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四一五章 此计甚妙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晨霭下的南京,中山陵。(三四中文手打小说)

    中山陵地处东郊钟山南麓,座北向南,气势恢宏,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寝“明孝陵”隔坡相望。中山陵始建于民国十五年,十八年春落成,同年六月中山先生遗体由北京碧云寺移此安葬。陵墓呈木锋式,傍山而筑,由南往北逐级升高,依次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平台,最后是祭堂和墓室。陵园总面积达四万五千多亩,其中林木面积三万二千亩,并建有音乐台、光华亭、水榭、美龄宫等辅助建筑群。

    站在陵墓高处远眺,前有滔滔大江环绕,后有巍峨钟山耸立,左有灵谷寺钟声相守,右有明太祖孝陵为伴,真是占尽人间风光,一派帝王气家……,陵者,皇帝之墓宫也。据说民国二年中山先生来到钟山打猎,登高一望,不禁大为陶醉,向陪同左右的南京市长询问:待孙某百年之后,肯否借贵山一方宝地安身,由于言之凿凿,加上中山先芒生前多次提及死后愿葬在钟山,因此先生逝世后,国民党其时虽仍偏安一隅(尚未北伐),依然派出要员携带巨资请来风水先生来到钟山考察,经过种种阴阳八卦论证始选定墓址,并以招标方式募集资金图纸,耗资二百四十万银元,动员民工数十万人,中山陵始成。

    蒋介石偕同夫人宋美龄,在孙科、汪精卫、居正、于右任、何应钦、陈诚、白崇禧、徐永晷、唐生智、林蔚等一干军政大员陪同下,缓步登上中山陵的石阶。

    陵园寂无人声,通向中山先生墓室的高高石阶”在初升的旭日照耀下”仿佛一条通向天国的道路。钟山如黛,大地无声,灵谷寺响起超度的钟声”一切尘世的喧嚣,诸如战争、仇恨、权力、金钱以及互相厮杀你死我活,在这里统统归于寂灭。

    时间仿佛一条永恒的河流,浩浩荡荡永不停止,而先总*理的灵魂,就在那座高高隆起的山体之上向着尘世微笑。同永恒相比,一切个人的东西,包括权力、地位、财严乃至生命难道不都走过眼烟云吗?

    待拜访完中山陵,已经快中午了。

    将委员长和一众大员下山的时候,大本营第四厅厅长赵瑞中将、参谋本部第二厅厅长徐祖诒少将、军统局调查处处长戴笠上校快步迎上。

    一看情报部门三驾马车金部出动,跟在蒋介石身后的所有人心中都很清楚,这是有大事发生了。

    所有的文官自动离开,宋美龄却没有离开的意思,显然是想听听发生了什么事情。蒋介石想了想”把人带到陵园西边小红山的美龄宫。

    在会议室里分主次军衔官阶坐下后,赵瑞首先起立,向坐在主持位的蒋介石和宋美龄道:“委座,夫人,各位将军。根据我第四厅多方打听,并且前后派出四拨情报人员,潜入东北境内,先后牺牲二十九名优秀的谍报人员,历时近一个月,终于弄清楚了东北当前之实际情况及日军与我方倬火之真正原因。

    示意跟随的第四厅工作人员在会议室一侧的展示台上悬挂大型东北地图后,赵瑞来到地图前”拿起放在展示台前的指挥棒,指向东北北部地区:“今年一月份以来,一股武装力量活跃于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地区”频繁袭击日军控制的矿山、城镇、村落和日*本屯民点,慢慢发展壮大。七月”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关东军趁势大举入关,东北境内兵力相对空唐,于是该部武装趁机发难,夺取鸡宁,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毗邻苏联滨海地区的三江平原,拿下包括佳木斯、富锦、勃利、林口、绥芬河在内的数十个城镇。进入八月,该部武装越战越勇,在获得日军用于修筑边境国防工事之劳工及大量矿工后,队伍立即扩充,然后渡过牡丹江、松huā江,展开外线作战,向西先后攻占萝北、鹤岗、瑷珲、北安、海伦、绥化等城市,向南占领舒兰、桦甸等城市,威逼伪满首都长春,引发关东军司令部和日军大本营极大震动,不得不主动通过平、津伪政府官员和德国政府,向我们传递和平信息,争取到宝贵的停火的机会,回师稳定后方。”

    包括蒋介石、宋美龄在内的所有人,全部目瞪口呆,均想不到在严密封锁消息的东北地区,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日军有意封堵住一切消息外泄的渠道,监听满州广播和日*本国内的广播竟毫无所得,听起来似乎是一片太平,谁能想象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而日军撤军的真相,竟然如此简单。

    蒋介石喃喃地道:“我就知道会是这样,我就知道是这样!”

    这个时候,蒋介石心头如释重负,以汪精卫那个绣huā枕头奶油小生,哪里能够轻易得到日*本人的撤军消息?若不是日*本特务机关采取主动,想方设法告知,他根本就不可能在我的情报机构还没有获得消息前,便先于我了解真相!亏我还紧张了那么久,原来竟是日*本人刻意为之!

    赵瑞并不知道蒋介石复杂的心理活动,继续汇报:“根据我潜入之情报员最新获悉,趁着回撤之日军集结兵力,以泰山压顶之势攻向三江平原之际,昨夜绥化义军潜入哈尔滨松huā江北岸,炸毁铁路和公路桥粱,隔绝哈尔滨主城区与其江北城区的交通,随后出动大军,全歼驻防江北之日军,再次取得对日军作战的胜利。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东北北部大地上,会上演一系列眼huā缭乱的攻防大战,其紧张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发生在华北的大战。”

    “请问赵将军,一支小小的游击队,有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这么大的成就吗?纵观你陈述的整个事件,我发现自己有听童话的感觉!”

    何应钦质疑地站起来:“以日军的战斗力,在拥有坚固城防的情况下,需要多少兵力才能攻破一座座坚城”然后以如此快的速度向前进军?姑且不说以一支游击武装,拿下三江平原并且巩固统治需要多少时间,即以渡江作战论,从佳木斯、富锦北上,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攻克有准备的萝北、瑷珲等日军经营多年的边防要塞?还有绥化城,据我所知,自占领东北后”日军便有意加固了这座处于小兴安岭门户的城市,先不提绥化之城墙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加固过,仅仅用钢铁浇筑混凝十筑就的城防堡垒的壁缘厚度就达三四米,兼之城内有炮兵部队的强大炮火援助,试问一下,用何等武器、投入多少兵力才能攻陷这样的钢铁要塞?”

    会议室里嗡嗡一片,议论声不绝于耳”许多原本兴*奋雀跃的将领,这个时候都产生了动摇。

    赵瑞淡淡一笑:“敬之将军博闻强记,居然连日*本关东军如此隐秘之事也了若指掌,赵瑞佩服!”,目睹何应钦一张脸涨成井肝色,赵瑞正色道:“若是毫无根基的普通游击队”自然没有办法,比如抗联在东北活动多年,虽然对关东军多有滋扰,但实际上取得的战果并不大,尤其是关东军开始在吉林省和辽宁省推行,集团部落,计划小后,更是举步维艰。但是”这部地方武装又岂是寻常之武装?

    “根据我第四厅深入三江平原地区调查,可以确定该部武装实际上直接受苏联远东红军控制,其所用的步枪、机枪、大炮、高射炮、汽车、坦克、装甲列车”全部系苏联之制式武器,我想问问在座各位,有没有见识过数十辆坦克集结成冲锋队形,向平原上之对手发起恐怖的穿插战术,集后再用大炮、机枪、迫击炮,将分割开来的对手进行覆盖,最后用步兵解决战斗的浩大场面?这支游击队在拿下绥化后,在应对关东军派出的两个独立旅团和一个满编伪军师三万余人的援军时,便是采用这样的战术,一举击溃对手的!”

    待众人消化完自己的信息,赵瑞又道:“我们的情报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乔装成日*本人,询问过游击队攻击绥化城的情况,游击队先是采取一个多小时的炮火覆盖,劲毫米以内口径的大小火炮,对绥化炮击了一个小时,绥化的炮兵便在那一波炮击后消失。然后,游击队采取用列车炮瞄准炮击,一一点射爆破城防堡垒,终于使得坚固的绥化城防崩溃,城墙坍塌,然后被拥有大量坦克和装甲车的游击队破城而入,仅仅大半夜便全歼绥化日军。试想一下,如此恐怖的攻坚能力,谁说它只是一支游击队?

    “在我看来,这应该是远东红军把其内部的华裔部队派出来,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作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以正规的苏联红军和日军作战,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而不应该简单地把其视为游击队和日*本关东军之间的较量*……”

    说罢,赵瑞扔下指挥棒,回到座位上。

    会议室里再次响起激烈的议论声,听到赵瑞如此详尽的报告,没有人再质疑赵瑞讲述的情况的真*实性,何应钦吃了个哑巴亏,闷着头不说话。由于安家军的强势崛起,他这个参谋总长越来越没有威信了,但是在拥有绝对实力的地方军阀面前,在安毅、白崇禧两个次长的威胁下,他这个表面上看起来位高权重的军中二号人物,更多的是靠着资历在竭力维持,因此对于赵瑞的冷嘲热讽,毫无办法。

    包括蒋介石、宋美龄在内的其他与会人员,震惊之余,又有如释重负之感。东北的局势竟然出现如此剧烈的变化,只要是正常的人,正常的政府,都会选择先平定腋肘之患,再把枪口对外,如此这般,那期待已久的和平,某非会真正来临?

    徐祖贻适时站了起来,向蒋介石和宋美龄点了点头,又向军中各位大佬微笑致意,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委座,夫人,各位将军,我们参谋本部第二厅主要负责军中和国外军事方面的情报搜集和调查工作。自从发现华北日军之异动后”我驻各国武官便有意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情报整理和收集。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可以明确一件事:苏联远东地区的红军将领,确实与莫斯科方面关系闹得很僵”目前甚至发展到要兵戎相向的地步!远东红军将领不甘于屈服莫斯科正在进行的大清洗,不仅驱逐了内务部和契卡的工作人员,并且还释放了关押在古格拉集中营的数百万犯人,中断了由莫斯科通向远东的铁路。目前双方集结数百万的兵力,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对峙,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大娓模的战半。

    “根据我们第四厅调查,赵瑞厅长反馈的情况是真*实可信的,东北这部异军突起的武装,根本就是受到远东红军的指使,其目的很简单,就是避免在与莫斯科开战后,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用这部武装牵制关东军的兵力,免除后顾之忧,同时释放给关东军及日*本军部一个信号:你连我支持的游击队都打不过,更不要轻易来招惹我!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很短的时间里,一股事前谁也没有留意的军事力量,便急速膨胀壮大至斯。

    “结合大本营第四厅和我们参谋本部第二厅的情报,大家不妨设想一下,若不是得到远东红军方面大规模军事和人员援助,如何才能在兵力和武器都不占优的情况下,取得这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成就?不过随着东北的战事越打越大,估计事态已经脱离了远东红军高层的掌控,谁也不知道这部义军,最后会达到何等成就”但就目前的局势,日军被牵制在东北,对我国是相当有利的。另外”根据我们的情报人员从苏联反馈的消息,远东红军的军事领导人布柳赫尔元帅”其实便是此前我黄埔军校的总顾问加仑将军,其主要军事领导,也大多有在我黄埔军校任教的经历,从某个方面说,远东红军是亲华的,这也可以解释他们为什么扶持这样一支华人武装力量。”,“啊!?加仑将军?”,蒋介石又惊又喜,霍然站起:“真的是加仑将军吗?北伐往事依然历历在目,中正一直很仰慕加仑将军卓越的军事指挥才华,没想到他竟然是苏联元帅。燕谋,我们能否有办法与远东联系上?转眼间十年了,中正非常怀念加仑将军和当年黄埔一干教官。”

    蒋介石是一个很富有人情味的人,非常的念旧,对于击败的对手,他很少有赶尽杀绝的,比如最初的敌人一直系军阀首脑吴佩孚,他先后通过杨森、张学良和宋哲元之手,月月支付巨额的养老金:唐生智这位多次反叛他的人,现在担任全军军法总监;宁汉对峙时一度逼迫他下野的张发奎,如今委以第八集团军司令重任;冯玉祥,这位中原大战的对手,比刻哦担任着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第二战区司令官职务:闽变的主要军事领导人陈铭枢,再次进入军事委员会:而两广事变的主角陈济棠,现在不仅恢复了其中*央委员的席位,还担任国民政府农林部部长,姑且不论这是不是虚职,只说这份宽仁为怀的胸襟,就非一般人能企及。

    故此,蒋介石对当年一干黄埔同事的怀念,绝非虚妄之言。

    何应钦看到众将眼中一片热烈,显然同远东合作充满幻想,忍不住又站了起来:“委座,诸位将军,请冷静!现在正值苏联援助的战机、坦克以及枪械弹药等军火物资运抵的关键时刻,我们切不可轻举妄动。并且,苏联的援华飞行员已经在前往南京的路上,若是知道我国民政府与其敌对势力接触,莫斯科方面会怎么想?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冷静,是保持克制,等待国际形势的变化。”

    蒋介石头脑一清,立即醒悟过来。

    虽然苏联的援助,是以中*国的鸦、锡、铮、桐油、猪鬃以及茶叶等物资作为抵押的,需要偿还,但对目前的中*国来说,能多一点战略物资的储备,总是好的。而且蒋介石心里还有一个不为外人道的秘密,虽然江南集团在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交易中,给够了税金,但是鸽、梯这样的战略物资”却控制在一个私人财团手里”具体说就是控制在安毅手里,这是身为国家首脑的蒋介石所无法忍受的。现在能够利用合约,公然从江南集团手里挖走原本应该属于江南集团那一块利益,既扩充了中*央的实力,又能够有效压制江南集团肆无忌惮的扩张,这在蒋介石看来,是一种再好不过的交易了。

    因此缓缓坐下后,蒋介石对着何应钦感激一笑,举起双手虚压一下,抱歉地说:“是中正疏忽了”现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们确实不可轻举妄动,需要静观其变才是雨农,你那里有什么收获?”

    戴笠坐在会议室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直沉默着,把自己当做一块岩石,不让人注意到。听到蒋介石的问话后”他站了起来,恭敬地说:“委座,各位将军,调查处得到东京方面急报,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在长春官邸内剖腹,主动承担东北战眉不利的责任,裕仁天皇已下诏,命令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监管关东军事务。”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下子击穿了人们的耳膜。

    植田谦吉是谁,这家伙不仅以第九师团长的身份参加了九一八事变,而且还在一二八事变后,以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淞沪会战,虽然在这次大战中对上强硬的安家军”闹了个灰头土脸,但由于在去年二二六兵变后立场站得对”又奇迹般地当上了关东军司令官。

    这位六十二岁的日军大将,可以说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现在竟然以这样一种方式惨淡收场,事前谁也无法想象。

    陈诚对于何应钦的活跃,充满着警惕,看到对方多次跳出来发言,也不甘落后,大声道:“植田谦吉的死,证明了东北爆发的战事,远远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现在我们应该好好考虑一下,是趁着日军阵脚大乱,我军趁势北上,收复故土?还是借机与日*本政府和军队和谈,谋求暂时的和平?”

    何应钦翻了翻白眼:“现在上海浦东那三个师团日军,难道只是摆设吗?若是我军贸然北上,日军突然从淞沪方面取得突破,杀向南京怎么办?到时候首都危急,谁来承担这个巨大的责任?”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事关重大,谁都不敢主动搭话。

    蒋介石心中也委决不下,望向凝眉思考的白崇禧:“健生,你的看法呢?”

    白崇禧缓缓道:“就我本心而言,自然是希望全军北上,直捣黄龙,收复故土,以尽抗日之全功!但正如敬之将军所言,若是日军趁势从淞沪发起进攻,而我军又兵力空虚,到时候该怎么办?”

    蒋介石的目光从会议室里诸将脸上缓缓掠过,唐生智脑中突然灵感闪现,含笑说道:“现在淞沪有安家军在那里顶着,而且整个长三角最宽处也不过,田公里,根本放不下那么多部队。与其让绝大多数部队滞留淞沪干瞪眼,还不如抽出一半兵力北上,在保证粮草和弹药供应的情况平,徐徐进逼平津。

    “若是我大军抵达华北,日军依然陷在东北那块泥潭中无法抽身,则我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全线突击,把日军一举从平津赶出去,直到把他们赶出关外为止。若是此时日军依然无法抽调重兵增援南线,那我们依托铁路、公路网络,在充分保证后勤的情况下,继续向前推进。只要我们不贪功,不冒进,稳才稳打,就不会出问题。退一万步说,即便战局不利,我们也可以从容把兵力收缩回来。委座,夫人,你们以为如何?”

    蒋介石眼睛一亮,由衷赞道:“此计甚妙!”

    眼下桂军、粤军、蛉军、川军,正在游源不断向南京开拔,原本为的是随时接应淞沪战场,确保首都南京的绝对安全。

    但现在突然日军不行了,后院起火,这么多兵力摆在那儿,徒增军饷粮食物资等消耗,但若是把这部分兵力合理地运用起来,主动向北进击,既可以向全国民众表明自己坚决抗日、决不妥协的决心,也可借机消耗地方军阀实力,巩固中*央军的优势地位,还可以逼迫日*本政府打破幻想,老老实实坐到谈判桌前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主动。

    尤为难得是,说不一定还可以趁着日军混乱之际,收复故土,坐享当代岳武穆之美名。

    如此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想到这里,蒋介石脸上绽放笑颜:“孟潇将军此乃老成谋国之言,我心甚慰。辞修、敬之,你们军政部和参谋部,马上协商一下,拿出个具体的调军方案来,争取早日实施。”

    陈诚和何敬之相互看了一眼,一起站起,敬了个军礼:“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