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和珅看来,组织人手扑杀蝗虫这种事情,刘安身为官场老手,肯定早就已经在做了。
只是,这一次的蝗灾,来的太快,扩散的太广,成效不大罢了。
然而,事实却与和珅的所思所想,完全不同,甚至是南辕北辙…
听到和珅的话,知府刘安一脸的惊骇,一字一句的回道。
“大人,蝗虫怎么可以,以人力扑杀呢?”
“蝗灾是天上的蝗神,降下来的天罚,一旦以人力扑杀,得罪了神明,明年可是会降下更大的灾祸的。”
另一边,和二也是同样的表情,同样的语气…
和二他对着和珅,连声的说道:“老爷,蝗虫可不以人力扑杀,这是自古以来的祖训。
听到刘安与和二的话后,和珅不由的一愣。
蝗灾是天罚,蝗虫不能以人力扑杀,否则会得罪神明…
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人类,这么的愚昧无知吗?
要是换做洪荒世界的人族,先别说有没有这样的神明,就算真的有,人皇早就召集大军,将蝗神的骨灰给扬了…
把蝗灾这种灾害,视为天罚,这种观点在现代看来,颇为可笑,是愚昧无知,封建迷信…
但是,看到刘安与和二此时一脸的严肃认真,和珅却意识到了一件事实…
哪怕现在的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十八世纪,清朝现在还是一副君权神授,落后于整个时代的样子…
乾隆在位的时间是公元十八世纪,他一共统治了清朝六十年。
同时期,欧洲开始了工业革命。
英国成为了世界霸主,开始在世界各地,开始殖民,为日后成为日不落帝国打下了根基。
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而在北美洲,一个名叫华盛顿的男子,已经出生了。
这个时候的清朝,以乾隆皇帝为首的文武百官,对这种变化视而不见,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
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吗?不,他们是知道的,只不过,为了维护住自己的统治与权力根基,一直视而不见罢了。
就像乾隆皇帝,作为一个有着众多民族国家的皇帝,为了达到统治国家的目的,他刻骨努力,学习知识:掌握了五种语言。
这五种语言,分别是满洲母语、汉语、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
后来,他在与沙俄的交锋之中,学会了俄语。
作为清代掌握语言最多的皇帝,乾隆皇帝又怎么可能完全不知道世界的变化。
只不过,出于统治的需要,他一直装成了一个瞎子,一个聋子罢了。
就在和珅这边,暗自思考之时…
在另一边,和二却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合格的管家,有必要告知和珅一些,下面百姓们才知道的一些基础“常识”了。
在和二看来,和珅会说出“扑杀蝗虫”之类的话,完全是因为自身站的太高了,没有常识。
而刘安虽说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知府。
他可不想,触这个霉头,扫了和珅这位三品高官的面子…
只有对于和珅忠心耿耿的和二,才会以一种无可奈何的语气,对着和珅缓缓的解释道。
“老爷,您有所不知,蝗灾就是蝗神的这种说法,在民间很有市场,至少,老百姓们都是信的。”
“在这般情况下,如果咱们,贸然组织人力扑杀蝗虫,恐怕不仅不能得到太原府百姓们的帮助…”
“反而,会引起百姓们的恐慌与震动,搞不好还会生出乱子呢。”
“也正因为如此,地方官员在任期间,对于自身管辖的境内,出现的蝗灾之事,一般情况下,都是自认倒霉,没有人会吃力不讨好的,组织人力扑杀蝗虫。”
“当然,如果有地方乡绅组织百姓自愿扑杀蝗虫,官府也不会阻止就是了。”
听着和二的话,又看了一眼,一言不发,站在原地装死人的太原知府刘安,和珅突然觉得,百姓们的生活,何其之差…
越是因为如此,和珅不仅没有认可和二,反而一脸的阴沉,冷冷的盯着和二,缓缓的说道。
“圣人言,子不语乱力怪神。”
“和二你刚才,左一句天罚,右一句蝗神的,我还以为你不是我的管家,而是蝗神庙的神棍呢。”
“在我看来,你这个管家,虽然是当得不怎么称职,但如果去蝗神庙做个主持,倒是正合适。”
见见和珅发了如此大的火,和二虽说完全摸不到头脑,但是,还是连忙低头认错…
而太原知府刘安这边,不由得心中一乱。
老于官场的他,那里不知道,和珅这是借着和二,在敲打着自己。
或者,说句难听的,他这是在指桑骂槐,表面上骂得是和二,实际上,骂得是他刘安…
不等刘安解释,和珅这边,紧跟着说道:“刘知府,我问你,民间百姓们口中所传的天罚之说、蝗神之说,你当真信吗?”
听到和珅如此的询问,刘安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的回答。
从之前刘安自身的反应来看,蝗神之说与天罚之说,他就算不是相信,但至少也是这个说法的支持者。
然而,此时此刻的刘安,生怕触了和珅的霉头,自是不敢实话实说。
他有心说谎,应付一下场面,但又怕惹得和珅更加生气…
再之后,刘安犹豫良久了后,还是选择了实话实说。
他拱了拱手,如此的说道:“大人,天罚之说与蝗神之说,在民间流传已久,影响深远。”
“在下官看来,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需要谨慎对待……”
和珅闻言,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笑意。
停顿了片刻之后,和珅说道:“好,既然你也这么觉得,这一次蝗灾,是上天对百姓们的惩罚…”
“那我问你,上天为何要在你太原府降下天罚?”
“是你这个知府做错了事?惹得天怒人怨,还是当今的皇上德行有亏?导致在位期间,灾祸连连…
听到和珅这番直白的诛心之言,刘安顿时吓得浑身颤抖不己,却是再也不敢随便说话了。
眼见刘安唯唯诺诺,只是垂头听训,装起了缩头乌龟,和珅却没有丝毫客气,继续冷着脸训斥道。
“你身为一府之地的最高地方父母官,不为百姓们的生计考虑,反而因为民间的愚昧迷信之言,束手束脚,一再耽误正事…”
“结果,致使蝗灾愈演愈烈,如今竟有蔓延陕西全境之势,你这等地方官员又有何用…”
“………”
“大人说的是,下官知罪、下官知罪……”
官职“较低”的刘安,不敢反驳,只是不断请罪。
“…………”
看着这样认真、计绞的和珅,刘安的心里面感慨道,难道这一次他这娘的,遇到了一个大清官了不成…
要知道,一般正常的钦差大臣,在下去地方的时候,按照贯例,一般都会连合当地的地方官员们,将那批赈灾粮款给贪了。
所谓的,巡视灾区、了解灾情、乃至于救助灾民,都只是做一个面子功夫罢了,灾情有多严重,灾民有无助,钦差大臣都不会在乎…
为了赈灾,灭蝗虫,和珅首先必须要把官场中人的想法统一起来…
“………”
省得在他主持太原府上下扑杀蝗虫的时候,底下的官员却阳奉阴违,最终蝗灾没有扑灭,反而惹上了一身的麻烦。
也正是出于这番考虑,这刘安身为太原府众官员之首,和珅这边,敲打他一番,自然也是必然的。
不过,为了日后扑灭蝗灾,依仗刘安的地方,还有不少,所以说,和珅在敲了刘安一棒子之后,随即又给个甜枣。
和珅拍了拍刘安的肩膀,说道:“咱们身为朝廷官员,自应该以朝廷为重,应该一心为皇上解忧,多多体谅朝廷和皇上的难处。”
“如果这次蝗灾能够控制下来,并迅速扑灭,皇上少了一块心病,请功折子送上去,排位的第二名,就是你……”
说到这里,和珅微微一笑,意味深长的说道:“刘知府,我们身为朝廷官员,眼光要放长远啊。”
听到和珅这么说,刘安此时此刻,以为自己终于明白和珅的想法了。
和珅是想借着这次蝗灾泛滥的机会,立功升官!!!
刘安早就听说过,当今的乾隆皇帝对和珅颇为喜爱。
只要,和珅立功,乾隆皇帝就定然会封赏提拔…
相比较贪污这笔赈灾粮款,很显然升官更好。
到时候,和珅吃肉,他也能喝口汤…
升官发财,升官发财,升官之后,哪里还愁银子…
想到这里,刘安不由得心中一喜。
“………”
毕竟,日后如果皇帝要封赏和珅的话,他这个跟着和珅鞍前马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知府,也必然可以沾一沾光,甚至可以直接升一品,变成四品大员…
想明白了,这一切之后,刘安一脸毅然决然的说道:“下官明白了,为朝廷解难,为皇上分忧,是我等地方官员份内之事。”
“为太原的百万百姓们计,正如大人所言,必须要组织人力扑杀蝗灾,大人高瞻远瞩,想的深远,下官佩服,今后必然以大人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