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外星婚介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作者,请稍微站直点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收到给《外星婚介所》写评的邀请时,我正一手拿着馒头,桌上摆着可乐。将该书看完后,我的感觉就像这馒头与可乐,能吃,但营养欠奉。

    我给了《外》四颗星,一星作者把故事抡圆了,二星是创意还算不错,三星是偶尔能冒出几句有深度的对话,比如人神同体的描述和外星人对家庭的看法等。

    还有一星算是同情,同情作者为讨好读者几乎碎得满地的节操。

    因为书还没完,我不敢说它故事会否单薄,但全书看下来,我感觉就差作者明明白白写上几句“我是为讨好读者来的,我是纯商业小说”这些字眼。

    可以肯定作者不是新手,文笔和情节把控都表现出经验和生活阅历,对娱乐文学和影视都非常熟悉,书中提到的一些思想命题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大写特写。如果我没猜错,作者很可能还有点文青范儿。

    可他只是一笔带过。

    为什么?

    为了讨好读者,他太了解起点,太了解读者想看什么不想看什么,太了解写厚重的东西会在起点仆成啥样,如果这是他第一本书,我可以肯定他是针对起点读者有备而来。《外》一书的商业元素,简直可以说得上起点作者如何讨好读者的教科书级别。

    提到网文读者,谁都知道读者和玩家几乎是分不开的,2006年时有作者总结出网文必备的三大要素——(Y)(Y)、(种)(马)、(更新速度),后来又加上了热血、装B、升级体系等等,一篇网文中如果有这些,就算不火也能混个饭饱。

    现在我梳理一下《外》一书讨好读者的流程:

    1、一次奇遇,财富、地位、美女变得唾手可得。(创意开篇)

    2、经由简单的思想驯服,直接达成女伴的超高忠诚度。(养成类游戏)

    3、庞大的外星体系设定(冒险类游戏)

    4、仿星际争霸的情节冒头(战略游戏)

    5、涉及虐杀原型的相关(动作游戏)

    6、套路与升级相关设定(这里应该是模仿的《鬼泣》升级模式,待验证,属打怪升级类游戏)

    7、电影分镜头式写作手法(快速切换场景,方便情节跳跃前进,作者在这一点把握得极为熟练)

    8、小黄擦边(这点不用解释了吧,如果不是查得厉害,可能更多)

    9、致敬经典(书中彩蛋不胜枚举,我就不列了)

    10、

    看似没有伏笔其实处处留伏笔方便情节展开(好比婚介所的BOSS)

    如果说下去,还能说出11、12、13……简单地说,作者把能想到能用到的商业元素全放进去了。美女?有!歪歪?有!受众大的游戏?有!熟悉的经典造型?有!想偶尔爽爽?有!

    如果作为消遣类读物,作者完成了他的任务。而且我得承认,要把这么多东西放进去一锅乱炖还得把故事说圆,也并不容易,特别是伏笔,作者显然是看风向来的,将来读者喜欢看什么,就展开哪个伏笔,这一点很聪明,但并不容易,处理不好,书会变得冗长。

    正因为作者处理得好,所以我觉得可惜。我隐约能看到作者内心中那点在挣扎的东西,那种东西叫文人风骨。因为我没法把这书归于任何一类,说星际流?有点像,但不是。都市流?像,但也不是。无限流,像,但还不是。

    那是什么?我不知,我相信作者自己也不知。起点已经把太多作者从文青变成利欲薰心的写作狂,因此有了“文青是病,得治。”这种叫人哭笑不得的评语,因此有了得小白者得天下的荒涎经验。《外》的作者也一样,偶尔一点思想的火花也终于淹没在为讨好读者而写的俗不可耐的语言中。

    所以作者没法给自己归类,是他不想或没意识到,我不清楚,如果真是纯商业小说,他应该跟风,应该抓住一个流派,应该从最容易切入的类型开写。也许正是那点风骨,让他想自成一派,但又逃不了商业桎梏的夙命,最终成了无法分类的四不像。

    写到这里,我也怀疑我是不是对作者的内心过份解读,只是从字里行间我读到一些我熟悉的东西,想起我曾有过一段岁月,在雅俗之间摇摆不定最终向市场屈服的岁月。或者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猜测和作为一个失败者的对镜顾影自怜。

    不管哪一种,我能感觉《外》的作者可以写出更好更有深度的东西,雅俗共赏的境界一时做不到但没有关系,我总想看到商业洪流中作者能坚持点不该忘记的东西,可我最终像个晕晕沉沉的鸦/片鬼一样,手在空中无力地想捞一点不存在的幻想,然后从幻觉中醒来,醒得像鬼一样。

    够了,我都不知自己在写些什么了。没准文青真的是病,我该吃药了。

    最后祝《外星婚介所》一书大收旺场,作为消遣类读物,我还是向读者表示推荐。

    评论员:三脚猫

    2015-9-2

    回三脚猫评论员的一封信

    尊敬的三脚猫先生台鉴:

    从您给我的书评中,我能读到您对网文作者怒其不争的心态,虽然全篇评论没有赞美之词,其实明贬暗褒,对此我深表感谢也深感荣幸。因为同您素未谋面也不知您身份与联系方式,我只能把该文放在这儿,如果您也来起点看书并关注我的作品,我希望您能看到该文并与我联系,衷心地希望能同您交个朋友。

    我是委托我一个朋友找人写个长评,我朋友在某个作者Q群中发了求评留言后收到的QQ回复,是群内发送,但第二天QQ就从群内消失了,问遍所有人却无人认识。真是太神秘了。

    我想您该是一位资深的作者兼读者,您的评论句句戳中要点让我心惊肉跳,我从没想过居然有人比我自己更了解我的作品,您的阅历和见识面之广,对作者心态的了解让我极度钦佩,我甚至愿意叫您一声老师。

    向您自我介绍一下,我只能算个业余作者,本职工作也与写作有关,是一些网站的特约写手,写过社论、影评、软广告等等,我常在起点看书打发时间,已历时十年,以前也试着在起点发文,但终因时间不够TJ了。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写作的心态没您说的那么厚重,我是本着玩票的心态,说起来有点惭愧,您说我写作前做过准备,实际上我只是想到一个创意便凭自己的阅读经验就开写了,因为近来生活压力得到缓解,我能放心地保证写完整本书,整个写作过程我还是比较开心的。

    所以对您说起点把诸多文青变成利欲薰心的写作狂,恕我不敢苟同,您这句话让我想到某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斥责草根写作时那句经典评论,“一个流着口涎,半人半兽的家伙抱着文艺女神的雕像,得意洋洋地说:我配得上她,她和我一样蠢。”

    关于文学俗雅的讨论已持续千年,要不要给文学设定一个门槛自古来说法不一,坚持文学的梦想固然没错,但如果作者凭自己的写作技巧来换取生活的资本,能过上一种体面的生活,难道不也是对的吗?

    不知道您了不了解中国小说古代时的地位,中国小说在以前从来就不是一种艺术,也没有哪个中国小说家以艺术家自翎,小说在中国文坛的地位是如此低下,1776年,中国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姚鼐,列举构成整个文学的作品,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那麽小说呢?靠边站吧!压根还没被人看成是文学。而後来在乾隆大帝下令汇编的《四库全书》中,也没有在这以文学为主体的百科全书将小说包括进去,小说就像旁门左道一样难登大雅之堂。

    为什么我要讨好读者,因为读者就是人民,小说从普通人民中成长起来,它生气勃勃,枝繁叶茂。反观艺术性的东西,我一直感觉在古代中国,艺术的文学是“学者”的独有财产,是一种他们按照自己的规则制作并且相互酬答的艺术,中国的皇帝们一早就设计出一种用他们自己的学问奴役“学者”的方式,使科举考试成为政治升迁的唯一途径,学者们忙於背诵和模仿已经死去的、古典的,在现在看来甚至是谬误的教条,整个生命和思想都被吞掉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您提到的“雅”是这种僵死的教条,我相信您是位眼界开阔并能海纳百川有胸怀的思想者,我只是从您字里行间感觉您背负的东西太重太多。

    一本书有没有营养,从来不是作者自己说了算,书写出来,就已经属于读者,就像王波说:“你先把书写好看了,其他东西你去TMD。”

    小说的责任是为老百姓提供娱乐,这里所说的娱乐,不仅仅是让老百姓笑,娱乐,严谨一点来讲,指的是整个头脑注意力的贯注和占据,用鲜活的画面和生活的意义来给那个头脑带来启蒙,指的是并非用有关艺术的单凭不多的经验的谈话来给精神带来鼓励,而是用描写各个时代的人民故事给精神带来鼓励。

    所以我要做也一样——把故事呈现给人们,用最简单最直白的方式呈现。至于是不是为讨好读者而忘了坚持自己的文人风骨,这点我还真没留意,但您既然提点了我,我以后会试着想得更深刻一些,雅俗共赏是很难,但不妨碍我们尝试不是吗?

    希望和您交朋友,某种意义上我是希望寻找一种平衡,我多一些深刻,您多一些轻松,生活已经很累,何必把它弄得更累呢?您不觉得轻松的人更容易从彼此间获得灵感与冲动吗?

    诚如您所言,我也不知我对您思想猜得对不对,或许您已经是个轻松的人,写评时只是一时兴之所致,但不管如何,您的水准摆在那,这就够了,我欣赏和重视您。

    望与您早日取得联系。

    燕原归敬上

    2015-9-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