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采访山东的《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于6月2日启程离开了北京,在四个兵士的护送下踏上了南下山东的路途。他没有走大运河水路,而是沿正定、衡水这条线去了山东。
自1906年下半年以来,清国政局变得诡异起来。得到日本政府及民间支持的革命党策动的起义在这个腐朽大帝国的南方此起彼伏,让清国中枢一夕三惊。掌控朝局垂四十年的太后的身体据说江河日下,廷议时间稍长都坚持不下来了。清廷的中枢最近又进行了大变革,官制改革,瞿鸿禨倒台,袁世凯名义上失去兵权,满洲的一帮年轻贵族已经登上最高权力舞台……作为大英帝国(澳国是英联邦成员,并未正式独立)驻清国的重要成员,虽然不是正式的外交使节,却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大英帝国必须确切地知道,这个庞大而腐朽的帝国究竟将走向何处?如何在急剧变换的形势下保证大英帝国在清国中枢的影响力并确保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
驻华公使朱尔典爵士指示他,尽快去一趟山东。详细了解山东的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情况。种种迹象表明,距京师不远的山东在清国的近二十个省份中似乎突然变得醒目起来,这个拥有三千万人口,占据重要地理位置的省份不仅在经济上突飞猛进,在政治和军事上也发出了越来越强烈的声音。
朱尔典告诉莫里循,数年以来。美国对山东的投资正呈现爆发式增长,累计投入已接近千万美元之巨!这些资金及技术的流入,促成了山东一跃成为清国工业实力最强的省份!抛开山东那些不能不注意到的基础工业——电力、煤炭、钢铁、水泥等,大批的日用工业品从山东生产出来,流向京师,流向全国,甚至开始出口南洋甚至美国了!当山东省决定建造汽车厂的消息传来后,即便没有朱尔典爵士的指示,莫里循凭着新闻记者的直觉,也急着要去山东走一趟了。
除却美国。在山东有着特殊利益的德国在山东也加大了投资。主要是军事方面的。山东那些令清国中枢不安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军火工厂背后都有德国的影子,不然,山东怎么会连75mm大炮都可以造了?
美国那个被大洋重隔的牛仔暴发户不是英国的军事上敌人,最多在贸易上出现摩擦。但德国是。欧洲已经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法俄与德奥各自结成了同盟。令一向秉持削弱并控制欧洲为基本外交政策的大英帝国严重不安。万一两大集团发生战争,大英帝国可不是美利坚,那是必须做出选择的。
现实的情况是。德意志帝国在远东势力的加强,直接损害了大英帝国的利益。
在清国,大英帝国的影响力绝对超过欧洲后起的暴发户德国。英国走的是直接控制中枢的策略,在长江流域有着现实的利益。而实力弱于英国的德国只在山东立住了脚,它在山东选择代言人并不意外,但现在这个代言人的力量增强的似乎太快了。
莫里循觉得,自己的山东之行已经太晚了!本来准备春节后启程,但清国中枢突然爆发的政争延迟了他的行程,《泰晤士报》甚至直接参与到这场关系到大英帝国在华利益的争斗中。好在结果尚可接受,奕劻仍旧是军机领班,与大英帝国交好的袁世凯也进入军机处了。因为这个,莫里循的山东之行一直拖延到现在才得以成行。
之所以走陆路,是因为他从老朋友袁世凯那里听到一个消息,山东兵与北洋军在直隶山东交界严重对峙,有擦枪走火的可能!终于进入军机处的袁世凯倒是支持老朋友去山东,还以外务部的名义给山东巡抚衙门去了电报,要他们妥为接待他。
莫里循被袁世凯的情报吸引了。万一北洋军与山东军交火,那可是大事件。莫里循不愿意放过这样的机会,于是,舍弃了水路的舒适,坚持走陆路去山东。
他过了正定,沿途遇见了北撤的北洋正规军,让袁世凯派来护送他入鲁的军官一打听,竟然是将衡水驻防的第六镇部队北撤了,遇到的是其中一个步标。莫里循松了口气,看来仗是打不起来了。他没有去采访这个步标的长官,莫里循对山东方面的兴趣更浓一些。
莫里循是在6月6日进了德州城,他在据德州城约二十里的一处地域观察明显是军队构筑的防御工事时被一队士兵“抓获”,在通报了他的身份后,他被带至叶延冰的指挥所,见到了这个刚知道姓名的指挥官。
德州城不大,但很干净,街市上并没有想象的成队出没的军人,百姓们照常生活,北门一带的商贸市场照常营业就是证明。当然,城门口有山东军的士兵把守,莫里循特别注意了士兵的装备服饰,发现山东军的军服与北洋军的颜色式样根本不一样,在莫里循眼里,这就是两支完全不同的军队。混乱的清国,连自己军队的服饰都难以统一,简直是不可想象。
“叶将军,”莫里循觉着,称呼将军总没有错,眼前这位年轻的军官用清国人的眼光(莫里循自认已经完全掌握了清国人的审美观)看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完全可以到戏院去扮演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子龙而不需化妆。
“叶将军,我是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路过德州,想采访您几个问题,可以吗?”
“可以,只要不涉及军事秘密。对了,你不要叫我将军,我不是将军,只是山东巡防营的一名普通军官。”叶延冰微笑道。
莫里循想问的正是军事问题,没想到这位年轻英俊的军官一开口就堵了回来。不过。作为老牌记者,自然不会就此罢休,“叶将军,我问的问题和军事机密无关。最近京师传言,山东军与北洋军在德州一带相互对峙,大战一触即发。这是真的吗?”
“这就是军事问题。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是谣言。”叶延冰回答。
“但是在城北,我见到了贵军在构筑工事……”
“演习。明白吗?这是我军例行的演习。”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演习?要知道,这可能给衡水方面的部队带来误会。”
“这就不是你管的事情了。你问的太多了。”叶延冰板着脸说。“我看了外务部给你开具的证明。你可以去济南或者山东其他地方采访。但德州一带是演习区域,为了不发生误会,请你立即离开德州。”
“啊,这太遗憾了。我要抗议您对大英帝国不友好的态度……”
“你去向山东巡抚衙门抗议吧。带他们走。”叶延冰挥了下手。“给他们戴上眼罩。直到出了演习区域。”
“啊。我抗议……你侵犯了我的人生自由!”莫里循在中国十几年,第一次遭受如此的“凌辱”,但他被两个士兵拽起来。拉出了叶延冰的指挥所。
莫里循在德州遭遇叶延冰的冷遇的时候,陈超正在家里接待两名德国客人。其中一位是老熟人,莱茵洋行的德罗德克,另一位是托尔帕尔总督的“特使”,叫戈特利布冯贾高,代表德国驻青岛总督来拜会陈超。
蒙山军系统与青岛德军保持着密切合作的关系,但主要限于军事领域的合作。自龙谦用一款超越麦德森轻机枪的设计图和对98式步枪的改进方案拉开了德**方深远合作的序幕后,这几年里,蒙山军先后采购了莱茵金属、克虏伯等军火大亨的火炮、重机关枪、步枪、望远镜、工兵铲等大批武器及军用物资,也向德方采购了大量的军工技术及生产设备。可以说,就蒙山军初步成型的,但在德国人眼里还很幼小的军火工业,主要技术及设备均来自德方。
不仅如此,蒙山军与德军还举行了两次军事演习,彻底改变了德国人对蒙山军的观感。而以后按照龙谦建议成立的用于沟通协调驻青岛德军与蒙山军之间矛盾的定期协调会让德国人感受到了蒙山军主要军事领导人对国际局势的深邃理解和军事技术上的某种先进性。这更奠定了两军合作的基础。总体上说,在蒙山军主持山东政局的期间,青岛德军与蒙山军的合作是极为愉快的。
不过,总督派出“特使”郑重其事地会见在蒙山军体系中地位超然的陈超,还是第一次。
“陈先生,总督阁下委托我,向您转告几条消息,”戈特利布大约四十来岁,一头亚麻色的卷发,灰色的眼珠总是不停滴地转动着,显得很精明。
“什么消息呢?贾高先生?”陈超听龙谦详细讲述过德国人的姓名特点,知道这这个“冯”是容克贵族的标志,但至今他也没有搞清楚容克是个什么东西。不过,他总算知道洋人的姓名结构了,呼姓而不名。
“最近贵国政府研究了对于山东的一系列人事任命,不知陈先生听说了没有?”充当翻译的是德罗德克,他来山东多年,一口胶东腔很是标准了。
陈超的耳朵竖起来,“什么样的人事调整?”济南最近发生的事,德州“边界”的军事对峙,让陈超不能不格外关注朝廷的举动。
“据可靠消息,你们的朝廷已经撤销了龙谦将军山东提督的职务,布政使白先生也被调入京师当副部长了。”
“什么?!”
“要恭喜陈先生,您接替了白瑞庭先生的位子。”
“我?我当了布政使?这不可能!简直是天方夜谭!”
“任命很快就到山东了。陈先生,托尔帕尔总督阁下派我来,有更为重要的口信带给您,并通过您传达给龙谦将军。”
“什么口信?”陈超压下心底的震惊,凝视着戈特利布。
“您可以将总督阁下的态度视为德国政府的态度。”戈特利布想了想,“总督阁下非常尊敬龙谦将军,认为他是有能力主导贵国前途的人物。总督阁下代表德国政府,希望进一步加强与龙谦将军的合作。这种合作,不仅限于军事方面……德国政府可以提供技术和贷款,帮助龙谦将军进一步发展他的势力,以促使他取得更高的地位,负责更大的方面……德国政府理解龙谦将军目前的处境,如果担心山东在龙谦将军外出期间不至于受到贵国中央政府军事上的进攻,德国政府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陈超基本明白了戈特利布的意思。
“明白了,你的话,我会转告龙谦的。”
“那好极了。总督阁下迫切地希望得到龙谦将军的回信。”
德国客人走后,陈超马上派人通知方声远、宁时俊及宋晋国来开会。
陈淑晚饭时感到叔父心事重重。饭后,陈淑到叔父的书房,看到叔父坐在书案前发呆。
“遇到什么麻烦了吗?是不是真的要打仗了?”
“淑儿,还记得咱们在陈家崖的日子吗?”
“当然记得。”
“你觉得那时候好还是现在好?”
“咋问这个?就是想回去,房子也让给别人了。”
“房子可以买回来,也可以再盖。但那种日子却永远回不去了。”
“叔父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今天德国人告诉了我一个消息,龙谦的提督一职被免了。”
“哦,啊?为什么?”
“淑儿,朝廷盯上了他,盯上了山东啦。他怕是回不来啦,不,我的意思是龙谦以及第五镇,朝廷不打算再让他们回来了。”
“不让回来,让他们去哪儿?”
“去哪儿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如果龙谦不跟朝廷翻脸,仗暂时还打不起来。因为白大人调京师为官了。而白大人的布政使,朝廷竟然委了我!”
“什么?”陈淑以及刚进屋子的尤氏和陈娴同时惊叫道。
“奇怪吧?我一个举人,一下子便升到了布政使高位。那可是从二品的高官哪。我这是不是平步青云?”话题很轻松喜庆,但陈超的表情却极为凝重,“现在没有退路啦。化国为家也由他,满门抄斩也由他。”陈超望了眼陈娴手里牵着的龙谦次子龙兴华,“想再牵黄狗出东门,办不到啦。龙谦在,家里自然安稳如山,龙谦败了,咱们一块儿完蛋。”
尤氏楞了半晌,她自然听不懂陈超的典故,“咱家又不缺钱,实在不行,让龙谦辞了职,咱们不干还不成?”
“哈哈,”陈超大笑,笑声中带着苍凉,“真是妇人之见。你以为到了如今,还能舍弃富贵做一介平民吗?别做梦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