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无名带着井太郎挑战“狂兽武者”楚天霸及雄刀时,一直受到李家暗卫的监视。
李天然接到暗卫禀报后,知道井太郎妖化及江逸侠乃混沌族族人之事。这让李天然大为震惊,没想到天下竟有如此少年英雄横空出世。
井太郎被带到李府,李天然左哄右骗稳住了井太郎。井太郎对李天然感激尤加,故而,将自己的身世之事告于李天然与罗多谋,二人立刻知道他就是身具“妖精之力”的半妖,如获至宝。
二人互换眼色,立生诡计:像井太郎这样的半妖,若是为李家所用,试问天下何门何派能与李家抗衡?
李天然脸色又接着一变,笑嘻嘻的对井太郎说道:“少爷,原来您是来自东瀛,而且还是东瀛武神的徒弟,果真少年英雄。”
井太郎毕竟年幼,心思单纯,觉得李天然与罗多谋对自己不错,对二人立生好感。
言语之中,便把昨夜遇到黑衣人,得到一本宝书等事统统告诉了李罗二人。
李天然与罗多谋听后,心中大喜:《蛊经》果真在这小妖手中,这小妖已对自己毫无戒意,只要对他继续哄骗,必能将《蛊经》骗出。
李天然对井太郎说道:“少爷,既然您得到一本宝书,何不拿出来让我二人也过过眼,看看这宝书到底有何神奇之处?”井太郎闻言也想到:是啊!自己虽然得到此书,却不识中土文字,根本看不懂书上所写内容。
而对面的这两位大叔乃是中土人士,必然识得书中所写,何不让二人一看,也好让他们告诉我书中内容。
于是,井太郎取出《蛊经》递予李天然及罗多谋。二人接过《蛊经》一看,立刻识得此书。
但他们俱是老谋深算之辈,喜怒已不行于色。罗多谋拿起《蛊经》翻了几翻,叹了口气道:“少爷,您被骗了。这哪是本宝书,只不过是一本普通的佛经。”
接着,罗多谋又念了几句佛经,以此证明此书乃是佛经。井太郎见状,心中大失所望:原来,这书不是宝书,而是一本佛经,这让人好生恼怒。
井太郎一把将书从罗多谋手中夺回,翻了几页,仍是看不懂书中所写。一本佛经,对自己何用?想到这里,井太郎便把《蛊经》扔在院中。
罗多谋见状,给门外仆人施了个眼色,那人便悄悄将《蛊经》捡回。当然,仆人的这一举动,井太郎并未发现。
李天然见《蛊经》已然到手,心中喜意盎然,便吩咐下人摆宴宴请井太郎。席间,李天然频频举起酒杯给井太郎满酒。
井太郎毕竟是一小童,不胜酒力,几杯下去竟昏昏入睡。李天然等井太郎睡熟对罗多谋说道:“先生,如今《蛊经》已经到手,该如何处置这半妖?”罗多谋则道:“家主,这半妖身负‘妖精之力’,奇货可居。
我们不如将他留到身边,将来或许有大用。”李天然听后不由点头称是,便立即命令丫鬟将井太郎抬于内室休息。接着,李罗二人则速速而去,毕竟《蛊经》的诱惑力极为强大。
李罗二人从井太郎手中骗得《蛊经》,这整个过程都被精灵看于眼中。不过,精灵善于藏匿之术,李罗二人并未发现。
精灵见井太郎经书被骗,不由对他埋怨:你这小鬼,虽身具超强力量,可惜头脑过于简单,这么好的宝贝竟被对方轻易骗走。
不过,这李天然与罗多谋不知是何种身份,竟然阴谋派人盗取《蛊经》。
这二人的目的不纯,必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阴谋。想到这里,精灵也离开此处,去偷窥李天然与罗多谋。
李天然与罗多谋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将《蛊经》带入密室。二人迫不及待的翻着《蛊经》,查看上面的下蛊之术。《蛊经》不愧是一本宝书,里面记载的下蛊之术诡异非常,李罗二人虽是见多识广,却对这些下蛊之术闻所未闻。
李天然手持《蛊经》,心中暗想:这本书下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之术饶多,只要将一种蛊术下于皇帝朱棣,不出三月必能将其杀害。
到时,皇帝已死,自己则召集自己在江湖中的势力,揭竿而起,这秀丽江山定是自己囊中之物。想到这里,李天然不由诡笑三下,一副乱世奸雄之相浮于面上。
罗多谋见状心道:家主的野心不小,不过计策能否奏效,还在两可。据自己所知,当年金乔觉得到《蛊经》,让一精灵守护此书。
如今《蛊经》到手,可并未见到精灵踪迹,不知是何缘故?罗多谋虽是李家家臣,但自己内心亦有盘算,并未将精灵之事告于李天然。李天然正在洋洋得意,亦未发现罗多谋异样之态。
此时,密室之中突然出现一漩涡,漩涡之中则涌出一个人形,不是别人,正是大唐卫国公李靖。李罗二人被这突来的一幕吓了一跳:李靖这鬼魂不知有何种能耐,竟能随意出现于密室之中?
李靖则对李天然说道:“家主,《蛊经》可否到手?”李天然则施礼道:“蒙祖上佑护,经书已然到手中。”说着,便把《蛊经》递予李靖。
李靖接过《蛊经》,大笑不已:“家主果然好手段,经书可谓手到擒来。据我所知,家主还得到一个半妖,不知可有此事?”
李天然听后,心中一震:这李靖究竟何种来历,竟然也知道此事?
不过,李天然乃是老奸巨猾之辈,知道暂时不能得罪李靖,便施礼说道:“禀卫国公,确有此事,据说这小妖不是一般妖类,竟身具‘妖精之力’。”
李靖见李天然并未隐瞒,则继续说道:“主上对这小妖颇感兴趣,还望家主将其送往此地。”说完,李靖将一地图递予李天然,接着带着《蛊经》消失不见。
李天然接过地图,发现上面画一山脉,山脉之上隐隐有一红点,应该就是地点所在。李天然与李靖见面虽然隐蔽,可是全被在一旁的精灵看在眼中。
精灵乃天方异物,近似万能,竟然识得李靖。他心中有些吃惊:李靖乃唐朝名臣,可现在已是明朝,李靖已死去几百年之久,怎会出现在此处?
他口中所说的主上又是何人,要井太郎又是为何?等等,井太郎身具“妖精之力”,主上想得到他,莫非是为了妖丹?妖丹是妖精身上的精华所在,只要得到妖丹,便可得到妖精身上的妖力。
主上索要井太郎,目的应该是为了井太郎的妖力。这主上应该与李靖一样,是一鬼魂,若是得了“妖精之力”还不成为天下一大祸害?
不过,天下或安或乱,与自己又有何关?精灵乃方外人士,对世俗之事可谓漠不关心。
再说永乐皇帝朱棣,这一段时间,他可谓忧心忡忡,先是败在应无名手中。后是被雄刀抢了风头,朝廷的颜面威风扫地。
朱棣的心情坏到了极点,身体状况亦每日愈下。这几天,他竟开始咯血,虽经太医们的细心诊治,却并不见好转。
这可把太医们吓坏了,若是治不好皇帝的疾病,他们可是要被满门抄斩的。
可是,皇帝的病情却愈加严重了,如若长此下去,搞不好会有生命危险,太医们经过一番讨论,向首辅解缙提议昭告天下,寻求良医为皇帝诊治。
解缙与诸位大臣商议,认为也只能采取此策。于是,大明全国贴出告示,广招天下良医为朱棣治病。一时间,天下议论纷纷,谣言四起:皇帝朱棣得了不治之症,命在旦夕。当然,谣言的传播与李家不无关系。
江逸侠自应无名与雄刀一战后,一直在江南一带游走,近日则到了京都南京应天府。南京贵为帝都,自是繁华非常,江逸侠在城中流连忘返,兴致盎然。
朱棣身患怪病,江逸侠自然知道。他暗自认为:朱棣身为天子,乃众矢之的,他身患之病极可能是受人陷害,不是蛊害便是毒害。
经过深思熟虑,江逸侠认为蛊害的可能极大。蛊是传说中的巫术,是由人工施以特殊方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
长年累月精心培养而成的神秘物体,可大可小,一般为动物,动物类的一般两只为一对,但也有极少类为植物。
不过,这只是一般的蛊毒,据说最厉害的蛊毒可以通过意念来布施,中此蛊毒极难医治。但这只是对一般人来说,据江逸侠知道天下有一人可解意念下蛊。
这人能解意念之蛊并不是因为他有着超强能力,而是因为他有一卷有生命的牛皮纸。牛皮纸上可任意变换文字,包含任何方面的内容,自然也包含解除意念下蛊的方法。
此人是一怪人,而且行事低调,在江湖上并无名声。江逸侠也是在丐帮时候,听一老乞丐所说。
江逸侠心想:若想治好朱棣的病,只有寻得怪人,从他的牛皮纸上找到治愈之法。而恰巧,怪人就居住在南京城内。
自古,隐士有三种境界。看破人生的人才往往想过隐居的生活,与世无争,所以有人解甲归田,这是小隐。
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闻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
在朝为官,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勾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争,不与世浊,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才是归隐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隐士,所以谓之“大隐”。
怪人对朝堂无意,自然不可能大隐,只有中隐隐于市中。在南京的菜市口一侧,有一屠夫以那些宰杀牲畜为乐,人虽轻微,却乐得个逍遥自在。
喧嚣的闹市之中,心却安然,比起那些欲修仙成圣的修士来说多了一种入市求真之意。
屠夫一刀一刀的将生肉切开,分别卖于路人。虽是劳累,却也自在。正在他手起刀落,切割一块肥肉之时,一名穿着打扮并不华丽的少年出现在他的面前。
这少年只不过六七岁年纪,却给人一种少年老成之感。少年来到屠夫面前,笑嘻嘻的朝屠夫说道:“屠夫大叔,看看这枚钱能买几块肉?”说完,递给他半枚铜钱。
那半枚铜钱乃是半枚“洪武通宝”,只不过钱身上隐有一丝红线。屠夫看到半枚铜钱大惊失色:这少年看似普通,可却持有这半枚“洪武通宝”,看来出身不凡。
这半枚“洪武通宝”是何来历,居然让这隐于市的屠夫如此惊诧。原来,半枚铜钱乃是江逸侠的母亲自他出生便给他之物,江逸侠的母亲嫁于天下四大世家之一的江家家主为妻,自己的身份自是不俗。
她原来是“笨小孩”的女儿。说起“笨小孩”,自然要提起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与“笨小孩”亲如兄弟,他们虽无血缘关系,朱元璋却将“笨小孩”当做亲弟弟一样来呵护,并带着他一起投奔了红巾军。
本来,这二人的关系应该有个不错的未来。可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却发生了。朱元璋发现“笨小孩”竟然是真命天子之命,这让他万万不能接受。
在朱元璋看来,他能为“笨小孩”付出生命,却不能接受他是真命天子而自己却不是。朱元璋在心魔的强烈驱使之下,终于对“笨小孩”痛下杀手。
在一次外出执行任务时,朱元璋竟对自己视如亲生弟弟的“笨小孩”下了杀手。“笨小孩”被朱元璋拥下了山崖,那一刻,“笨小孩”万念俱灰。
他不明白:为什么亲如兄长的朱元璋会对他施以杀手,要知道他们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他们之间的情谊可谓情比金坚。
可是今日,自己在这世上最近的人却毫不留情的对自己暗下杀手。
“笨小孩”带着无数的疑问坠落山崖,或许是老天的佑护,他不仅未死,还因祸得福,得到了一身超强本领……
笨小孩得到何本领,请看第八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