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臣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720 镇江事(三)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近发生很多事,至少这件事情是最让人关注,内阁大人该怎么处理呢?是大家都想知道的,但是,内阁大人充分的表现出了他为官多年、位极人臣的修养,丝毫不动声色,就连大家都在暗暗传着,他的儿女亲家,也就是南阳知府鄂大人也正在忙着上请罪折子,但是杨荣就是连动也不动,大家都在他脸上看出不屑一顾的神情,尽管是一闪而逝。

    就这样过了几天,陕西行都指挥使岳佳恒,就算是以龟速的行走,也到了京师,至今而至,皇上索要召见的人都已经到了京师,除了已经遇刺的肃州卫指挥使罗永辉,都已经到了,早已经有人呈报了皇上,等待皇上安排时间接见。

    特别是缺少肃州卫指挥使罗永辉之后,杨世珍和岳佳恒虽然都住在同一个驿站,但各人的心里都惴惴不安地猜测着皇上突然召见他们的原因。

    几乎都思虑到十有**是皇上垂询重大问题,他们排除了因许多日常军事、政务被召见的可能性,皇上目下最关心的是锦衣卫外事局郑功兵在西北的遭遇马贼身亡的事。杨世珍认为,这期间并无多大破绽,他也接到底下几个府县的官员暗地里通报,说是有个鄂公子拿着拜帖要求帮助他抓住一个欠了他钱的逃兵,他也没有当回事,鄂公子是谁,他知道,至于是不是欠他钱的逃兵,连他自己也并不知其究竟,将信将疑,总以为是一些假公济私的勾当。而通缉捕杀之人突然变成了锦衣卫外事局的人,那就很出人意料之外了。

    况且。之前并没有人找过自己,只是在府县官员问他的时候。他没有加以否认而已,这些事情几天来几个御史大人并未认真向他质疑和查询。皇上恐怕不致为此召见吧?

    但,鄂宝庆突然在押往京师的途中自杀,听说同时还有鄂宝庆的老师赵泉,这一下子就有些麻烦了,人死了,现在他就像是烂泥上身一样,想摆脱一点干系都不行,现在又害怕老恩师的记恨。又害怕有人借着鄂宝庆的死给自己上点什么烂药,那自己可就是百口莫辩了。

    想到这层,不寒而栗。在此案中他虽然没有做的太明显,但是却是默许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平时不引人注意,但是肯定瞒不过无所不在的锦衣卫和内厂,就这样查下去,这不仅犯了“不察”、“失察”的过错,而且犯下苟徇情包庇纵容之罪。

    相比之下。陕西都指挥使岳佳恒心里就要踏实些。他几乎没有涉足什么事情,最大的过错,就是在来京师的路上,因为监察不严。致使嫌疑人自尽而死,这一点不算是什么过错,最多找几个替罪羊而已。那几个负责看管的护卫,看来是保不住了。

    唯一的后患。自己的这次不是过错的过错,会不会得罪当今的阁老大人。虽然阁老大人因为自己女婿的事情最近难以说清,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保不住阁老大人那一天腾出手来,对付自己一个都指挥使,还不像是捏死一只蚂蚁吗?

    蛇有蛇路,鳖有鳖路,螃蟹有斜路。不到一天,这两个大人通过各自的途径打听到皇上召他们晋京的意旨:锦衣卫外事局郑功兵横死之事,牵涉重大,其中肯定有重臣参与,皇上震怒,要亲自动问。杨世珍、岳佳恒闻讯大惊,所谓重臣,他们虽然权在一方,但是放在京师这个地方,怎么能算得上重臣,难道是朝廷的那位大人,想拿自己这两个地方官当替罪羊不成。

    当天晚上,杨世珍又秘密进了杨荣的府邸。

    而陕西都指挥使岳佳恒虽然心中稍踏实些,总以为皇上宣谕进京绝不致专为了问一个事情,那样派个钦差不就行了。有可能是秦王的某些事或者是最近杨荣女婿在陕西的风言风语刮到了皇上耳朵里,才着他们到南京。

    他想打探出个中究竟,便悄悄潜入青海侯盛庸的府中。谁料这位大明军事学院的老院长矢口不提一个字,环顾左右而言他,兴致勃勃地向老部属描述自己在军师学院的情景,又带他游逛后园竹林,听唱小曲……岳佳恒一再询教盛庸,皇上宣召的圣意究竟何在?

    盛庸也只扑朔迷离地说,皇上召见封疆大吏乃常有之例。朝中复杂,各怀深意,凡事不必锋芒毕露,且自揣度情形,模棱两可,方可自保无虞。青海侯这番话,分明是暗示他对传言要警惕言行,静观动静。岳佳恒粗中有细,心领神会。

    朱标在御书房召见陕西布政司布政使杨世珍、陕西都指挥使岳佳恒,又敕都察院佥都御史邓宇、御史邱志高、户部侍郎张亚等三人一同觐见。

    见皇上的精神很好,气色也不错,杨世珍便将陕西情形绘声绘色地奏呈一番。皇帝全神贯注地听着,偶尔打断说,这事儿已经奏报过了,说说别的。

    杨世珍与邓宇等人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他们知道皇帝想自己主动说出来什么,但是他们不敢,也不知道该如何说起,特别是杨世珍想起昨天阁老那不阴不阳的表情,心里都不寒而栗,他和岳佳恒一样,谁也没有从自己的靠山嘴里得到有用的信息。

    相信那些老狐狸也不知道,发生那么大的事情,但但把这三个人叫到京师做什么,不过也不能不佩服皇帝的眼光,喊了最远的那个罗永辉,还没有接到圣旨,就已经被刺杀在自己府上,证明了那个罗永辉的确是关键人物,由此也可以断定,杨世珍和岳佳恒两人应该也是关键,但是,哪里关键了呢?

    这正是这些朝廷大员们想不通的地方,罗永辉还好说点,至少因为郑功兵曾经向 其求助后就遭到伏击。不管怎么样,他的嫌疑都是最大的。可惜的是,他死了。死的莫名其妙,甚至牵连了一个王子,偏偏这个王子却牵涉了勇王和其世子朱高炽。

    大家也只能装糊涂了,皇上知道多少,是谁也没有底气的事情,只能说皇帝问到哪里,他们回答到那里,不敢有丝毫的逾越。

    “朕看了户部的近三年履报,陕西负责中转的和西北来往的物资。最近出口比进口落差要大了很多,杨爱卿,不知道这一点,你有没有注意过呢?”

    杨世珍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要不是一直低俯着身子,恐怕早就被别人看到了,而那边岳佳恒的脸色也不好看,他们都以为皇上会问及关于郑功兵遭遇追捕及追杀的事情,两个人以为和自己的关系都不太大。所以早就想好了对策,各种搪塞的理由都已经在腹中计算了多次,但是却没有想到皇上会从这个方面开刀。

    不错,随着勇王朱棣的战果扩大。而繁荣了曾经在大汉以后就逐渐荒废了的丝绸之路,沿着这条路,勇王的战利品以及各国特产接踵而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大明的物资,但是勇王的军需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因为连年征战的因素。勇王在西进的过程中,很少注重生产。就连部分地区,虽然已经由朝廷委任官员,但是经过战火的摧残,所起到的成效也很差,要恢复战前的繁荣,恐怕远远不是十年二十年所能做到的。

    所以支持勇王这只庞大的战争机器运转,成了大明现在负担最大的事情之一,不过其中对于大明算是一个负担,但是也蕴含了无限丰富的商机在里面。

    朱棣在战争中掠夺了无数的财富,再加上被征服的各国对于大明的贡品等等,还有随着丝绸之路的逐渐开通,特别是战后的部分区域,为了快速恢复元气,也大力的鼓励商业贸易,如此一来,这里面包含的财富就是无法计算的清楚了。

    也正是这些,在陕西、陕西行都司、哈密地区等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团地,有内地各种商人在陕西西安等地设的海关备案,然后将货物换成有西方过来的各种特产,运回大明腹地,而大明的茶叶、粮食、丝绸、瓷器等等,也纷纷的经由海关,发往西方的各个地区。

    其中粮食由海关严格控制,只是供应给勇王所属,其余的才是给各国商人或者是置换各种奢饰品。

    但是最近几年,运往西方各地的物资逐渐增多,但是回馈内地的物资明显的减少,至少从海关的账目上,看出来是这样的。

    这些东西,纵然是不太懂经济的杨世珍、岳佳恒也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但是偏偏又不能说出来个所以然,就是这样,才有些稍许惊慌。

    杨世珍被皇上的突如其来懵了神。岳佳恒却坦然朗声回奏道:

    “启禀皇上,此乃陕西等地的政务,臣下却是不知,臣下对于陕西行都司的军务还算了解,但是对于生意上的门道,真的是不懂!”

    “不懂?!”

    “正是。”岳佳恒说:“自从陛下严令军政分开,臣已经很久没有过问军务之外的事情了。”

    岳佳恒受到鼓舞,显出不同于军人的本色,俨然一副忧国忧民一心为军务的国之干城,慷慨陈词,滔滔不绝,历陈陕西行都司军务的弊端,地方官吏之不配合,甚至毫无顾忌地抨击陕西行都司上下对于军务上的荒废轻视等等。

    杨世珍见他忘乎所以,几次以眼色制止,岳佳恒均不屑一顾,旁若无人。好像凭着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一发而不可收。

    瞥见皇上眯起双目,连忙轻咳两声,左都御史邓宇、户部侍郎张亚也互相交换了几次眼色,都为这位看似莽撞的边塞将军捏了一把汗。

    “朕知道了!”朱标忽然说道,挥了挥手。

    “皇上……”岳佳恒近前施礼,还想申述奏呈,杨世珍正想上前抢过话题,但是听到皇上大声喊了一句:“岳佳恒!”

    “臣在!”

    “你果然是伶牙利齿,好一副口才!”朱标似笑非笑,望了他一眼。他连忙躬身回道:

    “微臣……”

    “朕看让你做行都司指挥使的位置有点太委屈了,陕西总督的位置才适合你嘛!”

    “臣不敢!”这句话直接击破了刚才岳佳恒的激情。连忙躬身请罪道。

    “你的长子岳清林今年多大了?”

    “犬子今年三十二岁,陛下!”

    “朕听说你的长子很有出息啊。”朱标突然敛起微笑。问道:“朕谕示但凡军方要员家属都不能擅自插手商贾事宜,但是听说他的生意做得不错,已经快成了凉州的首富了,忤圣旨,胆子不小。”

    刚才还辞锋犀利、能言善辩的岳佳恒忽然愣住了,惊出一身冷汗。难道皇上让自己进京,所为的也就是问罪,自己儿子的事情,他也略有所闻。但是至于是不是凉州首富,天才知道呢,皇上怎么会注意自己这个没有功名的儿子呢?

    “他和那个鄂宝庆的一些事情,朕还是知道的!”朱标话语显得并不严厉,“所谓人为财死,既然他无意功名利禄,做起来生意也好,但是卿家还坐这个位置上,是不是有些尴尬呢?”

    岳佳恒如雷击顶。扑嗵跪下,连声说道:

    “臣罪该万死。”

    几位大臣都惊愕得面面相觑,杨世珍也心中发毛,看见皇上突如其来的责难。竟然是莫名其妙的,他自己也害怕有什么别的事情株连于他。

    岳佳恒跪在地上两腿微微发抖,没有想到自己慷慨激昂的那几句话。竟然换来了皇帝让自己归隐的话语,吃惊之下。他的头脑哄哄作响,跪在地上哆嗦着。

    “岳佳恒!”

    “罪臣在。”

    “你起来吧。”

    以为耳朵听错。不由得偷觑一眼高高在上的皇帝。皇帝的脸上没有怒容,倒是挂着一个一脸和蔼的微笑。

    “起来吧!”朱标又说了一遍。

    “臣谢主隆恩。”

    “也难怪!”朱标说,“朕都知道,虽然几次朕增加卿家们的俸禄,但是对于要养活一大家子的卿家们,还是杯水车薪啊。”

    吓得又要跪下,朱标挥挥手。岳佳恒心中奇怪,对他儿子暗中那些忤逆犯上的举止,圣上岂有宽宥之理?

    再没有勇气在皇上面前辩驳别的事情了。直到离开御书房,他一直缄默,总是割不断对皇上怎么处置自己和自己儿子的遐想。

    看见岳佳恒不出声,朱标也不追问,其儿子岳清林所涉及的生意,他早就知道,不过此时拿来敲打一下,以免这些臣子真的把自己当成一个忠臣良将了,作为穿越而来的朱标,永远不会相信在和平时期下的利益冲突,而岳清林只是一个引子而已。

    他也不相信岳佳恒真的一点也不知道自己儿子的所作所为,但是对于朱标来说,已经不太重要了,许久以来,他虽然命锦衣卫和内厂一直注意西北各地的事情,但是现在真正的调出来,才大吃一惊,没有想到,整个西北,竟然会糜烂至此,岳佳恒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而且是很小的一个角,要不是内厂禀报,岳清林可能牵涉到另外一件事情,他说不定还不会让岳佳恒过来敲打一番。

    当然,也不是敲打,对于岳佳恒他还有别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恐怕要延误一些时候才能公开,现在公开,恐怕被触觉灵敏的大臣们感觉到什么。

    这样想着,朱标又把目光转向正在诚惶诚恐的杨世珍,经历过刚才岳佳恒突如其来的责难,杨世珍怎么敢再肯定皇帝此次召见自己的原因,正在脑筋急速转动着回忆自己有什么没有把握的事情被皇上知道,会有多大的后果的时候,就听见高处传来一个声音,正是皇帝问道:“杨爱卿,关于陕西地区的茶政,卿家觉得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

    朱标顿了顿,迅速地瞥了杨世珍一眼,语气突然变得严厉起来:“茶税、盐税乃国家主要取财之源,目今陕西、四川私茶愈演愈烈,置朝廷王法于不顾,特别是你们陕西更是猖獗冥顽,内外勾结,通同舞弊,是可忍孰不可忍!”

    霍然站起,皇帝的脸上掠过一丝冷笑,都察院佥都御史邓宇、御史邱志高、户部侍郎张亚惊出一身冷汗,他们深知皇帝这个人平时都不会喜怒形于色的,看来这件事肯定不小,果然如他们所料,朱标声喝道:“据有司查明,礼部员外郎黄宝文,浙江市政使参政吴诚,昆明守备金友培等公然以权谋私,恃权犯法,暗与茶商勾结,运送私茶出境,牟取暴利,欺君抗旨,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驱邪镇恶张扬正气。御史邱志高”

    “臣在!”邱志高诚惶诚恐俯首应道,面上的藤纹不由自主地抽搐跳动。

    “户部侍郎张亚,”

    “臣在!”张亚赶忙答道。

    “你每二人回衙之后,速将彼等私茶案犯一一缉拿,斩首示众,张榜天下。”

    “臣遵旨!”邱志高、张亚齐声应诺。

    “杨世珍!”

    “臣在!”

    “朕这么安排,不知道卿家满意不满意呢?”(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