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比如说开海禁,通商贾,皇上几年前就已经是答应的,可是时过不到一年,在百官的阻挠下,现在只好准备收回成命了。”此时反正死对证,庞煌也最好信口开河,继续说道:“晚辈有个想法,已经得到皇上的首肯,若是有信国公支持,那大事可成矣!!”
“但请驸马明言,老夫身为大明之臣子,当为大明效力。纵万死又如何!!!”
“是这样的,岱山岛上刘俊勇所说的局面,信国公还记得否?”汤和点点头,庞煌继续说道:“信国公觉得,倭寇是剿,还是安抚的结果最好呢。”
“本驸马倾向的是,招抚,但是这个词一说出来,恐怕会得到满朝文武的反对,皇上在那样的压力之下,也必定不会同意招抚,但是想要剿灭倭寇,就要大明大力发展水师,恐怕大明现在就是想要建立水师,也是有心力之举,因为经过这几年的风波,国库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余钱,就算是有些存银,对于建立水师那种庞大的开支,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所以皇上才一直不同意招抚,也不下令剿灭,只是被动的禁海,守卫而已。”
“皇上圣明,驸马分析的十分有道理,老夫愿意再次出海,扬我大明国威。”汤和一介粗人,没有想到拍起马屁也是一套一套的。庞煌想,但是眉头却是皱了起来,佯作忧郁的说:“但是朝廷现在人可派,统领过水军的廖永忠等人。已经犯法伏诛,现在满朝上下。唯有信国公和颖国公傅友德而已,但是颖国公现在辽东,江南,就只剩下信国公您了。”
“傅友德对于水战的领会,不在我之下!”汤和已经完全进入角sè,接着说道:“不过离开水战这么多年了,他就是拍马也赶不上老夫的。”
“所以,我心烦就在这件事情上!”庞煌眉头皱的很深。但心里却是乐开了花,就等着汤和自告奋勇了。
果然,汤和扬声说道:“若是皇上不嫌弃末将老迈,微臣愿前往鞠躬尽瘁。但是不知道皇上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皇上心里是同意剿灭倭寇的。”
“其实皇上是有这个意思,就怕满朝文武大臣不肯罢了!”庞煌笑道,既然目的已经达成。就干脆开诚布公,和这些一生戎马生涯的武将交往,还是爽点比较好。
“末将万死不辞,杀敌报国、扬我国威本来就是我们武人的职责,臣下时刻记在心中。”前路一片光明,汤和心情也是大好。
“还有一个难题。此次行动,若是传扬出去,阻力会非常大,而且皇上也不会给任何谕旨,若是成功。肯定是大功一件,但是若是失败。”庞煌话锋一转。这才开始进入正题。
“驸马的意思是?”汤和小心的问道。
庞煌摇摇头,却说到一半就停了下来,不在言语,他相信汤和能明白自己的意思,自己有很多话不能给汤和明说,因为就算是不懂得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汤和对于皇帝的恭顺程度。
这个信国公汤和,可是大明洪武年间能得以善终的少数几个人之一啊。听说他对于皇帝朱元璋忠心到话不说的地步,虽然经过这几年的观察,发现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其实汤和的忠心是被朱元璋逼出来的,至少这个信国公的封号,来的就十分不容易。
因为汤和经常因为酒醉犯错。在驻守常州时,他曾有事请示朱元璋,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便在喝醉后埋怨说:“我镇守此城,就像坐在屋脊之上,左右为难。”朱元璋听说之后怀恨在心。平定中原后,论功行赏时,朱元璋以汤和征闽时释放陈友定的余孽,使八郡重受sāo扰;还军途中,又被秀兰山贼寇袭击,失去二名指挥使为由,不封汤和公爵。汤和伐蜀回来后,朱元璋又当面数落其逗留之罪,汤和顿首谢罪,此事才作罢。在封他为信国公时,朱元璋仍列举他在常州时的过失,并命人刻在世袭凭证之上。
纵然知道着一些,但是庞煌也不敢那么冒险。毕竟皇帝与汤和两人是不是演的双簧,是不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谁也不敢保证的一件事情,所以庞煌此行的目的,只是劝说汤和参与到对岱山岛的收复之战中。
因为据姚广孝分析,汤和似乎有了退隐之意,根本不会在此时用兵,万一有了倭寇叛乱,只要有了一点点的预兆,汤和就会选择犯病或者是年事已高为由,退回京师,因为此时的汤和,是一点点险也不会冒的。
姚广孝肯定的说,是因为汤和对于危险的敏感程度很高,朝廷之上这种情况之下,只要是不笨,就能看出其中的危机感来,在危机开始之前退却,是最为明智的一件事情。
因为,早在洪武十九年的时候,庞煌就没有了实际管理锦衣卫情报的权力,朱元璋将其赶到浙江视察学政,虽然中途回京师参加了徐达的葬礼,但随即又被立即赶到了浙江,为什么这样,要不是庞煌早有准备,在锦衣卫内布置了一系列的内线,就连他也被蒙在了鼓里面。
根据零零碎碎的情报,加上一个yīn谋家姚广孝的分析,在加上一个穿越而来的庞煌有经过历史的经验可以看出。
朱元璋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于胡惟庸案的追查,为什么之前没有这种事情,为什么要秋后算账,因为朱元璋废弃了中书省,有很多事需要变化,所以朱元璋腾不出手来做这些事情,现在朱元璋认为天下大定,而功臣良将又有诸多不法,让皇帝看不过去。
所以心里起了借题发挥的念头,为什么不拿郭桓案借题发挥呢。因为郭桓案最终只是贪污案,根本损伤不了那些王侯功臣的一点皮毛。而胡惟庸案的(w)ìng就很大了,因为朱元璋给胡惟庸找了一个法辩解的借口,那就是通敌。
当然胡惟庸已经死了很久了,也没有任何办法辩解,这就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朱元璋不拿来用,那才是一个怪事呢。
如果不深究,胡惟庸案给人的感觉是朱元璋用来屠戮功臣的好道具—因为在胡案之后十多年。只要他觉得该杀人了,就会祭出这道夺命幡。但胡惟庸案初始的“历史作用”是朱元璋用来废除宰相制度的,只是后来发现用起来比较顺手,才屡屡甩出来打击杀戮功臣。朱元璋还真不是一个喜欢拐弯抹角的人,他不喜欢繁琐复杂很虚的东西。
一个胡惟庸案就可以想杀谁就杀谁了,然后用郭桓案和空印案又把全国近半的官员给报销了。但死的还是该死的。就凭专权一条—在朱元璋面前就该死了,何况他本身就不是一只好鸟。
据锦衣卫一个内线传来的消息。蒋瓛又查到了的证据:
胡惟庸暗中指使林贤勾结rì本,借故处罚林贤谪居rì本,以方便其开展工作,并答应将来再赦罪回国复职,林贤到rì本后向倭王借兵,倭王派僧人如瑶率四百人开往中国。然而船刚抵中国海岸,胡惟庸己被杀,林贤只好作罢,朱元璋并不清楚这四百人的来意,把他们发往云南守边。直到洪武十九年经人揭发才知道真相,朱元璋大怒。将林贤族诛,但只将此事总算是一件小事,没有引起朝野之间的注意。
但是有一个的消息震惊了大家,也正是引起满朝文武不安的原因之一了,那就是冯胜回归南京,而蓝玉和傅友德继续留在北方追剿其他蒙古部族,在一次战役中,蓝玉所属逮捕了一人,名曰封绩,他被抓了之后,曝露了一个惊天的消息,那就是胡惟庸和北元一直有着亲密的来往。
甚至是胡惟庸当年在做丞相的时候,和现在的北元国主买的里八剌关系密切,买的里八剌回归北元之后,每年都和胡惟庸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胡惟庸曾经想过向北元借兵,企图谋反,颠覆大明的想法。
庞煌心知肚明,事实上,封绩通元和林贤通倭一样,只是胡惟庸谋反的外围活动,只是为谋反创造外部条件,不是胡惟庸谋反的关键部分,况且林贤、封绩的事迹不可靠,并不能证明胡惟庸没有指使他们,论他们在蒙古或是rì本干了什么,是否成功都不重要,哪怕他们什么都没有做,只要胡惟庸嘱咐过他们,罪名就可以成立了。
据那个内线传过来的消息,也算是十分紧急了,据可靠情报表明,皇上已经知道伙同胡惟庸谋反的有李存义、李善长、陆仲享、费聚、陈宁、涂节等人,涉及牵连之广泛,简直是骇人听闻,所以庞煌才知道这些事情。
而这些事情,连庞煌也是知道的断断续续,汤和只是闻见风声,却不知道究竟,现在大明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大都知道皇上准备重启胡惟庸案,但是至于会牵连到谁,那个也不知道,不敢保证不会牵连到自己。
这也是庞煌的底牌,很容易的就镇住了汤和这个老将,庞煌相信,汤和绝对不敢和朱元璋当面对质,因为他不主动提出离开浙江,朱元璋手下能用的水军统帅并不多,不相信方明谦,所以也不见得会主动短时间内让汤和回归南京养老。
只要汤和不求证这件事,留在了浙江,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倭寇,他就要去战斗,这正是庞煌想要得到的,因为他此行的目的,不是汤和,而是方明谦这个郁郁不得志的小侯爷。
离开深思的汤和之后,庞煌回到了自己所住的庄园,见到了刘伯温正在陪着的方明谦,方明谦当然不知道眼前的这位老者是曾经鼎鼎大名的刘半仙,只认为是庞煌请过来帮忙的世外高人,所以言语之间十分谨慎。
几番言语下来,就让方明谦冷汗直流,有些心神不定起来。
“本驸马即为皇亲,岂会做出对不起大明的事情。做出如此判断,那就是让将军出海一战。给众人造成一个阵亡的假象,然后方将军就可以脱身前往岱山岛之处,继续统领那你父亲的旧部,这样既可让免受朝臣唠叨,又可以靖我海疆,还可以让方将军脱身于此次劾之外,乃一举三得之事,届时方将军功成身退。皇上再宣布爱卿死而复生,又立下大功,看谁还敢多嘴多言计较前事。”
“而如今,方将军却不用出海而战,倭寇偷袭明州府,此乃天赐良机,将军只用给其迎头痛击后。顺势行使此计,这样一来也可免除大军奔波之苦,也可以……,呵呵……。”
庞煌说的兴奋,却没有发现方明谦的脸sè慢慢的开始凝重起来,待到笑着时发现。连忙止住笑意,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皇上可曾知道并同意此计?”方明谦话说的很慢,一字一句的,好像要证明什么似的注视着庞煌的眼睛,浑然忘了礼节。
“本驸马不是说过了吗?皇上已经首肯此事。”庞煌表面上有些不悦。但是心里却是紧张起来,暗想。你可不要不知好歹,我这可是保你一命啊。
“那皇上可有诏书?”方明谦继续问道。
“诏书?”庞煌气愤道:“要是能颁发明诏,还要你佯作阵亡吗?爱卿要知道,若是此事公开,那暇和尚必有防备,朝臣也会高调劾。到时候,皇祖父就算是想保你,也难以开口了。”
“那……。”汤和犹豫万分,这边庞煌却是心急如焚,陡然厉声喝道:“难道方将军信不过本驸马吗?”
庞煌的话如同当头棒喝,方明谦一下子清醒过来。连忙告罪:“微臣不敢!末将怎敢质疑驸马都尉。只是兹事体大,微臣一时糊涂而已,请驸马恕罪。”
松了口气,庞煌温言道:“孤王身为驸马都尉,怎么会假传圣谕呢?就是因为兹事体大,所以才要小心行事,不能落朝野以话柄。今rì言罢,以后对谁也休要提及。”
“驸马说的是,是末将考虑不周了。”方明谦这会出奇的顺从,难道真的是刚才的厉喝起了作用?
“末将此去飘于海上,不知何rì是归期,还望庞煌能善待臣下家人,纵是飘于万里之外,末将也会感谢皇上和驸马恩典。”说着说着,年逾五十的方明谦,竟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太庞煌的面前。
庞煌虽然已经习惯了别人跪拜,但还是急忙前去扶他起来,因为面前的这个已经即将半百的老人,纵然是在另一个时空,也可以做他的父亲了,谁知此时的方明谦竟然出奇的执拗,他扶了两下,竟然是纹丝不动,待到看时,却发现其双眼饱含热泪。
叹了口气,说道:“傅方将军可是有什么事情,起来说吧,本官可是文官,可是拉不动你,不要欺负本官文弱啊!”
方明谦听到此话,明知道是为了让自己起来,但还是承受不住,连忙起来,又重重的行了一礼,庞煌说道:
“你此次出海,可挑选百余亲兵跟随左右,不过为了保密,未见本驸马之手谕,任何人不得上岸。为了事后你免遭构陷,回头会赐你印鉴作为凭证,但是未得本驸马首肯上岸而泄露,我是不认账的。”
方明谦忙道:“微臣省的,请驸马放心!”
从房内出来,方明谦长叹了口气,犹豫了一下,向侧面安排好的房间行去。一路上走的很慢很慢,不到二百米的距离,竟然走了一盏茶的功夫。
说句心里话,这种决定的确是骇人听闻了,方明谦几乎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开什么玩笑,以一国之力竟然要行这下三滥的手段,让一个侯爷前去做细作,这根本不像是洪武皇帝所做的事情。
庞煌和刘伯温说了半天的话,最多让方明谦相信个三成左右,但是方明谦还是选择走这一条路,为什么呢?
因为浙江是他的故乡,是生他养他的地方,如果没有父亲当年的失败,他是绝对不想离开浙江的,而且方明谦知道,五十九处卫所城建设好之后,就是他永远离开浙江的rì子,他也做好了死在异乡的准备。
但是突然有个机会,让他能够留在浙江,并能见到那些不愿意归顺大明的旧部,从而带领着他们回归正途,这种诱惑是方明谦法抵挡的,其实虽然方明谦一直十分低调,但是来到浙江的消息传出之后,已经有不少旧部改换了身份前来悄悄见他,乞求着他回来继续指挥他们。
否则早晚有一天,他们这些群龙首的旧部,会被真正的倭寇吃的一干二净,方明谦听了之后,旧rì的情分一起涌上了心头,纵然是想走,也放不下那些已经老迈的旧部,那些可是当年跟着父亲方国珍,跟着自己和叔叔们一起征战天下的勇士啊。
怎么能让这些勇士流血又要流泪呢,而且这种流血又流泪,是建立在他们方家的荣华富贵上面,是让方明谦有些不安,所以就算是庞煌说的是假的,如果有那万一的机会,方明谦还是会尝试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qidian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