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与前两首歌相比,这首歌的歌词更加的有意味,而且旋律也十分地动作,果真又是一首经典。
五人痴mi地把六首歌都听完,就像是吃了一顿大餐,舒服得灵魂出窍。
之后,五人找来乐器,跟着唱机一句一句的练起来,等到六首歌全部学会,已经是傍晚了。午饭没吃的他们,早已饿得饥肠辘辘。
不过现在谁都没有吃饭的心思。
谭咏麟道:“不如我们也唱粤语歌吧?”
叶志强说:“是啊,现在唱粤语歌肯定火爆!”
陈百祥却摇头说:“不行,我们最擅长的是英文歌(前天说他们唱国语歌,我记混了。哎,年纪大了,记xing不好),转唱粤语歌的话,那这一年的心血不是白费了?”
“那我们就这样下去?”彭建新问。
陈百祥说:“要不这样。现在粤语歌会火爆起来,我们去酒吧唱歌赚钱的时候就大部分唱粤语歌,只唱少量我们自己创作的英文歌。但我们自己创作,出唱片必须全是英文歌。你想啊,粤语歌一火起来,大家肯定跟风,很容易被海量的粤语歌淹死。而我们坚持唱英文歌的话,说不定就一枝独秀,抓住英文歌mi的心。”
其他四人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点头同意。
陈百燊突然说:“要不我们去找王梓钧,听说台湾很出名的光辉乐队就是从地下乐队被他捧起来的。”
“他不懂英文歌吧?”谭咏麟不确定道。
“不试试怎么知道,说不定被他看重,就能签约海山唱片了,总比我们去歌厅慢慢熬好一些。”陈百燊说。
“可是,我们怎么知道他住哪里?”叶志强问。
“这个jiao给我来打听。”陈百祥说,“在香港巴掌大的地方,找个名人有什么难的?”
“那就这样说定了,阿祥负责找王梓钧的住处,我们四个从今天开始,除了去歌厅唱歌之外,一刻都不能休息,一定要写一首好歌出来。否则找到了王梓钧也不能打动他。”谭咏麟说。
正文 142【卖疯了】
请到
142【卖疯了】
王梓钧正乐得自己计谋得逞,将邵氏搞得灰头土脸,却接到父亲王贤致的电话,里面兜头就骂:“你这兔崽子,说去香港几天,都半个多月了还不回来,青霞都来家里几次了。”
“呃,她找我直接打电话就是啊。”王梓钧道。
“她怕打扰你工作,”王贤致抱怨道,“这么好的媳妇也不珍惜点!明天你生日,回不回来啊?”
“明天我生日?”王梓钧一拍额头,去年他18岁的生日是躺在医院里过的,今年早忘了。不过香港这边的事情还没完结,他怕邵逸夫再出什么损招,还不能走掉。
《喋血孤城》刚在香港上映的第一周,上座率低于五成的几家影院在邵逸夫的压力下,给他强行下画,换上了《十四女英豪》。若非嘉禾邹文怀在后面奔走,加上《喋血孤城》的票房一天比一天好,只怕荧幕会被邵氏抢一大半去。
如今第三周已经过去,《喋血孤城》依旧保持着上升的劲头,22o多万的累积票房已将《十四女英豪》远远地抛在后面。当初撕破脸强行下画的几家影院的老板昨晚提着礼物到酒店里亲自给他赔罪,希望其影院能继续放映王梓钧的电影。
以后自己的电影还要靠这些人,王梓钧也不和他们计较,再说,多几块荧幕也是好事。
却说王梓钧的唱片在香港卖的火热,李小龙的《精武门》已经在台湾上映两周,几乎是场场爆满。两周的时间,让原本已经放映了一个多月的《喋血孤城》冷淡了不少。
就在这个时候,台湾新闻处突然号召“军公教”人员学习历史,熟记党国的贡献。于是乎,本来被《精武门》挤得有些惨淡的《喋血孤城》再度火爆起来。一些影院甚至把《精武门》放映时间延后,黄金时段全部给了《喋血孤城》。
哈哈,王梓钧躲在酒店里偷笑,邹文怀此刻现在估计在骂娘吧。
本来新闻处那边准备王梓钧的电影一上映就出文件的。但当时王梓钧觉得拷贝本来就不够,军公教再来和普通市民抢,那就更紧张,于是在将时间定在一个半月以后。
当时王梓钧还不知道《精武门》会这个时候在台湾上映,纯属邹文怀自己撞枪口上的。
邹文怀确实在骂娘,听到台当局公布的消息,他摔坏了两个杯子。太无耻了,这王梓钧实在无耻了。自己敞开了旗下所有院线帮《喋血孤城》狠斗邵氏,想不到居然在台湾这样回报他。
今年的台湾经济相比去年,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加上影院的增加,台湾票房应该差不多可以和香港票房持平了。
可是,尼玛啊,《精武门》再好看,也不上政fu的强制措施啊!
王梓钧刚刚与父亲通完电话,铃声又响起来了,这次却是顾嘉辉打来的。
“王生啊,你可把我们瞒得好苦。”顾嘉辉一通电话就数落起来。
王梓钧笑道:“顾先生,我也是摸着石子过河,谁知道粤语歌能不能成功?”
“这倒是,谁能料到粤语歌这么受欢迎?”顾嘉辉附和道。
历史上《七十二家访客》的粤语对话也是整整考虑了一个晚上,才决定用粤语方言的;第一爆红的粤语歌《啼笑姻缘》就是顾嘉辉作曲,可是当时他也得战战兢兢,生怕观众会觉得粤语歌土。
顾嘉辉夸赞道:“王生真是奇才,想不到对粤语这么精通。”
创作粤语歌,确实要对粤语精通才行,至少得明白粤语的九个声调变换,否则唱出来不仅旋律不对,连意思都会改变。
比如5o年代“好彩”香烟广告,创作广告歌的人不精通粤语,结果“新鲜来自美国”一唱出来就成了“神仙美国来”。诸如此类的笑话,当时闹了不少,后来才出现了一批包括顾嘉辉在内的广告歌高手。
而顾嘉辉此时亦是粤语歌的翘楚,不过他创作的都是广告歌。比如《京都念慈庵川贝枇杷膏》、《菊花牌ru胶漆》、《恒生银行》、《快洁洗粉》等等商品,直到多年以后,它们的广告歌一些老人还能熟记。
只是,顾嘉辉从没想过用粤语唱流行曲,因为固有观念里,粤语是“土”、“低级”的代表词,和流行、时尚完全不沾边。
王梓钧道:“顾先生可别这么说,我对粤语的了解可比不上香港的本土乐人。”
顾嘉辉说:“不,我们虽然熟悉,可从没想过粤语歌能流行起来。王生是人之所未想。”
王梓钧哈哈笑道:“顾先生太抬举我了。当局者mi,旁观者清,人长期接触的东西往往会忽略,正因为我不是生活在香港,所以才误打误撞而已。”
“王生,你听我说,”顾嘉辉激动地说,“我前几天和好朋友黄沾聊过,我们一致认为,《千千阙歌》这张唱片的作者,为香港音乐打开了一道奇异的大门。大门的另一边,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可以称得上是一代宗师。”
“呵呵,不敢当。”王梓钧打着哈哈,却被顾嘉辉的溢美之词说得心bsp;“王生什么时候有空,一起出来喝喝茶?”顾嘉辉问,他此时已经完全没有去年见到王梓钧时的轻视。
“好啊,那就明天吧。”王梓钧道。
……
果然如王梓钧所料,第二天各大报纸的头版都是在报道香港第一张粤语唱片的诞生。由于有王梓钧在电台将近两个星期的酝酿,加上词曲都属经典,因此这张专辑比历史上第一粤语歌传唱的度、范围都要大得多。
著名作词人黄沾撰稿写道:“《千千阙歌》这张唱片里的六粤语歌,必将改变香港人的听歌习惯。粤语流行曲不同于国语流行曲和英文流行曲,具有明显、深刻的本土文化标志,我们姑且把它称为香港流行曲……
粤语在香港有着其他语言难以相比的人口优势,这张唱片的行为香港音乐打开了一扇奇妙的大门。以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粤语歌已经流行起来,我敢保证,未来的二十年,香港将是粤语歌的天下……
对于音乐人来说,它带给我们的改变是歌曲的创作方式,确立下‘先曲后词’的步骤。按谱倚声填上文字,本来是隋唐以来,便有的方法。宋王灼《碧ji漫志》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张炎《词源》也说:‘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吴越一带的方言,本就比国语更接近古汉语,这相当于回归本源了……
再来说说唱片中的歌曲,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一生何求》。里面歌词的叶韵十分自由流畅,让人听起来耳熟能记,其非常清新自然……”
黄沾这篇文章夸得王梓钧有些脸红,除他之外,包括亦舒在内的许多名人,也是将这几歌夸得上天才有,地上全无。
不过保守一些的报纸和上层人士又开骂了,说粤语土里土气,用来唱唱广告歌也就罢了,现在居然成了流行曲,简直就是社会的倒退!
王梓钧现在可不管倒退不倒退,他只要能在香港闯下正面的名气就可以,然后钞票大笔的进来。
当各大媒体报道粤语歌的同时,也将王梓钧当做焦点人物对待。这次大多以正面报道为主,毕竟刚刚还在夸粤语歌,转眼又骂其创作者,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
最让王梓钧讨厌的,就是那些不骂粤语歌,专骂他王梓钧的报纸,像是不骂他一下就一天吃不下饭一样。其中的代表就是《言报》,好像是和他杠上一样,其主编陈宏的死居然成了他们骂王梓钧的一个理由。
不过《言报》的报道已经掀不起风1了,不仅如此,就连邵氏花钱宣传的《大军阀》,似乎也成了大海里的一朵1花。
许多港人现在做的事情,就是下班之后立即打开唱机和收音机,躺在床上或沙、椅子上,静静地听王梓钧的粤语歌。
一些开明的公司,甚至在电台播放粤语歌的时候,允许员工打开收音机。
于是一个让王梓钧哭笑不得的结果出现了,包括《喋血孤城》在内,港内所有影院的上座率普遍下降两个点。大家都躲在家里听歌,不愿意出来看电影了。
《千千阙歌》日唱片销量就达到了1万张,这个数字把王梓钧就吓了一跳。要知道,他去年的《精忠报国》在香港磨磨蹭蹭几个月才销售几万张而已。
而且现在《千千阙歌》在香港是有价无市,黑胶工厂加班加点的制作,心急如焚的市民爱屋及乌之下,把还在架子上的《精忠报国》都给买空了。
一周过去,《千千阙歌》销量达到了6。3万张,比照此时香港人的购买力和人口数量,这只能用卖疯了来形容。
顺带的,市面上残留的几千张《精忠报国》全部售空。
就在此时,王梓钧的《大唐双龙传》开始在《明报》连载,并布消息说,单行本《搜神记》将会在半个月后售。
以前除了一部分铁杆mi之外,很少有人知道王梓钧是小说家,即便从一些报道上得知,但也是转眼就忘了。
直到《明报》上的《大唐双龙传》一刊载,整个香港岛都震了三震。
因为作者署名孔宣的背后,居然打了个括号——原名:王梓钧!
六|九|中
正文 143【征服港九】
143【征服港九】
钟大俊是丽的电视台的记者,前些天香港第一张粤语专辑《千千阙歌》的销售量把他给震惊了。
七天第一次听到都觉得是在做梦,此时的唱片能卖一两万就算白金。基本上火的唱片,首日销量能突破1000张,就算不错了,能卖过1500就算逆天。而王梓钧这张唱片首日销量居然是一万。
现在香港的总人口大概是420万人左右,其中家里有唱机的最多不超过六分之一。但现在首周就卖了近七万张,也就是说,家里有唱机的,十户人里就有一个购买。
更恐怖的是,大量底层收入家庭由于家里没唱机,所以每天都是准点收听电台。现在已经海山唱片给钱让电台播放歌曲了,而是电台高价购买播放权。
这里除了歌曲本身的动听外,粤语的影响力也是很大一个因素。
钟大俊于是准备做一个粤语歌专题报道,四处搜寻之下,发现《千千阙歌》居然不是第一首粤语流行曲。去年许冠杰就在tvb的《双星报喜》节目中演唱过自己写的粤语歌《铁塔凌云》,不过这首歌的成熟度不足,旋律也不是十分动听,只被许冠杰的歌mi所知,而且很快就被忘掉了。
这算是许冠杰的一次试水,不过显然失败了,只得老老实实地回归英文歌曲。
“你好,我是丽的映声的记者。”钟大俊随机找到一个路人,他这不是在做采访,而是做调查,他准备做一期专men讨论粤语歌的节目。
这年头电视台的记者很少采访路人的,那路人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你好。”
“请问您叫什么名字?”钟大俊问。
“梁伟发。”
“你觉得粤语歌好听吗?”
“好听啊,不好听大家就不听了,你看现在满大街都有人唱。”
“请问你最喜欢哪一首?”
“《红日》啊,好带劲的。”年轻人说着就唱了起来,“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泄气,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
这年轻人刚唱了几句,旁边一个秃顶的阿伯听见之后也跟着唱了起来:“一生之中兜兜转转/那会看清楚,彷徨时我也试过独坐一角像是没协助,在某年/那幼小的我,跌倒过几多几多落泪在雨夜滂沱,一生之中弯弯曲曲我也要走过,从何时有你有你伴我给我热烈地拍和……”
豆大的汗从钟大俊的额头上滴下来,他看着这个长得有些小帅的年轻人和秃顶的阿伯兴高采烈地唱着,素未平生的两人“情投意合”议和的开始合唱:“像红日之火/燃点真的我,结伴行/千山也定能踏过,让晚风/轻轻吹过,伴送着清幽花香像是在祝福你我,让晚星/轻轻闪过,闪出你每个希冀如lang花,快要沾湿我……”
等两人意犹未尽地唱完,钟大俊才发现两人穿得也差不多,都是敞开的西装里面穿着衬衫,下面一条宽松得牛仔裤。这就是唱片的封面上,王梓钧的打扮啊。
“现在流行这个穿法吗?”钟大俊问。
那年轻人一副“你废话”的表情说:“你到街上逛一圈,只要是男人,有一半都是这个打扮。chao流,懂不懂?“
钟大俊又问了一句:“现在就快入伏了,你们穿西装外套不热吗?”
轻人噎了一下,“只有一点点热的,还能够忍受。”秃顶阿伯不理钟大俊,对年轻人说:“后生仔,我也喜欢《红日》,去喝两杯?”
“好啊。”说罢,两人勾肩搭背跑去酒馆了。
钟大俊在自己的本子上记了一句:《红日》,老少皆宜。
记完之后,钟大俊叫了辆出租车去了下一个区。半路上却见一个书刊亭里围着一堆人,他忙下车过去。
“你们这是在买什么?”钟大俊好奇地问,这些天大家都在排队买唱片,还没听说排队买书报的。
“《明报人说完就把报纸翻到副刊,津津有味的看起来。
钟大俊脑袋伸过去一看,却见是一部叫做《大唐双龙传》的小说。
好像很耳熟。
对了,这不就是王梓钧化名孔宣写的那本吗?钟大俊事先通看过关于王梓钧的资料。
钟大俊排了几分钟队,终于买到一份,却发现不是第一章。问老板说:“小说的开头呢?”
“昨天是开头,我这里还有一份看过的,要不要?”老板问。
“要!”钟大俊说。
“一块钱!”老板说。
“你怎么不去抢!”钟大俊怒道。
“不要就算了。”老板把报纸拿回去。
“jian商!”钟大俊把钱给过去,将报纸拿了过来。
就坐在路边读起来,钟大俊对《大唐双龙传》早知其名,却一直没拜读过,这两天忙着策划节目,也没有关注到报纸,想不到《明报》上居然开始连载了。
开篇点明《长生诀》,钟大俊一笑,心想这就是篇夺宝的小说,金庸都写烂了。不过出场的舰队有些新意,不再是一味的武林争斗,已经牵扯到了朝廷。
钟大俊带着一种批判的眼光去,待他把两期的《明报》,才惊觉自己居然看入mi了。再翻看一遍,仔细分析里面的情节与人物,忍不住拍手叫好。
金庸前年就宣布封笔,因为《鹿鼎记》连载未完,所以才耽搁至今,听说九月份就要正式结束。许多武侠mi都在想,金庸若是不写了,还有谁的小说值得一看?也就台湾的古龙了。
直到这两天的《明报》一出,大家突然眼前一亮,原来还有一个孔宣。
论文笔,只看前两章整]理},孔宣的比之金庸、梁羽生远矣,差古龙也不是一个层次。可两天的报纸全部看完,钟大俊惊讶地发现,《大唐双龙传》的文字非常老辣,看起来平白无奇,其实却是返璞归真。经常寥寥几笔,就将一个人、一个场面、一场打斗写得栩栩如生,让人身临其境。
看到小说最后,钟大俊笑了,只见那有一行字:“报上刊登,每日内容有限。意犹未尽者,请看鄙人电影作品《喋血孤城》,或听赏鄙人音乐作品《千千阙歌》。还有十四日,鄙人神侠小说《搜神记》即将在港发售单行本,请届时关注。”
呵呵,钟大俊想起《喋血孤城》与《十四nv英豪》的票房之战,心想这个家伙是在玩三连击啊,一套组合拳揍得邵氏摸不着头脑。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两天,《喋血孤城》几乎满座,都是被忽悠来的歌mi和小说mi。
邵逸夫的办公室里,方逸华问:“《大军阀》还要如期上映吗?”
邵逸夫咬了咬牙说:“延后!”
bi得邵氏在香港推迟电影上映日期,王梓钧算是第一人了。
随着《大唐双龙传》的连载章节不断增加,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王梓钧这个人,将他以前的报道也炒冷饭翻了出来。
大家都在讨论,这一个导演、演员、歌手、小说家、商人,到底是如何成长起来的?甚至他是帮派成员的事情也拿出来讨论。不过这次骂他的几乎没有了,就连前阵子风光的《言报》也被众人狂批一顿。
一个懂得如此多知识和本领的人,哪里有时间和心思去干那些坏事?
《星岛日报》、《华侨日报》和《工商日报》三家亲台报纸趁机抛出王梓钧的专访,说他在混帮派的时候每天不忘看书,现在更是每天坚持看书一个小时,练歌半个小时,练武半个小时……
众人一看,难怪人家能成功,原来是靠自学和坚持啊。
一些喜欢探究的人,甚至开始分析王梓钧的笔名和王氏电影公司的标志。经查证,原来孔宣是《封神演义》里的人物,不是阐教的,也不是截教的,更不是西方教的。他的独家绝技是五se神光,分青、黄、赤、黑、白各se,五se神光无物不刷,战胜过哪吒和杨戬,把姜子牙一系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得挂出免战牌。陆压面对神光,也只有逃跑的份,非得教主亲来降伏才行。当为封神第一高手。
王梓钧以孔宣自居,想来是自视甚高,不屑与以前的众作家为伍,其老虎下山的公司标志,也暴露了他的野心。
半个月后,《搜神记》前三十万字的三本单行本由伟青出版社发行,第一版三万册,仅用了几天就被抢购一空,不得不再次印刷。
不同于传统武侠和仙侠的全新设定,唯美的文字与新颖的情节,终于彻底地征服了香港的读者。包括一些本来不喜欢看武侠,只因喜欢他的歌的nv生,也被《搜神记》mi住了。
1972年的香港,七月下旬和整个八月、九月,都是在谈论王梓钧以及他的作品中度过。后来的专家在研究粤语歌、华语电影和武侠小说的时候,将1972年称之为“王梓钧年”。
街头上,虽然已经是伏天,可许多人还是坚持穿衬衣加牛仔裤,渐渐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原来的狮子头也剪短了,不然nv孩子会说你很老土过时。
香港的粉丝开始给王梓钧取昵称,与台湾的“教主”不同,他们直接将“钧”字去掉,称呼其为“王子”,疑惑是直接用英文名“prince”。
正文 144【改编漫画】
144【改编漫画】
《千千阙歌》到第二周的时候,销量迅速下降,从开始的日销量数千破万到一两千,最后是数百。不是歌本身的问题,而是只有那么大一个市场,到第二周结束,销量达到八万多张。
这已经是一个让人蛋疼的数据了,被王梓钧一刺激,许多唱片公司和歌手,纷纷改唱粤语歌,希望能借这场东风,分得一杯羹。
到了第三周,《千千阙歌》基本上每天只能卖出三五百张左右。倒是《jing忠报国》连带着焕发第二chun,总销量达到六万多张。
除了王梓钧外,最快乐的便是郑振坤了,这张唱片他几乎没出什么力,就能坐拥一半的收入。此刻,他终于下定决心,自己吃点亏都可以,一定要把王梓钧捆绑到海山公司上来。
截止八月底,邵氏见王梓钧的风chao稍微退散了一点,才终于将自己的《大军阀》上映,而此时《喋血孤城》的香港票房已经达到了490万,比年初《jing武men》430万的票房整整高出60万。
不要认为这不可思议,年底的《猛龙过江》票房可是530万。如今《喋血孤城》因为王梓钧的名气影响,似乎还能在荧幕上坚持半个月,超过历史上《猛龙过江》的票房应该不难。
一般来说,一部电影上映日期大概在一个月左右,可是非常猛的片子,上映三五个月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就像《阿凡达》,这位阿凡提的兄弟就是三个多月。
现在的香港与台湾相同,连续几年经济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电影票房不断攀升。去年的票房冠军才310多万,而今年的冠军则是530多万,目前虽然物价略有攀升,不过还在市民的接受范围内。
只是王梓钧却知道,受美国金融风波影响,明年香港就会来一场恐怖的73年大股灾,台湾经济受美国影响相对较小,但却受到香港的波及,到74年的时候,台湾的股市也崩了。
至于小说,那可就猛了。在这个黄yu郎的漫画日报都能卖出几万份的世界,《搜神记》一个月的销量就达到了15万册,而且各方反馈来的好评如chao,总销量还在继续增加之中。
粗略算下来,王梓钧这一趟来香港电影、唱片、小说的总收入,刨去税务和合作者的分成,他自己能拿到600万港币的纯收入,相当于4000万新台币。这让香港人惊呼不已,甚至有媒体说,王梓钧是近十年来最为成的文化商人。
吕乐看着这样的报道嘴角直chou搐,600万算个P,这家伙在我赌场里半个钟头不到就提走了300万现金。妈的,亏死了,我二十年才贪污5个亿,这混蛋比我还狠。
算上在吕乐那里卷走的300万,王梓钧一共拿到900万。不过里面电影的票房王梓钧不能动,这个是电影公司的钱。
不过王梓钧还是愁自己手里的钱不够用,因为明年英港会发一次商业电视台的牌照。这也是直到97年香港回归,英港政fu最后一次发电视牌照,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以王梓钧台湾的出身,难道还想等回归后去申请?
而且发的两张电视牌照里,其中一张直接内定给从收费电视转向免费电视的丽的电视台,剩下的一张牌照竞争之剧烈可想而知。
眼看着一切步入正轨,王梓钧本在七月底的时候就准备返回台北,还没来得及去买机票,邵逸夫居然派人送来了他长孙nv的生日派对邀请函。
“有些意思,邵逸夫是想和解么?”王梓钧拿着请帖笑道。
张仁勇说:“老板,邵大亨脑袋可jing明得很,小心有诈。”
“一边去。”王梓钧笑骂,“你黄yu郎的《小流氓》(后改为《龙虎men》)看多了吧。”
“啊?老板你也看《小流氓》?”张仁勇惊讶道,他还以为像王梓钧这种成人士只看高雅书籍。
“昨天你看完了放在桌子上,我顺手看了下。”王梓钧说道,“快去叫辆车,等会儿还要送邓小姐去机场。”
邓丽君本来准备八月份在香港发唱片的,结果被王梓钧这么一闹,现在发国语唱片纯属找死,只得暂避风头了。
出men见到管伟华和邓丽君二人,他们早就收拾好了行李。
管伟华看到王梓钧后,恨也不是骂也不是,他连发行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黑胶工厂那边都灌了一批唱片。结果王梓钧突然异军突起,搞得现在国语和英语歌无人问津,不得不半途而废,反倒损失了一大笔。
王梓钧乔装之后从酒店的侧men溜了出来,自从被媒体得知他下榻的酒店后,酒店men口就整天蹲着一大群粉丝和记者,搞得他现在出men都不方便。
刚刚出去,去见一人原本蹲在地上,见到他之后猛地窜起来。
张氏兄弟反应灵敏,立即挡在王梓钧身前,问道:“干什么的?”
“别误会,别误会!我对王先生没有恶意。”那人正是蹲点多日的陈百祥,连忙做着自我介绍。
“你就是陈百祥?”王梓钧把挡在面前的张仁奎拨开,仔细一看,果然是此人。他在《唐伯虎点秋香》里演周星驰的好兄弟,四大才子祝枝山啊,王梓钧印象可是很深刻的。
“是,王先生认识我?”陈百祥奇怪道。
“认错了。”王梓钧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们写了几首歌,想请王先生看看。”陈百祥道。
“边走边说。”王梓钧道。
“是这样的……”陈百祥将自己乐队的经历说出来。
原来失败者乐队已经成立两年多了,还曾经在一个歌唱大赛中获得过冠军,只是却没有因此红起来。
后来他们又结识了经纪人pato,pato经常带他们却参加各种演出,也算是赚了些钱和名气,而且尝试着联系宝丽多(日后的宝丽金)唱片公司。宝丽多那边曾经答应给他们出唱片,但每次都在推诿,很可能是不看好他们。
由于无出唱片,演出收入又不多,现在乐队面临着解散的危险。
“这样吧。”王梓钧看了下表说,“我今天有些事情要办,你明天上午和你的乐队一起过来,直接到号房间来找我。”
“好的,谢谢王先生。”陈百祥喜道,心想着这件事要不要告诉pato,因为pato已经帮他们联系好了去冲绳表演。
出租车在机场外面停下,王梓钧下车帮邓丽君拎着行李,管伟华突然问:“梓钧,你觉得现在阿君去日本发展如何?”
“怎么有这个想?”王梓钧有些吃惊。
管伟华道:“阿君在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很难得到突破。日本那边对于艺人的包装和推广更加专业和国际化,我觉得可以尝试下朝日本发展。”
王梓钧回忆了一下,想起邓丽君能够成为国际歌星,确实是在日本那边有的起se。他点头说道:“倒是可以,不过每天最好还是在港台、东南亚地区举办一次演唱会。”
管伟华笑道:“这是当然,连香港这边的歌友会都是定期参加的。”
这话说得王梓钧有些脸红,他这辈子可是从没参加过歌友会。
邓丽君在一边沉默着,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丽君怎么想的?”王梓钧问。
邓丽君有些茫然地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只是有些累。”
管伟华有些气愤道:“去年因为合约的关系,公司bi着阿君在最后半年里不停地商演,中间还病倒了一次。”
“不如休息一阵吧。”王梓钧道。
邓丽君却说:“不行,我必须要挣钱。”
管伟华道:“其实日本那边更加宽松一些,至少不会bi着艺人连续演出半年的时间。”
王梓钧问:“你准备带丽君过去多久?”
“两年,最多三年。”管伟华道,“太久了会把大本营丢掉,这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呢,我倒是觉得可以先签一年再说。”王梓钧笑道,“海山的郑总昨晚给我谈了一下,我可能会成为海山唱片的股东。到时候,我希望丽君能够加入。要说宽松,我想这世界上没几家公司比海山更宽松了。”
“真的,那恭喜你了。”邓丽君惊喜地看着王梓钧,从一个歌手变成唱片公司的老板,在这念头几乎没有。她刚才还有些郁郁寡欢,却突然高兴起来,说道,“要是你做了老板,我一定去你的公司。”
“咳,”管伟华咳嗽了一声,见邓丽君对王梓钧的态度似乎有些不对劲。他可是把邓丽君当成半个nv儿来看待的,王梓钧有nv朋友的事情他也知晓,可不能让两人再nong出什么事来。
“签一年太短了,恐怕日本那边的公司会提出苛刻要求。而且时间太短,说不定不能打开局面。”管伟华说,“我觉得两年刚好。”
王梓钧笑道:“你是经纪人,肯定比我专业。”
飞机快要起飞了,管伟华和王梓钧握手道:“梓钧,再见!”
“再见!”
“再见!”邓丽君挥挥手,看了王梓钧一眼,才转身离开。
……
第二天上午,失败者乐队的五人如约找到了王梓钧,一个个恭敬地问候道:“王先生好!”
“大家好!随便坐。”王梓钧让张氏兄弟找来座椅,看着这几人,心中有些遗憾,居然没有钟镇涛在里面。不过谭校长却在,这让王梓钧还是很高兴的,上辈子见到谭咏麟,他王梓钧作为三流歌手,可只有低眉顺眼的份。
王梓钧给了他们一个鼓励地眼神说:“你们来的目的我已经知道了,不如我们先听听歌吧。”
“好的。”五人搬来各自的乐器,调了下音,便开始演奏起来。
五人唱的是一首英文歌,词曲是他们自己作的。歌词还不错,只是曲调的旋律却有些主次不分,听着有些别扭,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人的乐器玩得非常好。
“唱和技都没问题。”王梓钧笑道,“这样吧,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创作出10首让我满意的歌。我就立即给你们出唱片。”
“一个月10首?”彭建新惊讶道。
“做不到吗?”王梓钧反问。
“做得到,绝对做得到。”谭咏麟拍着胸脯保证。
王梓钧递给陈百祥一张名片说:“写好了打上面的电话联系我。对了,上面的电话不要告诉别人。”
“谢谢王先生。”陈百祥道,能留自己的电话,而不是叫他们到时候去找公司,说明王梓钧对他们还是感兴趣的。
几人兴高采烈地离开,不久,张仁奎兴奋地跑进来说:“老板,黄yu郎找你!”
“黄yu郎?”
“是啊,就是那个写《小流氓》的黄y仁奎道。
“让他进来吧。”王梓钧道。他用脚趾头都能想到黄yu郎的目的,肯定是想改编他的小说。
果不其然,黄yu郎寒暄几句,就道明来意:“王先生,您的《大唐双龙传》真是jing彩。我想把它改编成漫画,不知道王先生愿不愿意。”
“黄先生认为收益该如何分呢?”王梓钧问。
“五五分成如何?”黄yu郎眼睛闪烁地问。
王梓钧感到有些好笑,这位黄yu郎先生此时才22岁。可是他十三、四岁就自己创业,到如今已经几度起伏了,说一句商场老油条也不为过。
五五分成居然就像要他的漫画改编权,幸好他还没说用多少钱买断,否则王梓钧直接让张仁勇兄弟把他给踢出去。
王梓钧笑道:“黄先生,二八分如何?”
“不行不行。”黄yu郎脑袋摇得像拨lang鼓一样,二八分成他不如老老实实地画他的《小流氓》。
见王梓钧不动声se,黄yu郎又说:“六四如何?”
“三七,不能再少了。”王梓钧道。
黄yu郎道:“王先生,六四分成已经非常的多了。要知道,你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白捡六成的收益。”
王梓钧笑道:“那你可以去联系金庸先生,他的《鹿鼎记》也不错。”
联系金庸?我吃饱了撑的,他要肯才有鬼。黄yu郎干笑道:“《鹿鼎记》不适合漫画风格。”
王梓钧道:“黄先生,我可不是白捡钱。以现在《大唐双龙传》的火爆程度,我相信随便找一家漫画社,给二成利润许多人抢着干。”
黄yu郎咽了下口水说:“行,就三七。”
正文 145【邵家派对】
145【邵家派对】
王梓钧将请柬递给门卫,那门卫看了一眼请柬上的名字,非常热情地说:“原来是王先生,快请进。”
待王梓钧进去,另外一个门卫才议论道:“那就是王梓钧?真是吝啬啊,那么有钱还坐计程车。”
“你懂什么?这叫俭朴。”查看请柬那门卫说道。
“滴滴!”一束光照来,汽车的喇叭声响起。
两个门卫一看,却是一辆宾利,不敢怠慢,连忙跑过去。待看清里面的人,忙笑道:“霍先生,请进!”
王梓钧被带到宴会正厅,里面的客人已经来了不少,正三三两两地拿着酒杯聊天。唱机正播放着音乐,居然是王梓钧的粤语歌。
退回去一两个月,粤语歌被当成市井小民才唱的下等音乐,而如今居然能堂而皇之的在邵逸夫家的宴会上播放。
走进正厅,一股凉意袭来,让王梓钧精神一爽,心想,回去得在家里安装一台空调,不然日子可真难过。
空调的雏形早在几十年前就被发明出来了,不过到现在为止,安装空调的多是大户人家,以及赌场、影院等大型场所。
也是因为有了空调,电影的暑期档才能称为暑期档,有些人夏天看电影纯粹是进去吹空调的。
王梓钧四下看了一眼,发现没什么熟人,便在侍者那里取了杯酒,坐在沙发上慢品起来。而那些人正各自聊得火热,居然也没人发现他。
“王先生你好!怎么一个人在这里闲坐?”一个女声响起,王梓钧看过去,却不认识。
王梓钧站起来,笑问:“你好,请问您是?”
那中年女子道:“方逸华,邵氏的一个小员工。”
“方小姐你好。”王梓钧和她握手道。
难怪王梓钧没认出她来,几十年后方逸华都成老太婆了,而今还风韵犹存,看起来完全是两个人。
不过对于方逸华这样大摇大摆地出现在邵逸夫家里,王梓钧就觉得有趣了。要知道这可是邵逸夫长孙女的生日派对,而邵逸夫的发妻此时还健在,她一个小三居然……
九十年代,邵逸夫将其手下企业的权利大量传到方逸华的手里,导致其四个子女的不满,长子甚至直接跑到新加坡去了,少有回香港。到2000年后,邵氏旗下的产业基由方逸华掌控,能做到这个地步,这位方小姐也不是简单的人物啊。
门外又进来几个人,许多宾客都围了上去。
方逸华为他介绍道:“前面那人叫霍英东,是现在香港地产建设商会的会长,以前做海运,现在是炒地皮的。跟大陆的关系不简单。”
“了解。”王梓钧点头道。霍英东后来做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如何不认识?
方逸华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