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台湾娱乐1971(1-64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 42 部分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韩国现代歌曲之父”这个称号对于一心渴求文化落同的当下来说,简直就是一张政治护身符。

    “卢部长考虑得如何?”王梓钧问。

    “咳咳,……卢仓建干咳两声,正色道,“我觉得这个计划还是很可行的,不知道王先生的歌曲什么时候能创作出来?”

    “明天。”王梓钧笑道。他虽然只会几句韩语,不过后世那些韩国流行天王天后的歌他还是会唱几首的,回去找个人翻译出来,再改一些不合时宜的歌词,举手之劳而已。

    这,也算是打入韩国电影市场了吧?

    ~~汗,看了一天的《决战朝鲜》,把我看哭了,忘了码字。

    正文 174【“台”风乍起】

    第二天,王梓钧买一送一,一共给卢仓建送去了两首韩语歌曲。王梓钧怕太劲爆的舞曲卢仓建接受不了,还特意抄来一首轻摇滚和一首抒情歌曲。

    卢仓建在听王梓钧唱了以后,对旋律很满意,不过却觉得歌词情情爱爱太多,应该要多加一点经济建设,这样才更符合总统先生的脾胃。

    于是乎,这两首歌的歌词被他改为一首歌颂韩国新农村的成果,一首展望韩国重工业发展的光辉未来。

    王梓钧见他改好后拿过来一看,顿时……冏mg!

    改完之后,卢仓建让王梓钧照着上面唱一遍。王梓钧硬着头皮唱起来,那感觉简直跟口唱重金属、手握红宝书、脚跳忠字舞一样,雷得他是里嫩外焦。

    “好好,非常棒”卢仓建拍手道,“王先生真是大才,一个晚上就写出两首好听地韩文歌曲。”

    “不,”王梓钧可不想让人知道这两首恐怖的歌曲是自己写的,丢人啊!他摇着手指说,“卢部长,我不懂韩文。你看,我们一直在用英语交谈。所以,这两首歌是你写的,您才是韩国现代歌曲之父。”

    “啊,哈哈哈……”卢仓建和王梓钧心照不宣地笑起来。

    王梓钧飞快地把三部作品都送去审批,很快其中的《早安台北》就通过了审核。

    王氏公司在这里完全没有根基,只能通过文化部去联系韩国各地的影院。好在卢仓建得了王梓钧的好处,几个条子批下来,王梓钧拿着一串电话号码就把各地的影院联络好。

    只是谈分成的时候出现了分歧,韩当局直接要抽取五成票房,剩下来才拿给王梓钧和影院分。

    王梓钧当时就发火了,直接打电话给卢仓建,让他看着办,不带这样过河拆桥的!

    卢仓建拿人手短,也怕王梓钧把事情乱说,最后抽成下调到三成,跟台湾国民党当局持平。在卢仓建看来,这点钱算什么?他正召集国内的音乐创作人才和唱片公司老板,忙着推广韩国本土化音乐呢。

    直到一个星期后,王梓钧他们全都离开了汉城,白沐阳才亲自带人过来开疆拓土。在汉城建立了一家只有个壳子的影视推广公司,留下一个负责人在这里,又招了几个当地华人做员工,再把片子送到韩国广播公司去做韩语配音。

    等配音做好,磨磨蹭蹭又是半个月过去,才终于在全韩五十多家影院上映(对,就是坑爹的五十多家,还不足台北的影院数量。一来韩国荧幕本来就不多,二来卢仓建这家伙怕出事,始终留着一手)。

    对于这次试水上映,王梓钧和白沐阳都没抱什么希望,毕竟是第一年,而且上映荧幕又少。因此并没有花什么心思去做宣传,只在电影院门口贴海报了事。

    开始的时候,进入电影院看这部片子的属华人较多,他们也是因为知道是华人影片才进来看的。

    毕竟当地的华人不多,因此可怜的50块荧幕稀稀拉拉居然还坐不满。卢仓建听了消息后置之一笑,他的音乐本土化改革伟大计划就要开始实施了,在这被欧美音乐搞得乌烟瘴气地韩国社会,他会是大韩民族的文化功臣。

    只是,这种门口罗雀的情况只维持了两三天,接着就是火山式的喷发。

    韩载锡是从清州那边一个小县城来的歌手,在他17岁的时候,第一次听到摇滚乐,立即就喜欢上了这种令人心灵震撼的东西。

    韩载锡靠打工和偷盗得来的钱,去买了一把吉他,后来又潜入当地一个富人的家里,偷了一大箱子盗版英语唱片,每天听着唱机练习。

    就在前年,韩载锡借钱从清州来到汉城,参加全韩摇滚音乐歌唱大赛,取得第六名的成绩。虽然没有得到什么物质奖励,却让他露了脸。

    见识到汉城繁华的韩载锡便留了下来,靠去夜总会唱歌赚钱,在汉城也算是有了点名气,甚至还出唱片赚了点小钱。可就是在今年,政府居然出台了限制摇滚禁令!

    这个禁令一下子断绝了韩载锡大部分收入来源,把他打回了原形,只能靠吃老本过生活。

    “载锡哥,今晚陪我去看电影好不好嘛。”一个长相甜美、学生打扮的女生拉着他的衣服撒娇道。这是他在夜总会泡到的女朋友洪美珠,其父亲是大学教授。若是能和美珠结婚,他便可以摆脱现在的糟糕境况。可除非是美珠的教授老爸老年痴呆了,否则这种事情永远不会发生。

    “别烦我。”韩载锡甩了下被拉住袖子的手。

    “去嘛。”洪美珠神秘的笑着说,“我听我同学说,珍宝电影院可是在放一部中国片子,那里面好多台湾那边的原创摇滚歌曲哦。”

    “原创歌曲?”韩载锡听了眼睛一亮。

    洪美珠道:“是啊,那部电影听说在电影节上还得了奖,很多人都说好看。”

    关于电影节发生的事情,许多参加过颁奖典礼的人回来,大部分都被人警告过,全部三缄其口。当然也有人漏嘴,不过很快就被特工顺藤摸瓜找到,获得了一颗子弹和10万韩元的政府慰问品。不过这两样奖品只能二选一,所有人都选择了后者。

    天下无不透风的墙,各种风言风语都传了出来,不过现在事情过去快一个月了,汉城的治安已经渐渐恢复。

    韩载锡和女朋友颇为期待地来到电影院,却见影院门口排起了至少一公里的长队。

    “他们都是来买电影票的?”韩载锡问。

    洪美珠脸色奇怪地说:“应,应该是吧。”

    却说《早安台北》在韩国上映的第四、第五天,各地50家电影院突然全部爆满,而且不是一般的爆满,漫出来的买票队伍最长的达到了1。5公里。

    话说此时韩国国内的电影根本不成熟,无论是手法还是观念上,都差港台、日本远矣,甚至连菲律宾都不如。早些年他们看的是美国人带来的影片,不过由于是原版的英语对话,而且还没有翻译字幕,因此只有少数韩国精英可以欣赏。

    这些看~书~就年随着大批美军的撤离回国,韩国人连看不懂的美片都很难享受了,而自己产的电影又非常粗糙,大家都心痒难耐。

    《早安台北》没有经过任何宣传,却通过看过电影的人口中转述,观影人数呈几何般的增长。与此相对应的是,全韩上映的荧幕,仍然只有可怜的五十块!于是乎,就出现了电影院门口排一公里多长龙的盛况。

    电影门票也就了500韩元面已,现在汉城一碗拉面的价格就是50到60韩元,渐渐富裕起来的韩国人民表示他们还是看得起电影的。

    看电影的人里,大多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因为摇滚禁令和宵禁早把他们憋坏了,现在一部电影里既有好看的情节、又有许多原创歌曲,可谓是一举多得。

    白沐阳得知消息后,马上要求增加放映影院,可是却一直无法得到当局的批准。那50家电影院也想着赚钱,无奈之下,只好从早晨开始营业,一直放映到晚上,一天演六场,全部放映《早安台北》。

    一时间,整个韩国都刮起了一股“台”风。就像后世有人看了《大长今》后,到处买韩服结果买不到,最后只能买一件孕妇装一样,72年的最后一个月,韩国青年们的穿着和生活开始模仿起台湾来。

    重新配音过的电影,虽然对话是韩语,甚至连男女主角的名字都改成了韩国的,但里面唱的歌却是国语。很快,电影里的几首国语歌曲开始流行起来,一些地下夜总会的歌手,也不得不跟风唱国语歌迎合韩国歌迷。

    而这时,卢部长的音乐改革计划,仍旧在一批专家和学者的细致讨论中。改革计划还没讨论完,他们又改为讨论要不要禁播《早安台北》,因为这部电影造成了许多在校学生逃课偷家里的钱去看电影。

    当王梓钧接到白沐阳的报告后,惊讶之余也是乐得不行:50块荧幕,每天轮放六场,一个月的票房下来居然有4000多万韩元,相当于当时四五百万台币了。

    看来韩国影迷饥渴啊!

    不过一个月之后,韩国文化部终于动手了,虽没有禁播,却规定每家电影院只能上映一场《早安台北》,而且时间必须是在晚上7点以后。

    这下子影院和王梓钧的利益飞快地缩水,却在韩国催生了一个叫做黄牛党的服务性政党。

    茫茫的大海之中,一艘小轮船顶着风雨和海浪前进。

    轮船的底舱里,许多人由于憋闷和摇晃开始呕吐,让几天来吃喝拉撒的地方更加恶臭难闻。

    蛇头摸了摸光亮的头皮,走到底舱一转,指着躺在一脚的人对手下说:“那人已经死了,快丢到海里去,别有什么传染病。”

    “是,老大。”两人大汉若无其事地走了过去,好像他们就是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一样,抬尸体已经司空见惯。

    “站住”就在他们要去搬那人的时候,尸体旁边一人突然开口。

    蛇头脸色不爽道:“小子,那天要不是你给的钱多,老子都不会让这个半死的人上船。现在人已经死了,你还想让他烂在这里?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是啊,人都死了,再放就臭了。”

    “快扔了吧。”

    “别有传染病,害死一船人。”

    “……

    其他偷渡者纷纷谴责道。

    “我答应要带他叶落归根的。”尸体旁守着的那人手一扬,钞票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落下。无论是蛇头的手下还是旁边的偷渡者都上去哄抢一番。

    那人见蛇头不说话,又洒出一把钱说:“够了吗?”

    蛇头想了想,这天寒地冻的,一具尸体放个十多天都不会腐烂,他要带着就带着吧。蛇头怕死人身上有病,让手下收好钱之后便不再亲自下来

    几天之后,这艘小轮船在香港一处海岸停下,借着微弱的月光,船上的偷渡者飞快地跳到沙滩上。(未完待续)

    正文 175【淡妆浓抹总相宜】

    王梓钧离开韩国后,并没有直接回台湾,而是和赵雅芝去有一趟香港。

    赵雅芝自然是回家报平安顺便休假,但王梓钧却是去陆续抛售手里的新鸿基股票。直到12月末,王梓钧拍摄上海滩时购买的300万港元的新鸿基股票,已经变成了近900万元,直接翻了三倍。

    这他妈才是抢钱,比拍电影方便快捷多了。

    在陆续抛售新鸿基的同时,11月份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也开始上市,王梓钧闲得蛋疼又去买了一些。

    在交易所逛了半天,手里拿着财经报纸,英资置地与牛奶公司的收购战吸引了王梓钧的注意。不是他目光敏锐,而是炒家故意放出来的消息,目的就是为了把股票炒热。

    王梓钧以前大部分收集的都是台湾的资料,关于香港的只在网上粗略的看了一下。他只记得香港73年大股灾,却不记得哪个月崩盘的。

    不过报纸上的消息却让他回忆起香港股灾的直接原因,那就是外资利用香港市民对股市的一知半解,一边热炒一边圈钱,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英资置地,生生把12元的股票炒成了67元。结果几个月后置地开始除权,股价调至六份之一,加上市面上出现假股,顿时间引起市民恐慌,然后连锁反应开始。

    王梓钧看了一下,英资置地和牛奶公司的收购战刚刚开始,股价不过才16元,当下他就把自己手里仅剩(这时他手里新鸿基的股票还没卖完,又购入了一些长江实业)的400万港币拿了,分批购入该股。

    王梓钧知道,几个月后这400万至少会变成1500万,赚的钱全是香港市民的血汗钱,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此跳楼。不过即便他不出手,这些钱照样被英国佬卷走,不赚白不赚。而相对于香港股市的火爆,台湾股民同样在欢呼,只是还没有疯狂而已。

    这段时间,香港报纸上全是股市火爆的消息,甚至连韩国的枪击案都成了财经新闻的附庸,亚太电影节的消息更是几句话就说完。

    钱全扔进股市,变成身无分文穷光蛋的王梓钧,一下子变得悠闲起来。

    “阿芝,有空吗?”王梓钧打电话到赵雅芝家里。

    “什么事?”赵雅芝问。

    “去粉岭打球。”王梓钧补充道,“和别人谈些事情,只有约你做女伴,装装门面咯。”

    “呵呵,王大老板可不要我充门面。”赵雅芝笑道,“我看你就是个吸血鬼,员工休假还要负责陪你打球。”

    “那你是同意了?”王梓钧断她后路。

    赵雅芝想了想说:“什么时候?”

    “明天上午我开车来接你。”王梓钧道。

    “好吧。

    第二天早上,王梓钧开着从海山公司借来的车到了赵雅芝家楼下,他可不想因为坐出租车去,再次被人当成想进去认识富人的穷小子。

    赵雅芝提着包包下楼,一件款式新潮的貂皮大衣裹在身上,让她有一种雍容的气质。下身露出半裁咖啡色的休闲裤,和一双嵌着不知道是水晶还是什么宝石的高跟鞋。头发挽了起来,脸上也精心地画了一些妆。

    林清霞、林凤娇和赵雅芝三女中,前两个都比较随性和朴素,不是重要场合基本上都是素颜,只有赵雅芝最是爱美。

    只是王梓钧却颇不喜欢现在流行的化妆风格,等她上了车后,才随意地说了一句:“其实,我觉得女孩子的唇红不一样要抹得那么浓。”

    赵雅芝拿出小镜子看了看,反问道:“浓吗?都是这样抹的啊。”

    “你等等。”王梓钧拿出自己身上带的丝绸手巾(这时候不流行纸巾),让赵雅芝别动,在她嘴唇上擦了擦,又看了几眼,再擦了几下。

    王梓钧的动作很轻柔,赵雅芝忍不住想往后退,因为两人隔得是在太近了,似乎她都能感受到王梓钧呼出热气。最可气的是,王梓钧用手绢抹了她的唇后,居然亲薄地又去擦她的脸。

    “好了,你再看看。”没等赵雅芝生气发火,王梓钧便停下了动作。

    赵雅芝再次拿起镜子,但镜子太小看不清全貌。

    王梓钧拉下车里的玻璃镜,她这才看出不一样来。

    怎么说呢?现在嘴唇不再向先前那么红艳,但却恰到好处的留了一些,变得更加内敛和含蓄。而他用手绢在自己脸上擦的那几下,不知怎的脸颊上的色彩就变得匀称起来,白里微微透出红色,艳丽中显出几分俏皮和天真。

    “你怎么做到的?”这半年来精研化妆的赵雅芝惊讶地询问。

    “天赋,”王梓钧打了个响指发动汽车,自夸道,“别忘了我是王氏电影公司所有化妆师的师傅。”

    赵雅芝不屑地吐了吐舌头,便开始对着镜子研究她脸上的妆容去了。

    到了粉岭高尔夫球场,王梓钧摇下玻璃窗朝门卫招招手。

    那门卫上次还试图袭击过王梓钧,对他印象深刻,一见之后马上点头哈腰请他进去,同时瞥了一眼雷驾驶室里的赵雅芝,顿时看得目瞪。呆,其他人也是一脸羡慕。

    “喂,人都走了,你还愣着做什么?”旁边的同事拍那人的肩膀。

    那人咽着口水,嫉妒道:“赵雅芝也在车上,比电视里里还漂亮,美得跟仙女一样。王梓钧那小子真是好艳福啊!要是让我睡一次,折寿几年都行。”

    旁边的人说:“你要是许文强,你也可以钓到冯程程,我们没那个命。”

    丽的电视台已经播完《上海滩》,不过由于它的收费观众只有十多万户,因此造成社会影响并不太大。不过接下来邵逸夫的无线台又买了播放权,顿时就引发了地震,在现在的香港,看《上海滩》和炒股已经成为人们的两大要事。而作为香港人的赵雅芝,此时的名气已不输于邵氏的当家花旦。

    这天天气正好,寒冬里出着太阳,王梓钧和赵雅芝到的时候,奉维休几个正坐在一起喝茶晒太阳。

    “哟,王老弟来了。”岑维休老不休,指着赵雅芝笑道,“还带了本w位仙女来,真是羡煞我们几个老家伙。”

    王梓钧给赵雅芝做着介绍:“这是《华侨日报》的岑维休奉老板,这位是《工商日报》的……”

    “岑老板好,何老板好…………,赵雅芝很矜持地和几人握手。

    王梓钧又说:“这位是赵…………,

    “唉,不用王老弟介绍”何世礼笑道,‘、赵小姐现在在香港谁不知道?”

    “哈哈哈……众人大笑。

    这些老板的大名赵雅芝早就听过,见他们居然都认识自己,赵雅芝心里都有些飘飘然起来,不由自主地窥了窥与他们谈得正高兴的王梓钧。

    喝了杯热茶,说了些闲话后,岑维休才站起来说:“走,我来领教一下王老弟的球技。”

    王梓钧和其他人都跟着过去,问道:“关于电视台股份的事情,几位谈得怎么样?”

    奉维休挥出一杆才说:“难啦,这些鬼佬胃口大,两家就想要超过我们四家的股份,那以后电视台成立,岂不是他们说了算?”

    王梓钧笑道:“那就慢慢磨呗,反正正式发牌照还早。”

    “就怕磨到J飞蛋打,英国人把电视牌照收回去,也不是没这个可能。”何世礼话里虽然担忧,但脸上却因一杆球打得好,全是笑容。

    几人打了一阵,都停下来站在旁边休息聊天,赵雅芝没打过高尔夫球,跃跃欲试好几杆直接没碰到球,最后终于把球打出去,兴奋地直叫。

    “喂,你姿势不对。”王梓钧说。

    “要你管。”赵雅芝白了他一眼,继续着自己的高尔夫球生结,不过最终还是得由王梓钧手把手地教她。

    王梓钧和赵雅芝在香港玩了两天,开始为电视台事情和那些合作人一起扯皮了。

    一边扯皮,一边写即将拍摄的电影剧本,待到王梓钧将手里的新鸿基机票卖完,1973年已经快要过去。

    而这个时候,关于电视台股份的谈判再次陷入僵局。

    怡和洋行与商业电台加起来想要60%以上的股份,岑维休等三个香港报业巨头自然不肯,两边一直在打着嘴仗。

    至于王梓钧这个小兄弟,则是连C嘴的份都没有,按照双方的意思估计最后至多能给他5%到10%的股份。

    王梓钧本想替岑维休等人说话,但想想实在犯不着。

    突然间,王梓钧有了一个想法:反正未来的佳视从电视台筹办到开播用了近两年的时间,然后又用比这长不了多少的时间破产。自己干脆老老实实的交钱入股,对电视台的业务不管不顾,等到这帮人撤资闪人的时候再去收购,重整山河。

    不是王梓钧太独,不懂得强强联合与双赢。只是除了他之外,其他的五家股东全是鳄鱼,得利时自己根本分不了多少。

    王梓钧越想越兴奋,觉得这个想法可行。于是接下来便不再为自己争夺任何利益,在旁边有一句没一句地拉着偏架。

    王梓钧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在六家股东签署合约时加上一条一一六家股东中任何一家想要撤股的时候,其他五家具有优先认购的权利。(未完待续)

    正文 176【围炉夜话】

    “老板,这一届的金马奖提名出来了。,、电话中,白沐阳兴奋地说道。

    “哦,我们的电影都有哪些提名啊?”王梓钧靠在床头,慢腾腾地翻着香港今天的财经新闻,毫无疑问地,所有股票依旧全线看涨。

    白沐阳道:“《喋血孤城》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彩色影片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彩色彩片美术设计、最佳录音六个提名,还有和李小龙的《精武门》一起获选最佳技艺特别奖的提名。另外《早安台北》获选最佳女主角和优等剧情片提名。”

    “白经理,你说咱们最终能获得几个?”王梓钧问。

    白沐阳想了想说说:“应该能有一两个吧,毕竟和咱们竞争的都是老牌大导演。”突然白沐阳又说,“对了,《影响》杂志像要邀请采访你。”

    “《影响》杂志?什么时候?”《影响》杂志是一本泛电影评论的杂志,中间几度停刊,后来甚至被评为华语电影杂志的圣经级读物。(大部分资料上认为《影响》创刊于1989年,其实最早的创刊日期为1971年12月10日,只是中间有过停刊。)

    《影响》杂志上的电影评论可比王梓钧的《壹周刊》牛*专业多了,只是这本杂志专业性太强了,立场太坚定了,连制片人带观众,甚至是政府都在它的抨击范围之内。从去年底创刊以来,头几期还获得了轰动,可还没等到王梓钧的《喋血孤城》出来,这本杂志就开始受到各方的刁难,一直磕磕碰碰,头两个月才恢复正常。

    其杂志立场可以在它的创刊号的发刊词中看出:电影艺术的高度发展,已使它成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语言。但在我国,它却遭到来自制片者、政府、观众,甚至知识份子的多重误解和夹击,因而呈现著一付扭曲的面貌。该刊因此将从专业、学术的角度,深入探讨中、西方电影的各个面向,以导正国人对电影艺术的观点,让它的根能在国内发育、成长

    多牛*啊,直接把自己当成国语电影的指导者,一创刊就把关乎电影的所有群体全部骂个干净。

    对于《影响》杂志的邀访,王梓钧还是高兴的,至少他在电影专业上获得了认可,这比在香港靠炒股赚个1000万都更让他开心。

    “就是这个星期,金马奖的颁奖典礼老板你应该要回来吧?就在那天花一个小时给他们就行了。”从白沐阳的语气中看来,他对《影响》杂志似乎也有些不爽。

    “那好,我明天就回台湾。”王梓钧说完挂了电话。

    刚和白沐阳通话结束,倪匡又打电话过来邀请他晚上去家里吃饭,说是古龙也到香港了。

    王梓钧通完电话便继续写剧本,又足足写了一天,《酒干倘卖无》的分镜头剧本终于创作完毕。

    是的,王梓钧的新电影就叫做《酒干倘卖无》。

    也许有一些朋友听到这个名字还很陌生,但70、80后的朋友,对《酒干倘卖无》、《一样的月光》这些歌,可能还会有一些印象吧?

    这部电影原名《搭错车》(其实本名就叫《酒干倘卖无》,因某些原因,上映前临时改为《搭错车》),是八十年代新艺城为打开台湾市场而制作的经典电影,黄百鸣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就把剧本写完~~在台湾用一个晚上和原定导演敲定前半部,回香港后用一个晚上写完后半部。

    王梓钧自觉才能比不过黄百鸣,他脑袋里虽然有整部影片,但写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却足足写了一个多月。原作中的大致情节并没有改动,但一些剧情却必须迎合当局,比如强行拆迁的剧情,在拍摄的时候就必须加入一些政府是为城市发展和老百姓未来幸福(拆的眷村)的镜头。否则他王梓钧再和蒋经国熟,电影都绝对通不过审核。

    电影大致剧情是一个退役的台国民党老兵因战场上拼杀时受伤成了哑巴,人称哑叔,以收购空酒瓶和捡破烂为生。1955年(原作为1957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哑叔在高级住宅区的巷道里捡回一个被遗弃的女婴阿美。为此,妻子与他发生冲突,并离家而去。

    父女俩相依为命,阿美也渐渐长大成人……,

    王梓钧收起剧本,到洗手间去洗把脸,才开着车去倪匡家。

    倪匡两手空空从大陆偷渡到香港,如今经过十多年打拼,住的已经是富人区别墅,家中还有素质不错的菲佣。

    王梓钧来了之后,才知道今天居然是倪匡37岁生日,除了他的妹妹亦舒外,金庸、古龙也都在,如今几人正坐在客厅里谈古论今。

    倪匡的妻子则坐在沙发上看着无线台的《上海滩》,她身边还有个八九岁大的小P孩,想来就是未来玉女周慧敏的老公倪震。

    倪震似乎是不喜欢看《上海滩》,也没兴趣听父亲和好友的谈话,左右看看,便悄悄地溜走,回到自己的房间偷偷看黄玉郎漫画去了。

    “小王来啦!快过来。

    ”古龙朝王梓钧招手,迫不及待地问,“听说你上个月救了韩国总统?细节是怎么回事?”

    倪匡、金庸和亦舒三个作家都是好奇心重的人,全竖起耳朵听王梓钧讲八卦。

    王梓钧见他们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便向佣人要了一杯开水,喝了一口,手掌在茶几上一拍,正经道:“话说,那一夜,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正是个杀人放火的好天气。漫天风雪之中来了一个人。此人身长七尺,面若重枣,手提一尺血刃,腰跨九枚手雷。来时杀气冲天,他每踏出一步,大雪就从地上卷起,绕着他的周遭飞旋起来……,杀气,好重的杀气。便说此人……

    王梓钧说了半天,居然还在说开场白渲染气氛,古龙听得不耐烦了,一脚踹过去,骂道:“快讲重点”

    “呃,最近熊大哥的小说看多了,有点受影响。”王梓钧朝古龙挤眉弄眼。

    “哈哈哈……”众人大笑,古龙由于执着于创新,内容越写越开,就最近一本书里,因为手机看一个配角要拔一刀,结果拔刀之前的渲染表现写了两千字还没砍出去,急得一些读者破口大骂他拖字数。

    倪匡拍了下自己的腿,指着古龙大笑道:“哈哈一报还一报。”

    王梓钧这才收起玩笑,把事情的经过大致说了一下。

    金庸说道:“听说朴正熙在韩国风评很好,而且他自己以前就是军人照理说对军队的掌握应该很有力,怎么会有军队反叛?”

    王梓钧也没有说出其中内幕,只说道:“别忘了朴正熙就是靠军事政变上台的一个人,手段强硬的人物,敌人怎么会少得了?”

    “这倒也是。”金庸点点头。

    说起韩国的叛乱,金庸突然又联想到大陆此刻正在爆发的运动,便说刚传来消息,他一个大陆的老朋友前段时间不堪受辱自杀了。

    这一下触动了倪匡的神经,像是突然失去理智一样骂北方政府反倒是王梓钧这个应该骂得最凶的坐在那里沉默。

    金庸感叹一番,倪匡痛骂一通,关于北方运动的话题才告一段落。

    自始至终,王梓钧和古龙一个不想说、一个没兴趣,两个来自台湾的人连一句话都没讲。

    沉默一阵古龙才问金庸道:“查先生真的封笔再不写小说了?”

    金庸前年宣布封笔,但直到前段时间《鹿鼎记》完本才真正停下来,这也是当前武侠界的一个最火爆的话题。

    金庸笑道:“没那个精力了,我准备今后把自己的小说修改精编,再重新出版一套。”

    倪匡说:“我可没你那份热情,写了就写了,还用去改?”

    古龙挖苦道:“你写书比我抄书都快,当然没有心思去改。我也想停下来把以前的修订一遍,可惜一直没时间。”

    倪匡反击道:“你当然没时间,不写书的时候就在喝酒和找女人。”

    “哈哈哈。”王梓钧听他们两个说得有趣,不禁笑了起来,问旁边沉默的亦舒,“倪大小姐呢,最近有什么新的佳作?”

    亦舒耸耸肩道:“我啊,帮查先生打工咯。有心情就写写书,没心情就到处转转,看哪里有靓仔。”

    王梓钧赞道:“这才是真正懂生活的人啊,哪像我们一天到晚瞎忙。”

    倪匡愤然道:“你还瞎忙,你今年赚的钱已经抵得上我在香港每天写几万字写十年了。”

    古龙也附和道:“是啊,老实交代,今年到底赚了多少?”

    王梓钧随口道:“也就几百万而已。”

    “几百万?”倪匡的妻子正在看电视剧,也被惊得转过头来。

    王梓钧苦笑,他还没有算上在股市里圈的钱。

    “对了,王老弟不准备写新书了?《大唐双龙传》和《搜神记》快结束了吧。”倪匡问道。

    “倪大哥也在看我的书?”王梓钧问。

    金庸笑道:“你的书武侠小说界的人谁不看啊?”

    王梓钧道:“《大唐双龙传》还有一百几十万字吧,《搜神记》是三部曲。”

    “三部?”众人惊讶道。

    梓钧点头说。

    《搜神记》现在五族都已渐渐清晰,像夸父、青帝、王母之类的神话名人一个个出来,宏伟的洪荒史诗背景看得当下的读者目瞪口呆。一些因为喜欢王梓钧歌曲和电影才去买小说的粉丝,也看得不可自拔成了书虫。

    若是让他们知道《搜神记》是三部,还不得疯狂死。

    聊了一阵小说后,古龙道:“对了,武侠协会已经正式确定,开年三月份创办第一届武侠小说大奖,一起奉办的还有一个武侠小说创作大赛,现在已经开始征稿了。到时候你这个常任理事可不要借口跑了。”

    王梓钧想起协会成立后自己就去过两次,连忙说道:“一定参加”

    聊了不久就开饭了,菲佣把饭菜端上桌来,佣人去叫倪震出来吃饭,喊了好几次还不见人。倪匡进去找儿子,正好发现他在看黄玉郎的《小流氓》,接下来就是一顿好打,鼻涕眼泪一起流,一边抽泣一边吃饭。

    倪匡的妻子坐在一边不停地哄儿子,亦舒这个始姑却是若无其事地和王梓钧聊天。

    这个情形,王梓钧不由想起未来亦舒与倪震的姑侄大战……

    吃过饭后,微醉的王梓钧开着车回去,古龙却是睡倪匡家里,这两人是拜把子兄弟,感情可不是自己能比的。

    话说古龙去世后,生前一帮作家朋友在他灵前供祭了49瓶xo,谁知倪匡一到灵堂就开始哭,一边哭一把抱着瓶子喝酒。

    倪匡把祭古龙的洋酒喝了一大半后,古龙泉下有知,尸体气得吐血。倪匡不顾朋友警告,将古龙吐出的血小心地收藏起来……,

    “嘎!”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响起,前方一辆私家车中伸出个脑袋,对着马路上一个醉得脚步浮虚的人大骂道,“找死啊,扑街仔”

    那醉汉披着大衣,帽子压得很低,看不清面容。他弯着腰努力地站起来,还没走路,又向前扑腾,斜着向路旁走了好几步才扶着一根电杆站好。

    前面那车开走后,那醉汉突然又开始走路,这时却是突然朝路中间一倒,再也没爬起来。

    王梓钧开着车绕过醉汉,行了几米又停了下来,下车过去准备把他扶到路边躺下,否则哪个司机要是没看清楚直接开过去,非把他压扁不可。

    “喂,老兄,我把你拖到路旁去……”王梓钧说了一半突然愣住了,因为他在这醉汉身上没闻到酒气,反而是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再仔细一看,这“醉汉”大衣下的衣服沾了一大滩血迹。

    “我擦”王梓钧猛地把他扔掉就想走。

    他刚跨出半步,那本该昏迷的家伙居然一只手抓住他的脚踝,有气无力地说:“救,救我!我给你……很多钱……”

    王梓钧不管不顾,想把自己的教从对右手里抽出来,那人看起来像要死了,却死死地抓住不放,仍旧重复道:“救我……救我……”

    “算了,算老子倒霉。”王梓钧叹了口气,把这人拖上车道,“先说好,送你去医院我就走,别来烦我。”

    “别……别去……医院…………,说完,那人头一歪,这一次是真正的昏迷过去。

    正文 177【《影响》的专访】

    王梓钧在听这人说不去医院的时候就后悔了,千万别他妈救上车的是一个通缉犯啊!

    现在扔下车也不好,被人看见就成杀人抛尸了。

    想来想去,王梓钧一车把这人拉去找14k的老大陈恪华。

    时间尚早,陈恪华还没有睡觉,见王梓钧弄进来一个半死人,他放下手丰的《资治通鉴》,皱眉问道:“他是谁?”

    王梓钧苦着脸说:“不知道,路边随便捡的,还说不去医院。我过来就是想问问,这家伙该不是你们社团的人吧?不是的话,我直接报警。”

    陈恪华走过来把那人的大衣掀开,借着房间里的灯光,清晰地可以看见其身上有两个血D。陈恪华解开他的上衣,看了看伤口说:“受伤至少有两天以上了,只做过简单的处理,还长时间泡过水,没死算他命大。

    “细仔,去把杨医生找来。”陈恪华吩咐之后,在那人身上摸索一阵,很快又摸出三把手枪。

    陈恪华看着手枪的型号,若有所思,过了一阵才说:“别忙着报警,救好了再说。”

    很快,一个提着工具箱的白褂子医生就带着两个助手来了,陈恪华让人把伤者抬入偏房中一个小厅里。这里居然是一个简易的手术室,连无影灯都有。

    王梓钧也懒得管了,向陈恪华告了别便回到酒店里。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就乘飞机回到台北。

    到了公司,王梓钧把《酒干倘卖无》的剧本扔给白沐阳,说道:“白经理,有新任务了。”

    白沐阳接过来一看是剧本,便问:“准备什么时候开拍?”

    王梓钧说:“一部分的演员我已经确定了,你去调整一下他们的时间。还有一些角色的演员我再找找,看能不能找到更合适的口最迟是过年休假之后,我确定的演员一定要保证都能到齐。对了,你给我找的助手呢?”

    白沐阳说:“不好找啊。既要熟悉电影业务和流程、又有极强管理和协调能力的人,只能去其他公司挖,可这样的人本就混得不错,挖过来你给人家一个人职务?你的专职助理?”

    王梓钧很随意地看了他一眼,心里有些明白,带着征询的语气说:“要不副总经理吧。现在公司渐渐大了起来,以前两个的副总才能又平庸,其中一个还去了影城那边做管理。我们的公司总不可能一直是作坊式,什么事都让你亲自去干吧?”

    “那好吧,我去别的公司挖一个人才过来。”白沐阳点头说,“老板,影城那边通往山下的沥青公路已经修通了,‘常德城,和服务酒店也基本竣工,你看完全竣工那天是不是亲自去看一看?”

    “当然要去。”王梓钧笑道,“我还想打出名气后,让其他公司到我们影城拍戏收租呢。”

    白沐阳拿出几份材料,说道:“这是《喋血孤城》的东南亚票房,一共折合5200万台币。刨去税收、片商分红和宣传等费用,公司的收入是1400万,你个人的导演分红是600万。”

    王梓钧拿过来一看赞叹不已,东南亚果然是电影倾销地啊。

    “里面留500万出来,继续扩建影城,就按汉唐宋元明清的分类风格来建造,最好能弄出点宫殿来。”王梓钧说。

    “…………白沐阳一阵无语,那个常德城只是微缩版的清代县城就前后花了近2000万,还不包括地皮,如今居然还要建宫殿!

    王梓钧拍拍他的肩头说:“慢慢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先找设计师把整体地建筑群规划好,我们一年建一点。你看好吧,明年无论是香港还是台湾的电影公司要实景拍摄古装剧,我们的影城都是首选。”

    白沐阳只能点头附和,又汇报了一些工作情况,大概是公司现在的几位导演都在拍戏,摄影机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