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章节目录正文 第三卷 第八十一章 典礼九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沈冲颁完奖,从左侧的通道回到后台,而何守信和张爱嘉则从右边走出来,继续主持。

    一回到后台,从好莱坞请来的导播就给了他一个大拇指,用英语说道:“非常完美”

    “阿冲,早知道你在舞台上这么出色,不仅念台词声情并茂,而且还能随机搞气氛。”陈柏生则笑着说道:“有你在,我们何必去请何守信,你上去主持,收视一定会再高好几个点。”

    “做主持哪有那么简单,我偶尔客串还行。”沈冲摇头,说道:“呆久了就不行了,我刚才也是硬着头皮,其实心虚的厉害。”

    “我觉得挺好。”以沈冲的身份,怎么可能去做主持人,陈柏生也是随口一说,他转而问道:“赵丹先生刚才说那些话,会不会有麻烦”

    “麻烦肯定有,但不会很严重,内地现在舆论风气比想象中要开放,上头不是在提倡解放思想嘛。”赵丹还不知道自己身染重病,沈冲也不好外泄这个消息,他略一沉吟,说道:“你和港台两地的媒体都熟,等会和那些记者打个招呼,让他们报道的时候,态度温和点,不要搞讽刺批判,和政府打交道,就是与虎谋皮,要讲手段,顺着毛捋,比指手画脚要管用,叫的越欢,吃亏越大

    “等会搞庆功宴的时候,我挨个打招呼。”陈柏生点头,说道:“但我怕他们不会听,尤其是台湾那边的媒体。”

    “尽人事,听天命吧。”

    沈冲回到化妆间,洗掉脸上的粉,然后又从专用通道回到了现场,他刚坐下来,汪洋就感叹道:“赵丹了不得,在这种场合讲这种话,回北京了肯定又要经历一番波折。”

    汪洋是老江湖,北京可能会有什么反应,问他准没错,“汪老,您说的波折,会不会很严重”

    “那倒不至于。”汪洋抱着双臂,摇头说道:“赵丹半截都入土了,就算有人想整他,给他扣帽子,又有什么意义最多组织上批评一下了事。”

    这后果倒是可以接受,而且以19ru年的内地政治环境,他的家人也不至于被牵连太狠。

    “那您老怎么看赵丹刚才说的话”

    “我怎么看”汪洋扫了他一眼,说道:“我双手双脚赞成”

    他叹息一声,说道:“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赵丹今晚演了一场好戏,可惜,可惜这么好的演员,这么有想法的艺术家,被动乱耽搁了大好光阴,现在局势好了,人却要走了。”

    汪洋是内地代表团的团长,有照顾团员的责任,自然知道赵丹重病的事。

    “赵丹知道自己的病”

    “他只知道自己病了,但是不清楚病的多重。”汪洋默然,过了一会,又说道:“我们北影厂去年就在和日本的电影公司接洽,打算合作拍一部表现两国人民友谊的电影,赵丹是主演,他天天都在琢磨剧本和台词,工作热情高涨的很,但是这部戏拖了又拖,到现在还没定下来开机时间,我怕他等不到了。

    沈冲无言,此时大银幕开始播放入围电影名单,于是暂时按下心思,专心看颁奖。

    “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入围的有:

    钟志文,《疯劫》……

    陈坤厚,《早安台北》……

    陈俊杰,《山中传奇》……

    沈西林,郑宣,《从奴隶到将军》……

    陈国梁、云文耀,《小花》……”

    “这个奖,就是送给沈西林的。”汪洋也没再纠结赵丹的事,他看完入围名单之后,点评道:“《从奴隶到将军》那么大的场面,其他片子怎么比”

    “您老可真是行家,目光如炬。”沈冲恭维了一句,说道:“能安安稳稳的把大场面拍出来,就是了不起的本事。”

    他话音刚落,就听到颁奖嘉宾念出了获奖人,果然是沈西林和郑宣。

    郑宣也就罢了,沈西林可不是简单人物,他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摄影车间主任,曾经拍摄过《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等经典电影,在沈冲前世,05年,中国电影诞生百年的时候,中宣部、广电总局、文化部联合评选了50位“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其中就有沈西林,而且是唯一一位专职电影摄影师。

    《神雕侠侣》里有这么一句词: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在小场面里闪转腾落,拍的再花哨,也不如堂堂正正的把千军万马拍出来震撼人心,《从奴隶到将军》可谓碾压其他竞争对手。

    给最佳摄影颁奖的两位嘉宾,一位是林赞庭,他曾拿了四届金马奖最佳摄影奖,是六七十年代台湾名声最响的摄影师。

    uu年代李翰祥从邵氏出走,去台湾创办国联电影公司的时候,极为赏识当时还没出名的林赞庭,开了三倍的薪酬从中影公司挖他,所谓英雄识英雄,当时中影公司的制片部主任白景瑞也非常欣赏他,极力挽留,最后以一句话留住了他,这句话就是:以后只要我白景瑞拍戏,你一定是摄影师。然后两人珠联璧合,各自成就了一番事业。

    另一位嘉宾,则是日本人西本正。在五六十年代,日本的电影工业水平远超香港,邵氏为了对抗电懋,重金把西本正从日本请来,一边担任摄影师,培训e氏员工,一边为邵氏研发了其特有的彩色弧体宽银幕制式,奠定了邵氏电影王国的技术基础。

    西本正到香港后,取了个中文名叫做贺兰山,先后协助李翰祥拍摄了一系列大型宫闱剧,如《杨贵妃》凭借其出色的内景彩色摄影技术,获得戛纳电影节优秀技术奖,《武则天》则被香港影评人认为是为邵氏片场流水线作业的最高成就,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大地儿女》、《大醉侠》等经典影片的摄影师,并且组团率领徐增宏、桂治洪等邵氏后起之秀,去日本学习和考察,提高摄影技术,他虽然在香港呆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对香港电影工业的发展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因此筹委会特意把他从日本请了过来。

    颁奖时,林赞庭没怎么说话,西本正倒是用中文连连赞赏沈西林的摄影技术,而且很羡慕他的运气,有机会拍摄大制作战争电影。

    沈西林和郑宣都很沉稳,按部就班的致谢之后,就走下了舞台。

    赵丹刚才惊世骇俗的言论,把颁奖典礼的气氛推向了**,很多观众都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加上最佳摄影是技术奖,颁奖嘉宾和领奖人的知名度都非常低,因此这个奖项波澜不惊,掌声平淡。

    接下来要颁发的是最佳剪辑,这又是一个技术奖,虽然何守信和张爱嘉很卖力的调动气氛,但观众不买账,心不在焉,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主持人都没办法调动气氛,颁奖嘉宾自然更无能为力了,上来自我介绍了一下之后,就开始放入围名单。

    “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剪辑,入围的有:

    章国明,《点指兵兵》……

    谭家明,《疯劫》……

    刘英,《保密局的枪声》……

    诸锦顺,《从奴隶到将军》……

    张耀宗,《豪侠》……”

    在此时的香港和台湾电影圈里,剪辑工作基本被导演兼任了,而在内地,因为胶片是很贵的耗材,拍摄时会千方百计的节省着用,导致耗片比很低,剪辑师也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利用,所以剪辑工作并不受重视。

    为最佳剪辑颁奖的,一位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总剪辑师傅正义,他是资格极老的剪辑师,解放前曾剪辑过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经典电影,解放后又剪辑过《三毛流浪记》,《武训丨传》,《青春之歌》,《小兵张嘎》等著名电影。

    另一位则是邵氏首席剪辑师姜兴隆,他剪辑过数百部电影,以《杨贵妃》、《梁山伯与祝英台》、《大地儿女》、《冷血十三鹰》获得过四届金马奖最佳剪辑,又以《貂蝉》,《千娇百媚》斩获两座亚太影展最佳剪辑,是香港六七十年代第一剪辑师。

    姜兴隆拆开信封,和傅正义一起宣布了获奖人:“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剪辑,谭家明,《疯劫》。”

    这是邵逸夫之外,香港在本届颁奖典礼上拿到的第一个奖,因此掌声比刚才要热烈一些。

    谭家明为人严肃,不苟言笑,又穿着一身黑色西装,显得颇为庄重,他上台拿过奖杯之后,站在那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好一会,才开始发言:“拿这个奖,有点出乎意料,因为我是做导演的,搞剪辑只是个人爱好,而且是临时去帮忙的。当然,能拿奖我还是很高兴的,感谢评审团欣赏我的工作。”

    “拿这个奖,首先要感谢许鞍华导演,因为她拍的很好,而且剪辑时候很尊重我的意见;其次要感谢沈冲先生,因为他把所有的胶片都冲印了,给了我很多素材,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最后,谢谢大家。”

    汪洋摸着下巴,看着舞台上的谭家明,对沈冲说道:“这小子,似乎是个人物。”

    有的人天生就有一种气质,第一眼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谭家明就属于这类,他的致辞平淡无奇,衣着也不另类,但却有种说不出来的锐利感,和其他领奖人迥然不同。

    “他以前在电视台用16nn胶片拍了不少作品,去年刚进入电影圈,香港很多人都看好他的未来。”沈冲介绍道:“他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好像快上映了,下次我去北京,带个拷贝给你看看。”

    “好。”汪洋轻轻点头,接着问道:“那个《豪侠》似乎还入围了另外一个奖项”

    “最佳编剧,吴宇森的作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