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军进驻沂州、兖州对于鲁南是天翻地覆的大变局。为此感到高兴的,忧心的,观望的,不一而足。广大的贫苦农民感到高兴,尤其是根据地周边的地区尤为如此。蒙山军在根据地内进行了土地政策的变革早已传遍,就算不没收地主的土地,至少会有减租减息方面的举措吧。哪怕是减上半分租子,也可以让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贫苦佃农宽上一口气。而地主们感到担心,道理是一样的。一些担心遭到郑经命运的家财巨富的财主们开始“移民”,忍痛出售土地,换取金银等硬通货,往北跑到济南,往南跑到江苏,或者做寓公,或者该做经商,导致鲁南两州的土地交易价格开始缓慢却稳定地下降。更多的地主和商人在观望,鲁南算是变天了,知府换了,镇守使也换了,朝廷又在推行新政,以后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鲁南的变局最多也就影响了山东以及苏北,对于自以为可以操纵这个老大帝国的人们根本就是无足轻重的,甚至对于与其有着直接关系的前山东巡抚袁世凯也是如此。最近朝廷发生的大事实在是太多了,令人目不暇接,大员们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到了京师。
第一件就是辛丑条约的签订。三亿两白银,分三十九年支付,总计近六亿两的战争赔款和核心地带军事驻兵权的出让,终于结束了外国联军对北京的占领。从公历1901年四月,联军部队开始撤出北京。退往了天津。一部分将驻扎天津至山海关的诸要点,更多的将返回他们的国家,官兵们的腰包都塞满了抢劫而来金银玉器古玩,带着对占领北京的愉快回忆走了,将无限的屈辱留给了北京,留给了中国。
第二件大事就是满清重臣李鸿章终于灯尽油枯,在贤良寺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据说李鸿章死的很难受,最口一口气就是咽不下去,让从保定赶来的直隶藩司周馥心痛异常。六十四岁的周馥跟李鸿章办了三十年的洋务,深得李鸿章器重。李鸿章临危受命。从广州跑来为大清朝再次擦屁股善后。从四川布政使任上调来老部下周馥担任直隶藩司,负责办理对在庚子国乱中直隶境内遇害洋人的赔偿事宜,从头到尾参与了与联军的谈判工作。周馥看弥留之际的李鸿章满腹心事,含泪大声道。“老夫子。有何心事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吧。”李鸿章盯着周馥,似有最后的交代,但已经说不出话了。听了周馥的话,终于咽了气,走完他波澜壮阔又充满屈辱的传奇一生。
李鸿章活着时并未登上权力的最高峰,民间多称呼其李中堂,其实李鸿章终身未入军机处。大家都知道,自雍正朝起,进入军机处才是真宰相。不是李鸿章才具不足,也不是李鸿章资望不够。说起来令人啼笑皆非又心酸不已,他不能进入军纪的理由竟是慈禧认为他的合肥话听不懂!这就是晚清政治的缩影,统治者对于人才的理解是多么的可鄙。如王文韶那样的好好先生可以久在军机,哪怕他数年不献旷世救国的一策也没有关系,但如李鸿章这样军政两方面都是干才的资深大臣就不行了。只有在国家危难之际才将其拽出来表演一番。甲午是如此,庚子亦如此。
李鸿章死了的第二天,满清朝廷的官样文章倒是做的蛮像样。以光绪这个傀儡皇帝的名义颁布诏书,对李鸿章大加褒奖。之前李鸿章的爵位是一等伯,那是他平定发、捻的战功所获,这次升了一级,追赐一等侯,谥文忠。诏书里对李鸿章处理庚子国难的善后之功全面给予了肯定。李鸿章泉下有知,也算是个交代了。
肯定是必然的。慈禧并不在意赔了多少款,也不在意列强驻军于沿海要道。反正自道光朝起,中国的沿海就成了列强的乐园,现在不过是数量的变化,她大概不认为洋人会出兵推翻自己。李鸿章斡旋列强,没有让列强追究她这个导致庚子国难的罪魁祸首的责任,慈禧已经很满意了。所以,据她身边人说,在返回京师的路上闻听李鸿章病逝,慈禧竟然哽咽失声。
第三件大事就是躲在太原大半年的流亡朝廷终于可以回返京师了。慈禧不愿意走北路,大概那条她去年走过的路会勾起她的辛酸回忆,所以不顾重臣的反对,坚持走南线,自娘子关入直隶。
迎迓太后与皇帝回宫,是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了。有资格迎接朝廷的臣子们都聚集在了保定这个直隶总督新驻地的必经之地,等候着慈禧銮驾的到来。
现在,袁世凯这位身材矮胖的新任总督正肃立于保定火车站前,等着迎候自太原返京的两宫。
荣禄只署理了一个月的直隶总督,正如直隶布政使杨士骧之弟杨士琦所判断的那样,荣禄以“不胜劳烦”为名辞掉了这顶本来人人仰望但如今却充满陷阱和危机的疆臣之首的宝座,推荐年富力强的袁世凯接任,而且是实授。
这个结果,令袁世凯大喜过望。大笔的银子花出去,总算收获了硕果。这标志着他终于进入了权力中枢。但事情并不圆满,山东巡抚一职最终未落在他极力推荐的杨士骧头上,更不要说是预备人选徐世昌了。
朝廷将山东给了在处置庚子国难立下大功的周馥。这让袁世凯感到失望,周馥这位老臣的资历不浅,其主政山东,他在山东的布局就不算数了。很难想象周馥会做自己的傀儡。手下一帮野心勃勃的文武,怕是要重新安置了。
这些,袁世凯目前还来不及考虑。徐世昌从济南打来的电报报告了鲁南之变。李纯、曹锟的部队都收缩回来了,下一步,袁世凯将会把武卫右军的主力带回直隶。鲁南肯定是要放弃的,但龙谦搞出的兵围沂州一幕,再次证明了这个太后宠臣根本就不将自己放在眼里。打压是必须的,但不是现在。徐世昌处理的很好,眼下在山东出现任何的动静对自己都是弊大于利。
慈禧的銮驾终于抵达了京师的西大门保定府。
这里也是直隶总督的驻跸之处,新任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了迎接慈禧的回京,做了最精心的准备:站台上挤满了身穿簇新官服的官员们,他们都带着精心挑选的准备献给老佛爷的礼物。一贯别出心裁的袁世凯给慈禧的礼物是一对会说话的鹦鹉:一只叫老佛爷吉祥如意。另一只会说老佛爷平安。
这对鹦鹉立即博得老佛爷的喜欢。“嘿,小东西倒是讨人喜爱啊。”
急于回京的慈禧不打算在保定这个土哄哄的小城市停留。吃了一顿饭就要启程了。回去就不再坐轿子了,袁世凯已为慈禧准备了一列“龙车”——一列装饰豪华的火车车厢。据说这是慈禧第一次坐火车,登上龙车的慈禧十分好奇。不停地四处打望。而站台上奏响的乐曲也一反平常的格调。竟然是用全套的西洋乐器奏响的。
乐曲高昂嘹亮。没人知道曲子的名字。其实,这首曲子是法国国歌,名字叫做马赛曲。
这一切都让慈禧深为满意。袁世凯在她的心目中的印象进一步加深了。觉得荣禄推荐的这个人还真不错。慈禧是喜欢新奇玩意的,不过很少有人能摸准她的心理。
袁世凯不能再送慈禧进京了,在辞别慈禧时,没想到慈禧问起了龙谦。
“袁世凯,龙谦返回鲁南,见过你吗?”
“回太后,微臣并未见过龙谦。”袁世凯本想就此奏一本,但想到了一些传言,没有说。
“他一回去就平掉了抱犊崮,也算实心任事吧。若非去年一路护送本宫,焉有今日?李鸿章和庆王苦心维持,功劳阙伟,但若非龙谦擒获西摩尔,洋人还不知索要多少钱呢。可见草莽之中也是有人才的,招安龙谦,你做的好。”慈禧感慨道,“应当传龙谦来一趟保定的。”
跟在慈禧后面的李莲英低声道,“那还不容易?下一道旨意即可。”
“罢了。让他在山东好好练兵吧。”慈禧将目光转回到袁世凯身上,“将直隶交给你了,好好做,勿使本宫失望!”
袁世凯立即在车厢过道跪倒,“微臣定将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好吧,你回去吧。”慈禧摆摆手,由李莲英扶着走向她的座位。
袁世凯送走慈禧的袁世凯在得意之余,心头却横了一根刺。
在山东搞的他灰头土脸的龙谦凭着天津之战扬名天下,成为庚子巨变中唯一的一抹亮色。由于龙谦的战绩和手中的联军战俘,使得李鸿章与联军的谈判中多了一件筹码,使得洋人在赔款问题上无奈做出了让步。袁世凯本想择机将沂州之变奏报慈禧,但看起来慈禧很是宠信其人,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袁世凯将准备好的话全都咽下了。自己这个总督刚当上,还是不要在这个令太后愉快的场合谈不愉快的事了。彼不过是个困守贫瘠山区的镇守使,只要将其栓在那里,不出两年,慈禧一定会忘记龙谦是何人了。
离开保定,慈禧一行乘坐舒适的龙车抵达马家堡,车站早已备好金漆宝座和祭坛用品,以备皇太后和皇上之用。紫禁城里的皇家仪仗全部出动了,所有的京官全部到车站跪接。首先下车的是李莲英,他的任务是监视将全部东西安全运回紫禁城或者颐和园,这些东西都是官员们孝敬太后的礼品,身份仍是囚徒的皇上是无福享用的。东西大包小包,堆积如山,使得李莲英格外紧张劳累。
光绪跟在李莲英后面下了龙车,匆匆扫了眼接驾的官员,不发一言便上了属于他的轿子。最后下车的慈禧准备跟官员们说几句话,但看到站台上为数不少的洋人,立即改变了主意。
洋人们带着他们奇装异服的眷属来迎接大清帝国的皇帝和皇太后,向他们脱帽致敬。
慈禧听到了内务府的属官小声地提醒着洋人们:脱帽,脱帽。慈禧面无表情地站在跪着的官员和站立的洋人面前,久久无语。让洋人以中华礼仪跪接皇室是想也不要想了,如果在大清的土地上还有不怕她的人,无疑就是面前这些金发碧眼的异种了。
慈禧久久站着,她需要在臣子和洋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存在,她还活着,而且活的很好。
“我回来了!大清的天下,依旧在我的掌握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