娘和崔九娘姊妹倚门而立,顿时想起了当年母亲的联姻之意来。

    实在可惜了,不管五娘还是九娘,倘若能够嫁给杜士仪,如今又岂会一个寡居寂寞,一个则是婚后不几年便常常闹脾气回娘家?

    “杜相国这是就要走了?真是大忙人,连我们都没工夫见。”崔九娘今天正好回娘家,这才从阿姊口中得知杜士仪来了,本待去杜十三娘的寝堂找人,却被崔五娘拉了回来,她却仍是不罢休,干脆在这里直接堵人了。此时此刻,她见杜士仪微微一笑,不闪不避地径直朝自己走了过来,她也扬了扬下巴,一如当年那样骄傲。

    “多年不见,九娘子还是老样子。”杜士仪想起当初崔九娘假扮崔俭玄戏耍自己的情景,只觉得犹在昨日,可时光却已经翩然过去了三十余载,当年那个浑身是刺扎人的少女,现如今也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多年了。深谙崔九娘性情的他没有给她继续张牙舞爪的机会,认认真真地说道,“我确实是忙得没工夫登门拜访,正好有几句话托了令兄转告夏卿,回头你见到他的时候,替我转达一声问候,我这就走了。”

    崔九娘还想说话,可看到杜士仪越过自己,竟是往崔五娘那走去了,她只能恼火地闭上了嘴,没好气地腹诽了一句。我本来就是回娘家散心的,谁要特意再回去给你带话给王缙!

    “五娘子。”站在崔五娘跟前,杜士仪沉默了好一会儿,方才开口说道,“幼麟和蕙娘阿朋毕竟阅历不足,十三娘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今后还请你代我多多照拂提点他们!我不在这段日子,长安城中恐怕还会有一阵闹腾和乱子,也请你多保重。”

    “长安城中再危险也比不上战阵上刀剑无眼,你也务必多多保重。”

    崔五娘想到袖中的平安符,最终还是没有拿出来,就这么看着杜士仪一揖之后转身大步离去。那一刻,她想起刚刚看到他那斑白的双鬓,心里默默叹息了一声。

    如今长安城中谁人不津津乐道于杜士仪这一场惊天动地的逆转,可谁曾想到,他这么多年来身处长安朝堂之外默默耕耘的辛劳?都说岁月催人老,可分明是那些沉重的责任和压力,方才让他鬓发如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