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它是世界上第一套电子试算表软件,是pc机历史上第一款“杀手级应用软体”,在它之前,软件只是硬件的附庸,在它之后,人们会因为软件才会去购买硬件,软件开始独立发展,并很快成为左右硬件销售的“x因素”,这个现象被称为“软件的尾巴摇动了硬件的狗”,永久的改变了计算机行业的游戏规则。
visicalc的传奇是和苹果公司联系在一起的,当苹果公司早期的拳头产品苹果ii上市的时候,销量并不理想,很快visicalc上市了,大受欢迎,因为它只能在苹果ii上运行,导致人们纷纷去购买visicalc,顺便买一台苹果ii……使得苹果ii的销量,从几百台一个月冲到上万台一个月,最终成为计算机史上第一款销量过百万的机器。
visicalc售价100美元,短短几年就卖出去70万份,这还是在公司一团混乱,决策失误的环境下达到的数据,再想想微软的仿制作品excel的销量,其吸金能力可谓非常强悍……
在这个年代里,魔方好仿造,软件可没那么容易仿造,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本钱,一台苹果ii就1000多美元,显示器还要另买。而且作为主要销售地,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比较严格,沈冲只要抓住这只下金蛋的J,至少未来一两年里不用愁资金问题。
这就是沈冲来哈佛大学的目的——visicalc的发明者之一的丹·布里克林(dan…bricklin)正在哈佛大学读工商管理硕士。
布里克林比较奇葩,他开始在mit学数学,然后转学计算机,毕业以后在dec工作,干了几年后,对未来产生了悲观情绪,他觉得编程变得越来越容易,今后没有必要存在专门的程序员了,那时他就会失业……为生计着想,布里克林离开了dec,跑到哈佛商学院读工商管理。
以后世的观点来看,布里克林的想法相当的怪异,但以当前的计算机行业来说,这种想法也没什么,这时候的计算机产业,就好像房地产,硬件是毛坯房,软件是装修,客户是为了买房子而买房子,而不是为了装修才买房子,买过房子后,有能力就自己装修,没能力再找人装修,所以布里克林才会悲观,软件编程越来越简单,那以后客户买了硬件后,都自己编软件,他就没活干了。
这厮是个天才,然后认为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天才……别说编程了,最简单的刷墙,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的。
在读工商管理硕士的时候,导师常常布置一些课外作业,都是一些单调而重复的填写单据、账目和统计表格的事情,毫无乐趣可言,还容易出错,布里克林于是决定编写一个通用表格计算程序,这就是visicalc的由来。
人生地不熟的,想要在哈佛大学里找人,在没有facebook和twiter的时代里,并不容易,不过还好,沈冲记得一个公司的名字——个人软件公司(personal…software)。
这家公司的老板是布里克林的师兄,当年正是他赞助了布里克林一台苹果ii,才开发出visicalc的,后来投桃报李,软件开发完成后,布里克林把销售权给了个人软件公司,皆大欢喜,双方赚的盆满钵满。
从波士顿市黄页电话薄上找到个人软件公司的电话,沈冲假装布里克林的前同事,要到了联系方式,然后再打电话给布里克林,约好在哈佛大学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见面。
可能it男都比较单纯,沈冲在电话里稍微一打听,布里克林就把一切和盘托出,他目前只用basic编写了一个简略的表格计算程序,运行速度缓慢,还容易出错,他正和朋友一起,用汇编语言重新编程。
知道这些信息,沈冲心里就有底了,这时候visicalc的销售权应该还没有卖出去,真是绝佳的机会。
1979年是pc历史上的软件元年,很多日后常用软件的雏形,都在这一年冒了出来,比如字处理软件wordstar,比如苹果版的dos,比如oracle……
总之这一年,计算机行业遍地黄金,只不过沈冲来到了波士顿,那自然首选visicalc了,如果他去了西雅图,自然是找微软——13个员工的微软,买点股份,会很难么?
到达约定好的咖啡馆,等了一会,布里克林和他的朋友,在mit上学的鲍伯·弗兰克斯顿(bob…frankston)联袂而至。
沈冲开门见山的提出对他们的软件非常有兴趣,想要投资购买,此时布里克林和他的朋友都非常窘迫,连一台苹果ii都买不起,编程还要夜里去蹭学校机房里的小型机,用上面的模拟器开发,听说沈冲想要投资,哪能不大喜过望。
为了不表现的太过明显,沈冲跟随两人去了mit,在机房里看他们演示了一下简略版软件,装模作样的考虑了几分钟,就掏出了两张合约。
沈冲早有预谋,对visicalc志在必得,所以在来美国前,就找了个著名的商业律师行,起草了这两份合约。
一份是沈冲出资10万美元,收购两人开发的软件所有权,两人必须要继续为沈冲工作,直到软件完成。
另一份沈冲同样出资10万美元,和布里克林,弗兰克斯顿一起成立股份公司,沈冲占8成股份,并指定代理人负责公司的运营管理,他们负责软件开发。
对一款尚未成型的软件来说,10万美元算是非常优厚的条件,两人商量了一会,很快做出了决定,选择了第二份合约,连讨价还价都没有。
沈冲其实也希望他们选择第二份合约,79年pc业才刚刚起步,没有统一的硬件标准,每个公司出品的电脑,硬件参数都不同,软件需要不断的移植,两人都是非常优秀的程序员,人才难得,有了股份,,日后开发不同版本的visicalc就没什么问题了。
两人在合约上签字之后,沈冲马上带着他们去了附近的计算机连锁商店,买了两台全配置的苹果ii,算是他私人赠送,这举动让布里克林两人大生好感——想要获得it男的好感,最好的办法就是送他们最新的科技产品。
——————————————————————
注1:哈佛大学的校训是“真理”。
第一卷 第十三章 回到香港
2月4日,立春,晚上7点,香港,启德机场。
沈冲顺着人流,走出机场,一眼就看到了守在接机口的李开元,南方女孩子普遍娇小,她一米七的身材,在人群中非常醒目。
“怎么,不给一个温暖的拥抱?”走到李开元面前,沈冲放下行李,张开双臂,故作可怜的说道:“在冰天雪地的蛮荒之地呆了一周,全身都冻僵了。”
这是前世里,一个情场高手教沈冲处理这种场面的方法,两个感情刚有点小突破的男女,分开一段时间后,重新见面时,会出现莫名的尴尬,此时最好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接触,有利感情发展。
“油嘴滑舌。”虽然这么说着,李开元还是走上来,跟沈冲拥抱了一下。
“我很想你。”
“嗯。”
一旁的阿虫提起沈冲的行李,吹了声口哨,逗的李开元面色微红,难得的露出娇羞之态。
“阿虫,你没事吧?”沈冲指了指阿虫额头上的创口贴,前两天他和一伙卖盗版魔方的起了冲突,受了点小伤。
“没事,皮外伤。”阿虫把行李拎到到半空,秀着肌R说道:“放心吧冲哥,我很能打的。”
“以后别再这么干了。”沈冲拍了拍阿虫的肩膀,说道:“瓷器不和瓦罐碰,你现在是白领精英,犯不着打打杀杀的。”
“他们抢我们的生意,不打怎么行。”阿虫满口江湖气息,“冲哥,你可不能认怂,你退一步,人家就进一步,过不了几天,地盘全被他们抢走了。”
“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
牵着李开元柔软的手,走出机场的时候,沈冲对前世那位情场高手佩服的五体投地,果然如他所言,在一见面时设法消除尴尬,关系立刻会上一台阶。
在春节前,沈冲以公司的名义,买了台轿车,现在阿虫身兼两职,送货是他,接送员工也是他。
“一月份一共卖掉了12万多个魔方,其中3万个左右是镜面魔方,总共赚了800多万。”在路上,李开元粗略的报告了一下魔方的销售数据,虽然赚得挺多,她却一脸愁容,“最近几天,盗版越来越多,销量下跌的厉害。”
“不要紧,香港就让他们抢。”沈冲一笑,说道:“我们去赚美元好了。”
“你在美国那边找到代理商了?”李开元惊喜。
“暂时还没有,但是我找到了一个超级广告人,相信过不了多久,订单会像雪片一样飞来。”
“又吹牛!”嘴上这么说,神色中却对沈冲的话信之不疑。
沈冲还住在原来的房子里——只不过身份变了,以前是房主,现在是租客。春节前,闻人杰的夫人发现怀孕了,决定等孩子生下来后,再搬过来,沈冲懒得换地方,就顺水推舟租了下来,继续住着。
从波士顿飞到香港,坐了18个多小时的飞机,沈冲疲惫不堪,到家之后,匆匆洗个澡,然后蒙头大睡。
第二天,沈冲被饥饿唤醒,看了看时间,已经大中午了。
“可惜没有淘宝,不然叫个外卖,继续睡,该有多爽啊!”
勉强爬起来,一边穿衣,一边怀念过去的宅生活,然后恍然发现,时间过的真快,眨眼已经穿越一个多月了。
人类真是适应性超强的动物……得赶紧去拍电影了……
沈冲胡思乱想的走出家门,随便找了个地方,胡吃海喝了一顿,然后慢悠悠的步行去了公司。
在去美国之前,沈冲把公司的财务室,业务科都搭建起来了,现在办公室大厅里不复之前四人组时期的冷清,电话此起彼伏,人来人去,一派繁忙的景象。
沈冲把李开元,黄馨还有阿虫叫到自己的独立办公室,开了个会。
“馨姐,还有阿虫,你们是公司元老,公司能发展的好,你们劳苦功高。”沈冲看完一月份的销售数据后,说道:“我准备给你们每人1%%u7684公司股份,作为奖励。”
黄馨又惊又喜,她本来是闲着无聊,看在李开元的面子上来帮忙的,没指望赚多少钱,来上班时合同都没签,没想到公司发展这么快,一个月就赚好几百万,数字看的她眼晕,天天后悔当时没有投点钱做个股东,现在能拿个1%%u7684股份,每个月分几万块花红,也算安慰了。
阿虫对此没什么概念,只是大咧咧的谢了一句。
“现在盗版横行,我们得改变一下产品策略。”说完股份的事,沈冲开始说起新的计划,“我们的产品包装太简单,盗版很容易以假乱真,所以我决定以后卖的魔方,都要有包装盒,盒子做精美一点,里面附赠diy贴纸,送一本玩法指南。”
“这样成本会高不少吧?”李开元问道:“那价格呢,变不变?”
“在香港本地价格不变,就当吐血大酬宾了。”
众人皆笑,即使换了包装,成本也涨不了多少,以目前的价格,还是暴利,都赚疯了,还说大酬宾,真够无耻的。
“香港弹丸之地,只能赚些小钱钱,不值得特别关注。”沈冲从报表堆里抽出一张,举着示意道:“日本人已经来问价了,我们要早做准备。日本,欧洲,美国,这些地方到处都是黄金,人傻钱多,最适合我们的产品。”
“既然到处都是黄金。”李开元笑着鄙视道:“怎么没看你从美国带回来一块?
“你怎么知道我没带?”沈冲用手转着笔,若无其事的说道:“黄金太重了,我直接托运的,过几天你就看到了。”
“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你看我说过假话吗?”沈冲放下笔,正色说道:“馨姐,你这几天再招些人,最好是有外贸工作经验的,不然过段时间可能应付不过来。”
“好的。”黄馨拿起笔记了下来,她对沈冲越来越尊重了,以前还开开玩笑,现在拘谨的很,“大概招多少人?”
“先招十个吧。”
“到底什么大单子,要这么多人?”李开元性急,迫不及待的追问:“你别卖关子了,说实话!”
“有一个德高望重的大人物,答应在一本全球有上百万读者的杂志上,帮我做一份广告。”沈冲双手抱着后脑勺,靠在椅背上,面带得意的说道:“你说等杂志发行后,会不会有很多订单?”
“什么大人物?”一直没出声的阿虫说了句,“是不是美国总统?”
“我要有那本事,就不会卖魔方了。”沈冲大笑,说道:“这个人名叫马丁…加德纳,是个数学科普作家,你们只要知道他很有名,影响力很大,就行了,然后坐等收钱吧。”
没错,沈冲之所以在美国多呆了几天才回香港,正是去拜访了这位马丁…加德纳——“美国的国家财富”。(注1)
之前沈冲被闻人杰的那本有趣的数学书吸引,对作者马丁加德纳有了兴趣,经过闻人杰打听之后,才知道他是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的专栏作家。
沈冲对这本杂志没什么概念,潜意识的认为科普杂志都很小众,也就没太在意,这次春节,在舅舅家里的地下室里,他发现了整整一大箱子的《科学美国人》,一期一期,一年一年的摆放着,最早的可以追溯到20年代。
这让沈冲大为惊讶,一问之下,才知道《科学美国人》在美国影响力非常大。
《科学美国人》创刊于1845年,是美国历史最长的一直连续出版的杂志,也是著名的《科学》(science)的姊妹刊,有近百位诺贝尔奖得主曾为其撰稿,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它是世界上最著名销量最大的科普杂志,光在美国国内,固定订阅用户超过50万,而且街头巷尾的书报摊都能买到。(注2)
再问马丁…加德纳,就更了不得了,他在美国是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和阿西莫夫、卡尔…萨根一起,并称为美国三大科普大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上过《生活》和《新闻周刊》杂志的封面,知名度堪比好莱坞巨星。
在《科学美国人》上撰稿的作者,都是各个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专家,很少有人能在这家杂志上发表两篇以上的文章,而加德纳从1957年开始,在《科学美国人》上开了个数学游戏的专栏,主讲趣味数学,写了20多年,几乎月月有文章,前后不下200篇,他的专栏成了杂志的王牌,广受欢迎,粉丝遍布全球。
阿西莫夫曾经评价加德纳说:“马丁…加德纳是一位业余的超级魔术大师,这是毫无疑义与众口一辞的。但是与他的一项看家本领相比,神乎其神的魔术招数是小巫见大巫。任何数学题材到了他手,都能写成雅俗共赏,妙不可言,使我爱不忍释的文章。”
听过简的介绍,沈冲回想起那本让他手不释卷的数学书,然后脑子里冒出一个疯狂的主意——要是加德纳能写一篇有关魔方的文章,发表在《科学美国人》上,岂不是一夜之间,魔方就能打入美国市场了?
沈冲如此想,然后也如此做了。
他先去纽约,找到《科学美国人》杂志的编辑部,伪装为不远万里,从遥远的东方前来朝圣的粉丝,成功骗取了杂志工作人员的信任,获取了马丁加德纳的家庭住址。
然后再从纽约出发,坐飞机直奔俄亥拉荷马州的克利夫兰县,找到了马丁…加德纳。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加德纳正在考虑写有关群论的文章,而魔方的数学原理,恰恰就和群论有关,老爷子对此很感兴趣,沈冲又及时抛出了“上帝之数”的概念,把老爷子的胃口吊了起来,把玩了一晚上魔方后,加德纳终于答应在下一期的杂志专栏上,写有关魔方的文章。(注3)
以《科学美国人》的影响力和加德纳的声望,文章发表后,可以预见潮水般的订单蜂拥而至,到时候可真的是赚钱赚到手抽筋了……
开完会,众人离开后,沈冲拿起一本杂志,看了起来。
这是他刚才在路边书报摊买的,第二期《电影双周刊》,这期发行的时候,他已经在去美国的飞机上了,还没看过。
匆匆翻了一遍,沈冲摇摇头,随手把杂志丢在办公桌上。
还是太小众了,用后世的话,就是小资+文青气太浓了。
几篇影评要么无病呻吟,要么拗口难懂,大家买电影杂志,图的是个乐子,谁有兴趣看你伤春悲秋?谁有兴趣看你拽文装b?
数学那么艰深,加德纳都能写的妙趣横生,影评写有趣一点,通俗一点,很难么?
还是定位有问题啊,要么就纯高端,玩专业,要么就纯通俗,做娱乐,现在这种不上不下的,专业人士看不上,普通大众读不懂,没有特色,销量怎么能上的去!
难怪历史上《电影双周刊》在被收购前,日子艰苦了。
还是我亲自上阵吧,早点替你们解脱……
沈冲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拨通了舒琪的电话。
拜年问好,寒暄了几句之后,沈冲说道:“舒总编,晚上有没有空?我请你吃饭,商量点事。”
“好,那就上次的地方见吧。”
放下电话,沈冲微微笑,他找舒琪,一方面是打听许鞍华最近的动向,另一方面,他想收购了《电影双周刊》。
从穿越那时候起,沈冲就如同一个老饕,对《电影双周刊》馋涎欲滴,他一直在旁敲侧击的打听过《电影双周刊》的底细,知道收购它并不难。
要说《电影双周刊》,得先说香港影坛的奇女子唐书璇。
唐书璇是民国著名军阀唐继尧的孙女,早年在香港定居,后考入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系,毕业后找到了一笔投资,于1966年回香港拍摄自编自导的电影《董夫人》,1969年拍摄完成,是第一部在西方电影节上受到广泛关注的香港电影,并荣获数项金马奖,她是香港影坛学院派导演的先驱,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许鞍华,徐克,谭家明等人。
1975年唐书璇创办了《大特写》双周刊,用普通纸印刷,不以明星艳照为封面,而是以文字内容为主导,让香港电影杂志不再只是翻看的画报,而是可以阅读的书籍,因此,《大特写》甫一出现,就引起大批年轻电影好爱者的关注和欢迎。
《大特写》并没有严格的行政管理制度,它的编辑部是开放的,作者和读者可以随时到访,编辑部也经常举办沙龙或者座谈会,故此,《大特写》成为香港电影爱好者交流的平台,聚集了一批青年电影工作者和影评人。
然而《大特写》在营运方面一直处于业余状态,屡屡亏损,加之唐书璇准备结婚成家离开香港,杂志最终在1978年上半年停刊了。
《大特写》停刊后,不少青年电影爱好者都为之惋惜,在舒琪的倡导下,一批《大特写》的编辑和作者,创办了《电影双周刊》,杂志由多人集资出版,人人都是股东,而且没有大股东。
也正因为如此,杂志社经营的非常混乱,定位不明,特点不清,销量奇差,只能在小众读者群里流传。
想要扩大在电影圈的影响力,掌握一家媒体是非常有必要的,《电影双周刊》虽然现在很挫,但潜力巨大,它有历史来历,有口碑人气,而且人际资源丰富,稿子来源稳定,只要解决了运营管理问题,一飞冲天是轻而易举的事。
况且,《电影双周刊》到手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岂不也是囊中之物了?
这才是沈冲的终极目的……
——————————————————————————————
注1:世界著名的进化论科学家、古生物学家、科学史学家和科学散文作家,斯蒂芬…古尔德称赞马丁…加德纳为“美国的国家财富”。
注2:此处数据根据2005年《科学美国人》杂志销量敷衍而成,不必当真。
注3:上帝之数是指将任意三阶魔方打乱后,最小的还原步数。
第一卷 第十四章 未来计划
沈冲正在斟酌收购《电影双周刊》后如何改版运营,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
“喂?”
“阿冲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来电话的正是舒琪,他连声道歉,“嘉禾那边有个片场需要赶工,我今晚走不开,改天吧,改天再联系。”
“没事没事,你忙你的,下次再聚。”
挂掉电话,沈冲苦笑,连总编都是兼职的,那这杂志的前途可想而知了。
历史上,《电影双周刊》惨淡经营了很长时间,后来被资本收购,又捣鼓出了金像奖,才算步入正轨,之前一直是同人志模式,杂志编辑都是兼职,文稿作者几乎都是没有稿酬的。
既然晚上找不到舒琪,沈冲暂时抛开有关《电影双周刊》的设想,拿出一份备忘录,开始写魔方下一轮的营销方案。
按照开发进度,visicalc至少要等到七八月份才能上市,然后还要做广告营销推广,最早要到年底,才能真正成为现金奶牛,在这期间,沈冲主要的收益还是魔方,不能不重视。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虽然在普通人眼中,现在的赚钱速度已经属于神迹了,但相比沈冲心中的庞大计划,现在这点钱,只能算沧海一粟,远远不够。
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能否崛起,最要紧的是两条,一是要有足够强大的经济,二是要有足够强势的文化,缺一不可。
香港地域狭小,文化苍白,潜力有限,如果沈冲一门心思的折腾香港本地电影,那么别说挑战好莱坞了,过个几年,连宝莱坞都搞不定……
想要带领香港挑战好莱坞,必须要把眼界放宽,经济方面,内地潜力巨大,30年之后,不说超越美国,但至少可以和美国打打擂台。
而文化方面,大中华文化圈的底蕴,是完全不怵美国的。
所以在沈冲的计划里,香港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桥头堡,利用香港独特的经济政治地位,尽可能的聚集电影人才,构建一个运行良好的电影平台,积蓄力量,潜以待时,等中国经济腾飞之后,和好莱坞一较长短。
好莱坞在80年代初期,异常虚弱,一年的总盈利不过四五亿美元,还不如雅达利卖游戏机赚的钱一半多……八大电影公司里,华纳内部混乱,米高梅苟延残喘,联艺破产完蛋,迪斯尼半死不活,哥伦比亚负债累累,两个表面风光的公司,日子也不好过,20世纪福克斯手握《星球大战》这样的王牌,仍然没有摆脱破产的Y影,派拉蒙貌似风光无限,但只要它的母公司大老板一死,高层立刻地震,然后萎靡十年。
沈冲计划乘着好莱坞虚弱无力,对全球电影业控制能力最差的时候,趁虚而入,用大概十年的时间,攻占亚洲电影市场,把香港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亚洲电影中心,这个“真正意义”,不是吹牛皮,说什么东方好莱坞,说什么产量全球第二,那种太虚!
沈冲要的是一种仿佛飓风中心的效果——除了香港,别的地方统统被摧毁,把整个亚洲的电影资源都吸引集中到香港来,日后任何亚洲知名导演,不管你是北野武还是郭在容,要是小打小闹,随便你,想要更进一步,拍有影响力的大片?没问题,到香港来!
想要完成这样的效果,沈冲一要在香港打造最先进的电影制作工业基础,二要先用香港电影攻占亚洲大部分国家的市场,然后摧毁这些国家的民族电影工业。
先把亚洲稳住,然后和好莱坞拉锯战,等时机成熟了,再反攻北美。
这样的计划,需要耗费的钱财可不是小数目,富可敌国都未必够用,这是沈冲对未来的一个粗略规划,具体如何实施,还需要细细考虑。
魔方营销计划书刚写了开头,电话又响了。
“阿冲,海强这边耍无赖。”是李开元的电话,她的声音听起来很愤怒,“他们要提价,一个魔方提价5块钱!”
“正达那边呢?”
“正达的老板也在这里,他们两家联手一起的。”
“之前签的合同呢?”魔方卖的太火,玩具厂坐地起价早在沈冲的预计之中,但一次性提价超过50%%uff0c就太过分了,“他们想毁约?”
“之前都是按数量签的,基本都结完了。”李开元气鼓鼓的说道:“现在要签新合同的话,每个魔方要14块了。”
沈冲刚欲说话,电话那边一阵喧哗,然后一个公鸭嗓子的男人声音传过来,“沈老板,我是海强的老王啊,是这样的,现在什么都在涨价,材料涨了,下面员工的工资也涨……”
“行了王老板,一口价,每个魔方涨2块钱,我跟你签半年的独家合同,半年里所有的魔方都在你厂里生产,每个月不少于10万个。”沈冲打断他的话,语气坚决的说道:“你要不同意,咱们一拍两散,我去台湾那边做,即使价格贵一点我认了!”
“沈老板,生意不是这么做的……”
“我给你一天时间考虑,明天这时候要是你没回应,咱们就拜拜吧。”沈冲理都没理王老板的唧唧歪歪,直接挂掉了电话。
卡我脖子威胁我?
真是不知死活,沈冲冷笑。
中午他看过报表,因为盗版的缘故,销售速度有所降低,以公司目前的存货和市场上商家的保有量,至少可以保证香港一个月内不会缺货,而一个月的缓冲期,足够他找到新的代理工厂了,台湾那边的玩具制造业一样发达,成本更低,之前主要市场在香港,自然本地生产更方便,以后北美市场打开了,在台湾生产后可以直接运往美国,香港玩具厂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了。
更何况……
沈冲拿起笔,随手在备忘录的顶部空白处写了个日期:1979年7月8日。
没错,1979年7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正式施行,到时候直接去深圳建厂,香港一个工人月工资3000块,而深圳呢?100块都不到!这成本差距就更大了。
你不仁我不义,所以沈冲一口气开出了半年的合同,挖个大坑,这半年里,想要每月生产10万个魔方,必须得招人,全力开工,半年后订单没了,看你怎么玩……
李开元从工厂赶回来的时候,还一副气愤难填的模样,沈冲好说歹说,才让她勉强消了气。
下班回家,快到家的时候,李开元松开和沈冲相握的手,说道:“别被我妈看到了。”
沈冲一笑,也不强求,现在确实不是很好的时机,他说道:“元元姐,我从美国带了些礼物给李叔刘婶,你来帮忙拿一下吧,我去你家拜年,顺便蹭饭吃。”
“有没有我的?”
“有,当然有。”
回到房间,沈冲拖出旅行箱,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递给李开元,“打开看看,看喜不喜欢?”
盒子里是一款红宝石镶嵌的吊坠,设计的比较简洁,但很大气,这是沈冲在纽约瞎逛见到的,觉得很适合李开元,就买了下来。
女孩子果然对亮晶晶的珠宝没什么抵抗力,平日里素面朝天的李开元,也拿着吊坠在镜子前试来试去的观赏了半天。
“好紧张……”拎着两个包包,走下楼梯的时候,沈冲开玩笑道:“我突然有种毛脚女婿上门的感觉。”
李开元很干脆的对着他的后背来了一拳,挺疼的……
进了门,拜年问好,再送上在美国买的一些乱七八糟的特色产品,然后时间也差不多了,开始吃饭。
“今晚拜年算是来对了时候。”沈冲坐上桌子,摩擦着手说道:“这么丰盛!”
“什么呀,我姐早上就说了,你晚上要来蹭饭吃,让我妈特地做的。”天宝一语泄露了天机,“我妈小气的很,春节那天的菜没今天多呢。”
“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李开元毫不客气的磕了她一爆栗子,“天天想着吃,也不嫌胖。”
“老师说了,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以后才会身材好。”天宝不服气,叫道:“不给我吃好的,要是以后我没胸没P股,你们得赔我!”
沈冲大笑,童言无忌。
“不害臊!女孩子家家的,哪有这么说话的。”刘婶又气又好笑,夹了个J腿给天宝,“吃吧吃吧,以后长大了做模特。”
“我才不要做模特呢,我要做大明星。”天宝一边扒着米饭,一边说道:“就好像liza姐那样。”
“liza姐是谁?”沈冲问道。
“liza姐都不知道。”天宝翻了个白眼,“就是《倚天屠龙记》里演赵敏的啊,可有名了。”
“是汪明荃啊。”李开元见沈冲一愣一愣的,说道:“你没看《倚天屠龙记》?”
“我很少看电视剧,记不清了。”沈冲摸了摸鼻子,他脑海中的《倚天屠龙记》是马教主版本的,自然没想到是汪明荃。
“你冲哥哥是个大忙人,哪能跟你一样,天天恨不得扒在电视机上。”刘婶瞪了天宝一眼,C话道:“阿冲,你们做的那个魔方,现在生意怎么样?”
沈冲目视李开元,见她微微摇头,就笑着含糊说道:“全靠元元姐能干,卖的挺不错的,大概这两个月就能回本了。”
“能回本就好,细水长流,慢慢来,你们年轻,不要着急。”李唐拿起酒杯,说道:“来,阿冲,喝一杯。”
“李叔我敬你。”沈冲拿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问道:“对了李叔,现在回长城电影厂了没?”
“他啊,节前就把调动手续办好了。”刘婶抢了一句:“春节一过就跑去上班了。”
“那《白发魔女传》开拍了吗?”
“没有。”李唐摇摇头,说道:“张鑫炎还在写剧本,昨天我遇到他,他跟我说如果你爸还在就好了。”
“我爸?”
“是啊,以前张鑫炎每次拍电影,都是和你爸一起写剧本,你爸文笔好。”
还有这种事?张鑫炎居然是父辈好友?
“老头子,喝多了吧。”刘婶见沈冲发呆,以为他在伤心,责怪李唐道:“尽说胡话!”
“没事,没事。”沈冲连忙解释道:“以前我总窝在家里不动弹,好多长辈都不认识,李叔要是不提,我都不知道张导演是我爸的好朋友。对了李叔,要不看哪天有空,你带我去给张导演拜个年?”
“也好。”李唐不疑有他,应允道:“张鑫炎和你爸爸关系挺好,见到你应该很高兴。”
很好,终于找到机会接触张鑫炎了。
《白发魔女传》只是个跳板,沈冲既不准备投资,也不准备在剧组发挥作用,他只是需要找个跳板,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地点,和张鑫炎搞好关系,这个跳板计划就完成五成了。
剩下的,就是如何才能脱颖而出,让邓公在一群人中,对自己青眼相加……
第一卷 第十五章 《疯劫》
第二天,沈冲在吃早餐的时候,交代了李开元几句,之后干脆连公司都不去了,坐上小巴,悠哉悠哉的去了港岛的湾仔,按图索骥,找到了《电影双周刊》的编辑部。
编辑部很寒酸,几十平米的办公室,还分隔了两个小单间出去,厅堂里摆着三四张桌子,稍微大一点的空闲地方都堆满了东西,局促的紧,走路都不方便。
一个拿着杯子喝水的编辑,看到了在门口探头探脑的沈冲,问了一句:“请问你找谁?”
沈冲刚欲说话,就看到了一个熟人。
“哟,这不是阿冲嘛。”陈柏生也看到了沈冲,他在桌子之间七扭八扭,走到门口,热情的握手致意:“什么时候从美国回来的?”
“前天刚回来。”沈冲被他的热情感染,笑嘻嘻的开玩笑说道:“正好路过,前来朝圣。”
“朝什么圣?”陈柏生一愣。
“这里啊。”沈冲双手对着编辑部画了一个大圈,说道:“电影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啊。”
“阿冲你寒碜人是吧?”陈柏生以为沈冲开玩笑,哭笑不得的说道:“连走路都走不开,算哪门子的圣地啊。”
很难解释的清楚这本杂志在后世香港电影爱好者心中的地位,沈冲想了想,文绉绉的引了两句《陋室铭》,“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子曰:何陋之有?”
“真不愧是中文系的才子。”
陈柏生笑纳了他这句恭维,介绍了一下厅堂里的两位编辑,然后把沈冲带到其中的一个小隔间里——舒琪不在的时候,就由他负责杂志日常工作。
“阿冲来我们这小地方做什么?”陈柏生递过来一杯茶,然后说道:“莫非又有新作品要发表?”
“没有,在美国呆了一个多星期,最近没看过电影。”沈冲摇头否认,他回来之后,看了一下报纸,发现香港春节期间没上映值得一提的电影。
环视了一圈小隔间之后,沈冲明知故问道:“你们杂志社资金很紧张?”
“是啊。”陈柏生苦笑,说道:“我们几个人集资合股办的,都没什么钱,目前只能这样了。”
“前两期杂志卖的怎么样?”
“马马虎虎,勉强维持收支平衡。”陈柏生踢了踢桌子旁边的一堆杂志,说道:“比预计的要少,你看,这堆着的就是退货,有两百多本,只能当废纸卖了。”
“你们没想过找人投资吗?”
“找了,怎么没找……”陈柏生一声叹息,“那些老板,一听说黑白印刷,就个个摇头,再听说不印明星艳照,直接跑的比兔子还快。”
又聊了一会,沈冲基本弄清楚了《电影双周刊》目前的人员组成结构和运营成本,对收购杂志更有信心了。
于是不再隐藏目的,开门见山的说道:“陈哥,你看我收购《电影双周刊》怎么样?”
“办杂志可不是在学校里办校刊那么简单的事。”陈柏生本来靠在椅背上抽烟,他说了几句后,见沈冲不像是开玩笑,忙坐直了身体,说道:“阿冲你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不然你以为我今天来这里做什么的?”
“你不还是个学生吗?”陈柏生惊讶,加重语气说道,“办杂志很费钱的!”
“最近赚了笔浮财。”沈冲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想着放银行里也是浪费,干脆拿出来做点投资,我你知道,我很喜欢电影,感觉做电影杂志不错。”
“那你可要想好了,做杂志是个无底D啊……”陈柏生心好,他苦口婆心的劝道:“你看我们,节省节省再节省,每做一期,成本都要十来万,卖不出去就全亏,你要是想投资,不如去投资房地产好了。”
“陈哥,哪有你这样的,我想投资还死命的对外推。”
“我是实话实说啊,以前唐书璇唐姐办《大特写》,我就是义务编辑,看着她亏钱的,而且一亏好几年。”陈柏生吐着烟圈,感慨道:“阿冲你还小,未来日子还长,我可不能害你。”
“没事。”沈冲笑嘻嘻的说道:“这笔浮财挺多的,亏不死我。这样吧,陈哥,你先帮我问问,杂志的其他股东们都怎么想的,我可以溢价收购股份。”
陈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