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 为戴梓请命 敢骂南怀仁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问大清朝能被称作火器天才的,只有一位能被众人承认,就是大名鼎鼎的戴梓。他的父亲便是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所以从小就深受影响。他是真正的中国火器研究家,他是真正的热血男子汉,曾经被中国新时代伟大的常胜将军张灵甫热论。

    常胜将军张灵甫是著名的抗日名将,在对日战争中,因为多次成功狙击日军出名。此人年少便展现出了聪明之才,在黄埔军校更是名列前茅。在战场上有勇有谋,率领著名的铁军74师,所向无敌也。74师是老蒋手下两大王牌师之一,将士所用全部是美式装备。至于孟良崮山顶的失败,主要原因是党国内部派别不和。

    在山顶有优势也有略势,虽然是易守难攻,却很容易被围困绝源。而共军便是运用的此计,几十万大军围山而不打,等的就是山上的粮草断绝,**因此能不战而降。而山顶的张灵甫立即动用应对政策,致电蒋委员长派兵包围共党大军。采取中心点爆炸,外层包围剿俘,内外共同出击应对。这是最佳的计谋,也是最佳的战略思想。

    虽然蒋介石派了两个军,可是因为内部的矛盾关系,有些人怠慢了路程行速,使得张灵甫的74师三万人被灭。不过共党人数损失也是不少,因为74师有马克沁重机枪,尽管是水冷式的,但是威力可想而知。

    历史记录,在一战的非洲战役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陈毅、粟裕将军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大越人数30万左右。军队不团结,人心不集合。战争中争锋,必会是下风。再说山地战,还是共党的野战军最有经验,74师乃是重火力师,榴弹炮、加农炮,山地真的不适合。哎,战争可惜了众兵士,可惜了张灵甫。投降又能怎么样呢,好好的一个整编师,最后只剩下了9人(孟良崮战役记录记载)。哎,都是一样的人类,活着才重要。

    戴梓,1649~1726,中国清代火器制造家。字文开。号耕烟,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通兵法,懂天文算法,擅长诗书绘画。曾制造了“连珠火铳”和“子母炮”。曾侨居扬州,晚年在辽东自号耕烟老人,生于清顺治六年,卒于雍正四年。

    戴梓博学多能。通晓天文、历法、河渠、诗画、史籍等,是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他出生在官吏之家。自幼聪颖不凡。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时的戴梓喜欢上了机械制造,曾自己制造出多种火器,其中的一种能击中百步以外的目标。

    戴梓不仅在研制火器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戴梓晚年仍然保持着耿直的性格,他的诗大多基调悲愤,以纪实、感怀为主。曾著《耕烟草堂诗钞》。

    戴梓发明了一种名叫“连珠火铳”的武器,也叫二十八连珠火铳。铳背是弹匣,可贮存28发火药铅丸。铳机有两个,相互衔接,扣动一机。弹药自落于筒中,同时解脱另一机而击发。它的形状很像琵琶,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

    这种武器的设计十分巧妙,不仅解决了旧式火铳用火绳点火,容易遭受风雨潮湿影响的难题,同时也吸收了西方洋火器能够连续射击的优点,使用方便。这种兵器胜过了西方的火器,威力以及连续方面,都是上上之优。

    ferdinandverbiest,中文名字:南怀仁。字敦伯,又字勋卿比利时人,16(444)年10月9日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641年9月29日入耶稣会,1658年来华,是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为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学启蒙老师,精通天文历法、擅长铸炮,是当时国家天文台(钦天监)业务上的最高负责人,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1688年1月28日南怀仁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卒谥勤敏。著有《康熙永年历法》、《坤舆图说》、《西方要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南怀仁对清朝做了不少的贡献,一个外国人,能做到这点值得让人鼓掌。但是不要忘记,康熙爷给了他官做,至工部侍郎,算是朝廷中的高层大员。这老小子嫉妒心却是很大,而且挺腹黑的。没有一点人类应由的大度,难道就不能视才子为知己吗?哦,也许外国人不能交心,老祖宗说的好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中华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而那些老外才是真正的异族。

    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曾向康熙炫耀他们国家发明的“冲天炮”(又称“子母炮”),并夸口说,“冲天炮”只有比利时人能造,结果花费一年的时间都没有造出来,而戴梓只用了8天时间就造成了。“冲天炮”造好后,康熙率众臣亲临现场观看试射,“冲天炮”的火力威猛,弹无虚发,康熙非常高兴,并且大加赞赏,立刻为此炮赐名为“威远大将军”,并下令把制造者的姓名镌刻在炮身上以示纪念。

    “冲天炮”在日后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康熙二十五年,荷兰政府遣使来华。在荷兰使节带来的礼品中,有“蟠肠鸟枪”。奉康熙之命,戴梓很快就仿造了10支,并由康熙回赠荷兰来使,令后者大为吃惊。

    1687年,由于戴梓制造的冲天炮威力之强更甚南怀仁,得到康熙帝嘉奖,使在朝廷供职、也从事火器研究的南怀仁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南怀仁由嫉生恨,勾结起义叛徒陈通岩,向康熙帝奏本,诬陷戴梓暗通东洋(即日本),使戴梓获罪。

    南怀仁嫉恨在心后。等待时机的他,在后来逮住了机会,与张献忠的养子一道,诬陷戴梓,给戴梓扣上“私通东洋”的帽子,结果康熙轻信谗言。将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沈阳)。在那里,戴梓艰难地生活了30多年,被迫以卖字画为生,“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直到戴梓77岁时,他才被皇帝赦免,不久后便因贫病交加,溘然辞世。

    戴梓晚年仍然保持着耿直的性格,他的诗大多基调悲愤,以纪实、感怀为主。曾著《耕烟草堂诗钞》戴梓还总结前人的治水经验,写了一本《治河十策》的著作。“磨剑半生虚售世,著书千载枉惊人。”这就是后人对戴梓一生成就的评价。

    戴梓被迫害致死是发生在280多年前清廷中的一大冤案,悲剧启幕在北京,落幕在盛京。从中也可看出清朝统治者的鼠目寸光和对汉族人士的压制迫害直接导致了中国100多年的屈辱和落后。戴梓在盛京流放期间,生活极其困苦,冬夜中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还要踏着冰霜进山拾榛子。用以充饥。幸亏他的画作还有人喜爱,遂多以卖书画维持生计。

    在朱兜兜建立起炮兵后。便想起了这位受洋鬼子迫害的汉人,康熙在这方面也真是白痴,尽然相信了洋人的话。可惜没有什么办法飞,一个掌权的高官,要想迫害一名属下,真的很是简单。证据与证人。难道都能靠谱吗,其实眼见与耳听都有可能是虚假的。

    1720年7月25号,康熙五十九年。朱兜兜突然想起了戴梓,这是他从后时代穿越前,在军事书上看到的名字。这位后半辈子受到人间悲苦的汉人。在临死前才被皇上赦免。于是朱兜兜带人来到了东北,七月半炎热,东北避暑过。大半个中国炎热的时候,东北三省却是避暑的好地方。

    盛京,清政府的根据地,八旗的后方窝点。盛京城外的三百里处,是荒凉的严寒草原,冬天这里寒冷无比,冷风如同是刮起的刀子。朱兜兜等人经过坚苦的寻找,期间还动用了当地官员的权力。六天后,朱兜兜找到了正在放羊的戴梓。

    盛京是清朝皇帝贬人的地方,有极大罪恶犯人可能被贬盛京或是宁古塔,宁古塔也位于东北边疆。而,那些著名的功臣,犯了错误也会被贬在此,周培公、姚启圣、匡耀久等等,包括这位火器专家戴梓。

    戴梓背靠草地,手中挥舞着绳子鞭,高声唱道:终岁勤劬幸有年,相邀结袂刹蒿田。群鸡啄粒驱又聚,山犬随人吠复眠。白发扶筇衰曝背,青裙没井晚炊烟。官粮输却余多少,社鼓逢逢促送钱。

    东廷兆在一边师父,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怎么没听人说过。朱兜兜笑着解释,这首诗名为见获,乃是戴梓自己所著。描绘了农民在秋收后的和乐景象,然后,他笔锋一转,再写农民刚刚交完“官粮”,“社鼓”又催送钱,披露了农民遭受层层剥削的情况。

    跟在后面的几位本地官员,听到话后有点紧张的看着领导。朱兜兜回头看着这些官员,哈哈笑道:“社会就算发展再先进,国家无论是贫穷,或者是富强。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剥削与贪污,是不会灭绝的。这不管你们的事。”

    那几位官员听到大领导没有责怪,这才暗自的放下心来。朱兜兜不是不责怪他们,而是时机不对,即便是惩罚了这几位官员,对于现实社会来说无补于事。其他的官员该贪污的还是贪污,国家众省府,哪能清理的干净无瑕呢。他吩咐几位官员退下,带着东廷兆与护卫,来到了戴梓跟前。

    看着几位灰溜溜逃跑的官员,东廷兆有点不解,师父为什么不教训他们。对于这些爱拍马屁,喜欢金钱的官员,大多数百姓都是抱以讨厌心情的。朱兜兜看着徒弟,笑道:“干什么,你想让我罢免他们的官位吗?我只是交通部长,而不是他们的**上司。他们只是些小官,罢免他们根部就不能除根。等以后在想办法,举行一个反**全国活动,全国提倡反贪。”(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