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杏子林那次被人提及身世,乔峰从开始的不相信,到最后不得不信。也渐渐接受,他不是宋人而是契丹人的事实。可真要选,乔峰更喜欢当个宋人!
如果没有当初的那件事情,他现在肯定还是丐帮最年青的帮主。还带领着丐帮弟子,打探番邦消息搜集那些叛徒的证据,日子肯定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从威震武林的北乔峰,变成众叛亲离的契丹人萧峰。若说没一点失落,肯定也不可能。只是出身这种东西,乔峰是没办法选择的,那也只有认命。
一直抱着忍让的乔峰,原本只想搞清楚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没想到,那些当年的知情人,甚至幸苦抚养他长大的养父养母,授业恩师都惨遭毒手。
为了这事乔峰也询问过赵孝锡,希望这位似乎知道很多事情的结义兄弟,能告诉他凶手是谁。可一向对他知无不言的赵孝锡,在这件事情上却选择了隐瞒。
这次带着阿朱出来旅行,乔峰也慢慢理会赵孝锡,当时说的那句‘不知道永远比知道好’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因为当初闯少林想找授业恩师,了解他身世来历时,他刚好碰到擅长易容之事的乔峰。最初还以为,是阿朱冒充他杀了授业恩师,让那小和尚觉得他是凶手。
现在出来有时间,他将这些事情跟阿朱说了一下。阿朱似乎想到了什么,也跟赵孝锡一样选择不说。实在耐不住他询问,阿朱才把自己的猜测说了一下。
当初杀害授业恩师的人,不是他也不是阿朱,那这世上跟乔峰想象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对乔峰避而不见。甚至见面都不肯相认的父亲。
得出这种结论的乔峰,也陷入了更深的自责之中。他能理解父亲,杀害那些当年参与雁门关之战的凶手。却无法理解,亲生父亲杀害养父母。
没有养父母这些年幸苦抚育,他乔峰现在存不存在都是个问题。一个是亲生父亲,一个是给予他养育之恩的养父母。乔峰真不知道,以什么心情面对亲生父亲。
伴随着这种心态,那怕赵孝锡发来信息,希望他方便的话返回一趟少林。也许能解开,当年的身世之谜。对此,乔峰却第一次选择了逃避,他怕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有了这种迷茫情绪的乔峰,第一次放下这种追寻,专心陪伴着阿朱。欣赏着茫茫大草原的风光。也开始觉得,除了武林之外,还有这么一个让人忘却烦恼的地方。
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原本只想陪伴心爱的阿朱,平静快乐的过一辈子。等到什么时候,她们不想再走时,找个草肥水美之地隐居起来。
对此阿朱也做到当初所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誓言。宁愿放弃尊贵的公主身份。陪他游荡草原之时,将来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隐居。
结果这一切。随着他拯救了这个小部落后,瞬间变成了泡影。这时真正开始思考,以前赵孝锡跟他所说的一些话,乔峰觉得国不宁,又那来的清静世界呢?
想过上不被人打扰的生活,只能出现在国泰民安的时代。尤其在这大草原。真正风景优美的水草之是,从来都难逃牧民的发掘。
那怕他们找个偏远的地方隐居起来,在这种牧民恐慌不安的年代。跟他有这种想法的牧民绝对不再少数,可这样真的就能逃过战乱,享受所谓的平静生活吗?
跟赵孝锡相处时间不短的乔峰。这时才明白赵孝锡告诉他。想真正享受到宁静的生活,并非找个山沟或深山草原生活,就能享受到的。
真正宁静的生活,必须是结束各国征战,各族融为一体。真正天下太平的年代,那怕就是找个偏远点的小村,也能享受到不被人打扰的宁静生活。
以前乔峰觉得,那都是赵孝锡身为王候子弟,固有的心态所造成。现在想想,似乎真有一丝道理。国家不太平,这天下又那来的太平日子过呢?
带着这种反思,乔峰跟阿朱带着幸存下来的部落百姓,跟着赵孝锡布置在辽国的探骑。终于来到一个非常隐藏的地方,在这里他看到了真正的宁静。
与这位代号地十二的骑兵首领,进行过交谈的乔峰。知道这个地十二,以前是生活在辽国贵族家的奴隶。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被赵孝锡派往草原的侦骑所救。
经过一段时间严酷的培训,他又被重新派回辽国,打探辽国情报的同时。积蓄着力量,随时等着王师北还的时刻到来,彻底结束这路躲藏的生活。
在乔峰看来,这个地十二应该很仇视契丹人。可看到山活在这座山谷中的百姓中,竟然大多数都是契丹人。连他手下的骑兵,也以契丹人居多。
这让乔峰很好奇的道:“十二,你先前不是说,你恨契丹人吗?他们还杀了你父亲兄弟,那为什么你又要为这些契丹百姓,提供庇佑跟安身立命之地呢?”
对于这种不解,地十二显得很坦诚的道:“乔大爷,其实在被阁主救回中原,我就想过要找契丹人报仇雪恨。如果不是他们,我也不至沦落到家破人亡的境地。
可我们每个派到这里的人,都被阁主下过严令,不得随意滥杀无辜。不管是汉人还是辽人,都是好人跟坏人。杀戮只会增加仇恨,内心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平静。
我们到这里的任务,就是打探辽国的军事情报,给辽国朝廷制造麻烦。真正普通的辽国百姓,只要他们不是好杀之辈,我们非但不杀,还会提供保护。
乔大爷现在也看到,这些百姓生活在这里,真正做到了衣食无忧。每次外出回来,看到这些百姓脸上的笑容,小的就有种回家的感觉。
虽然小的这个基地,生活的百姓只有几百人,可每个住在这里的人,都跟一家人一样。从来没人会说,什么辽人还是汉人,而是这忘忧谷的人。
用阁主当年教导过我们的话,想要真正看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天下百姓是一家的景象。只有完成天下一统,结束这种经年战乱的时候。
不管是辽人还是汉人,在阁主看来都是炎黄子孙。如果没有国家的区分,这天下就不会有这么多纷争。而真想征战天下,应该想着替炎黄子孙开彊拓土。
小的当年有幸,看过阁主画的一张地图。他告诉我们,在我们大宋甚至辽国之外,还生活着无数其它的人种,他们才是真正的番邦外族。
如果我们再不形成炎黄子孙是一家的想法,将来我们就会,被那些真正的番邦外族所奴役。到那时,绝对不会有人对我们存在任何怜悯之心。
尽管小的知道,小的是没法看到那天。可能替炎黄子孙的统一大业做点事,小的觉得很荣幸。将来小的无法到那番邦之国走走,我的子孙后代一定可以。”
天下百姓是一家!不管那国人,都是炎黄子孙!
这种超乎寻常的理念思想,也许只有赵孝锡敢说出来。可乔峰不得不说,听完地十二的话,乔峰突然觉得有种热血沸腾般的感觉。
虽然他没看过地十二所说的地图,却知道在辽国之外,还存在着一些异族。那些肤色眼珠,跟辽人还有宋人都不一样的异族,是真实存在的。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来自那里,只知道他们生活在非常遥远的地方。就算想征服那些异族生活的国度,单单行军就会花费无数的时间。
此时的乔峰,通过地十二的讲述,才真正意识到,这位义弟的野心到底有多大。一直觉得赵孝锡所做的事情,很多都是乔峰也无法理解的。
可现在明白了赵孝锡的野心,乔峰突然觉得,将来真来实现所谓的天下百姓是一家,大家同为炎黄子孙。也就不存在,这种辽人跟宋人,又或者西夏人吐蕃人的争执。
这种想法看似疯狂,可在乔峰看来才是身为男人应该去做的事情。突然觉得,今生无法偿还赵孝锡恩情的自己,也许可以在这事情上尽点力。
带着这种诞生的想法,乔峰让地十二给他送了一封信给赵孝锡。明确告知,他暂时不返回大宋,而是带领这些渴望安宁的百姓,反抗辽帝的残酷暴政。
有了这种想法的乔峰,一扫之前的迷茫。虽然知道这条路很漫长很难走,可乔峰有种直觉,这个梦想也许会在赵孝锡身上得到实现。
身为乔峰的夫人,阿朱对于乔峰的选择,也给予了支持。对阿朱而言,只要乔峰能找回快乐,找到生活的目标,那就是她的快乐跟目标。
而乔峰不知道的是,当从灵鹫宫下山,抵达少室山下的赵孝锡。收到这位亲笔信时,心里终于长长的松了口气。他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终于不会发生了。
至于地十二说的那番话,赵孝锡也确实对武部一些精锐的手下说过。可赵孝锡清楚,这只是对那些手下的洗脑,也是为将来取得辽国民心做的准备。
现在看来,这个天下大同的口号,还是很有市场的,连乔峰都深陷其中。可不管如何,赵孝锡还是会步步为营,朝这个终极目标推进,希望有天能实现这个梦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