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七书之却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中卷第六章 血溪入黄河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舍舟登陆第三天,骠骑队前锋的一小队士兵第一次看到秦国斥候的身影。

    他们在晋军弓箭射程之外不紧不慢地溜达,一发现晋军有捕获他们的意图,立刻纵马溜到远处,但又不彻底消失。

    然后他们放飞了一只鹰。

    应该是腿上绑着信的。

    郭旭非常紧张。

    这是他第一次以队主身份带兵出征,前面距离潼关有两天的路程,后面距离太尉的大部队,足有五天之遥。

    骠骑队押送着三百辆车的粮食,如果有个闪失,潼关一线吃不饱的将士会雪上加霜。

    刘裕安慰他,说你就甩开脚片子大步走,秦国主力分别被撕扯成几块,绊在潼关、蒲坂和武关一线,还要留下足够人手看紧长安,根本匀不出一兵一卒来伏击你。

    就算勉强抽出人手,在骠骑队的强弓硬弩、大枪长槊面前,在刚刚击败了鲜卑铁骑的北府胜利之师面前,还能捞到什么稻草吗?

    郭旭相信太尉不会错。

    但他习惯于作为陈嵩的部下已经很久了,现在要独自带着这些弟兄,穿越吉凶莫测的战场,给种种禀报和请示是或否的答复,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容踌躇,未免还是忐忑。

    他脑子本来就慢,出发后一直琢磨不出怎样才能万无一失。今天被秦国斥候一刺激,情急之下,突然开窍。

    无论多么热爱粮食,都要抱定宁折粮食不折兵的想法。

    只要人在,粮食就一定在。

    人若没了,粮食铁定保不住。

    原本粮食车走在中间,官兵在两边护卫。现在改弦更张,让车走在两边,大队人马夹在车子中间,每车的粮袋子上放两名弩手,骑兵在最外层护驾。

    新晋为幢主的绿豆,带着本幢人马,在主力两侧前方远远低撒开,如果真有什么异动,绿豆发出预警,足够大部队严阵以待了。

    郭旭自己带着全队最强悍的五十名骑兵,腰弓髀槊,人手一槌,走在全队最前面。

    如此顶角带刺地走了整整一天,临到天黑都没有遭遇想象中的敌人,明天再赶路一天,就能进入潼关了。

    天边云色染红的时候,该扎营休息了。隔着一列矮矮的丘陵就是黄河。司营校尉想越过丘陵在河岸边扎营,这样埋锅造饭和饮马都方便。但既然郭旭根本不同意点火起灶,命令晚餐只能吃干粮,那就索性背靠丘陵原地立营。

    以车为寨,寨外埋鹿角,鹿角外掘壕。

    明哨暗哨,一个都不能少。

    当兵的已经很累了,但还得干完一个是时辰的力气活才能歇息。

    累趴下总比死翘翘好很多。

    入夜后云满夜空,看不到月亮。

    不站哨的都趴下了,一趴下就鼾声大作。

    郭旭躺在帐篷里,虽然抱着刀,依然翻来覆去睡不着。本想叫醒亲兵,看他四仰八叉睡得像猪,遂轻轻起身拎上铁槌,绕着营房看了一圈。不错,哨兵没人睡觉。

    走到营后,登上矮丘,在一丛灌木边坐了下来。

    当面就是黄河,无语东流,像无穷无尽的男儿血。

    水流去的方向,就是郭旭愁绪的来源。

    云依然没散,看不到水中月。

    光有月还不够。还要在“月”字上加一个小。光有“肖”还不够,还要在旁边加个“亻”。

    三天前上岸时,郭旭回头看船队,弟兄们在甲板上挥手告别。

    他没有看到孙俏从船舱里出来,也来不及细看她是不是打开了舷窗。

    此刻,眼前的黄河水正在流向她那里。

    她今晚会唱歌吗?

    她知道我在上游睡不着吗?

    甚至,她会在一闪念间想到我吗?

    我要怎样才能让她感到今夜的黄河水不一样呢?

    好像是不一样。刚才平静的河水,突然哗哗地喧嚣起来。现在不是雨季,黄河不会暴涨,水声为什么会激越。仔细一听,像是非常熟悉的划桨声,紧接着是抛锚声,而后是低低的喝令声和很多人踩着浅水上岸的声音。

    郭旭下意识地俯下身子。

    谁会在这个时候行船,又会半路抛锚在这个非埠非港非集镇的地方?

    是敌是友?

    他缩下身子,无声地向噪音方向匍匐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半个月亮从两大团云中间露出脸来,黄河上瞬间波光粼粼。

    郭旭看到大队人马在河岸上忙碌,这边有,对岸也有。两岸之间的河面上,三排羊上百个皮筏子抛了石碇,组成一条时断时续的浮桥,有人低低地唱着号子在传递什么。

    终于看清楚了,是三条铁链。

    郭旭懂了:这些人要用铁链组成三道暗索,藏在水面下。

    太尉虽然带着主力登陆了,但还有很多粮船走水路,它们要向潼关前线送补给。洛阳那边,除了陆路送粮,水上也一直没停。粮船逆流而上本来就吃力,如果被这些暗链拦住,不能前进不说,还会横过身子,被冲向下游,撞沉自己的船队。晋军没有理由用这种方式自杀,这些夜色下蚂蚁一样忙碌的,只能是秦国人了。

    秦国人不知道从哪里找来这些筏子客和匠人,他们手很快,月亮没有偏斜很多,他们就已经完成了这个水上陷阱。

    羊皮筏子上岸,铁链半沉入水,从水面上根本看不出来。

    秦兵完成这个工程后,并没有要撤走的意思,他们在稍稍远离水面的丘陵脚下铺开羊皮毡毯,席地而卧,很快就鼾声一片。

    郭旭明白了,他们不只是要拦住粮船,还想截杀辎重兵。

    月亮俯瞰着这一小块土地上微妙的一景:一列丘陵,两个死敌,一个准备到对方国土上去攻城略地,一个准备在河上掐断对方的食管,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除了一个深夜相思的军官,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郭旭一边从丘陵上爬下来,一边暗暗感谢小俏:

    多谢你,要不是你,我不会截获这样重大的敌情。

    悄悄地钻进帐篷,摇醒贴身亲兵,要他悄悄地喊起所有亲兵,分头去叫各幢主幢副。对了,别忘了立刻通知马夫,把所有马嘴笼起来。

    幢主幢副们抹黑进了帐篷接受了命令。

    悄悄叫起全体官兵,不要长家伙,不带弓箭,人人手持短兵。

    不下令,不击鼓,不鸣号。

    不列阵,各自为战。

    绿豆轻声提醒:营房不能空,万一有个闪失,可以回来固守。

    当然不能倾巢出动。就你啦,绿豆!你那个幢不要动,在寨墙上布置好弓弩。

    丘陵那边的秦军沿河一字长蛇,所以晋军分成三块,一块远远地迂回黄河上游方向去按住蛇头,一块按住蛇尾,郭旭带人去切断蛇腰。约好以蛇头方向鸣镝为号,三队同时扑下去。

    月光下的刀剑显得非常阴毒。

    每个夜袭者的脸都显得非常苍白。

    秦人在丘陵上居然没有放一个哨兵,大约他们自己是暗算者,不相信咫尺之遥的地方,有人正在机缘巧合地暗算他们。

    从丘陵上望下去,秦兵睡得非常踏实。

    应该没有一个人梦到自己正身处险境。

    郭旭觉得自己等了一辈子,焦灼地暗骂最远的那路官兵,兔崽子你们是要跑到西域去迂回包抄吗?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夜空中想起一声毫无歧义的鸣镝,就像死神吐出了一口凄厉的痰。

    黄河岸边的丘陵上像是发生了雪崩,晋军士兵挺着白刃俯冲下去,转眼白刃就遇到沉睡的、半醒的、睁开眼的、挣扎起来的、摸索兵器的、慌张后退的人体。

    夜袭从静默开始。第一声惨叫之后,就是震天动地的呐喊。

    最初的惊慌和猝死之后,秦军回过神来,纷纷拿起兵器和夜袭者格斗。只不过他们带来的大部分武器是准备对付水兵的长家伙和弓箭,在凌厉的短兵相接中过犹不及。

    但秦军的指挥官显然久经战阵,他迅速召集一群士兵列成一条持长槊大戟的防线,努力挡住晋军,一边在防线背后集结弓箭手。一声令下,防线士兵迅速蹲下,弓箭手一发三矢,把混战成一团的两方战士扫倒一片。

    只要能片刻压住晋军,至少几个长官可以乘坐羊皮筏子离开死地。

    郭旭刚刚用铁槌打倒一个秦兵,就有一支箭射到了他的头盔上,当的一声掉下去。没等他下令,老练的北府兵油子已经在一片声地喊:

    “冲过去干掉弓箭手,干掉弓箭手!”

    但这片喊杀声立刻就被飞蝗一样的箭削薄了。

    郭旭正要俯身撞过去,秦军背后的河面上突然灯火大放,灯火点亮了一棒锣声。

    秦晋两国官兵都愣住了。

    他们只顾厮杀,没有注意到一个船队已经顺流而下,悄然抵达战场。

    秦军的弓箭手还没有选准到底该瞄准哪个方向,就被船上的弓弩成片抹杀。

    战船放下踏板,成群士兵涌上河滩。

    水陆两支晋军没有约定,却如此精妙第巧遇在战地,势如铁锤遇到铁砧。

    秦军虽如铁,却已陷入绝地。

    誓死血战。

    无人旋踵。

    郭旭一手提剑,一手挥槌,眼看着一个个秦国勇士倒下,不忍心把这样忠于职守的军人赶尽杀绝。

    退出尸山血河,站到一个小丘上大喊一声:

    “秦军弟兄们,你们无路可逃了,别打了!投降吧!”

    晋军士兵也一边格斗一边喊。

    如果他们知道这是秦国的羽林骑,是穿着盔甲的贵族子弟,就不会在对手牺牲前用劝降来侮辱他们。

    秦国将士无一不知自己被团团围困,无一不做金刚之怒,无一不求快战而死。

    国将破。

    家将残。

    社稷将废。

    宗庙将毁。

    有此背水一战,男儿虽死尤荣。

    倒下两千羌人,站起一旅鬼雄。

    月光再一次钻出云团,她看到一条条血的溪流汩汩汇入黄河。

    喊杀声停止了。

    郭旭在尸体堆里找到了秦军将领,这个人还没有死,但腹部中了一剑,左臂被砍掉,已经气息奄奄。

    郭旭把他扶起来,听到他用微弱的声音说:

    “我好恨!”

    郭旭想他应该是恨自己太大意,没有做丝毫提防。可是就算他提防了来自岸上的袭击,又怎能提防水上悄无声息的跟踪呢?

    “能留下名字吗?我们给你写灵位用得着。”

    这个人应该是看出来郭旭没有讽刺的意思。他脸上浮起一丝庄严的神情,右手握紧刀柄,断续地说了一句:

    “大秦国羽林骑长史姚姚洽!”

    死不瞑目。

    郭旭刚伸手合上姚洽的眼睛,就听到背后有人说:

    “反正是要割下脑袋的,白费那个劲干嘛?”

    回头一看,吓了一跳。

    是沈林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